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45节

  其人惧内,耳根子软,但打仗水平不错,所以军部有的放矢,给他派去了一个有力的参谋长,实际上他军中是参谋长说了算。

  “切!墙头草,人云亦云,没自己的主见!”刘芳亮看来很不满白文选。

  刘芳亮则是李自成的心腹部将之一,曾任左营制将军,后随李过、高一功等人降了大明。

  “是呀,有时候我也觉得我的立场不太坚定。”白文选的立场真的很不坚定。

  “好了好了,求同存异,求同存异。”马进忠和稀泥道。

  祁三升则道:“是不是好地方多说无益,让我们种地去!”

  这位三升将军素有勇名,前明末起义军将领,陕西泾阳人,是魔家四将之一的刘文秀的部将,以骁勇著称,八大王入川时大破明军,三升即为前锋,做事刚毅,说干就干。

  “种地不急,先种碑!”杨璟新笃定地道

  这些将军言笑兮兮,策马驶在大河旁边,这条河流白浪滔滔,水声哗哗,水量着实不小,让那些从戈壁沙漠中行军出来的人们望之喜悦不已。

  杨璟新去东南亚泡过,结识粤省人,说出粤人常念叨的道:“遇水则发,以水为财!”

  “财源滚滚来!”白文选附和道。

  “引水种了田,麦浪就是黄金!”祁三升指出道。

  “走吧!”李定国说道:“部队已经集结了!”

  大家打马飞奔,前往部队的集结点,那是一座平缓的小山,部队在这座山上集结,共有二万人,还有一万多的民工,他们正在等待着召开的典礼。

  士兵们先挖开了一个坑,大官们到达后,象征性地掘了几下后,然后立下了一个上覆红绸带的碑,上面有字,记载着过程。

  士兵们推来了一辆小车,车上有个筐,打开筐上的红布,全是银元!

  大官们先是把银元洒进坑里,再把整筐银元倒下坑中,封土。

  杨璟新郑重宣布乌鲁木齐建城!

  名字是今上亲自起的名,他送给这座新城的祝福是他指出了“轮台”旧城的所在地,还有城东的大煤矿!

  谁也不知道今上在另一界是个地图编辑,他的足迹走遍了全国和世界各地城市,乌鲁木齐他来过,清楚“轮台”旧城的位置,在大军没出关之前,他派出特工到此发掘过,把轮台旧址确定下来。

  如今汉家大军到达,随行的专家就在轮台旧址发掘,让军官和士兵代表们亲眼目睹,挖出了唐代钱币、陶器、唐砖---砖上有开元七年,尤其是一块刻有玉甫之印的篆书玉石章,都表明了中原王朝在此地的活动频繁。

  这对于鼓励士气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出兵新疆,别说士兵们想不通,庙堂上那些高学历的衮衮诸公对此举激烈反对,要不是巨巨堵胤锡来了一首白头诗和一个故事力挽狂澜,朝廷都不想对新疆用兵。

  即使朝堂君臣们为郭昕的故事而倾倒,但在士兵们当中进行鼓动宣传时,郭昕的名字不中听。

  年轻士兵们觉得跑那么远来吃砂子,不爽!

  为这里的陌生的异族的土地拼命,不值得。

  在轮台找了汉人以前在此留下的历史文物,有力地证实了一条:“这里曾经是我们中国人的土地!”

  是我们的土地,那就不同了!

  每一个中国人体内根深蒂固的大一统光环即时起了强大的作用,让士兵们更加肯拼命了!

  大一统光环是儒家光环和历史上中国多次大一统的先例结合后,产生的强制收束光环效果,具体表现为,只要领土有一块地方没有统一,所有中国人就全身不舒服。

  这个光环,是中国人面对各种困难,最终都能统一的原因。也是当中国人在中华面临分裂,或进行统一时,以及面对敌对敌人想分裂中国时,爆发力量的重要光环。

  这个光环,在蓝星上中国人独有,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无数次战争,无数的生命牺牲锻造出来的!

  所以中国人在本土及附近作战,只要光环生效,会自然有额外加成,战斗力翻倍!

  既然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土地,值得一拼!

  还有煤!

  黑金价值难以估量,专家们就在乌鲁木齐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煤矿,故乌鲁木齐又被称为“煤海上的城市”。此外还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铜、锰、铁、黄金、石材、石灰石、砂石、粘土、盐、芒硝、矿泉水等

  不说什么,石灰石、砂石、粘土组合起来,正是水泥的好材料啊!

  煤最有用,这让明军不用喝生水了。

  现在两中华的军民都喜欢喝热水,但在出关后喝热水不容易,主要是燃料匮乏,而且学牧民用晒干的牛粪来烧水泡茶喝,感觉到自己就在喝粪水,太难受了。

  有了煤就不同啦,喝热水,厨师也可以大展身手,到了冬天下雪也不难熬。

  因此乌鲁木齐的衙门有底气地第一时间内推行了森林树木保护的地方法令,军民可以在树林里找寻落叶枯枝来烧,但绝对不允许无证伐木,乱砍乱伐者一概罚去挖煤。

  免费出劳动力的哦!

  如此乌鲁木齐的人越来越多,森林树木却不受到任何的破坏,有了青山绿水,乌鲁木齐生活不错!

  在乌鲁木齐正式建城后,明军与民工一起动手,修建城池,三班倒日以继夜地肝,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修起了一座坚固的城池,高大上,十分气派,见过的部族牧民无不失魂落魄。

  有了这座城,该死的汉狗,就不走了!

第2081章 我们也来打草谷

  明军在乌鲁木齐建城的同时,在乌鲁木齐的周边进行轰轰烈烈的基建,最外围修建烽火台,与大城之间修寨、堡。

  古代建立防御工事为“寨之大者,城围九百步;小者,五百步。一寨用工略十三万余。堡之大者堡城围二百步,小者百步。一堡用工略万三千。其堡寨城围,务要占尽地势,以为永固。其非九百步之寨、二百步之堡所能包尽地势处,则随宜增展。亦有四面崖险,可以腹削为城,工料但如所约可足。”

  这明军不仅建的城大,寨也大,堡也大,工事坚固,上设火枪与火炮,控制四境,转眼之间,原本叶尔羌人丰美的牧场就没了!

  此间的草场有水就让它胜人一筹了,是叶尔羌人在天山北路难得的好地方,今被汉人占去,让叶尔羌人气急败坏,十分恼火,想快快砍了明军。

  很快他们找到了机会,以五万人马围攻马惟兴的五千人。

  马惟兴与在东南国的马宝是兄弟,都是军中悍将,他奉命率军五千扫荡乌鲁木齐以北地区,中途与叶尔羌人接战。

  双方首先是斥侯战!

  大家都派出游骑兵充当斥侯,刺探敌军军情,叶尔羌人的游骑兵吃了较大的亏。

  他们根本挨不近明军身边,明军隔得老远就放枪,线膛枪的射程远,精度高,打得叶尔羌人火大!

  有的时候,叶尔羌人见自己百人,明军十人,就一拥而上,想来以众凌寡,然后他们发现明军且战且退,他们骑术娴熟,边跑路边射击,叶尔羌人竟追不上明军骑兵。

  再仔细看看,好些明军骑兵的样貌象叶尔羌人的邻居---漠西蒙古人,有人试着用蒙古语骂他们,明军回敬他们的正是蒙古语,确实就是蒙古人。

  搞笑的是,看一些年轻明军样子是蒙古人,挨蒙古语骂了,要不听不懂,听得懂的骂不回,要用汉语---新生代的蒙古人很多不会蒙古语了!

  和很多地方的部族不同,蒙古人归化中国的速度非常快,道理很简单,蒙古人南下不就是为了过上好生活吗?

  好生活对于蒙古人是很明显的,他们与中国的接触多,清楚到好生活是什么。

  当他们得到好生活时,他们就很快地归化到中国去,以中国为美,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

  中国的块头够大,对于归化的外族乃至于外国的影响力巨大,以致于他们连本族语、本国语都忘记了。

  当叶尔羌人见到追击的是蒙古人时,也就放弃了追赶,他们知道蒙古人的骑术高明,没必要浪费时间。

  马惟兴出动的部队有五千人,二千骑兵,三千步兵,骑兵用来扫荡草原上的敌人,杀掉一切敢抵抗的,生俘部族族人,抢走他们的牲畜,带不走的就杀掉。

  此招叫做打草谷,来自部族做法,以放牧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本质就是一种经济掠夺战,目标是敌方的人口、牲畜和财富,奉行“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全烧光”的基本原则。

  明军当然不缺乏军饷,来自于参谋部的要求,就是杀掠部族民众和牲畜,彻底清扫草原!

  步兵不是打草谷的主力,他们的作用在于掩护骑兵,运输军资,监管战利品,为骑兵提供一个歇息点。

  骑兵是负责打草谷,派出斥侯侦察敌情,然后骑兵围上,攻击部族的营地。

  草原处处战火,明军见人就捉,见到畜牲就抢,干得热火朝天,让草原上到处是哭声!

  抢到的人口送回乌鲁木齐工地当劳工,牲畜自然是大家改善生活,还些则交给了民工来养起来。

  明军很不地道,他们见到叶尔羌人的大队骑兵就逃跑,边跑边甩枪,扔铁蒺藜阻挡,让叶尔羌人打得很不痛快。

  而且他们的情报很准确,找到的总是叶尔羌人聚集的的水源地。

  明军当然不可能是斥侯逆天,而是之前有情报人员走遍了草原!

  两中华都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系统,有钱就是好办事。

  只要银元到位,总有人肯出卖情报的,如果没有,那就是你的银元不够,加码!

  这天,明军在天明前突击了一处叶尔羌人的营地,斥侯确认了他们的实力后,部队围拢上去。

  战斗历程非常顺利,对方见到明军势大,干脆利落地投降了。

  明军并不是嗜杀成性的匪徒军,只要对方一投降,就把俘虏视为奴隶,按照明帝国的法律,奴隶还是有点人权的,最起码不能随便杀害,听话者不可虐待。

  听起来有点假仁假义,但明军是做到的,比东南国的同行要做得好,东南国人的国学水平差过明国的,而且东南国人本身的素质也差些,性子又野,加上东南国皇协军多,来源复杂,因此军纪不咋地,经常闹出对异族不利的事情来。

  总算东南国对自己本国子民好这条天律执行得好,这才没出什么麻烦。

  相比之下,明军的军官和士官素质很高,他们严格按照军纪执行。

  “我们捉到了三百多名男丁,五百多名的妇孺!”当天的值星官向带队的马惟兴报告。

  捉到的男丁少、几乎没什么老年人此乃草原上的常态,事实上,由于草原上的战乱与生活条件差,弱肉强食,草原部族经常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哪怕是大部族也有危险,没人喜欢过这样的生活,这也是部族人喜欢喝酒的原因,借酒浇愁。

  这是蒙古人能够飞快融入中国的原因之一,中国是法治国家,能保护弱者,给所有人饭吃与尊严。

  “还有六千多只大小牲畜!”值星官喜悦地道。

  “不错!”马惟兴也很高兴,没有损失就得到这么多的好处,是件愉快的事情,他下令骑兵返途,与正赶来的步兵会合。

  他带了一千八百骑兵,用一百人押解部族男丁,他们被反绑双手,三百人押解部族妇孺,妇孺是人质,一旦有事,就先杀光她们!

  在对外征战的历程中,两中华的军队从来没有手软过。

  行程起初还是很顺利的,但当马惟兴的步兵与骑兵汇合的时候,突然两边尘埃大起,显示出有大量的骑兵在靠近。

首节 上一节 124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