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36节

  采用的是快闪战术,越猴不服气最好,有空我们就来打打他们,封锁他们的海上交通,反正打了就跑。

  郑柞明白到中国人的想法,遂派卫立敏代表黎朝郑氏过去找中国人谈判。

  他持节而来,代明他的身份,中国人也就客客气气地将他送去见巡抚大人,双方见礼毕,卫立敏开门见山地道:“大人欲助南方阮氏一统安南江山乎?”

  易震吉一听就知道他是个明白人,肯定地道:“无!”

  “然而大人发运城民,升龙府成了无源之水,郑氏威望下跌,只恐不是阮氏对手!”卫立敏深深鞠躬道:“求大人放过升龙府!郑氏愿力阻阮氏统一安南!”

  易震吉告诉卫立敏道:“你来得好啊!”

  巡抚大人的兴致高,带卫立敏去码头看情况,但见得一队队升龙府的居民被如虎似狼的士兵们驱赶着,登上奴隶船!

  奴隶船---狭小的船上拥护了大量的人口,捉到的都是升龙府的青少年和壮年!

  中国人丧心病狂,连初识事的小孩子也不放过,他们哭着喊着,士兵的大皮鞭打了下来,打得他们鬼哭狼嚎,这些士兵连小孩子都敢下手。

  有成年人看不过眼,挣扎着身上的绳索想来阻止,“砰”的一响,被士兵开枪击毙,接着“咚”的一声,尸体被直接丢下了海里。

  看得卫立敏脸色大变,他心如刀绞,对易震吉道:“过了,过了!”

  再有一箱箱的货物和一件件、一筐筐的货物被运到了船上,这是中国人自升龙府洗掠所得!

  升龙府是黎朝国都所在,亦即是“河内”,属于越猴的天子首善之地,再怎么着还是有钱的。

  中国人到来神速,以致于大部分的财货都没能搬运离开,郑柞的撤离只带走了所有的黄金和一部分白银,其它的库银以及城内居民的财富,尽归中国人所有。

  据估计,当在千万银元以上!

  这里面有中国人的功劳,因为中国人大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途经各国的统治者和民间都得其利,银元赚得不少,如郑朝就是如此,现在就便宜中国人了。

  卫立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能哀叹猪养肥了,中国人来宰了!

  这还没完,易震吉引他上到一船,船内尽是暗白色的不纯的粉末结晶,卫立敏属于肉食者,不能辨别是什么,易震吉让他伸出手指、沾一下再舔一下。

  哦,是盐!

  这是下里巴人吃的粗盐,便宜的,咸的,苦涩的盐。

  而卫立敏吃的盐是中国产的精盐,味道当然好极了,价格自然不用说。

  易震吉说给他听,无论是精盐还是粗盐,都来自于海南的莺歌海盐场,那里出产好盐,也有大量的粗盐副产品。

  “咱中国人基本上不吃粗盐,卖给你们,还亏本了,所以屯积起来。这次我要,盐场是白送的,不过要我自行搬运!”易震喜说来的时候不能白来,就来了五十条大船的粗盐,笑称这些盐是送给安南人的,还问卫立敏明白用来做什么吗?

  卫立敏何等聪明的人,即时明白过来,他浑身颤抖,对易震吉道:“你们真的是中国人吗?”

  易震吉是要把粗盐洒在肥田里,让田地变成盐碱地,寸草不生啊!

  五十船盐洒下地,不知道多少田地要遭殃。

  听到他的指责,易震吉告诉他道:“我们当然是中国人,是孔圣教导的中国人,孔圣教导我们是‘以直报怨’啊!”

  不是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卫立敏无奈地道:“大人请说吧,你们有什么条件!”

  ……

  卫立敏返回丛林中的营地,见着了郑柞和一干人等,说出了中国人退兵的条件。

  严厉惩罚那些挑衅的兵将,军官砍头,士兵一概服苦役。

  中国人不为已甚,不想过分削弱郑氏,愿意和平,不要郑氏割让领土。

  得到的财货,是吃进去的肉,不可能吐出来。

  除了这些财货,中国人不再多要。

  少许运走的人口,也不会还回来,而且因为提督贺百胜答应过给每个参战官兵一人一个女人,因此黎朝得赔给五万女人给中国人。

  貌似这样的条件还是很宽大的嘛,但卫立敏说出的条件来,让郑柞勃然变色,诸臣将向着卫立敏怒目而视!

  中国人居然要郑柞退位!

  所谓主辱臣死,卫立敏转述中国人这种条件,就是大不敬!

  郑柞气呼呼地没作声,众臣将纷纷斥责卫立敏的不义举动,卫立敏只得把对方易巡抚的狠辣招数说出来,不仅如此,中国人封锁海岸线,勾结阮氏一起来搞郑氏、两山轮战的手段还没使出来呢。

  顿时,斥骂他的声音低了三分。

  “中国人说他们不对我们的土地感兴趣,因为他们的的土地够多了,谁敢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会来三-光,就是杀光一切反对他们的人,抢光一切财富和人口,在离开时烧掉地方,还有给田里下盐!”卫立敏双手一摊道:“谁有本事对付中国人,去打吧,我愿散尽家财支持你们!”

  去打中国人,开玩笑!

  中国人聪明得很,他们专打城市,打了就跑,绝不恋战,长此下去,郑氏衰落不可避免。

  卫立敏劝解道:“中国人要的是一个面子,哪怕是主上退位,也可以在幕后指挥,过多几年,朝廷有什么大喜事,主上向朝廷庆贺一番,可得赦令。”

  郑柞一想也对啊,最终同意了中国人的条件。

  卫立敏不辞辛苦,再去升龙府与易巡抚敲定了条约,黎朝与中国人解除战争状态,重复和平。

第2066章 胜利者不受指责

  易震吉很欣赏卫立敏的眼光与担待,认为他是“国士无双!”

  这等人才不容放过,易巡抚对他道:“你是越女与汉男所生,以男方来论算是中国人,若回到国内,大官我不敢说,至少一个四品知府我还可以保举你的,有了这个出身,以你这么年轻,将来我这个位置说不定在十年后就是你的了!”

  这绝非虚言,除了卫立敏的能耐之外,有一点他很有利,那就是他的身份,朝廷有很大的机率来“千金市马”,如此他就先人一筹。

  好比朝廷想让红毛番归心,就提拨了荷兰人斯托姆为元帅,重用英人戴维先生,结果那些来华助战洋人很多都归化中国。

  如果朝廷想稳定中越边境局势,让卫立敏这个前安南郑朝的吏部左侍郎为大明的广西巡抚,越人会怎么想是毋庸置言的。

  卫立敏拒绝了易震吉的好意,他说道:“郑主没亏待我父子俩!我岂是忘本之人!”

  卫立敏的母亲是郑朝贵女,父亲是一个中国到越的投资商人,两人婚配,在升龙府安家生下了卫立敏,卫是他父亲的姓,敏则是他母亲的名,两人很恩爱,让卫立敏充分感受到家庭幸福,遂以中式答案之“父母在,不远游”推托了易巡抚的招揽。

  事实上,中国人到安南做生意的人很多,不少人娶了越女,中国男往往有钱,而且背后有一个超级大国撑腰,所以日子过得普遍可以。

  且卫立敏新婚不久,妻子正是郑氏贵女,夫妻举案齐眉,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因此卫立敏认为弃家归华是不对的,不肯从之。

  但易巡抚为他打算,认为在安南有一个对中国亲近的高官是件好事,遂对卫立敏说道:“众人皆醉你独醒,显示出你的高明,会引发他人的嫉恨!而且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上的下台,易遭遇迁怒!”

  “这样吧,我们拿走了你们的钱财与人口,削弱了你们的力量,我送给你二千枝前膛燧发枪和一百门火炮,再加一批弹药,算是你求恳而来,立下功劳,让你能够回去交代!”易震吉慷慨地道。

  还有五十船粗盐也交给卫立敏,免费!

  对于中国人不值钱,但对于安南人则是笔财富。

  卫立敏有点热泪盈眶了!

  别看他在黎朝郑主手下是春风得意,年少得志,实际上是动用了很多关系,贴了很多的钱去走关系,可依旧有很多人嫉妒他,在背后诋毁他。

  哪象现在的易巡抚这样关心他的,这就是仁义啊!

  仁义不仅仅在对他,那些投降归顺明军的郑朝官兵们,按照双方约定,他们的家人也被一并转移走,回到大明。

  易巡抚要郑朝务必认真对待,一个不能少,少了一个,就得千块银元补偿!

  不给,那中国人就自取!

  安南人命贱,一条人命十个银元不错了,还千块银元,得,把人拿走,好走不送。

  原谅山守将郑栉接着家人,当时他的家人已被下狱,郑主在气恼时差点想将他家除了郑栉之外满门抄斩,终究朝中有人识事劝住郑主,否则郑主的钱包就要大出血。

  看着升龙府,郑栉很是伤感,他与前来送别的卫立敏道:“我虽然去了中国,但我不入中国籍,始终是黎朝的人!”

  是的,他没入中国籍,他儿孙入了中国籍,在中国开枝散叶。

  若干年之后,安南郑朝遭遇阮主进攻而吃紧,结果郑栉一系的子孙返回安南参战,抗击阮主!

  当中就有一些归顺大明的安南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归入中国,与广西人实际上血缘亲近,很容易就融合在一起,无分彼此。

  当然地,他们在大明生活好过在安南的同乡、同事,广西一省的gdp就超过了整个安南,而广西的人口少于安南,且广西在中国的经济实力版图中其实不咋地,但照样吊打安南。

  以致于好些安南人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跟随他们一起反正,归入中国!

  中国作为公元17世纪的灯塔国而大放光明,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中国,被中国同化。

  ……

  安南黎朝郑军无故侵犯我大明广西国境,广西巡抚易震吉起兵杀至黎朝国都升龙府下,打破升龙府,大掠民财,军士们人手一件越女,敲锣打鼓地凯旋而归。

  还有两广总督姚思孝派去广东水师以及东南军驻珠江口分遣舰队为易震吉助阵,把人口和财富运回来。

  消息一件接一件快马报来,朝廷却没有这么快的响应。

  可以说,根本没有动用到朝廷大军,地方偏师就已经把战斗给打完了!

  大振我军军威,让大明扬眉吐气!

  问题在于,他们只是二个地方大员,便宜行事,都没得到朝廷的允许,他们辩解是兵贵神速,也确实收到了出兵快的好处,谅山一下子被他们打了下来,升龙府都来不及撤离银元。

  他们写的奏折中向朝廷请罪,结果让朝廷陷于为难中。

  兹事体大,监国公主朱真真坐不住了,她亲临文华殿,与皇太孙朱和坪开大朝会讨论此事。

  内阁阁员兼兵部尚书周六一启奏道:“从好的方面来说,易震吉和姚思孝此举大振我中国、中华、大明军威,完成了宋朝、元朝和前明所不能完成的丰功伟业,且找到了对付安南的良策,堪称是不世之功也!”

  “从坏的方面来说,没经朝廷同意,擅起边衅,此风不可长!”周六一说道。

  “那依周大人之意,该当如何处置?”众官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23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