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193节

  人至贱则无敌,他都说他是狗,打狗看主人,大家只好把他当成狗来对待,狗咬你一口,你不可能咬回狗一口的,因为我们是人,是人!

  一些买家别看他们默不作声,其实是挺实在的买家,他们从不与犬养三郎之辈争购俊男美女,而是把那些便宜的有劳动力的奴隶一扫而空。

  他们的财力并不雄厚,有时钱不凑手,但是中国人提供了贷款!

  只要有保人,说明地头,中国银行就会提供贷款。

  在滩头上开设了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摊子,负责提供优惠的贷款而不是高利贷。

  所以不止是他们申请了贷款,很多买家也从中国银行那里立了户口,进行资金往来。

  没有电话催讨,没有飞机和轮船上门,靠的是信誉,中国银行的坏账率为5%,也就是说一百个银元只有五个收不回来。

  当然中国人也不是好好先生,不肯还钱的家伙,中**队就会杀上门去,把欠账不还的家伙全家都贬成奴隶来还钱,一来二往之后,贷款的家伙们懂得还贷了。

  中国人的成功绝非侥幸,除了上述两家银行,最新提供贷款的是民营银行“中华投资银行”,这是一家由中国出资20%,中华八国小跟班各出资10%的银行,在西方商业中投资,分得利润回赠给投资的国家,该银行享受国民待遇。

  实力威慑,利益绑定,目前的中华八国小跟班还是挺安分守己,尤其是安南猴子每年都请求内附,希望成为两中华的行省……早干嘛去了,当初朱四爷统治安南的时候,猴子们蹦达吵闹要独-立,最终得逞,现在却说要回来,出由得你,回由不得你!

  田刚回去告诉他的将军,那位哈桑贝伊虽说是半人,但给个白皮用了一百银元买下来,那个白皮希望我们赠送他几套贝伊的官袍,将来好将那个贝伊在白皮诸国来巡回展出。

  ……

  东南军继续进军,沿海岸线前进,凭借着巨炮和惊人的火力,加上热情如火的军队,势如破竹。

  包头佬对于中国人的进攻早有应对的预案,他们军队也有类似于“总参谋部”的机构,老早就提出了对付中国人的方法。

  坚壁清野是老套的方法,就是把敌方进军道路上的粮食、饲料、燃料和物资统统运走或者收藏起来,让入侵者得不到任何的给养与帮助,造成敌人后勤补给的困难从而失败。

  还有一个重要的战争要素就是人,把人口转移走,避免他们成为力夫、填沟壑的,哪怕占领的城镇村落不少,可是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居民,只有少数行动不便的老弱妇孺,连个年青一点的女性都没有,倒是让想借机一睹包头佬高鼻深目目美女风采的大小色狼们急坏了眼睛。

  这招对于对于其它军队很管用,但对中国人就不够用,因为中国人有超级强大的海运,中国的海军能力超过了全世界海运能力的一半,又一个中国与外国的典型例子。

  海运的成本低、运量大,一条船就可装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货物,用不到几十人甚至十来人就可以搞定一条船的操纵,而走陆路的话,几十吨货物至少要上百头牲畜和几十人,人吃马嚼的,千里运粮,十不存一。

  海运通航时间长---可以三班倒,日夜不停地前进,而人与牲畜在陆地上是要休息的,就算人受得了,牲畜也受不了。

  只要近着海岸线,包头佬想切断中国人的后勤就是奢望。

  不过有个小小的难题,自从进入小亚细亚后,一路上所有的水井都被包头佬藏了起来或投入毒药屎尿无法饮用,以至于部队的饮水大成问题,每次行军布营时都要注意不可离水源太远。

  包头佬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组织了由数十个骑兵组成的游击小队,埋伏在水源附近,试图对过来取水的落单的中国士兵展开突击,就象猛兽在水源地进行伏击一样。

  好在中国人也是老打仗了,军官们非常清楚成败在于细节,把获取干净的饮用水作为了重中之重,首先出动人马清剿,赶走伏击的敌人,建立安全区,这才取水。

  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措施,东南军的补给与饮用水都得到了保证,后勤没出什么问题,部队也因此一直有高涨的士气,有充足的体力去对付任何的敌人!

第1991章 阳谋照破城

  轰!轰!轰!

  只用了三炮,位于杰汉河东岸的重镇杰汉城的北面城墙就呈品字形被轰出了三个大洞,然后那段城墙欣然倒塌,形成了一座斜坡,令包头佬们都呆楞了神。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去修葺城墙,没想到这么地不堪一击。

  包头佬也不想想,他们又不具备基建狂魔的特色技,修的城墙自然是抵抗不住中国人巨炮的轰击。

  口径达到了800mm的伊城炮大显神威,这种炮的威力巨大,而且行动也快,在陆地上跑得快不算,更没天理的是中国人居然开发了专门的运输舰,用来装载伊城炮,这下跑得更快了,加上弹药无穷无尽,中国人把它们当成了普通的重炮来用,什么城墙都用来它们来轰!

  “杀啊!”东南军发出了海啸般的吼声,向着那块缺口冲去。

  包头佬如梦初醒,也赶快向那块缺口冲去,一些悍勇的包头佬,直接从没坍方的城墙边缘跳到缺口处,持着盾牌拿着弯刀,雄纠纠气昂昂,想的是给那些东方的异教徒一个痛击,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想太多了,没让他们的弯刀饮上血,他们的身体飞了起来!

  中国人向着那个豁口狂甩炸弹,将上面的包头佬都给炸飞了!

  不顾城墙上的硝烟未尽,也不管城墙头上包头佬射来的弓箭与枪弹,哪怕中了弹只要受得了的照冲不误,中国人抢上了豁口,然后再向下冲!

  在人群中,绣有“近卫第七师”金字的旗帜格外地醒目,也促使军人们加快了步伐。

  能够打着“近卫”字样表明要不是御林军,要不就是因为功勋卓著而被授予“近卫”的称号。

  近卫第七师隶属西方军团第七军,军长曾英,是川中名将,在大明时曾把入川的八大王给打成了大王八,打得八大王欲仙欲死,现在西方征战中大展光芒,战功卓著,要不是限于军律,他甚至能够弄到“近卫第八军”的荣誉称号。

  军律:非御林军的部队因战功授予“近卫”荣誉称号最高只能达致师级,如第一军是御林军,他们就能够享受“近卫第一军”的荣誉称号。

  曾英的成功绝非侥幸,作为一军之长,他居然是头一批冲到豁口的骑兵!

  他的马是匹踢踏雪,马身黑色,四个蹄子则是白色,又名四蹄踏雪,养得膘肥体壮,十分雄骏,其马力强劲,托着主人径冲到了豁口土堆砖石的顶端,往下望去,入目处尽是中国人的旗号与中国人的身影,当中有一面旗帜很醒目,乃是个“于”字,正是第72师的师长于大海,他已经冲进了敌城里来。

  这是勇将一枚,给他进城,就象孙行者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不闹个天翻地覆才怪!

  都是中国人,包头佬已经懵了,而且没有睡醒,就大祸临头,他们的神也救他们不得!

  这次兵不厌诈,轻而易举地占据上风,还没有付出重大代价,就等着破城了!

  第七军奉命穿越第五军防区,成为前锋走在全军的前面,遇到杰汉城阻挡,杰汉城的城墙,该城的西岸近河,中国人就围了他们的东南北三面,在曾英的指挥下他们仅用了三天就筑起长围,建立了五座高过城墙的土山,接下来五天就是火力攻城。

  火力攻城并不是最正规的攻城,第七军的官兵没有使用冲车去撞门,没有建设大量云梯去登城,而是使用线膛枪远狙城墙上的敌人,用炸弹轰炸城墙,使用小口径炮轰击城墙,日夜不停。

  用71师师长李占春的话来说:“我们正在制造噪音,按《东南国行政处罚条例》先进行教育,第二次被投诉要被罚款10个银元,第三次被投诉要被罚款100个银元!”

  曾英淡然道:“对待敌人是没有条例的,我们制造噪音,罚他们的款!”

  众皆大笑!

  其实就是疲敌之计,让敌人习以为常后,再猝下杀手!

  杀手锏就是三门伊城炮,它们各拆散二段后隐藏在运送的军资中,运动到城北重新组装,在这天清晨时光,猛烈爆发,一举破城!

  按曾英的计划,每天夜晚的时候,他们不断地开枪打炮扔炸弹去骚扰,不断地地行佯攻,然后离天亮前的一个小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这样,疲惫不堪的敌人会睡得很香,一些人就是敲锣打鼓也唤不醒他们。

  此为阳谋,就算包头佬中有人识穿也不怕,连续攻城下来,生理反应让他们无法坚持,铁打的人在持续近一周的骚扰中也会眼皮有几百斤重,一到中国人停。

  这天早上,天还没亮时,第七军的官兵们饱餐一顿后出兵,亮出三门巨炮猛轰城墙!

  曾英作了周全的准备,如果无法轰破城墙,则硬上,不顾一切冲到城墙上。

  结果在巨炮轰城后,是最理想的状态,曾英计划在战后酬神,以谢神灵保佑他武运长久!

  “嘿!孩子们放开干吧,不投降的全部杀!”曾英喊道,随即策马冲下土坡。

  第七军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年青人,他们呼喊着:“不降者杀!”跟随着自己的老总往城内杀去。

  部队冲进来之后,为了不堵塞缺口,为了尽大可能让我军兵力向城中投送,就得赶快前进,深入城池纵深。

  曾英部中路骑兵来了之后,便向左边蔓延,直扑杰汉城的东门。

  军队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遇到阻挡的敌军就一拥而上,炸弹、筒子和火枪齐下,国人猛野无匹,城内守军既精神不振,往往不是成建制的大部队,散兵游勇冲过来能济得了什么事,开战就是添油打法,被中国人一一消灭。

  城内竟组织不起象样的抵抗,出动的人马有如泥牛入海,被已经打疯了的中国人尽数歼灭。

  有时遇到一些暂难攻克的堡垒,那就绕过他们,继续前进,关键是把军队源源不断地投入城中。

  混乱中有人点着了城市的地方,烟柱高高燃起,一片呐喊声中,整座城就象沸腾的开水般番滚。

  杰汉城被我军攻陷!

第1992章 包头佬版的失街亭(一)

  军帐内,昏黄的灯光下,两位帕夏正在商议军务。

  一个是阿达纳城的主将巴贝尔帕夏,另一位则是马腊什城的主将沙哈比·布尔汗帕夏,这两座城市分别位于杰汉城的西面与东北处。

  巴贝尔帕夏忧心忡忡地道:“情况一点都不好!”

  “异教徒沿海岸而来,凭借海船补给,后勤线我们无法展开攻击,他们拥有乌尔班大炮,这炮连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都能攻破的,各地城市报来说此炮犀利,我们的城防尽皆无用,城墙在乌尔班大炮的面前,简直是纸糊的一般!”巴贝尔帕夏无奈地道。

  他继续道:“我已经向苏丹禀报异教徒大至的消息,苏丹陛下的军队正在调动中,但需要时间!”

  “老兄,现在挡在他们面前的就是我和你了,野战打不过他们,我们一起回阿达纳城加强防御吧。”巴贝尔帕夏提议道。

  他曾率二万人马往援伊斯肯得仑城,在城外被中国人轻胜,二万人马缩水了一半,此后他吓破了胆,不敢野战,而是一路裹胁沿路军民撤往阿达纳城,想的是回城后进一步加固城防,与中国人决一死战。

  相比于已成惊弓之鸟的巴贝尔帕夏,引军三万的沙哈比·布尔汗帕夏则是锐气十足,对巴贝尔帕夏的提议不以为然。

  他看着地图,思索着破敌之策,嘴里道:“守城要面对乌尔班大炮,你都说城墙是挡不住是挡不住乌尔班大炮的,野战的话……”

  沙哈比·布尔汗帕夏知道巴贝尔帕夏在伊斯肯得仑城的城外兵败之事,也不揭他的丑,很快地,他的手指落在了地图上的一处道:“我不守城,也不野战,我守山!”

  巴贝尔帕夏定睛一看,哦,原来是杰汉城与阿达纳城大道之间的一片丘陵区,布尔汗帕夏得意地道:“此处有地利,我在此驻军,阻截异教徒前进,可挡十万军十日!”

  如今是守城难,野战不行,或许布尔汗帕夏的提议不错,他迟疑了一下,想想野外哪有坚固城墙来得心安,于是他拒绝道:“我还是退守阿达纳城吧”

  见到布尔汗帕夏略带bs的目光,巴贝尔帕夏尴尬地道:“阿达纳城是中心城市,如果我们兵败,就无兵可守,它若失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奥斯曼人遂行坚壁清野之策,但有的城市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坚守,否则一路退却,岂不是给异教徒大涨威风?!

  阿达纳城就是预定的抵抗中心,深沟厚垒,防御工事坚固,屯积了大量的粮食、军用物资,城内民众不仅不给撤退,还被要求上城协助军队死守。

  如果该城失陷,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影响不小,因此巴贝尔帕夏找来的借口还是有力的。

  但布尔汗帕夏没有接受与巴贝尔帕夏一起守城的提议,他雄心勃勃,想要力拒中国人。

  见他这么硬气,巴贝尔帕夏也不劝了,在第二天两帕夏分道扬镳,一个回转城市,一个向前挺进,准备到达预定地点,好去抵抗异教徒的入侵。

  他的三万人马士气在宗教召唤下还是蛮高的,决心拿出“你有枪膛我有胸膛”的精神来,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好好地教训一下从东方来的异教徒。

首节 上一节 119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