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15节

  所以他的装束还脱离不了蒙古的影响,真要摆脱蒙古的影响,除非到彼得大帝向西看才行,但照目前的历史走势,俄国会不会有俄得大帝,还是二说了。

  沙皇阿列克谢年仅十六岁登位,目前还不到三十岁,非常年轻,但由于他已经执掌了朝纲,巨大的权力使得他威风凛凛,臣民们对他无比恭敬。

  他还算是有作为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颁布了1649年法典。在当时这是一部相当完备的法典,共分25章967条,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处理办法做出明确的规定。这部法典广为流传,一年的时间里曾三次重版,在俄罗斯各地的发行数量达到了1173份,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了。

  如果说欧洲是个文明大洲,那么俄罗斯就是欧洲中的另类,这里科技不发达,文化很落后,甚至连欧洲白皮都认为俄罗斯人不够白,说如果把俄罗斯人的白皮给剥掉,那么里面就会跳出一个鞑靼人,也就是野蛮人!

  因此阿列克谢做个法典很了不起,此外阿列克谢还着手完善了政府机构,组建了秘密衙门、粮食衙门、雇佣骑兵衙门等政府部门,组建了统计署,在俄罗斯各地建立了完善的税收体制。他的执政期间,俄罗斯还建立了第一所学校,第一个慈善机构,第一个孤儿院等社会机构。

  在位期间重视商业,加强财政压榨,先后爆发了盐商暴动和斯捷潘·拉辛起义,军事上发动了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俄波战争,吞并了东乌克兰,试图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未能成功。

  沙皇阿列克谢是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严格按照东正教的教规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和处理日常政务。

  话说回来,沙皇毕竟也有沙皇的享受与排场,他召集大臣们开宴会,享受俄罗斯美食,吃吃喝喝,十分惬意。

  “为了上帝,干杯!”

  “为了沙皇陛下,干杯!”

  “为了健康,干杯!”

  “为了莫斯科,干杯!”

  ……

  一杯接一杯,君臣们畅饮烧酒,也就是伏特加酒。

  俄罗斯人把伏特加酒当水来喝,就在觥筹交错,热闹非凡的时候,一位长相高挑,面貌俊美的宫廷高级侍从官进殿来,他手里拿了一束文书。

  他的目的性很强,直奔国务大臣杜金采夫而来。

  杜金采夫喝得差不多了,但当他拆开文书来看后,一脸震惊的样子,醉意不翼而飞。

  然后他找着了沙皇,与他低耳几句话,沙皇霍然起立,带着杜金采夫从御座后面的门离去。

  发生了什么事情?

  留在宴会上的大臣们摸不着头脑,但显然出了大事,以至于沙皇中途离席,让他们也无心喝下去了。

  ……

  “岂有此理,鞑靼人居然敢惹我们,他们封锁了叶尼塞河?”阿列克谢震怒无比地道。

  自从他的父亲派遣大批的哥萨克往东方去,已经有大片的领土归入沙俄,没想到鞑靼人竟然敢横砍一刀,敢惹我大俄罗斯?!

  “不,我的陛下,封锁叶尼塞河的不是鞑靼人,而是大明的军队!”杜金采夫心忖沙皇还是醉了,刚才明明说的是大明。

  “哦,是瓷器国与我国作对?”这回沙皇听清楚了。

  这下他的头颅在酒精与压力的作用下剧烈地痛起来,痛得他脸色扭曲,杜金采夫大叫侍从官拿瓷器国的红茶来,自己也赶快上前给沙皇揉揉额头。

第1678章 穷B沙皇

  听说是瓷器国来打自已,无怪乎沙皇头痛。

  经过了这么多年,哥还算混得不错,江湖上也有了哥的传说!

  近年来瓷器国在欧洲名声大振,哪怕是处于欧洲穷乡僻壤的俄罗斯也是如雷贯耳。

  由于瓷器国占据了埃及,又由于瓷器国埃及总督居然是个白皮(指戴维先生),白皮是什么货色?专门干坏事的货色!他是整个地中海最大的走私犯和奴隶主,把海量的瓷器国的商品向欧洲、地中海沿岸倾销。

  琳琅满目,物美价廉!

  因此哪怕是囊中羞涩的沙皇那粗犷的克里姆林宫里也摆设了很多套精美的瓷器,这让克里姆林宫变得上档次了。

  沙皇阿列克谢很穷,他的臣民骨子里是鞑靼人,打打杀杀是好手,赚钱就是孬种,根本不能用金银把克里姆林宫变成土豪宫。

  金银那玩意儿太俗气了,咱就用瓷器来把皇宫装饰一下,乍一看,还真的是不错。

  他正在头痛,为了解酒,喝的正是瓷器国的红茶。

  作为老毛子的老大,阿列克谢很清楚自己国家的情况,手下一喝酒就会发酒疯,以至于有个笑话是评定在欧洲的老毛子作战能力的:“一对一,俄罗斯人能够打败任何敌人,一千对一百,俄罗斯人十倍于敌人,任何敌人都能够打败俄罗斯人,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长官喝醉了、士兵们也喝醉了。”

  当瓷器国的茶叶传入沙俄,让上层如获至宝,极力提倡喝茶,醉酒误事,喝茶提神醒脑。

  近年来,俄罗斯人喝茶者甚众,权贵阔佬们喝好茶,穷人喝茶渣茶骨和茶梗。

  ……

  瓷器国的商品流入克宫的很多,阿列克谢自然知道瓷器,但让他震撼的是瓷器国居然打败了那些包头佬,是目前沙俄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沙俄连应付包头佬的小弟---克里米亚汗国都吃力,何况是正面直刚包头佬!

  克里米亚汗国在上世纪1572年曾经攻破莫斯科,近年来虽然他们的力量有所衰弱,可沙俄依旧讨不了好。

  包头佬更不用说了,乃是“上帝之鞭”,听到他们苏丹的名字,能够让欧洲白皮小孩子止啼。

  瓷器国居然打败了包头佬,还夺取了包头佬的埃及、叙利亚,那两个地方是什么?

  埃及是包头佬在非洲的最重要立足点,埃及一旦失守,包头佬就失去了整个非洲,包头佬的那个苏丹陛下,从号称大三洲的主人缩水变为二大洲的主人。

  叙利亚扼非洲、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及小亚细亚的的咽喉,失去了叙利亚,包头佬的“龙兴之地”小亚细亚面临着瓷器国的进攻!

  其实瓷器国是二个,乃是大明与东南国,不过欧洲人都把瓷器国当一个国家来看,因为这二个国家的国民们长得一模一样!

  起初阿列克谢对于包头佬的失势幸灾乐祸,但现在听闻自己国家遭遇了到瓷器国的进攻,这下他该挠头了。

  对方连包头佬都给打败了,自己拿什么与他们战斗?

  可是置若罔闻也不行,祖宗好不容易挣下的的家业,居然一下子被他败掉了……

  阿列克谢吩咐杜金采夫展开地图来一看,顿时头大如斗,更加痛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吓得杜金采夫和侍卫们给他按摩的按摩,递茶的递茶,好一阵子才缓解下来。

  从地图上看,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到中亚与喀尔喀蒙古,面积将近1300万平方公里,可分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三个部分。

  而他,沙皇阿列克谢就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广袤无限的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是一座满满的宝库,它有着无尽的矿产、树林和肥沃的黑土地,让俄罗斯成为一个拥有全球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国土,一个从东往西骑马要跑一年的国家!这就是西伯利亚!而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了出海口,这块土地绝不能有失。

  瓷器国控制了叶尼塞河,就象把利刀,一下子把西西伯利亚分给了俄罗斯,瓷器国则占有了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拿走了三分之二的西伯利亚的土地。

  好狠,好痛!

  是可忍,熟不可忍!

  然而,瓷器国,绝不是象瓷器那么的脆弱!

  阿列克谢冷静下来,他仔细地看过了报告后幽幽地说道:“难怪近几个月来西伯利亚一直没有讯息,原来是瓷器国占领了我们的土地!”

  古代由于交通的不方便,边远地区的信息很难传到中央,尤其是西伯利亚不修路,驿站又少,路上众多的野蛮人与野兽,还要考虑到喝醉酒的老毛子的德性,很可能中途去杀狼不成反被狼杀以及丢失了文书---对于醉酒的老毛子很正常,喝醉的话连他都忘记自己是谁,何况文书。

  他问杜金采夫道:“怎么办?”

  杜金采夫不加思索地道:“肯定得打!”

  打?!

  阿列克谢不禁苦笑,俄罗斯一直是个落后的国家,没钱,没兵,也没粮食。

  是的,那时期俄罗斯一无是处,能够赚钱的石油没有大兴,他们也不会开采,开采了也运不出,骨子里是鞑靼人的他们擅长的是打打杀杀,不会经商,也不在商路上,更惨的是没有象样的商品,国家财政经常濒于破产的状况。

  有一样商品还是有点优势的,那就是皮毛。

  俄罗斯占据大片的寒带地区,出产的皮毛质地良好,是他国不能比拟的,因此,它与欧洲及喀尔喀蒙古人的皮毛生意成为俄罗斯财政的重要来源,占到了税收的三成收入。

  然而被瓷器国来这一下子,皮毛生意只怕要黄。

  俄罗斯的人口不少,也很年轻,但都是属于“灰色牲口”,真正意义的上的有素质的兵很少,因为没钱去养他们,也没钱给他们训练,很多时候要靠征发哥萨克去打仗,他们自备马匹与武器装备,不用国家出钱。

  至于粮食,那玩意儿是什么?

  没有吃的,那就去抢呗!

  如今杜金采夫说要打仗,他身为重臣,不可能不知道国家的状况。

  旋即阿列克谢醒悟过来,他的一个家产被抢劫了三分之二,他什么激烈的表示都没有,就别怪其他国家和臣民们三心二意,产生不良的念头了。

  “唉,那就打吧!”无奈的沙皇说道。

第1679章 哥萨克人的欢乐时光

  沙皇要召集军队到东方去讨伐背信弃义、无故来进攻俄罗斯的瓷器国的旨意随着和煦的春风吹遍了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

  之所以动用这里的兵力而没有出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军事力量,是因为欧洲更重要,俄罗斯的欧洲“好邻居”们可不是吃素的

  “哈哈哈~~要打仗了!哈哈~~打仗了!”

  “陛下要向东方用兵,征召哥萨克!”

  听闻沙皇陛下打仗的消息,让众多老毛子们心情激动,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干一场了。

  老毛子不善经营,经济竞争比不过其它的文明国家,在对外的贸易中赚不到钱。

  种地则是农奴的事情,那么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去打仗!

  只有打仗,贵族得到往上爬的资本,一般人通过抢劫敌人的财物与人口来养家糊口。

  沙皇很穷,没有多余银元打赏他的臣民,但他别有本钱,那就是他有土地!

首节 上一节 101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