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94节

  这一追一逃的,不知不觉中,莫氏把郑军引入了大明国境,进入了一座小镇……

  有首歌的歌词有“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不仅仅是山水相连,两国民众的样貌也很相似、衣着打扮也接近。

  由于大山之中,交通建设滞后,大明并没有在此地驻军,之前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明这边的城镇比起安南这边富裕不少,郑军昏头昏脑地进入后,见状食指大动,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看官,大明的土地上怎么会不挂大明的日月旗,说汉语呢?

  这样应该分辩出来吧?

  问题是,安南人无论哪一方,也都乱挂着大明的日月旗,很多人会说汉语,呈上升的趋势!

  所以郑军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莫氏,就做了坏事。

  有镇民逃跑掉,抄小路向大明官府求援,只说是强盗掳掠,说不出个所以然。

  当地属大明龙州县管辖,没有驻军,县令正堂易良真接报后,一来他自信过头,二来认为自己有义务保护老百姓,遂亲自带了衙差及民兵百余人一起来看个究竟。

  正好从镇上开了酒窖,喝得醉熏熏的郑军相遇,易良真不过是问多几句,郑军这些越猴就呼啸而来。

  见事不谐,易良真只好下令抵抗。

  他识得对方旗号,急让家仆回后方报信道:“安南黎朝郑氏入侵,千万火急!”

  家仆离开了,战斗打响了。

  虽然中国人干掉了郑军三百余人,但郑军有五百人!

  一打五毕竟打不过,百余明人也被干掉了近百人,连县令易良真也被越猴给干掉了!

  事情越闹越大,各级官府还唯恐事情不大,以讹传讹,报到桂林城的广西巡抚衙门时,已经变成了郑军入侵大明!

  郑军大规模入侵我国,有十万兵马之多!

  他x的!

  现任广西巡抚易震吉不由得大怒!

  劳资虽然是个书生,也会杀人!

第2331章 巡抚用功

  易震吉还真的是不顾体面,当众大骂越猴!

  广西巡抚全称巡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为广西省一级地方长官,驻桂林府,总揽广西一省之军事、刑狱、吏治、盐务等事。

  易震吉还加有兵部侍郎衔和都察院都御吏的权限,兵部侍郎衔让他能够节制全省军队,拥有出兵的权利,至于都御吏,则有弹劾权,在广西省内,他看哪个官员不爽,上奏弹劾,朝廷为了照顾他的脸面,往往是一奏一个准。

  如此,他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

  易震吉,字起也,号月槎,金陵人也,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的二甲进士出身,先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出为大名知府,历嘉湖道江西参政副使、山东布政使和广西巡抚等职,履历丰富,能够在新明朝中得到重用,当知道他是个“与时俱进”的人物。

  我大明从不缺乏人才,哪怕是八股文章取出来的官员也相当有能力,关键看朝廷的取向。

  难得的是他国学一流,是词学大家,词取径稼轩,力求以疏秀取胜。有《秋佳轩诗余》十二卷,收词一千一百八十余首,为明词中篇幅最富者。

  稼轩,辛弃疾的号也,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他的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已任的壮志豪情,代表作之一就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易震吉既学辛弃疾,治军自然不差,并不是叶公好龙,他决心仿效前人,对越猴用兵,给他巨大勇气的是大明的国力、军力以及法制。

  大明的国力强盛,即使在广西,经济也是兴旺发达,库藏丰富,钱粮充足,足以开战。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打仗的物资和兵员不缺,越猴敢来挑衅,自讨死耳。

  如东南国一样,大明军队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守备部队,野战军由国家发皇粮,粮饷充足,没有喝兵血的现象,其训练充分,装备精良,一水都是山地步兵,合适对越作战,易震吉能够动用三万人,这是他底气所在。

  除此之外,广西还有地方守备队、民兵,并且还有大量的预备役部队!

  两中华的军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义务役兵制,每年有大量的军人参军,同时有大量的军人退役,这些军人就是良好的后备兵源。

  广西作为边地,接近越猴,驻军的警戒等级高过与缅甸接壤的云南地区军队,盖因中国人根本不放心越猴,知道只要对他们一放松警惕,他们就会给你整出个妖蛾子来。

  请来了广西提督贺百胜,易震吉与他商量起来。

  贺百胜这名字起得好,他岁数不算大,参加大明对北方的战事时还很年轻,但他敢打敢拼,又有个好名字,上司为讨吉利,累上保本,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很快就荣升提督。

  当然他也不仅是

  贺百胜表示广西之兵乃是虎狼之师,哪怕后备役也能轻胜越猴,对付越猴不在话下,请中丞大人放心!

  “下官平时顾着训练部队,把孩子们调教好,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越猴”两字是今上首创,大伙儿背后说安南人时皆这样称呼。

  “中丞”则是对巡抚的尊称,贺提督这么一说,易震吉就放心了许多。

  再有法制,作为地方大员,易震吉守土有责,必须作战。

  朝廷对官员的考核重要指标是gdp,边地官员则还有军功考核,要是任内丢失国家领土,一概重惩。

  高风险带来高收益,朝廷规定“非军功者不得封爵”,普通文官没机会封爵,总督与巡抚却有机会封爵,所以

  他连发了数份文件,第一件是给朝廷的奏折,向朝廷禀报越猴犯边之事,他将集结军队前往中越边境进行防御,看情况将随机应变。

  请朝廷示下,发八百里加急!

  第二件文件写给两广总督姚思孝,向他通报此事,请他出动海陆两军相助。

  出动陆军入广西助战,如果姚大人愿意入广西作战,他无任欢迎,将奉总督姚大人为主。

  易震吉非高姿态,乃是真心实意,他需要广东兵,兵越多越好,兵是多多益善。

  出动水师封锁安南沿海,支援广西兵顺海边进发,少不得广东水师。

  大明实际没有海军,叫做水师,肯定比不上东南国海军,但对付安南人是绰绰有余。

  第三件是通告,告全省军民书,告知安南的黎朝郑氏无故犯边,杀害我朝县令与边民,罪大恶极,本抚将要出兵惩罚不义之黎朝郑氏,请全省军民积极参战,军队打仗守城,民众助战!

  事先已有准备,易震吉和贺百胜引精兵二万,自桂林出发,火速进兵,倍道而行。

  倍道而行是强大的行军方式,如三国时“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三姓家奴孟达造反,背叛魏国,原以为魏军要一个月才能够集结大军前来镇压,没想到前来平叛的司马懿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孟达给干掉。

  易震吉很清楚这一出,现在他指挥的部队亦是如此,以强行军的方式,向中越边境跑去。

  部队拉开成了六十华里长,几华里宽,人、牲畜、车辆拥拥挤挤,官兵们争先恐后,不顾一切地前进,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人群,汇成了路上的一大奇观。

  从桂林到边境足有千里,军人们的口号是“千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你追我赶,前面的人没命地奔跑,后面的人拼命猛追,展开了长途“赛跑”。

  人和马都跑得大汗淋漓,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尽管每个人的吁喘汇成一种可怕的声音,可是密密麻麻的腿一点也不减慢速度,大地被踩得咚咚震响。

  “驾!”巡抚易震吉骑马跑在队伍中,他一边跑,一边谢天谢地,各种感谢。

  感谢妈祖娘娘保佑,让他能够有机会立下军功。

  感谢贺百胜训练出来的强兵,经常长途拉练,能够适应这样的强行军。

  感谢早些年峻工的道路,让部队一路坦途。

  感谢路上的军工仓库,那里储备了大量的军资,让部队没有后勤的压力。

  感谢一切该感谢的,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还有什么理由会打败仗?!

第2332章 下官愿降!

  骑马跑在前面的贺百胜也在感谢老天爷,他从北方前线调来才二年,就又遇上了打仗,一直在打仗,还有什么比这更爽的事吗?

  天气炎热,他没穿甲,穿的是东南军的作训服,这衣服好,轻便凉爽透气,他将领口解开,让路上风吹着他滚热的湿漉漉的胸膛,他冲着他的士兵们大声叫道:“孩子们,前进,早日打到升龙府,我请你们吃大餐,每人发一个越南妹纸!”

  年轻的士兵们跑得汗流浃背,但平时的训练和充足的食物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边跑边叫道:“长官,说话算数,不漂亮的不要!”

  贺百胜扬鞭大笑道:“说话算数,俺老贺是牙齿当金使!”

  身边的军官则哄笑道:“长官,士兵人手一件越南妹纸,军官是二个!”

  贺百胜爽朗道:“好啊,你们不怕jin尽人亡的话尽管要去!”

  每到一个城市,在道路的两旁都有补给中心,供应军粮、饮水,路口处则有当地父老乡亲的慰问团,还有文工团打快板,有时当地的文娱团体也在表演,藉此劳军。

  两中华的军民关系不错,这次出兵得到了民间的大力支持,他们积极地捐献物资,还有一些总部设在外省的大公司在广西设立的分公司也捐献物资。

  计有银元上百万和物资一大批,很鼓励士气。

  大家脚步轻快,不几日就到达凭祥城边友谊关,会合了另外一万部队,三万人聚集,还有五万的民兵、劳工,都是边民,当中有二万人装备了火枪,共五万作战兵力,即时往谅山而去!

  他们这么赶,防着敌人和自己人。

  防敌人可以理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敌人城下,是兵家上策。

  防自己人,主要是防朝廷啊,万一朝廷不给出兵呢,现在巡抚易震吉是便宜行事,决心打了再说!

  对越作战的策略是订好的,大明军队打算闪击越猴!

  快闪!

  打了就跑,把敌人打个稀巴烂,破坏掉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掳掠他们的人员与物资。

  如今是丛林社会,弱肉强食,这么做无可厚非。

  等打过此仗,看越南人的反应,要是他们认输就罢了,如果不认输就继续打,遂行两山轮战,看他们怎么着。

首节 上一节 139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