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778节

  “中国人,会将我们捉起来全部卖掉!”范登布鲁克的话一说出来,刚才义愤填膺的荷兰人尽皆止咳收声!

  中国人不兴屠杀,喜爱捉人来卖掉,很多荷兰人被卖掉了!

  枢密官亨特拉尔伯爵说道:“我收到了汉堡的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中国人的兵锋从维也纳直达汉堡,汉堡人交了一百万西班牙银元赎城,向皇帝效忠,它旁边没交纳赎城费的比勒河谷城被中国人攻破,中国人尽取该城财富与一万居民离开,汉堡人出了二十万银元,才将他们赎回来!”

  德意志的汉堡,是一座自由市,为汉萨同盟最重要的北海港口,同时亦是粮食、布匹、毛皮、鲱鱼、调味品、木材和金属的转运地,十发富裕,在欧洲很出名。

  “六天后,中国人将向我们发动类似的进攻,投降的城市将得到汉堡的待遇,不投降的城市就是比勒河谷城的结局,你们说怎么办,是战是和?诸位!”亨特拉尔伯爵问道。

  市政厅内一片静寂!

第3014章 荷兰人使马后炮

  荷兰将向何处去?在座的所有的荷兰人都在思考着。

  他们曾经坚持了八十年,终究实现了荷兰独立,但一定程度上是君子之争,荷兰与西班牙本为一国,彼此之间沾亲带故,很多荷兰人领有西班牙的爵位,比如亨特拉尔伯爵的爵位就是西班牙人人封的,荷兰开国之父威廉一世也一直表示对西班牙国王的尊敬,在这样的形势下,西班牙人没有对荷兰人下狠手,最终允许荷兰的独立。

  以前与西班牙人开战,荷兰人拿起枪是战士,放下枪就充当西班牙的顺民,现在不一样了,东方的异教徒下手全无顾忌,只要反抗他们,他们会杀死带头者,把当地民众全部带走。

  没有了民众,还打什么游击战?

  亨特拉尔伯爵乃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威廉三世的意志,看来,威廉三世想和为贵了。

  威廉三世站起来,他嘴角哆嗦着,但还是坚定地将他的话说出来道:“我们没钱了,无力支持打下去,国家已经一贫如洗!如果再打下去,将没有荷兰联省共和国!所以,我们必须与中国人谈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

  此话是他昨夜与亨特拉尔伯爵等一干心腹商量来商量去的结果,他们通宵达旦反复推敲,都看不出荷兰人有任何取胜的机会,只有暂时低伏,留待日后时机了!

  虽说不自由,毋宁死,但命都没有了,还要自由有什么用。

  荷兰是个商人共和国,为人现实,少说口号,懂得变通,是以生意兴隆。

  他们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的为人,比如他们与西班牙人到达倭国,西班牙人除通商外,还热衷传教,影响倭国的统治,结果被幕府将军赶走,荷兰则专注做生意,被幕府将军接受。

  威廉三世决心屈服,留待有用之身,日后见个分晓!

  大家楞楞地看着他,突然,马泰森·维特议员痛哭起来!

  市政厅里回荡着他的哭声,一些人也跟着哭了!

  一场辛苦为谁忙,所为何来!

  与中国人大战多场,花钱死人损失了无数的装备,曾经引以为傲的大舰队不复存在,还能怎么办?

  ……

  在南华帝国给予的休战期第三天,荷兰特使亨特拉尔伯爵、范登布鲁克和马尔科·范·巴斯腾议员肩负重任,坐上快船出发前往英国大雅茅斯港,找寻中国人谈判。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早一天与中国人达成协议,就减少被攻击的痛苦。

  他们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到达大雅茅斯港,在外海遭遇到南华巡航舰的拦截,他们打出白旗,亮明身份,在巡航舰的护送下进入了大雅茅斯港。

  戴维先生派出南华帝国外交部副部长兼神圣罗马帝国外交部副大臣兼英国外交部副大臣孙一致欢迎他们的到来,请他们入住最好的海滨宾馆里的别墅,为他们洗尘接风。

  孙一致谈笑风生,取笑自己的三个衔头道:“三个官儿,只给一份工资,身为打工人,实在不容易啊!”

  见到中国人的态度和蔼,不盛气凌人,荷兰人暂时心安。

  第二天,戴维先生接见了他们,也不客套,即时开展谈判。

  中方这边代表,主要就是戴维先生和孙一致,还有来自南华、神圣罗马帝国、英国、苏格兰的代表,他们也一起参加会议。

  亨特拉尔伯爵定了一下神,说出荷兰方面的态度:

  一、荷兰拥立威廉三世为荷兰国王,以一个王国的的身份加入神圣罗马帝国。

  二、荷兰成立议会,负责内政事务,但国王有内政人事权以及对议会有否决权。

  三、荷兰国王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

  四、荷兰方面自行管理内政与宗教,外交事务向神圣罗马帝国看齐,国防军建设与帝国协商,成立南华---英国联合舰队,由中国人指挥,费用由荷兰人负责。

  五、成立共同市场,两中华、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及商品可以自由地进入荷兰,荷兰人及商品亦可以自由进出两中华、神圣罗马帝国;

  六、神圣罗马帝国有权在荷兰驻军,并租借鹿特丹港九十九年;

  ……

  荷兰人的姿势放得很低,他们比照了《中英特殊条约》,没作什么高姿态,毕竟,让荷兰存在是关键的。

  别人觉得荷兰人还识相,戴维先生则一眼看穿荷兰人口服心不服,并且还想从中国人那里薅羊毛。

  为什么说荷兰人口服心不服呢,荷兰人一直讲究自由,不想头上有个国王管着他们,当1650年威廉二世挂掉时,荷兰人就宣布七省独立,自行其是,不承认威廉三世的执政地位,更不用说国王。

  然而中荷战争狠狠地教训了他们,如果荷兰从一开始就重兵参加第一次中欧大海战,遏止了中国人的野心,说不定就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之所以不出兵,就是政出多门,四分五裂,相互扯皮与拆台,无法形成合力。

  再不设立国王,等中国人分而治之吗?

  痛定思痛的荷兰人不仅设立了国王,还让国王拥有权力,至少,国王比贵族更在乎他的国家,国家没了,贵族还可以当贵族,而国家没了,国王就不是国王了!

  学聪明了,好在之前不聪明,否则我们就有麻烦。

  戴维先生何等人物,即时从荷兰人提出的前二条清楚了荷兰人的想法。

  至于薅羊毛,以前中荷双方贸易设有关税,现在是一家人,中国人应该开放市场给荷兰人赚钱了。

  这倒没问题,戴维先生对中国人的贸易能力极具信心,根本不怕荷兰人进来。

  ……

  经过三天的讨论,落实了条约的各个条款,双方签署了《神圣罗马帝国与荷兰王国和平友好条约》(又称为大雅茅斯港条约),中国人把驻军位置设在了米尔德堡,不在鹿特丹港。

  消息传回荷兰,荷兰人在悲愤的同时,也轻松下来。

  总算和平了,不用担惊受怕了。

  他们返回家园,重建家园,原本高涨的物价也渐渐下落。

  但对于象小特罗姆普这样的荷兰军人,倍感痛苦,根据条约,他们要向中国人交出残余的舰队!

第3015章 火炬行动

  “把舰队交出去,这是不可能的!”船舱里,昏暗的灯光下,众人面前,小特罗姆普脸色狰狞可怖。

  他胡子拉碴,眼里布满血丝,一副择人而噬的穷凶极恶样子。

  战败对于他来说是奇耻大辱,更不可接受的是要他交出舰队!

  作为上上任荷兰海军统帅老特罗姆普的儿子,小特罗姆普从小就在军舰上长大,军舰就是他的生命所在,岂能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

  不交?

  南华舰队已经封锁了阿姆斯特丹外海,陆军已经占领了阿姆斯特丹的炮台,共用十门h210重炮对准了港内战舰,要求荷兰人交出战列舰和不得破坏器,全部移交给南华舰队。

  至于荷兰官兵,则经过甄别,可想而知,军官基本都将退役,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兵进入荷兰新国防军。

  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军队把自己扫地出门,这让小特罗姆普如何甘心!

  他纠集科内利斯·艾弗森等一众高级军官开会,他们怒不可遏,决心不按照中国人的要求交出军舰!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就是与中国人拼个你死我活;第二条路就是投奔法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自沉!

  第一条路很难行,因为威廉三世已经派人通知了舰队的官兵,说和平来临,大家可以解甲归田,回家了。

  人心散了,队伍难带。

  而且逃回鹿特丹的军舰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国库一空如洗,没钱维修军舰,各条军舰上人手不够。

  至于第二条路,出奔法国,是有人提议,然而没人对法国有信心的!

  荷兰人与中国人仗都打成这样,法国人还按兵不动,说什么时机不成熟,坐视不理,荷兰人算看透这些信天主教的法国人了!

  退一步来说,一旦出港,即被南华舰队捉住,击沉的结局。

  那唯有第三条路了,自沉!

  “把军舰全部烧了,绝不留给异教徒!”科内利斯·艾弗森提议道。

  “对!”众人一致同意。

  他们决定火烧军舰,行动代号为“火炬!”

  说做就做,做起来易如反掌,公元1668年8月16日的清晨,随着一声声“火炬”的号令,停泊在阿姆斯特丹港口内荷兰战列舰二十五艘、巡航舰三十七艘,武装商船五十六艘上的水兵们陆续离开,离开前,他们往舰船上扔出了一根根火炬,把舰船全给点燃了!

  火是木制帆船的大敌,一点就着,舰船上冒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全舰,根本是救无可救!

  阿姆斯特丹市区都可以看到港口高涨的浓烟,知道港口出了事。

  当威廉三世得知舰队**的消息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很理解那些海军心思,但战争已经结束,剩下来的只是收拾残局,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派出卫队前去捉拿相关人员,毕竟中国人指定要他交出战列舰,他交不出来,必须有人负责任的。

  小特罗姆普与科内利斯·艾弗森等一众高级军官争相承认是自己下达的命令,他们绝不能让荷兰舰队成为异教徒的战利品,个个慷慨激昂,去逮捕他们的国王卫队都很同情他们。

  已经晋升为侯爵的亨特拉尔问道:“陛下如何处置他们?”

  “既要让中国人满意,又得不伤国民之心,你说呢?”威廉三世反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77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