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455节

  才怪!

  “历史上,布尔萨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1326年-1365年),也是丝绸之路的临近西方终点的主要城市。城东有著名的、建于1421年的大寺,规模宏大,是一座有20个圆顶的建筑,以多种花纹装饰的墙壁闻名。在寺的附近,有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一世的陵墓。城西有建于15世纪的穆拉迪耶大寺,寺旁是苏丹及其眷属的陵墓。市郊台地上有奥斯曼帝国的创立者奥斯曼一世及其子奥尔汗的陵墓!”

  戴维先生嘿然道:“你的任务,就是对这些地区展开考古工作!”

  “怎么样,愿意做吗?”戴维先生问窦名望道。

  “保证完成任务!”窦名望响亮地道。

  “很好,接着!”戴维先生向窦名望扔过一个铜印,他接着,看到铜印上有钟馗的神像头,铜印上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这是发丘中郎将的印,老贼头不由得大喜!

  他拍着胸膛道:“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把任务完成得妥妥当当!”

  窦名望与戴维先生商量好,他统领五千军,手下有二万民工归他调遣,开展考古工作!

  窦名望离开后,戴维先生神情欣悦。

  他完成了对包头佬的致命一击!

  戴维先生毕竟是个白皮,白皮与包头佬之间的仇怨深过地中海,高过阿尔卑斯山,他力劝颜常武推行此事,最终得逞,忍不住狂笑起来。

  “奥斯曼人,你们也有今天!”

  笑声在院落中回荡,听得他的卫兵们面面相觑,须知戴维先生从容淡定,有泰山崩于前不动声色的休养,居然如此失态!

  无它,高兴耳!

第2434章 初战伊斯坦布尔

  在马尔马拉海东岸的东南军主力结束了大战,一路进展顺利,第七军的曾英五天就进抵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先期到达的部队取得了联系。

  海峡上都是东南军的战舰,曾英平安地过了海峡,与李来亨会唔,相谈甚欢。

  曾英出身是前明官军,李来亨是山贼军系统,大家以前是狗咬狗得厉害,但现在大家见面,都很开心,握着手不肯松开!

  不容易啊,他乡遇故知,去国几万里,打的又是如此强大的敌人,大家同仇敌忾,能够打到敌人的都城,一起百世流芳,想想就开心。

  曾英诚挚地恭喜李来亨先拨头筹,首先攻到了伊斯坦布尔,成就历史美名!

  而李来亨也恭喜曾英,祝他们大战功成,消灭了包头佬的主力部队。

  “你们来了,就好了!”李来亨欣慰地道。

  他讲给曾英听,伊斯坦布尔有二十万守军,第四军兵力不足,无法对敌军形成压力,现在大部队到达,就可以攻城了!

  “好,攻城!”曾英狠狠地道。

  两个军长站在了伊斯坦布尔的西城墙外,看着第七军部队源源不断地抵达,第四军的兄弟们非常高兴,能攻城了!

  先前包头佬势大,第四军不敢进迫伊斯坦布尔,李来亨坦然地道:“我是怂了,我是怕我们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让兄弟们牺牲在胜利的前夜!多一点人马再攻城!”

  如今多了人马,第七军首先迫近伊斯坦布尔的西城墙外下寨!

  但曾英同样谨慎,他的部队大肆建立高耸厚实的营垒,挖出深深的壕沟,呈梯形防御,十分严密。

  曾英不怕打仗,如果包头佬来攻击,也无所谓,反正这样的严密工事,包头佬至少得付出二比一的代价,我方一个军六万人,搞没了包头佬十二万人,就可以作福酬神了。

  就是那么多人,曾英悍然联系上海军,要他们大炮上岸。

  把伊城大炮搬上来!

  伊城大炮是攻城战的厉器,先前李来亨因兵少,不敢让大炮上岸,以免保不住大炮,现在曾英不怕,招呼大炮上岸,一来就是仨。

  于是伊斯坦布尔守军一觉醒来,就看到了三门大炮架在了城外,异教徒正在忙碌着部署大炮。

  东南军首先建立了一条轨道,把大炮装上轨道车,运输到位。

  他们平整土地,建设炮垒,安装大炮。

  “乌尔班大炮,这是乌尔班大炮!”包头佬看着类似于三头透着邪恶光泽的怪兽,脸色发白了!

  在征服1453年的战斗中,包头佬用乌尔班大炮对付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如今轮到他们尝到滋味了,报应果真不爽。

  伊斯坦布尔守城主将维齐尔菲拉斯·帕夏脸色铁青,问副将伊尔玛兹·艾多甘·帕夏道:“我欲派军出城,摧毁敌方大炮!”

  这大炮并不难打烂,虽然坚硬,但古代的冶炼技术不过关,只要用大锤子沿炮身敲上一阵子,就算把它还给东南军,东南军也不敢用了。

  里面被敲出裂隙,炸膛的可能性大增,只能回炉。

  听到维齐尔的话,伊尔玛兹·艾多甘·帕夏回答道:“对方已经有备,只怕不易攻击!”

  这位帕夏五十多岁,花白胡子,原来是埃迪尔内的守将,后来退役,最近才被重新征召,他反对出击,菲拉斯·帕夏也就没坚持,要他准备好防炮,以及准备补墙!

  东南军炮手的速度很快,到了第二天上午,大炮就绪。

  曾英亲临炮兵阵地,下令道:“开炮!”

  三组炮手同时点燃引信,伴随着地动山摇,浓重的烟雾高高扬起,巨大的炮弹呼啸着飞向两百米外的城墙。

  大炮安放的位置近着马尔马拉海(万一遇到包头佬猛攻时方便跑路),炮口波甚至让附近的海平面都动荡起来!

  炮击的威力巨大,火药被点燃后,瞬间发出了骇人的巨响,难以置信的伟力驱使着炮弹击打着城墙,让它破膛!

  三颗炮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伊斯坦布尔西城墙的外墙上,将城墙打出了三个大洞!

  刹那间城砖破碎,破片四溅,引发了东南军的阵阵喝彩,而包头佬则是沮丧。

  伊尔玛兹·艾多甘·帕夏一挥手,军卒与民夫去到缺口处进行补漏,然后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是与以前君士坦丁堡守军不同的滋味。

  东南军能够远狙!

  只要包头佬一露头,就会挨枪子儿,东南军不仅拥有类似瓦希里这样的神枪手,还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射手,他们当中有不少与瓦希里射击水平不分上下,即使逊色于他,射击水平也是很强。

  包头佬不得不穿上护甲,用盾牌遮挡,干起活来十分地不爽,还要忍受着东南军子弹打在盾牌上的恐惧,有的盾牌质量差,被打中后,击穿了,人也就倒下了。

  更可怕的是,东南军瞄准那些修补城墙的人群发射了飞雷炮。

  虽然飞雷炮的准头不佳,但当多门飞雷炮一起攻击时,包头佬就有麻烦了。

  抛射出来的炸弹爆炸时尘土、碎片和硝烟升入几百米的空中,形成巨大的锥形,炸弹在人群头顶爆炸,震耳欲聋,弹雨阵阵,把人炸得遍体鳞伤,到处是火焰与硝烟,一片喊声中,在担心下一发炮弹击中的高度紧张状态中,人们变得歇斯底里。

  恐慌接踵而来,东南军开始修筑土山!

  高大的土山是东南军的攻城利器,包头佬早有所耳闻,看到土山在节节增高,恐慌日甚。

  感受到民众的压力,包头佬动用了压箱底的武器---配重式投石机。

  配重式投石车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弹弹,让重物的一端落下,弹弹也顺势抛出,足以将一百斤重的蔡依林扔出到四百米远。

  东南军为了保证狙击手的射程,土山离城不到百米,正在投石机的攻击范围。

  一颗接一颗的飞石砸向土山,大部分射失,也有的土山被击中,溅起大片的尘埃,东南军官兵死伤。

  但土山依旧在茁壮成长,不仅如此,东南军也出动了投石车,向着包头佬投石机的方向抛出了火油弹!

  东南军的投石车威力更大,打得更远、更准。

  伊斯坦布尔的城墙内某处着火,正是被击中的投石车着火了!

  当然包头佬不会因噎废食,他们把投石车机动转移,依旧向城外攻击。

  而东南军则日益活跃,他们远狙、大炮轰击、筑起土山、投石车、飞雷炮乃至于掷弹等,并且随着颜常武的到来而攻击力度在不断地加强。

第2435章 王的祝福

  颜常武自布尔萨启程,经盖姆利克城、亚洛瓦城、卡拉米塞尔城、科贾埃利城、盖布泽城等,这些城市,有的不完全近海边,而是近路,但包头佬没有阻挡,让他一路顺利。

  驾临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海峡两边留下多则趣闻!

  到得海峡边,见其下海潮翻滚,他兴致勃勃地对诸将说道:“我邀请诸位与我一起在伟大的奥斯曼海峡中撒尿!”

  诸将有总参谋长戴维先生、副总长张家玉,海军大将肖长荣,御林将军王国玺、魏勇、高必正、金声恒、柯永盛、郭天才等及伴驾的第六军之李成栋、颜田、杨彦昌、胡一青欣然从命,一拥而上,到得海边,大家一起放水,射进海峡里,颇是壮观!

  撒毕,众人哈哈大笑!

  难为军中夫子要为上位者掩饰此举,在史书上记载:“帝临奥斯曼海峡,与诸将同射同乐。”

  同射是什么?

  过得多年后大家就不清楚了,以为是开枪或者射箭,此乃春秋笔法,虽掩饰了帝与臣将们的不雅之举,但没有体现出帝之真实用意。

  结果随军记者汤正杰的报导深得帝心,他就明明白白地写出当时的情景,全军就他一个人!

  对帝的表现描述为有力、射得远,射得够男子汉,汤正杰认为此举不仅是雄性的特权,还有宣誓主权的意思,表达“这里是我的地盘,给我滚远点的!”

  颜常武见到报导不由大喜,派人赏了一枚金牌给汤正杰。

  金牌就是颜常武随手赏人的小玩艺儿,上有国徽与颜常武的龙印,18k金打造,含的杂质是银,较为坚硬。

  汤记者如获至宝,请了军中的高手匠人用上一条金链系着金牌,挂在胸前,自吹自擂说:“其他人的饰物谁都不够我的金牌贵气!”

  其他记者妒忌无比,怪自己当时没这样的勇气,可惜过了这村没那店,颜常武不再有这样放浪之举,记者们再不能出彩。

  ……

  颜常武过海峡,深蓝的海水起起伏伏,浪花翻涌,海风附耳,碧蓝的天幕下,海天一色,海鸥在海面上轻盈的飞过,两岸风光如画!

  不知不觉中,颜常武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谁都不敢问,唯有深知他的戴维先生道:“陛下,可曾想起了往事?”

首节 上一节 145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