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400节

  大唐一代军神郭子仪的孙子,郭昕的侄子郭钊。

  郭钊知道叔叔的死,迟早会的。

  身逢乱世,家国飘絮,奈何异域他乡?

  一寸山河一寸血,叔叔留下的

  只有一片丹心,满腔忠魂!”

  (注:郭钊是大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孙,父亲就是著名的那出醉打金枝的郭暧,母亲就是被打金枝升平公主也,郭昕是郭钊的族叔,唐宪宗母亲是郭暧之女,所以唐宪宗可以叫郭昕是表叔!)

  堵胤锡说着、说着,眼泪都流下来了,大明宫殿上鸦雀无声!

  然后廷议上一边倒地通过了新疆攻略,出动大军,占领新疆,重夺龟兹,以告慰郭昕将军于九泉之下!

第2341章 话不能当饭吃!

  廷议散后,杨天生找着堵胤锡,伸出个大拇指夸奖他,悻悻地道:“堵公你真行啊,武夫的刀,文人的嘴,杨某今天算是领教了!”

  杨天生谑道:“堵公你若改行去说书唱戏,俺绝对给你大锭银子一块作赏钱!”(注:官府库银一般是25两银子重的大锭银子)

  以堵胤锡的地位,也只有寥寥数人敢这样当面说他了。

  堵胤锡哈哈大笑道:“看来俺不怕将来失业了!”

  他讲述的郭昕的故事,乃是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即公元808年暴雪漫天的冬天,是大唐王朝西域戍边史上,最为悲壮的时刻:大唐在西域最后一支部队,亦即是安西都护府最后一支残兵,孤守在龟兹的军堡上,早已在吐蕃的围困下弹尽粮绝。

  白发苍苍的郭昕将军,慨然拔剑高呼,震天的喊杀声里,面黄肌瘦的唐兵们手持兵器,与登上城头的吐蕃军进行了最后的浴血肉搏,全数壮烈殉难,无一人投降!

  本来唐朝经营西域还是蛮成功的,没想到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乱起,焦头烂额的唐廷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吐蕃趁虚而入,出兵攻下河西走廊,切断了大唐与西域的联系。

  在这不利的情况下,郭昕与镇守北庭的李元忠联合,坚守安西四镇,甚至在困守之际,还一直试图与远在长安的朝廷取得联系,不断派出人马向长安进发。

  781年终于有信使回到了长安,与长安失联近十六年的西域,再次与朝廷取得了联络。

  朝廷这才知道原以为已经彻底丢失的国土,在玉门关之西还有唐地,安西都护府在安史之乱后成了大唐的一块飞地,朝野上下皆被他们“舍身报国”的精神感动,连唐德宗本人都为之钦佩,特意下诏激励西域将士,并拜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封武威郡王。

  此时的大唐自身难保,刚刚从安史之乱中恢复过来,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虎视眈眈,除了精神鼓励,已经没有余力支持西域!

  无奈之下,郭昕依旧只能独立坚守。

  在吐蕃人的不断进攻之下,公元808年,西域的唐军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可以据守的城池--龟兹。

  铁血郡王郭昕在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整整53年!

  其实他可以放弃的,他只要弃军而逃,回归长安,没人会指责他贪生怕死。

  他可以荣华富贵,只要他投降,吐蕃人就会封他为王!

  他率领的军队,没有补给,没有兵源,当年追随郭昕出关的汉家青葱少年,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兵,却依旧死守着大唐在西域的最后一块国土!

  最后一战,万里一孤城,三军将士尽白头,气壮山河,慨然赴死!

  从此汉家中原王朝诏令不过玉门关,西域城头变幻异族大王旗,不见汉家儿郎的身影。

  而在今天,大明朝廷形成合力,大军西出玉门关,重复汉唐旧地,誓将汉家的旗帜插遍天山南北!

  如能占领新疆,则首倡者堵胤锡必能青史留名矣。

  不过堵胤锡的头脑很清醒,他对杨天生道:“话不能当饭吃,说一千道一万,口号喊得再响亮,功绩归朝廷!”

  “这战争打的就是钱粮,上阵靠的是士兵,我们大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大唐做不到的事情,大明却能做到,靠的是今上与朝廷!”堵胤锡拱手道。

  西域地方遥远,补给不易,大明之所以敢于发动对西域的攻击,实乃:

  咱家有钱---国库充盈,金融发达。

  自甲申之变起,仅仅休养生息十余年来,大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除了国家税收高涨之外,金融业也高速发展,支持打仗的力量不仅仅是国家自身财力,还可以动用金融的力量,比如发行特别国债,须臾就能够筹集到大量的战争资金。

  再就是有人了——人口过亿不止。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大量的婴儿呱呱落地,形成了婴儿潮,得未雨绸缪,多为儿孙抢占未来生存的空间,这其中,西域旧地虽说是不咋地,但土地就是土地。

  实行土地分级税收,士绅一体纳粮,隐藏的人口统统跑出来了,大明人口数量飙升。

  有了足够的人力,干什么都容易多了,朝廷一声令下,首期十万移民就准备就绪及相应的粮秣物资齐备,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移民潮!

  朝廷派出了精兵强将!

  堵胤锡亲自到达了甘肃,代表朝廷拜川中名将杨璟新为帅,魔家四将之一的李定国为副将,这两人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将,不必多说,另有骁将白文选、刘芳亮、马惟兴、马进忠、祁三升等辈,他们组成的强强组合,率领的是蒙古骑兵、汉家男儿组成的大军!

  计有骑兵五万,步兵五万,发民工十万,并准备移民十万,合计三十万大军!

  天山就在新疆,大明的军队,亦即是中国、中华的军队进入新疆,他们要占领新疆,恢复汉唐故地!

  堵胤锡以大明内阁阁臣,武英殿大学士之尊,出任陕甘总督,为西征大军办粮台,负责后勤事宜。

  自堵胤锡起,陕甘总督始设,这个位置主要管辖陕西和甘肃,人口不多,经济实力不强,但对于大明西北的稳定有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征西大军的人财物都在此转运,妥妥的是功劳。

  堵胤锡之后第二任陕甘总督是姚思孝,原在两广总督任内,竟因一句粗话而深得朝廷青睐,真是异数。

  易震吉打安南,请姚思孝派水师助战,姚思孝说“我不派人来就是狗娘养的!”

  此话传到朝廷,朝廷不以其鄙,而称曰其有大局观,体现了一方有事,八方支援的精神,因此嘉奖,此为后话了。

  目前大明被认为最有战略眼光的大臣(这是今上确认的)正是堵胤锡,他在西安会见了西征的诸位将军,向他们面授攻略新疆的机要。

第2342章 魁星阁会

  他们在西安城东的魁星阁里召开了这次会议,魁星阁是中国神话中主宰文运兴衰的神灵,有中国人的地方基本上都会供奉这位大神。

  堵胤锡在魁星阁里纠集一帮武夫来讨论打打杀杀的事情,要不是他穿着堂堂一品文官的官服,亲自带头,武夫们根本进不得魁星阁,阁中的庙祝会用大扫帚把他们赶走!

  不是说笑的,先到的一个将军穿着军装,结果庙祝不放他进来,说他的杀气会冲撞庙里的文气,说什么都不行!

  与会者有堵胤锡和诸位将军,还有数位文官,堵胤锡介绍了一个从二品的大官,乃甘肃布政使司孙朝让,崇祯四年进士,从福建按察吏调任,堵胤锡对他口口声声称孙前辈,因为堵胤锡是崇祯十年进士,孙朝让就是他的前辈。

  明朝官场风气固然以职位为尊,但登科年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哪怕你位居高官,见到比你职位低的学长,你也得客客气气。

  不仅是堵胤锡礼貌,将军们对于孙朝让很客气,大家都清楚堵胤锡身为内阁阁员、大学士兼陕甘总督,不可能长期在陕甘,一旦他回京的话,则由陕甘官场中排名第二的孙朝让来署理总督,不可小看。

  今天这场会除了文官与武将,还来了和尚,不过非汉传和尚,乃是个大喇麻,戴着黄色僧帽,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见人来齐了,堵胤锡着闭门开会,让侍卫下发由他主持经兵部、总参以及将军们共同制订的作战计划。

  在作战计划中,写明的是“夺取新疆”,不再用“西域”这个旧名,新疆的定名来自于今上,说的是一旦收复西域,则是“故土新归”,因此取名为新疆。

  “新疆远离内地,人烟稀少,产粮不多,西征大军首重后勤保障,因此把本官放到了陕甘总督的位置上,为诸位办粮台,是给大家服务的,大家尽管放心!”堵胤锡开门见山道。

  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依旧很谦虚,如此深得军心。

  “大家不用担心钱粮,钱有的是,粮食如果不够,我们即时在新疆种地,种出粮食来保证供应!”堵胤锡的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没人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技就是种地!

  “重要的是人,消灭敌人,填补上我们的人!”堵胤锡直接了当地道。

  “敢不从者,一概斩之!务必斩草除根,除恶务尽,不能拖泥带水地留尾巴!”堵胤锡说得轻描淡写,却是杀气腾腾!

  坐在左边上首位置的杨璟新若有所思,他心忖着堵相爷可谓是“文臣行武事”的又一个成功例子,如阳明公一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前明以文制武,文官教武将如何去打仗,非专业教专业,岂能不败?

  但也有些逆天的文官如堵胤锡和王阳明之辈,他们本是武曲星君下凡却错拜了魁星,如此文武双全。

  这样的大臣实在太少太少,否则前明不至于灭亡。

  杨璟新出身于前明,对前明还是有感情的,奈何朱家子孙不争气啊。

  “我们占领了地方,就移民过去,在那里经营,开枝散叶,是为新疆安定的重要国策。”堵胤锡拱手道:“今上亲自给新疆移民组织定名为‘新疆建设兵团’,相信在他们的建设下,新疆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今上起的名字,新疆建设兵团!这名字起得好,众人听得啧啧称赞。

  “对于那些归顺我们的当地人,我们则要在他们当中强推黄教(格鲁派),这位是西藏总督杨展,哪,就是杨将军的父亲,从拉萨甘丹寺请来的甘当大师,大师深明大义,前来挽救那些迷途的世人,我们一定要全力配合甘当大师的行动,不可轻慢!”堵胤锡介绍坐着的大喇麻道。

  甘当大师双手合什,口宣佛号:“善哉,善哉!大明在新疆的统治有利于佛法传播,乃佛坛盛事,贫僧愿共襄盛举,助我大明统治新疆!”

  他说出“我大明”就是自己人了,众官将不敢怠慢,亦纷纷起立回礼。

  于新疆强推黄教是一项合适的措施,世间从来都是聪明人少,蠢人多,你说得越多,他们越不明白,想要蠢人懂,不如搞迷信来得快,这话是今上说的。

  黄教在边远地区的传播先天上有很强的优势,大明通过把黄教的两个地位最高的大喇麻封为国师,行“金瓶掣签”的册封制度,就将黄教纳入了帝国的统治序列中,也得到了黄教的全力配合!

  占领新疆,终究不能把人都杀光,黄教的律条严明,学修并重,讲修并重,且对大明恭顺,对大明在西藏、蒙古与新疆的统治非常有帮助,他们在那些地区传教是件好事。

  这种一家便宜二家有赚的好事,就让大明与黄教摊上了。

  堵胤锡说完了大方向,请杨璟新作具体的战略部署。

  杨璟新介绍了新疆攻略是“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即先解决了天南北路,再战天山南路。

  就在魁星阁的神像下他展开了地图,可以看到新疆的地形为“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中部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脉,两盆是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新疆面积非常大,又有众多沙漠戈壁和高大山脉。

  在这种面积大、地形复杂的地区长距离作战,最困难的是后勤补给问题和长距离的行军。

  北疆距离甘肃、蒙古等地较近,后勤补给压力相对要小些。而且一旦拿下北疆关键地区,既可以控扼南疆,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另外,还可以借助北疆的肥沃土地,解决军粮问题。

  反之,若先南后北则有很明显的劣势,太长的补给线是个问题,一旦叶尔羌汗国奔逃,战争打成了牛皮,导致旷日持久,就麻烦大了。

  缓进急战,是因为战线太长,劳师远征若急行军以疲兵应敌则为大忌,但是因为补给问题又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打消耗战。

首节 上一节 140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