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10节

  自然喽,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明军,老毛子哪是对手,兵败如山倒,悔之晚矣。

  这时科什图尼察又能体现他的作用---劝降,帮助明军加快解决敌人的速度。

  希维尔斯克位于印迪加尔卡河边,西伯利亚的右上角地带,那里的老毛子抗拒天军,打了一仗,他们一百多人被明军堵进了某处地峡下方的一群岩洞里,这是一个岩洞群,火攻不进,炸弹难毁,五天来这些老毛子抗拒着明军想全部消灭他们的一切企图,还让十多个明军死伤,于是科什图尼察提出要求下到岩洞里去和他们进行谈判。

  他已经能说一些汉语,但说得结结巴,率领明军的上校不敢相信他所听到的话:“你真的想这么干吗??察图尼少校?”

  察图尼是科什图尼察的汉名,他清晰地表达出他要这么做:“是的,长官!这样可以避免我们的损失!”

  “察少校,如果你这么说是真的话,你就是一个大蠢货。”

  “我的要求是被拒绝了吗?长官?”

  上校仔细地端详了一下科什图尼察道:“察少校,你不会因为自杀而得到勋章的,但我不会阻拦你,屁股是你自己的屁股,去吧!”

  于是科什图尼察身上就腰间绑着一条皮带,挂上了几壶朗姆酒,没带任何武器,他找了一根树枝,一头系着一条白毛巾就下去到了峡谷底,他害怕那些老毛子不知道他的意思不等他过来就开枪,他还带了一个火把。

  他在一个伪装的洞口边停了下来:“老乡,我是科什图尼察,我想以前我们都见过面的,我来是想给你们一个投降的机会!”他喊着:“不要害怕!”

  他朝黑洞里看着又向前一步:“我把武器留在外面了,我是带着停火白旗来的。”

  科什图尼察一点点往前移动:“进攻就要开始了,那些明军就要打进来,洞里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没人回答他,他决定冒险试试继续向里面走去,岩洞很大,很安静,只听到他的脚步。

  啊,貌似有扣动板机的声音!

第1669章 带路党科什图尼察(三)

  急中生智,科什图尼察扔掉火把,蹲下身子,从皮带上解下一罐朗姆酒,拧开盖子,向听到声音的位置扔过去。

  空中溢满了芬芳的酒精气味!

  这罐朗姆酒属于军队监制产品,乃东南国的大桶朗姆酒运到库伦后分装进锡制小壶,容量为250毫升,军工品牌,货真价实!

  本来陆军不允许喝酒,但对于外蒙古的驻军网开一面,没办法,那鬼地方实在是太冷了。

  纪律是每人每天顶多250毫升,不得多喝,正好就是一罐酒的容量。

  这种罐子有点用,流到民间可以用来当容器。

  然后他就听到人声,有几个人去抢,有人捡起了那壶酒,大口大口地吞咽着,然后咒骂道:“好酒!洒了一半,你会下地狱的!”

  科什图尼察笑道:“呵呵,上帝保佑,还有很多酒,浪费一点没什么!”

  他再走上几步,模糊地看到了一群老毛子在地上呆着,火把光线影影绰绰,看出了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松松垮垮地握着步枪。

  “你们战斗得很光荣,表现了我们俄罗斯人的勇气!”科什图尼察用流利的俄语道,他说得一口纯正的莫斯科腔调,在俄国外地是受到敬重的。

  “现在你们被包围了,外面至少有一千枪手守着,放下你们的武器出去吧!”科什图尼察说道。

  他听到几个人在相互低语,于是他加多一把火道:“我保证你们不会受到伤害,你们的财产依旧是你们的,你们的伤得到治疗,我们会给你们酒和食物。”

  他等待着回答,终于洞里有个人道:“你可以给我们点时间吧?我们得讨论讨论!”

  “好的,一会儿我会再来!”科什图尼察说着便慢慢地退出去,每走一步都担心着那帮家伙会开枪,好在没有!

  一出洞,科什图尼察便函坚决地朝着第二个岩洞走去,在那里他发现至少有五十人,他又把前面的话重复一遍后道:“我给你们些时间讨论讨论。”他说道:“不一会儿我再回来”

  明军官兵们趴在山岩顶上惊异地看着科什图尼察又进了第三个岩洞,第四个,而后是第五个。

  这个洞不大,科什图尼察发现有三个人,他们肩并肩地站着,几乎是立正的姿势,当科什图尼察老生常弹,说到会给他们食物与酒时,三个人中间那个人拿着一把短铳,他说道:“你现在给酒给我们喝的话,我们就跟你走!”

  于是科什图尼察取下了一罐酒,那人接过来,喝了几口,然后给旁边的人喝。

  那人往前跨了一步匆忙地说:“我要去和其他洞里的伙伴们商量一下。”他很快从科什图尼察身边擦过,科什图尼察起初的念头是要阻止他产,但他强制着自己一动没动。

  等待的时刻是难熬的,其他两个毛子一直用眼盯着他,科什图尼察什么也没有说。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外面那个拿短铳的人回来了,后面跟随着一群人,足足有二十多个!

  科什图尼察有印象,认出是第四个洞里的人。

  拿短铳的人说道:“我们跟你走!”

  于是科什图尼察就领着这伙人出了洞,带着他们往明军战线前沿走去,接近后,这伙人配合地将身上的武器都放在了地上。

  几名明军士兵过去,收缴武器,同时给了他们几罐酒来喝。

  科什图尼察问明军道:“其他洞里的情况怎么样?”

  士兵摇头道:“就你们两个洞里的人出来。”

  “岂有此理!”科什图尼察有点怒了:“他们在搞什么名堂。”

  他向刚才那个拿短铳的人道:“你能和我一起再去一趟吗?”

  那人喝着酒道:“行!”

  他们一道走,那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做别雷,他们走过一个洞没有人出来,叫喊也无人应,正当他们走到第二个洞时,就见到有人从洞口里探头出来,在太阳光下眨着眼睛往外看。

  有门儿!于是科什图尼察两人一起过去,与探头出来的人打招呼,接着他们走进了洞里,洞里的人用怀疑地目光看着他。

  “我在上帝的指引下,诚实地履行我的诺言。”科什图尼察道,展示一旁的别雷,他在旁边说道:“他们给我们酒喝!”说着摇晃着酒罐。

  “我已经给了你们投降的机会,我还要给你们这样的机会,但如果你们再不投降,那么明军会用这么大的炸弹……”他双手做了个抱大南瓜的手势道:“我警告你们,一旦他们丢出这个炸弹,你们就要全部去见上帝了!”

  科什图尼察停了停,强调道:“你们真的会见上帝的!你们愿意再考虑考虑吗?”

  没有人回答。

  “投降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科什图尼察叹息着。

  “走!”他示意别雷与他一道离开,这时别雷开腔了,用难听的地方土语与那些人说起来,他们说得很快,科什图尼察隐约听出“枪炮”的字眼儿。

  当别雷说完,那伙人中间一个首领模样的人向着科什图尼察道:“我们一起出去!”

  于是大家举步走,有人扶着伤员一道跟上,他们出了洞口,慢吞吞地走向明军阵地,越走近就越慢,科什图尼察给他们鼓劲道:“不要害怕,往前走,没人会伤害你们!”他冲着上面用汉语道:“你们往后撤,让他们上来。”

  到了上边,科什图尼察叫毛子们坐下,取过一罐朗姆酒给那个首领,首领喝了酒,就把身上的武器给放到了地上,那群人也全部放下了武器!

  ……

  科什图尼察画了一张岩洞和通向洞口的路线草图交给上校,为他们指出通向每个洞口的最安全线路,他觉得他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他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坐在一块岩石边一动不动,他很奇怪自己为什么这么疲倦。

  “你可知道,你在下面呆了二个小时!”上校告诉他道。

  科什图尼察感到吃惊,他觉得似乎是半个小时。

  山谷里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明军的进攻很顺利,仅仅一会儿就结束了战斗,上校非常感谢科什图尼察,说道:“今上教导过我们,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你为我们避免了可能的重大损失,谢谢你!”

第1670章 搞掉河东的老毛子

  在明军搞掉叶尼塞河以东的老毛子的历程中,带路党科什图尼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俄国在东方的主要据点为:

  1631年建立的基廉斯克;

  1635年建立的奥廖克明斯克;

  1632年建立的雅库茨克和日甘斯克;

  1639建立的希维尔斯克;

  1644建立的下科雷马斯克;

  1649建立的阿纳德尔;

  1649建立的鄂霍茨克。

  这些据点分散到西伯利亚的各个地区,其中阿纳德尔接近于白令海峡,鄂霍茨克位于太平洋边,已然控制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

  据点皆不大,说是城不对,顶多就是一个寨子,但却成为了俄国占据西伯利亚关键一环,是俄国在远东扩张的中心。

  实辖!

  有了这些据点,俄国人就可以言之凿凿地说明这是他们的国土,因为他们有力量到此管理。

  任你说一万句的“自古以来”那些地盘就是自家的,也不及他一句话“我管着!”

  这些八个据点的拨除,科什图尼察参与了七个,来回行程差不多有几万里地,其中五个是在他的主导下兵不刃血,据守的老毛子统统投降与归顺。另外两处虽然开战,但他积极参加善后,劝降了不少人。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小据点被他劝降,与他有关联的投降的老毛子超过了三千人!

  如果这三千老毛子在与明军的对战中来一个够本二个有赚,科什图尼察可就挽救了三千到六千明军的死伤,就算折半,一千五百人被他挽救了,这数字非常可观。

  不因他是个红毛番而歧视他,一线部队热情洋溢地写报告递交军部为他请功,认为由于敌人的投降,没有发生战斗,就避免了军人们的死伤,功不可没!

  前明期间军人就是不折不扣小受,在公家人队伍中拿最少的钱,受最大的苦,背最黑的锅,冒最大的危险。

  两中华时期军人的地位直线上升,平时待遇比同级公家人高三成以上,战争期间更高,对死伤军人的抚恤极为丰厚,譬如战死一个官兵,平均抚恤金达到了一百银元,科什图尼察救下那么多人来,可就为大明省了不少的银元!

  事实上,明军对外开战,能够花钱消灾,多花银子,少死一些人,是今上提倡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科什图尼察官拜大明兰州总兵,授少将军衔,因为朝廷树立河蟹标杆的需要,还被封为了一等男爵!

  这在大明官方上确实不同寻常,很难得!

  东南国那里红毛番不少,有的官至元帅、公爵,还有许多的红毛番将军与爵爷,而在新明朝中,红毛番少之又少,科什图尼察算是混得不错的一个。

首节 上一节 101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