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49节

  兰姆是神的虔诚信奉者,然而他的神,没有救他!

  尽管如此,他们还在那里垂死挣扎,南华军也就不客气,将他们统统消灭掉。

  在御花园里,一群莫卧儿人拥着皇太子穆阿扎姆,他脸色惊恐,仓皇四顾!

  到处都是喊杀声,已无退路矣!

  后面大群南华军纷至沓来,向他们发动了疯狂的进攻,穆阿扎姆身边的人急剧地减少,但他们没有一个投降的,都奋战到底。

  终于,穆阿扎姆身边的人都倒下了,一个南华军冲上前抓着了穆阿扎姆的左臂,又一个南华军紧紧地拉着穆阿扎姆的右臂,还有一名倭人皇协军也来凑热闹,一个虎跃,从后面抱着了穆阿扎姆的腰,另一个阿三则不嫌弃地当着穆阿扎姆面,双手放在他的胁下,四人抢着道:“我们抓到了大鱼!”

  穆阿扎姆才二十出头,落入敌手,他面如枯槁,心灰意懒!

  南华军以海军为强,很多术语都来自海军,大鱼就是高价值目标,即使不知道他是谁,看他身上披金戴银的,之前有大把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贵人!

  四个士兵圆睁双眼,死死不肯放手,旁边的官兵们不禁哄笑。

  这关系到李定国在战前给出的赏格,捉到穆阿扎姆者,报与朝廷,建议重赏一个辅国将军!

  南华帝国爵位等级为二十级,辅国将军是最低一级,对应的是五品官的待遇,看似不高,但也相当于常务副市长的待遇了,对于普通官兵来说是难能可贵。

  且这里面有个隐藏待遇的,南华帝国的爵爷除世袭罔替之外,其余爵位逐代降等,但降到了辅国将军就不再降了

  不降了,这叫做“以全其祠”,意思是说让开国的爵爷有后人祭祀,这在古代是件很给脸的待遇!

  除非犯了大错,被朝廷褫夺爵位,否则辅国将军的爵位一直保留。

  事关铁饭碗,谁都不肯放手,直到一位军官上前,他的肩章镶了一圈黄边,表明他是政治军官,黄色是朝廷的标志,代表朝廷制军,他把四个士兵的名字与番号都登记进了功劳簿中,四名士兵才放手,交由军官派人管理。

  报到颜常武后,申报是四个士兵统统给赏辅国将军,一下子就封出四个将军,有人说将一个辅国将军的待遇分给这四个士兵,又有人说阿三、倭人不应封赏,颜常武问戴维先生怎么着?

  戴维先生就道:“是活捉?捉的时候没自相残杀?这算好了,诸君不闻五‘侯’分尸?我朝可来四‘将军’分人!”

  颜常武大笑,遂下旨将四个士兵全都给赏辅国将军!

  典故:项羽之死。

  项羽自垓下兵败,退至乌江,不肯过江,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项羽)。

  故汉高祖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即项羽以自己的死成全了熟人吕马童,吕马童世代都感谢项羽!

  汉高祖刘邦大度,拿到尸体的将士都封了侯,颜常武自然不让他专美于前,也把四个士兵都封了辅国将军。

  两个南华军士兵苏毅、廖华鑫也就罢了,而倭人井口太郎与阿三安贝达尔喜极而泣,一步登天!

  井口太郎拿到了南华帝国的户口本,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人!

  安贝达尔倒没有成为中国人,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个首陀罗,即四等人也,如今变成了刹帝利!

  他们真的要世世代代都感谢莫卧儿帝国皇太子穆阿扎姆!

第2765章 让城别走

  我军攻克红堡!

  时已天黑,军人们在各处点灯,然后拿着火把到处搜索残余分子与财富。

  缴到公物上交,统一分配是南华军与众不同的传统。

  李定国、马进忠与嘎勒丹拜以胜利者的姿势走进了红堡里的枢密宫,看到大殿上的皇帝宝座,李定国说道:“工兵又有得忙了,他们得将这个大座位给搬回去!以前搬了一个,现在再搬一个!”

  莫卧儿人丢脸啊,这是南华军二破德里,第一回 南华军从红堡的觐见宫里搬走了一个大理石制的皇帝宝座,运回旭日城,奥朗则布得位后,嫌觐见宫不吉利,专在枢密宫里办公,设立一个皇帝宝座,结果又杯具了!

  这个座位自然是谁都不敢坐的,事实上当清理了红堡之后,李定国即时派出军队将红堡给封闭了,不许部队进驻。

  他派人急报亚格拉皇帝行在:我军攻克德里!

  ……

  此时在马士腊前线的莫卧儿人正准备全力攻下马士腊城,同时派出骑兵向已军左右两侧探察,还没开始的时候,突然听闻南方的枪炮声密集地传来,间杂着阵阵的呐喊声。

  仔细一听,却:“德里城失守,我军拿下红堡,捉住了穆阿扎姆,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起初他们不信的,但是前线军官从望远镜中看到了穆阿扎姆的金盔,还有德里守军的旗帜,被南华军用枪杆子挑着,在阵地上招摇,哈哈大笑,夸耀道:“穆阿扎姆的头在此!”

  莫卧儿人先是吓了一跳,仔细看去,有人笑道:“他们用了一个头盔来骗……”

  说话的人声音低落了,见军官们铁青着脸,顿时士兵们人心惶惶。

  消息逐级上报,奥朗则布惊出一身冷汗,他口吃地问道:“啊,啊,啊……真的是穆阿扎姆的头……头盔吗?”

  回答说是,奥朗则布急召高级军官们商量。

  后营的马库斯、卡姆兰不明所以,暗忖怎么还找他们这些过气的将军?

  赶到中军后,将军萨达尔将情况稍作说明,顿时马库斯和卡姆兰心中一沉,两人对视一眼,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

  进到皇帝御帐内,奥朗则布正在大发脾气,痛骂阿三!

  他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能赶到莫卧儿大军后方的异教徒军队不是少数,他们怎么可能越过重重阻挡而直取德里?让莫卧儿大军未能得到警报?

  毕竟莫卧儿人也有提防,通往德里的路途上除了派驻莫卧儿人军队,阿三的军队也为数不少。

  为了推卸责任,将军巴里·鲁宾一口咬定肯定是阿三的军队变节,投降了异教徒。

  即使不能证实,事情是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

  奥朗则布十分恼怒,咬牙切齿地说要将阿三们杀光光。

  他本来就憎恨阿三,现在更恨不得让他们统统去s。

  见马库斯和卡姆兰进来向他行礼,奥朗则布想起当初进军时他们曾经劝谏过他不要急于上前,留在德里,如今……唉!

  就他们提议御驾不用上前,大臣们与将军们个个都热火朝天地鼓动他上前,说我们有信仰,我们无往而不胜,必定能够打败异教徒云云。

  现在看来,鸡肉没吃到,落了个一地鸡毛!

  他强打精神,对马库斯和卡姆兰两将道:“情况非常严峻,敌军主力逼近,意图为马士腊解围,我军的后方与左右翼都出现了敌军的游骑兵,两位将军觉得应该如何应付?”

  见皇帝动问,马库斯深吸了一口气,方欲踏步上前,卡姆兰与他多年老友,哪还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偷偷拉他一把,没拉着。

  马库斯知道自己所言将会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中,但他不得不讲,上前一步,朗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应该‘让城别走’!”

  “让城别走?”众人一起看着他。

  “放弃德里城,向西退却,退回到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行省,把印度河以东的行省全部放弃,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将分散在各地的地方军队全都集中到那里,我们据河而守!”马库斯坚定地道。

  附提一句,之前没有印度河之称,该河梵名译为信度(sindhu),位于印度西部,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然后向南流经印度大地,注入阿拉伯海,该河流水量非常大,相当于尼罗河水量的2倍。

  中国人来了之后,就给该河起名为印度河,由于中国人的影响力大,导致大家说来说去就成了印度河,原本的信度河很少有人提及了,同样地,无论是中国人、白皮、波斯人与莫卧儿人,均把印度人称为阿三。

  马库斯是员老将,熟悉战斗,他不慌不忙,说出他的看法。

  “……我军以拖为上,异教徒跨海远来,补给不易,我军本土作战,大有优势!”

  “印度河以东,德里之间有大沙漠,还有印度河河流之险,上游河道狭窄,多急滩,流速大,此乃我军地利也!”

  “印度河以东地区,多是我圣教民众,拥护我们,不象德里以西的阿三,无用且投降了异教徒,此乃我军人和也!”

  “再有向西是波斯人,异教徒杀来,他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此乃外援也!”

  ……

  马库斯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他审度时势,不墨守成规,对于此次德里城失守,视为不同寻常,难以扳回。

  他认为异教徒来势正汹,宜避实击虚,寻找能与己有利能开拓的地域,大踏步后退,退守印度河流域。

  他主张让城别走,不管德里了,顿时让奥朗则布左右为难。

  放弃德里,那得下很大决心的!

  德里的重要性毋庸讳言,谁得到德里,谁就是老大,离开德里,这不啻于认输!

  以后还有什么资格去统治印度?!

  巴里·鲁宾站出来反对道:“我军尚有五十万之众,武器弹药充足,移山毁城,不在话下,岂能轻易弃守德里?”

  “真要弃守,几十万人的补给哪里来?真要弃守,将士们不要家眷了吗?”这句诛心之言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他们七嘴八舌地附和巴里·鲁宾,质问马库斯是何居心?

第2766章 老将的无奈

  “是何居心?”马库斯苦笑!

  他也有句诛心之言,话到嘴边,终究没敢说出来。

  那就是“你们坚持要打,打得赢吗?”

  几十万人打一座小城,打来打去都攻不下,真要是攻得下,显示力量出来,马库斯也不会说出“让城别走”的建议了。

  正因为打不过,所以才要逃。

首节 上一节 164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