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11节

  扯嘴皮子的话,浊流中也有谏官,大家来扯呗,你们这帮清流,家中走私到东南府赚大钱,就不许东南府发工资给我们,阻我发财?安有是理!

  足足开了二十个签字档口,生意兴隆火爆,签字画押的人众多。

  搁在以前,让人们远离家乡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在,北虏打醒了许多人,也包括韩永元。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对韩刘氏道:“娘子,我们去东南亚吧!”

  韩刘氏大吃一惊道:“夫君,我们不要家乡的产业了?”

  韩永元摇摇头道:“我们要不了,就算雄县光复,北虏还会来的,而下次,不一定这么走运了!”

  连续的不走运让韩永元不寒而栗,下次,真的难说运气好坏!

  “夫君说得乃是正理,妾身听你的!”韩刘氏以夫为天地道。

  韩永元排队,轮到他了,听对面的文书介绍道:“加入东南府,年满十六岁的丁口授地五十亩,同时发给口粮和送牛、农具和房子、粮食!”

  有简章介绍,韩永元拿起来就看,见到有三样简介,乃东南府简介,颜常武简介和东南亚简介。

  三份简介,不消说那是说得天花乱坠,东南府是富强,颜大少是强大,东南亚则是富裕。

  大书特书的是加入东南府的好处!

  分地务农,得到东南府官府大力支持。

  参军从政,薪金丰厚,挑战人生,尽圆你的人生理想。

  务工、海运、贸易等等,天道酬勤,只要勤快,收益多多。

  那文书对韩永元道:“加入东南府为颜氏工作,我看先生气宇轩昂,知书识字,只要参军从政,颜氏的人工高,福利好,不单粮期准,而且年终发双粮,除此之外更有住房津贴,医疗津贴,顾员保险,长期服务金与及退休金和每年一次的旅行休养……”一连串的优惠待遇直听得韩永元目定口呆,真怀疑天上掉金子了?

  文书机灵,马上给出了三个保证!

  妈祖娘娘见证!

  东南府颜侯爷的背书。

  果然,在简章上有盖有两个至尊的印章,妈祖娘娘的是这天津天妃宫西庙的印鉴,而东南府颜氏的官印分明。

  还有一个保证就是现场的同知老爷,他面前就摆着一大叠简章。

  文书看着这个青衫瘦长男子亲笔书写简历,然后签名,印了红指模。

  韩永元把简历递给文书,文书仔细一看,啊了一声道:“原来是举人老爷啊?失敬!可有执照?”

  在简历上的出身写有“举人”,难怪文书追问。

  “我的执照不见了,不过,尽可考效!”韩永元淡定地道。

  文书起身,请来了同知老爷!

  同知姓徐,年龄较老,升官无望,就豁出去来发财了。

  “二府老爷请了!晚生韩永元,乃雄县举人,于年前中举!”韩永元揖首道。

  二府老爷是对同知的尊称,徐同知见韩永元彬彬有礼,就信了三分。

  然后问起四书五经,韩永元对答如流,徐同知不由大喜,即以韩举人相称,承认他的身份。

  得到承认,韩举人迫不及待地道:“晚生腹饥,还有贱内与小儿俩同行,可否……”

  徐同知不禁莞尔,立即着文书与韩永元同行,引他进神庙后院进膳!

  举人老爷有体面,到后院坐着喝粥吃馍,与别人不同的是加了小菜三碟给他家。

  也难怪徐同知高兴,因为东南府招收人手,他是有提成的!素质越高,提成越高。

  瞧,提成这种现代化的东西,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

  象韩举人这样的身份,一个提成就有五十个银元,这价码不低。

  之所以看重举人身份,可以给东南府添加光采,连举人都来投奔了,表明我东南府事业兴旺发达!

  另外,不能说明朝那些读书人考八股文章读死书死读书,而是他们的头脑灵活,大有改造的余地,等于熟练工,稍加培训,就能派上用场。

  象那些左右不分的泥腿子,可能你教他们教到你想哭,想找块豆腐去撞!

  至不济的,各级学校学院里需要大量的“国学”人才,需求量很大,不怕这些读书人来。

  东南府在天津招募了大量民众前往东南亚,分为两种,一是具备特长的,比方说韩永元是举人,又或者是明朝的军官、做过吏员、以及郎中、裁缝、有经验的老农、木工师傅、铁匠等等,他们受到更好的待遇,坐的船更好,象韩永元一家就受到优待。

  另外一种是没什么特长的,但东南府同样欢迎他们,人越多越好。

  坐船长途跋涉,到达爪哇城,韩永元即时被安排到东南大学爪哇分校学习,这是他的机会。

  结果,他学会东南府推行的科学、经济和政治知识,认同东南府的理念。

  于是他就在爪哇迈上他的仕途,一路升迁,十年就到到了市级官员,未来不可限量!

  ……

  东南府在大陆那是大肆招人前往东南亚搞开发,办事处在各大城市都设有,设点相当多。

  这不,山西太原办事处就来了一位貌似憨厚的中年人,衣着朴素,自称姓曾名达康,对于招人事务问东问西的,办事员耐心作答。

  最终他问道:“听说介绍一个男丁去东南亚,有六百个铜钱的介绍费?”

  “正是!”办事员回答道。

  “那我要介绍八十个男丁去东南亚!”曾达康嘿嘿笑道。

第504章 百万华人下南洋(三)

  大生意上门,办事员精神大振,立即请来上级胡长官出来,与那个曾达康好声好气地讲起来。

  曾达康说他肚子饿,行,先吃饱再谈。

  当然,要是吃完饭没有硬货的话,那就让他把吃的东西给吐出来吧!

  办事处就近着府衙----可见东南府的势力达到了什么程度!

  府衙门前的小吃摊子最多,不一会就送来了一碟子卤驴肉,一大碗酸辣汤,一盘白面馍馍,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曾达康不客气地吃起来,风卷残云一般,很快就吃个精光。

  然后说起他手里捏有八十个男丁的,与他同族,一族人逃荒进了太原城,衣食无着。

  山西大旱,朝廷穷到无钱赈灾,太原城里往外拉死人的车每天都有好几车!

  曾达康在街上讨饭,饿得受不了,听路人说起东南府招人之事,想到走投无路,就来碰碰运气,这家伙有点狡黠,听到了“介绍费”的事儿!

  然后他得知一个好消息:“介绍超过五十人的,每个男丁的介绍费是八百铜子!”

  800*80=64000个铜子,即64吊钱,按时价一两银子=1500个铜子来算,也有近43两银子。

  曾达康大喜,不过他有顾虑,不用说64吊钱,那是重死人的,哪怕是43两银子也是很多,太明显了,要是他拿这些铜钱和银子出来的话,会有麻烦的!

  这家伙想独吞介绍费!

  不怕他要钱,最怕他不要钱,只要能办成事,给钱算个啥!

  办事处说特事特办,只要曾某人真的拉来八十男丁去东南亚,43两银子?给他四两黄金!

  好说了吧!

  四两黄金携带起来根本不费力气,不显形不易暴露,曾达康满意了,于是由两个办事人员陪同,胡长官也一起去,去街道边寻找族人。

  那个惨呐,一堆人躺在地上,个个饿到皮包骨头,小孩子有气无力,大人连回答的声音都没得说了。

  找到族长曾安康,听说曾达康拉线做了这件事情,胡长官说了:“只要签字画押去东南亚,立即发给粮食,管够管饱!”

  都到了这种地步,曾安康麻木地应道:“好!好!好!”

  于是胡长官叫大家扶老携幼的,前往城外据点,一个大骡马车行那里暂歇。

  到达那里,派的办事员早就准备好稀粥和硬馍,加上小菜。

  这边签字画押,那边给伙食!

  然后安歇下来,住大通铺,一日三餐管饱管够,并且还安排了澡堂洗澡,还发给干净的粗布衣衫。

  曾氏族人懵懵懂懂就订了到东南亚的卖身契,由于这几天陆续有人到据点来,“攒够”三百人才走,因此他们还没出发。

  结果,一个曾氏族人在街上遇到同乡,说大家很多同乡都在大同矿区挖煤,生活得不错,月入五两银子!

  这边在大同,那边要背井离乡,曾氏族人反悔了!

  族长曾安康秘密串联,要大家准备明天离开。

  他们是瞒着曾达康,好在曾达康有兄弟对他讲起此事,这曾达康初时想着这很好啊,挖矿月入五两银子,不用离开家乡。

  然而,他摸到身上的硬物---二两黄金,办事处支付了他一半,另一半等到达东南亚再给。

  黄金耶!

  这四两黄金,可买二十多亩地,小民们别说黄金,就连银子都很少见过,如果小民亮出黄金,没有合理说法,都会被官府以资金来源不明罪给捉起来,绝非儿戏!

  这东南府办事处却是黄金说给就给,可想而知他们实力强横!

  曾达康越想越害怕,半夜起来尿遁,悄悄地找了办事处人员告密,并要把那二两黄金还给他!

  办事处人员大吃一惊,说要向上级报告,不过让曾达康先拿着黄金。

首节 上一节 31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