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449节

  是的,他下达了这条命令,他知道很难打得赢,那么尽已所能吧!

  西边的炮声轰轰,东南军打来了!

  现在的道路好走了许多,第四军就把野战炮也带上了,他们之前登陆加利波利半岛时没什么炮,但凭借海运,要什么就有什么。

  炮声停了一阵之后,东南军最前面的步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蜂拥出动,后面则是火枪方阵,人数众多,遮蔽了地表。

  前面是一座山坡,坡上的平路被拆得七零八落,且挖了一些深沟。

  东南军放慢了速度,从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民工,他们负责填平壕沟,修整道路,方便大军前进。

  坡顶上响起了阵阵枪声,还有烟幕升腾,那是包头佬的狙击手在开火。

  他们攻击一切目标,连民工也不放过。

  子弹击中了民工,但那个民工倒地后还在挣扎,没死。

  而中国的豪华也此见识出来,就连民工也戴上了钢盔和身披防弹背心!

  军民全部都穿丝绸,都有烟抽,有酒喝,某只小强干得是不赖的。

  当包头佬狙击时,东南军也展开了反狙击,枪响不断,互相攻击,东南军的力量明显强大,山顶处包头佬的烟雾越来越少。

  而道路也修整了不少,东南军顺着慢坡开始向上冲。一路上没有一点阻击,很快的几十个身体最强壮的士卒冲上了坡顶。也就在这一刹那,密集的火枪声响了起来,还夹带着弓箭的嗖嗖声。

  敌袭!

  刀盾兵急忙矮身,有的人干脆坐倒,尽量缩小身体截面,得到盾牌的保护。

  尽管有铁盾护着,还是有一半的人倒了下来,速度也顿在了那里。但后面的士卒已经跟了上来,上百的人挤在不过十几丈宽的缓坡上,队形不觉一下子混乱起来。

  “轰!轰!轰!……”包头佬开炮了,指挥正是那个老军官巴伊。

  坡下的巴伊一看步枪与弓箭不能将举盾的异教徒尽数消灭,连忙下令开炮。

  他们的炮不多了,仅仅六门,也就六发炮弹,就将坡上的百名异教徒犁出六道血肉横飞的血路。

  东南军后续部队根本没有被这血腥的场面所吓倒,继续向上冲锋,越过山顶,毫不退避地冲下去。

  这时包头佬的大队一拥而上,与东南军展开了战斗。

  东南军过坡的部队不多,火力不足,而包头佬冲来的人数很多,大家都死了一批,又冲上一批。

  攻了一阵,东南军先头部队的徐勇发现死伤有点多,只得暂时停止冲杀,退到山坡下边。

  李来亨骑马自中军来到前军问是怎么回事,得知前军死伤五百余人,而取得的战果很可能不到一千,不由得一惊道:“不会是包头佬请神打吧?”

  徐勇气哼哼地道:“真是终日打雁,叫雁啄瞎了眼睛!”

  李来亨默然半晌后道:“他们用了背坡战术?”

  “是的!”徐勇恨恨地道。

  背坡战术,又叫反斜面战术,即把已军部署在背向敌人山坡上,弱者用来对付火力达人的好招数,一方面令对方的火力失去了可视目标,令一方面也使对方无法形成强大的火力。

  没有万能的战术,当东南军绕过了斜坡,在平地上,包头佬就得迎接东南军那令人头痛的强大火力。

  即使是背坡战术,也不是不能破的,不忿气的徐勇派出狙击手上到坡顶去远狙他们,把大炮拉到坡顶去轰击包头佬,当他们不得不撤退时,大部队即时过坡。

  又或者包头佬大部队上前驱赶坡上的狙击手和大炮时,他们就撤退,隔着山坡向另一边扔炸弹和放箭、发射飞雷炮,什么都行!

  双方展开了激战,东南军尽量发挥自己的火力,不再犯先前错误,包头佬的死伤日益增加。

  酷热,尘土,饥饿,疲劳,在坎坷不平的褐色土地艰苦地行进,在红色的泥泞中歪歪倒倒地挣扎,退却、掘壕、筑垒、战斗——退却、掘壕、筑垒、战斗。

  包头佬浴血奋战,但这场战斗完全是个恍若隔世的恶梦,他们曾经掉转身像恶魔般跟东方的异教徒拼命厮杀,可是倒下的包头佬越来越多。

  最终,白发苍苍的包头佬指挥官巴伊倒下了,他拒绝了东南军的劝降!

  他嘶哑着嗓子道:“杀死异教徒,杀死异教徒!”

  一阵乱枪飞过,把他打倒在地上。

  不知咋地,指挥此战的东南军少将徐勇想到了那首诗:“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龟兹之战,另一国的郭昕将军。

  徐勇向着那位敌方老将庄严地行了个军礼!

第2424章 兵临伊斯坦布尔

  两中华虽然相隔很远,但有快船传递消息。

  每个月都有佛盖特式快船往返于两中华,乃至于行在。

  这是世界上一流的远洋快船,它要是跑起来,能象只轻盈的海鸥掠过海面。

  作为现代小强,颜常武非常清楚“资讯”的作用,因此他不惜血本,都要维持着这样的通讯之路。

  因此大明的事情也传到了行在,拣有意义的事情向官兵们传达,当然有大明军队收复西域之事,象郭昕将军独抗吐蕃五十载的光荣事迹,自然值得大树特树,徐勇是知晓的。

  东南军攻打奥斯曼帝国,其实是一场不义的战争。

  那个奥斯曼老军官,正是奥斯曼版的郭昕将军。

  虽然是敌对,但值得钦佩。

  唉,徐勇摇摇头,觉得自己多愁善感了!

  不管怎么样,仗打到现在,无论如何都要打下去!

  徐勇收拾情怀,喝令道:“继续前进!”

  枪炮声轰隆,战斗继续。

  第四军攻势如潮,四个老总都上到前线督战,靠前指挥。

  这是两中华军队的新传统,来自于颜常武。

  前明官军是最高指挥官在最安全的地方,而东南军与新明军则是长官靠前指挥,哪里最危险,最困难,指挥员就出现在哪里。

  因为颜常武在打江山与敌人进行舰队炮战的时候,他就站在一线指挥作战,迎着敌人最猛烈的炮火而上。

  有此老大,谁敢不战!

  两中华军官们看淡生死,以敢战、善战、胜战的榜样,带领部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颜常武扔出一块大猪肉,声明他将在伊斯坦布尔加冕为帝。

  下面的军官则高呼道:“打到伊斯坦布尔,人人升官发财,子孙受用无穷!”

  在老总们的引领,第四军的官兵们向着包头佬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六天就破掉敌人的三条防线,杀死敌军六万人,已军战死二千,伤三千而已。

  杀得那是一个血流成河,包头佬再怎么战斗,也难逃一劫。

  现在东南军向着眼前的敌人最后一道防线进攻,其核心阵地是一座城池,在炮火不断地轰击下,这座城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残破下来。

  ……

  在被打得残破不堪的城墙上,包头佬主将尼古拉斯·约翰·帕夏看着远处的东南军,长叹了一口气。

  对方攻势凌利,要不是凭借着城高,这才把东南军给打了下来。

  然而他们正在修筑工事,安装“伊城大炮”!

  想到该死的伊城大炮,帕夏心中郁郁。

  他知道大炮安装好,将会是苦战,他平复一下心情,下令亲兵为他准备笔墨纸,他要写信给家人。

  在城外敌军不停的枪炮声中,帕夏背靠着沙包,专心致志地给家人写信。

  他描述了奥斯曼人英勇的保卫战,各防线被攻破的情况以及他个人因为已无弹药与箭矢可以发射而产生的沮丧心情。

  “……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没有装甲,连块盾牌也没有,就那么拿着一把刀去冲锋,而我们已经没有弹药与箭矢去掩护他们,看着他们白白地死去,倒在异教徒的枪弹与箭矢下,不能成为勇士!”帕夏痛苦地写道。

  “我要尽个人的责任,我绝不会玷污我的荣誉,希望你们大家要善自珍重,再见了,我结束这封抉别信,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

  写完这封信,帕夏挑选了一位年轻的亲兵,让他带走信,送回伊斯坦布尔,也不必再回军中。

  帕夏是好意,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送信的亲兵在赶回伊斯坦布尔的路途上中伏,被东南军渗透到后方的特种部队击杀,信也落入了东南军的手里。

  若干年之后,这封信在旭日城的军事博物馆里展出,是一位持双撮马尾奥斯曼帕夏的家信,很有历史意义。

  ……

  巨炮发射,炮声震耳欲聋,打在城墙上如天崩地裂一般,砖石泥土漫天飞散。

  城墙被击坍了,现出一个缺口!

  伊城炮的破坏力无与伦比,只有少量的坚城才能够抗击它们的侵袭力,这座城墙则不成。

  尘埃尚未落定,犹在烟幕弥漫时,第四军的一名骑兵竟然一马当先,骑着马冲上了倒塌的城墙矮坡上。

  他的身影消失在城里。

  其他的东南军哪能按捺得住,马上暴起,蜂拥而来,冲向那个缺口。

  而城内的包头佬则怀着必死之心,也涌向了那个缺口。

  于是,双方在缺口的争夺演变成了白刃战,缺口狭窄,大家投入兵力,面对面地猛p,士卒已经绞在了一起。

  包头佬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缺口,在缺口处与东南军展开白刃交锋,双方互相对砍,人挤得密不透风。包头佬的死伤惨重,那边东南军的死伤也不轻。鲜血沿着缺口处的慢坡流得像河一样,尸首滚在城下,一堆连着一堆。城头上也堆满了死尸,伤员都运送不及了。

首节 上一节 144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