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99节

  这是东南军最强的火力,自西征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城池受到这等的厚爱,现在怼上伊斯坦布尔,则火力全开。

  大炮的威力强大,炮弹攻击力度非同小可,偏偏遇到的是伊斯坦布尔城墙,厚实坚固,韧性十足,能够“承欢”,所以很有看头!

  轰然巨响后,炮兵阵地上扬起高高的硝烟,炮弹拖着浓郁的烟条,凌厉无伦地重击城墙。

  须臾城墙大震,地动山摇一般!

  顿时,东南军的官兵及民工乃至于阿三小跟班们,都是大声喝彩。

  每发一弹,人人欢呼。

  而包头佬如斯感应,齐齐把头一缩,似在闪避冲击波。

  即使没有破墙,也看得东南军人人振奋,包头佬个个沮丧!

  除了伊城大炮,还有32磅、24磅和、18磅、12磅、6磅等的行军炮,以及战列舰的侧舷炮,数量已经过千,火力堆垒,这是炮弹的狂欢!

  再有投石车,动用了至少二百架投石车,抛射大量的火油弹,城墙处于油深火热中。

  炮弹飞舞,浓烟滚滚,烈焰横飞!

  同时还有飞雷炮,炸弹高高飞起,落下时就是大爆,横扫墙头一切有生力量,若不加防护,都被炸得遍体鳞伤,即使加了防护,吃上近失弹,也得脑震荡,头重脚轻站不住,包头佬把炸弹敬畏地称为“天雷!”

  大炮、投石车、飞雷炮构成了火力攻击的还有弓箭如雨、手掷炸弹等。

  火枪攻击本不是主角,毕竟敌人城墙高大,但当东南军砌起了土山后,高达十五米,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东南军有的是人力与物力,越来越多的土山顶部呈水泥化,为土山提高防护力,避免包头佬火炮与投石车的破坏。

  狙击手上了土山,居高临下,肆意攻击一切露面的包头佬,他们只要捕到蛛丝马迹,即时开枪,一点不在乎浪费子弹。

  包头佬受到了东南军火力的全面攻击!

  即使受到猛攻,包头佬似乎没有放弃,他们决定抗击到底!

  精神上他们是顽强的,因为他们的宗教,因为苏丹还在城里!

  苏丹身先士卒,军民也就舍命相陪。

  东南军例行公事派了投降的奥斯曼帕夏们去城下劝降,叫嚷几声,也就偃旗息鼓,踏踏实实地准备攻城事宜。

  包头佬防守伊斯坦布尔,比起拜占庭人防守君士坦丁堡有进步得多。

  一是伊斯坦布尔的城墙上建起了大量的碉堡,有的是石头做的,有的木头搭成,上面放了泥土石头,这样一来,落在头顶上的炸弹、弓箭和油弹就会大大削弱了威力。

  二是包头佬与东南军展开了有声有色的对攻!

  你有线膛枪,我也有!

  线膛枪的威力不容小看,让攻守双方都不敢肆意站直腰,有效地制约了。

  包头佬的线膛枪虽少但有用,东南军也得老老实实,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城上飞来一枪!

  搞笑的是,包头佬的子弹由于差劣,反倒杀伤力十足。

  东南军用线膛枪发射的尖弹,弹道稳定,破甲力强,打进人体内才翻滚,是很好的达姆弹。

  包头佬的尖弹,打在东南军的装甲上往往破碎,很难

  象高级军官到前线去,都换上小兵服装,使用的是潜望式的望远镜。

  同时,包头佬以攻对攻,与东南军展开了炮战!

  包头佬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拥有42磅大炮,威力强大,能够打到东南军的伊城炮所在位置!

  还有32磅大炮,炮弹居高临下打下来,可以把人打得粉身碎骨。

  炮战自东南军围城开始,包头佬不停顿地发射炮弹,他们的炮兵火力以及炮兵部队的技术能力大大超出了颜常武的预料。

  炮多,打得准!

  包头佬操作这些重炮的炮手军事素质也相当之高,反应亦极为迅速,当东南军轰击城墙时,包头佬的火炮就立即开始了还击,而令人惊叹的是,包头佬的还击居然极为精准,还击炮火第一波测距,第二波校正,第三波就直接命中了城外的炮垒,打得碎屑漫天飞洒!

  随后双方对射,东南军炮兵的优势胜在数量和坚固的炮垒工事,而包头佬炮兵虽然还炮不多,却以很快的速度,利用炮架下的滑轮在宽阔的城墙上频繁转移射击阵地,把炮火集中在东南军密集之处,进行压制!

  他们42磅炮弹击中了多处东南军的伊城大炮的炮垒,让东南军不得不加强了对炮垒的保护。

  尽管他们没能击中伊城大炮,但他们确实给东南军的炮手们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至少,炮手们都头戴钢盔、穿上防弹背心,还有皮制的护裆。

  换作以前东南军控场,炮手们打炮时,全身上下,顶多就是一个头盔和一条裤头!

  如此高素质的技术兵种真是令颜常武瞠目结舌,他觉得难以置信,包头佬居然拥有这样强悍的炮兵,真是令他大吃一经。

  侦察报来的消息是敌军城头上有不少白皮,是他们在操控火炮!

  哦,只有白皮,才有这样好的炮术。

  戴维先生这个白皮冷哼道:“白皮一点都不自爱,也不想想以前包头佬对欧洲犯下的血债,还为他们卖命!”

  颜常武讥笑道:“”

  包头佬其实也造了不少炮,也有很多好的炮手,但他们都在长年累月的战斗中死于非命,日渐稀少。

  至于白皮炮手,他们被包头佬雇佣,他们聪明得很,见势不妙就跑路,现在都汇聚在伊斯坦布尔的城墙上了。

  数天炮战,固然伊斯坦布尔的城墙被炸得千疮百孔,但城外同样也是一片狼藉,城外的空地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炮坑,好似被狗啃过一样。

  “我军有二十二艘战列舰被击中,其中一艘重创,退出了战列线去维修了!”

  “我们被敌人打死和炸死了一百三十一人,受伤者七百六十四人!被毁坏大炮六门!”颜常武听取了行在参谋的汇报,守军的超水准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这可是我军在对敌军全面进攻的情况下!

  包头佬不甘示弱!

第2173章 堆山好啊

  “奥斯曼人进攻君士坦丁堡,九万人打九千人,都打了五十六天,现在的包头佬,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继续打吧!”颜常武冷哼道,他下令部队抓紧砌土山,先把沿伊斯坦布尔的西面城墙的土山给砌高、砌足。

  再把土山向着君士坦丁堡堆进,以高对高,以坚对坚,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杀伤包头佬的有生力量!

  “战斗最忌沉闷,每天都要评出战斗之星,朕发给金牌嘉奖!”颜常武召集了各军军长,作指示道:“对攻城不力者,加以严厉的处罚,每天都要热火朝天,一天一个进展!朕要早日进入伊斯坦布尔!”颜常武不厌其烦地道。

  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是人类战争史上少见的战例,颜常武在占领了埃及与叙利亚之后,不以夺取包头佬的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为重点,而是沿海进军,直取伊斯坦布尔,打的主意是夺取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奥斯曼帝国自然了结。

  如今已经到达伊斯坦布尔,颜常武绝不允许功亏一篑,这是对阵亡将士的亵渎!

  众将凛然,一致领命。

  然后军长们抽签,抽出一个攻城的先后次序,数字越小越优先。

  挨个儿来,总共有六个军,结果是李成栋1,曾英2,左梦庚3,祖可法4,贺珍5,最后是李来亨,众军长哈哈大笑道:“你家老郝(摇旗)不来,你运气就不吼了!”

  当初众军抽签,决定谁作为偏师到马尔马拉海的西岸进军,李来亨派出老郝来抽签,抽中好签。

  李来亨自嘲道:“我得问问我家老郝,最近的彩票号码是什么!”

  另一个姓李的成为了大赢家,李成栋受了王的祝福,运气不错,先是五天内轻下奥斯曼堡,现在又作为攻城首发!

  他当即表态道:“坚决打下伊斯坦布尔,不让其他军长有可乘之机!我军的长官一概靠前指挥,军长下到师,师长下到团,团长下到连,不获全功,誓不收兵!”

  东南军在西面展开的是二个军同时攻城,另一位与他一起攻城的曾英也作了同样的表态,

  ……

  李成栋回到了他的第六军,一进帅帐,众将官就急着问:“怎么样?”

  他傲然道:“很好!我军成为攻城先锋!”

  顿时,所有的军官们都欢呼起来!

  他们绝非初哥,攻城是残酷的,攻城的时候,哪怕是火力很强,旷野上的场面无论有多么壮观,器械又多么大,但威力还是有限的。投石车的石头能把城墙砸得千疮百孔,但已经打了一个月多还是砸不烂厚实的包砖土墙。

  伊城大炮的重击有时会奏效,但可能遇到冷酷无比的巷战。

  炮弹炸弹子弹弓矢弩箭石头火球都只是前奏,最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白刃战,此时军官带头冲锋,战斗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危险性存在。

  但他们义无反顾,就是要打硬仗,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不过李成栋很谨慎,他对诸军官道:“各位,这次战斗和过去不同,敌人凭借的是相当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墙高又厚,即使是伊城炮也不容易击穿,我们的部队过去未碰到过,攻坚的难度大了,我建议,我们四个军职分下工,三个副军长各分一段区域去进攻,我作为预备队,一旦攻击有利时,我就把预备队投入战斗中,大家看如何?”

  第六军的三个副军长颜田、杨彦昌、胡一青深为同意地点点头道:“就按军长说的办!”

  当前之敌非同小可,他们倾全力坚守伊斯坦布尔,原有的古老城墙又高又厚,包头佬再加苦功加以修缮,使得它越发地结实,他们利用这道屏障,在城墙上还修了许多高堡地堡,部署了大量的火炮、火枪和投石车。

  凭借着这些坚固工事和优势兵力,包头佬认为东方的异教徒难以攻破,做梦能够挡住东南军的攻击。

  绝非普通的战斗,而是空前大战,因此第六军订下了“以坚攻坚,知难而进”的策略,既要倾力攻击城墙,又要尽量保住战士们的生命,减少伤亡。

  并行不悖,两中华的军队自归颜常武麾下,颜常武的圣论就是既要赢得胜利,又要注意战士的安危,换作以前自然做不到,现在则由于东南军的火力的极大增强,完全有了可能。

  “各部做好防御工事,所有攻城人员必须穿足护甲,敢违反作战条令的一概拿去清厕所!医护力量做到位,我亲自抓这件事!”李成栋不容置疑地道。

  作为明山贼军出身又参加了前明军队的李成栋在以前对于官兵的生命并不在意,但在两中华军队中实行了杀敌、已军伤亡的指标对比,数据一目了然,上达天听,他就很注意已军的伤亡了。

  他看中土山攻击,就是把土山堆到敌军城墙边,以坚攻坚!

  方法很笨蛋,但有效,因为东南军有充足的人力。

  在堆砌土山时,就可以利用火力对阻挡的敌军展开攻击,是为“铁锤-铁砧”战术,我军是锤,不断地敲击包头佬。

  李成栋到达前线,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将土山高度从十五米堆到二十米!

  有空就堆,快堆!

  快,快,快!

首节 上一节 129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