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589节

  换言之仅用偏师,就已经把奥地利军队打成了内伤。

  他们用重火力来吓唬奥地利人,明显地达到了目的。

  就算奥地利人能够战胜目前的偏师,但当异教徒的皇帝亲临战场时,奥地利必败无疑!

  在元帅看来,战况绝不容乐观。

  听到元帅的请求,利奥波德一世稍一沉吟后道:“准了!”

  “谢陛下!”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元帅鞠躬道。

  君臣们商议了一会,通过了《告神圣罗马帝国臣民书》,向臣民们发出号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所有的人都尽自己的力量。

  这是台面上的说法,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征召全部能战的臣民,一起投入战争中,强制!

  如有不从,有官职的削职为民,没官职的下狱服苦役,绝不宽恕。

  正好需要大量人手去修城墙,就他们了!

  利奥波德一世从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元帅那里了解到战场的严峻态势后,对他的臣民抱着“要么一起享受胜利的甘甜,要么一起下地狱”的态度,反正他不好过,臣民们也休想轻松!

  他着军务大臣托尼·克罗斯公爵开启仓库,武装起来臣民们,让他们一起参战,所有的适龄男子都要接受军训。

  再让国务大臣马尔科·阿森西奥公爵统筹全国的资金、粮食、物资,实行管制。

  这位奥国的皇帝咆哮道:“我们必须把一切东西都管起来,把它们好好利用,打倒基督的敌人!”

  马尔科·阿森西奥公爵点头道:“如您所愿!”

  他接到一个指令是必须派出精干人员到各国求援,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

  “我们要是倒霉了,他们也不会好过!”利奥波德一世冷哼道。

  人们鱼贯而出,离开房间,只留下利奥波德一世。

  他望着侍臣们刚才搬出来,大家一起围看来讨论军情的奥地利地图呆呆出神,多么壮美的山河,难道自己要象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那样嚎啕大哭,凄凉地叹息道:“美丽的奥地利,永别了!”

  公元635年,阿拉伯人大举进攻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结果东罗马人战败,丢失了富裕的叙利亚行省,从此东罗马帝国的鹰旗再不能在叙利亚的上空飘扬,当时的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痛苦地道:“美丽的叙利亚,永别了!”

  “不,不!”利奥波德一世霍然起立,立誓道:“我绝不能让我的国家丧失在异教徒的手里!”

  作为他自强的一个举动,那就是他回到了维也纳城里的皇宫,宣布把价值三百万银元的财富捐献出来,充当军费!

  利奥波德一世豁达地道:“只要国家在,那就什么都有!如果国家失陷了,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

  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都捐钱捐物,与东方的崇祯皇帝不同,利奥波德一世是幸运的,他的臣民们踊跃捐献,如国务大臣马尔科·阿森西奥公爵的家族就捐出了整整一百万银元,他们变卖了家中的土地与财物,才凑够了这笔钱,以致于卖掉了家中马匹后,马尔科·阿森西奥公爵要走路去皇宫上班!

  于是,在短短时间内,整个奥地利就一下子获得了近一千万银元的军费,这些军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雇佣军、军火、物资,投放到战场中,就能够遏制中国人的进军步伐!

第2662章 奥地利人自救

  全员动员,奥地利人对南华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

  他们与南华军进行了广泛的野战与炮战,每一位奥地利将军都指挥部下竭尽全力,奋力抗击南华军的进攻。

  不得命令,绝不后退!

  起初他们是正面硬刚,即列阵与南华军对垒,双方进行排队枪毙。

  但很快发现异教徒太坏了,他们在接近前远狙奥地利人,他们的火力又远又猛,还没挨近时,奥地利人就死伤不少。

  挨近再打时就力不从心了,往往败下阵来。

  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元帅即时改弦易辙,他下达了一条非常正确的命令就是“部队作战时必须有壕沟与护墙,尽一切力量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奥地利人从善如流,在对战时不再一昧地猪突冲锋,而是挖起了壕沟,建立了护墙,与南华军大打地面战。

  命令下达得容易,但对于奥地利人来说是不容易的,但奥地利人还是奋力地做到了。

  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奥地利人没有神器---工兵铲!

  工兵铲在土工作业中作用甚大,南华军几乎人手一把工兵铲,利用工兵铲挖沟建立营垒,对于防备敌人偷袭与保护自己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奥地利人没有工兵铲,起初的土工作业很困难,有时甚至要用手来挖,挖到鲜血淋漓的。

  好在他们有钱,也有技术,见识到中国神器的厉害,于是在维也纳的皇家铸造厂紧急动员,以一天二千把的速度,奋战了八天,仿造了一万五千把的工兵铲,送到战场上,于是奥地利人也有壕沟了与护墙了。

  凭借着护墙,与来犯之敌大打出手,效果是杠杠的!

  至少南华军要冒着奥地利人的远狙,还没到达就会倒下一批了。

  南华军乃是一流之师,针锋相对,马上做起了“盾车”来掩护进攻。

  所谓的盾车,实际上来源于孙承宗的偏厢车。

  明代名将孙承宗组建的车营所用的战车,有偏厢车、轻车等其制式,主要用在离城时步兵进攻与防护。

  明代宗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经建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之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

  如今南华军用的盾车正面是大盾牌,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

  有轮子,由人推着前进,速度不慢。

  这就是“土坦克”也!

  当遇到枪击,盾车巍然不动,子弹打在盾车防护上噗噗直响,就是无法穿透厚厚的护甲。

  奥地利人的火枪威力不足,无法击穿,换作南华军的火枪,亦很难击穿。

  火炮可以击毁盾车,但奥地利人没这么多的火炮,也没多大的准头,只能看着南华军的盾车逼近。

  盾车有孔,在后面推车的军士可以看出外面,跟在后面的战友亦能帮助指挥方向。

  挨近时,奥地利人就可以向着盾车后面丢火药罐去杀伤后面的同志,但南华军也可以向他们丢炸弹了……就看谁的炸弹多,炸弹好了!

  白皮有护墙,南华军就用盾车开路,到达自家飞雷炮的杀伤半径停下来,先用飞雷炮来轰击一轮!

  在一阵狂轰滥炸后,即组织步兵进攻,当步兵进攻遇到白皮强有力的阻击时,即停止前进或向后缩,又以炸弹向白皮轰击。

  就这样,轰击与进攻交替进行,步步向白皮紧逼。

  这一手乃颜常武的得意战术,叫做“铁锤-铁砧”战术,我为锤,敌为砧,不断猛击下,敌必败矣!

  天底下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战术,白皮在吃到亏之后,他们来个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南华军轰击时,白皮就把大部分的部队分散隐蔽在后面,前沿阵地上只留少量配备了足够护具与线膛枪的部队,保护住自己,让南华军的炮弹与炸弹炸石头轰土块去,当南华军的轰击一停止,攻上前时,立即将部队拉回阵地,给予南华军以迎头痛击!

  一旦南华军后缩,白皮亦将大部队撤下,派少数侦察部队跟踪监视,准备夜间进行袭拢。

  没错,白皮被打怒了,遂行夜战,对南华军进行偷袭。

  他们的有利之处在于他们熟悉地形!

  不得不说,白皮是有本事的,尤其当他们对付中国人的皇协军时,让皇协军的压力日增!

  奥地利人聪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狙击,不让南华军轻易进军。

  在阵地构筑时,白皮还无师自通地建立了假阵地,派少数人员流动,虚张声势,作出有很多人的样子,吸引南华军的战斗力,消耗他们的火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整个维也纳城的妇女们紧急动员,彻夜不眠,在为军队缝制军装的同时,赶制军旗,用来插在阵地上以迷惑异教徒。

  为了前线,所有的妇女都尽力而为,贵妇人也不例外,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们纷纷动手,把纤纤玉手都针到出血了!

  她们知道,如果让那些异教徒打进城来,落入他们的手里,她们将会告别她们的父亲、丈夫与儿子,被异教徒收进房间里!

  因此她们参与制造了大量的旗帜,竖在军营里,让南华军中招,白白浪费了不少的弹药,待到攻击时,就发生了弹药匮乏,以致于攻击失败。

  或有人说南华军训练有素,如第七军的军长曾英,第五军的老贼窦名望等都是打老仗的军头,怎么会中招呢?

  因为来犯奥地利的军队只有十万是正宗的中国人,另外十五万是欧洲白皮皇协军,十万是东亚皇协军,白皮皇协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体现在战斗素质普遍不高,经常不能发现白皮的伪装,哪怕有中**官的帮助,他们的水平远远逊色于中国人。

  而且白皮的阻击水平在迅速上升!

第2663章 白皮防御渐入佳境

  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元帅能力出众,不愧是白皮中杰出的帅才,他虽说是初次尝试大规模的阻击战斗,但他很快就找到了要领。

  开始几次,白皮在进行阵地阻击时,不会多面防御,只在宽大正面构筑工事阻击,忽视了侧面。

  狡猾的中国人在进攻时,往往采取前轻后重的战法,即前面是小集团、后面并排着大信团向前推进,具体而言就是前面有小股的皇协军充当炮灰开路,后面有更多的皇协军在中国人的率领下向前推进。

  当先头小部队遭遇白皮顽强阻击时,后继部队的中国人马上驱动同行的皇协军从侧翼向白皮包抄迂回,而白皮侧惭没有构筑护墙、壕沟的工事,往往吃亏。

  于是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元帅安排部队除正面阵地外,两翼也修筑了火力阵地与机动出击阵地,这样既能出击,又能后撤,既能防正面之敌,又能防侧翼迂回之敌。

  同时,白皮还安排了机动部队,从侧面向正面进攻的南华军机动出击,这一点很有利,因为白皮熟悉地形!

  通过种种手段,阻滞南华军的前进,有时能够迫使南华军寸步难行,不得爽快。

  元帅的指挥非常灵活,他指示倘若异教徒的来势过猛,允许一线军官悄悄撤离,让异教徒白打火力,等异教徒披荆斩棘地杀到奥地利阵地前,他们已经撤到后一线阵地上了。

  有时,白皮还以少数人员故作惊慌状溃逃,引诱小股南华军尤其是贪功的皇协军深入,待他们进攻伏击圈时,即时杀出,歼灭这股皇协军。

  白皮的战斗水平渐增,为防止南华军迂回到他们的背后遂行背刺,白皮在背后也构筑了防御工事,这样,他们的工事既向前也防后,无隙可乘!

  他们还争分夺秒,做好第二线以致第三线的阻击阵地,以便在边打边转移中,随时都有较好的阵地可以利用。

  节节阻击,层层设防,这一带是山区,白皮设伏,不时偷袭,打冷枪,打得南华军防不胜防,每前进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首节 上一节 158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