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405节

  “一赔十!”马进忠强调道:“只有这样,才能够止住我们的士兵被伤害,如果他们乐意这样交换的话。”

  “去捉人,捉五十个人回来,我允许他们抽签!”马进忠吩咐道。

  命令被执行了。

  那五十个平民就在他们的房间里被明军破门而入,一一逮捕。

  真是人在屋中坐,祸坐门外来。

  之前军队与民众言笑兮兮,见面打招呼的温馨场面荡然无存。

  总算明军还没丧心病狂,他们只抓男的青年以上,没捉少年与儿童,也没捉妇女。

  院子里哭着喊着,接着是“砰”的一响,明军开枪了!

  当地人慓悍,有人亮出了弯刀。

  自然,明军为了保护自己,就开枪了。

  打死二个,还没有一赔十,就已经够本了。

  民众挑战全副武装的军队的结果是不会好结果的,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还没人到明军军营里负责。

  “没人投案?那好吧,送二十人上路!”马进忠毫不手软地下令处死二十人!

  明军主力没有进驻吐鲁番城,没抢民居,纪律很严明。

  然而即使是秋毫无犯,还是有人忍不住对明军士兵下手,激起马进忠以牙还牙。

  军营外的平地上,明军布防,军队列阵。

  只见人马铁甲刀枪如林,方阵如一片片人工培植的林子。

  除了马进忠的四千人,接应部队有二千人也到了,加上民工,人数不少。

  新明军与东南军不同,东南军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来自各国的皇协军,包括了中华八国小跟班、印度兵和白皮兵,其中印度兵又有好些部族---仅一个印度兵的种类就可以与其他国家的皇协军相比了,甚至更多。

  新明军则全部都是中国人,无论军人与民工,都是有户口本的,因此他们同仇敌忾,很是支持马进忠的决定。

  吐鲁番民众也有一些人出来,但人数不多,他们远远地观望。

  五十个人被押了出场,大部分人还是带种的,自已走,但有的人已经走不动路了,被士兵拖着走。

  马进忠做事雷厉风行,先让政治军官文怡星代他宣布那些人的罪状,就是因为明军死了二个人,因此他们付出了“连坐”的惩罚,一赔十!

  然后翻译大声地复述文怡星的宣判,那五十人肯定是不服的,然而他们手脚被绑上,嘴里塞了东西,还能怎么着。

  按照马进忠的指示,五十人中抽出二十人来枪毙,于是那五十人学会了生平的两个汉字“生”与“死”!

  翻译告诉他们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让他们看好了。

  有军士拿着一个陶瓶,里面有五十个纸团,其中三十个写着“生”,二十个写着“死”,抽生得生,抽死得死。

  陶瓶经过每一个人,士兵为他们抽纸团。

  那一刹那,他们提心吊胆,心快跳到了嘴巴里。

  “看,是个生字,你走运了!”一名瘦高个旁边的士兵抽了个好签,对他道。

  瘦高个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眼中迸出了喜悦的眼神。

  然而他扭头一看,自己的邻居某两眼发直,嘴角哆嗦着,两腿颤抖,全靠旁边的士兵扶着他才没倒下。

  那人的代理人为他抽中了一个“死”字!

  二十人很快就被抽了出来,与另外的三十人分作两堆,然后二十人被蒙上了眼睛,一阵乱枪响过,二十人全被击毙!

  那三十人则当场释放!

  他们劫后余生,是多么地高兴啊。

  却不知道是马进忠有意让他们陪绑,通过他们的嘴,震慑当地民从。

  在占领地方后,治安成了大问题,当地民众肯定有人不服的,那么明军各部的步调一致:

  一、与当地民众约法三章,公平买卖,不乱杀人;

  这第一条是占据道德高点,做到至仁至义。

  二、培养向心中华的当地代言人,收买他们;

  三、如果他们还闹,不出人命的话,就进行处罚,最高是流放。

  要是出了人命,最少一赔十!

  中国人的人命金贵,一条抵他们十条,他们要是愿意赔的话,那么我们就奉陪到底!

  当然,还少不得宗教渗透,利用在西域有比较大影响力的黄教去传教,大家信奉大喇麻,而大喇麻是朝廷封的,因此只要信奉大喇麻的一般不会反朝廷。

第2350章 他们干嘛不会飞呢?

  两手都要硬的措施让许多地方的抵抗消停下来,当然还有许多地方不服王化,那就杀,杀到低头为止,绝不客气!

  不仅杀了,还把那些地方的人给流放,实在不行,就流放到东南亚!

  不同于流放自己国人,犯罪国人被流放,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官府甚至制订了他们的伙食标准,是不允许虐待他们。

  到达流放地,只要改造得好,往往得到减刑。

  官府对于他们是攻略是改造,毕竟是中国人,同文同种。

  新征服地方的人被流放则惨得多,他们没有人权,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到达地方只有不停地劳作,到死为止!

  还有的人更惨的,他们被卖到了阿三地方、卖给了包头佬或者波斯人、甚至卖给了非洲的黑叔叔,或者欧洲的白皮……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卖不出。

  不要小瞧非洲的黑叔叔,有的酋长还是很有钱的,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人力资源或者矿产资源的酋长。

  大家得明白一点:白人贩卖的黑奴中,有很多都是黑人酋长们把自家的族人或者外族的黑人卖给白皮的!

  道理很简单,非洲地区环境恶劣,热带病流行,白皮只能在海边勉强生存,要是进入内陆,不死都脱层皮,他们的贩卖黑奴生意全靠黑人帮衬!

  对反叛者们的审判---新占地方行军管,据说某地驻军的一个中尉军法官兼职军事法庭庭长,就是专门对反叛者进行审判的,这家伙喜欢玩飞镖,他在判决前就在飞镖盘上的红心处写明东南亚,接着外几圈是印度,因为阿三中有数个地方可划圈,再外一圈是波斯,依次类推出土耳其、白皮和非洲。

  他的飞镖落在圈上,就看是那个圈所属的地方,他就把人判决流放到哪里。

  流放那么远行吗?如果是大明的国人众被流放,最远就是东南亚,

  如此儿戏,而他的上级对此是不闻不问,甚至让他升了官!

  这还有天理吗?

  可这就是道理,公元17世纪是没开化的年代,属于弱肉强食的年代!

  ……

  明军连夺两个主要城市,叶尔羌汗国再迟钝,也知道必须集结全部的力量对付明军,但当他们集中一起开会商议的时候,发现之间矛盾重重,一如前明时期的朝堂---为反对而反对,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

  该国分为黑山派和白山派,一派说要给明军迎头痛击,这才是英雄好汉的表现,另一派则说要游击,不必硬拼,只管骚扰,必可获胜。

  黑山派好汉巴图尔说道:“叶尔羌勇士都如猛虎,明军敢来侵犯我们,就是送羊入狼口,只要咱们英勇,干掉他们便不是问题。”

  巴图尔,名字的意思是“勇士”,他平时也以这个标准来处处要求自己,认真地锻炼武艺,积极作战,人人都对他称赞有加。

  话说回来,明军的威力让人渐知,哪怕别人激巴图尔说:“你行你上啊。”

  巴图尔会说“人多力量大!”要求两派一起上,他绝不会单。

  白山派好手萨比尔则认为:“明军远来,补给线很长,我们只需要中途截杀他们的补给车队,他们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不!”黑山派大酋长哈里克是个白胡子老头,但岁数并不算大,才年过半百,可能是未老先衰吧,他摇头道:“不要指望截杀他们的补给车队就能够让他们撤兵,汉人不同于其他部族。”

  见大家的目光都注视在他的身上,哈里克轻轻地道:“汉人得到土地,他们会在新土地上种田!”

  哈里克毕竟见多识广,对汉人有所了解。

  “啊!”他的话如霹雳般落在诸叶尔羌人的心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从两场真刀实枪的战斗中表明出汉人的勇武,没得说的。

  不要以为光靠火力,关键是汉人的作战意志顽强,临危不惧。

  如果不敢战,在地峡遇伏,情况危险时早就败了。

  汉人有钱,能战,火力强,还会种地!

  他们干嘛不会飞呢?

  他们是天上下来的吗?怎么会没有翅膀?

  大家明白了:“真要被汉人占了土地,种田为生,完蛋的就是叶尔羌人了。”

  萨比尔勉强道:“我等他们快要收成时,去抢他们的粮食!”

  哈里克嗤之以鼻道:“你得到的是血麦,浸了你的血或者你兄弟的血!”

  萨比尔哑然,想想也是,汉人的火器犀利,隔上百步远就是一枪甩来,杀伤力十足,这是叶尔羌勇士中的射雕手才有的威力。

  可是射雕手稀少,而汉人却是火枪众多。

  这还怎么打!

  据前线哨探的部队(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汉狗太狡猾了,他们在山口险要处设伏打冷枪,很多叶尔羌好汉连对方的人影都没见到,就去见了他们的神。

  大明帝国的汉人,也活成了他们东南国的同乡,成为敌人深切痛恨的对象。

首节 上一节 140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