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16节

  什么人不好选,居然选到他这么一个罪臣?

  看到周围的人满脸的笑意,丁魁楚觉得的是恶意满满。

  想到他花银子给朝中权贵想脱罪,人家收钱办事,也确实办到了,且给的位置不低,可是从一个火炕掉进一个火炕。

  真是的官字上下两把口!

  无奈之下,他浑浑噩噩地入了紫禁城,得皇帝面授机要,皇帝要他相机行事,一要解决东南府海外谋逆集团;二准备开海禁,捞银子!

  崇祯皇帝含糊其辞,丁魁楚只觉得头脑壳突突地痛。

  当皇帝问起他方略时,丁魁楚上奏道:“东南府海外谋逆集团目无君父,不思报国,实属可恶,不可容忍。然为祸不烈,当徐徐图之。”

  至于开海禁,崇祯皇帝是寄予厚望,大明朝廷太穷了,花钱的地方多,问题都是消耗性的财力没有回报,户部银库只见老鼠屎都不见银屑。

  丁魁楚连连叩头道:“臣一定惮思竭力,为国尽忠!”

  尽忠?

  拿银子来才是真的!

  崇祯皇帝让他退下,一直望着他走出殿门,对于海外的银子,皇帝是伸长颈等着。

  银子确实有,可都进了他丁某人的腰包里!

  且说丁魁楚走马上任,去到福州,又是那个洋人参将来见他,不同于梗直的王道纯,丁魁楚与洋将说上几句话,不多不少,是对待下属的正确态度。

  很快他就了解清楚情况,摆在面前他有三条路:一、恶东南府;二、交好东南府;三、中立。

  中庸之道,他选了中策,与东南府合伙做生意!

  对于东南府招人过境,他根本不作干涉,任由东南府招募人手,各地官卡形同虚设!

  他收取贿赂,对东南府与商人们的进贡照单全收,而且很有“职业道德”,收钱就不会给人家找麻烦。

  干脆他自己组织了一支十多条船的船队,与东南府做起生意来!

  自然,他赚到盘满钵满!

  对他的看法呈两极分化,福建各地方官、福建士绅们对他深表满意,高声歌颂他是个青天大老爷!

  而清流则对他深恶痛绝,朝中攻击他的奏折叠加起来向有一人高的高度发展,他的名声迅速地向臭水沟里滑落。

  朝臣们说起他来,一说他有钱;二说他够贪!

  有亲近的朋友劝说丁魁楚做人要有准则,苦口婆心地说“人在做,天在看!”丁魁楚长叹道:“我日暮途穷,只有倒行逆施了!”

  此话为原楚臣伍子胥叛楚,率吴军攻陷楚都时,他的好友,楚臣申包胥质问他时他的回答。

  私底下他与他们交心道:“我怕什么,有种他们就换另一个人来当闽抚!”

  说话真是一针见血,不管别人怎么弹劾他,丁魁楚的位置一直稳稳当当。

  因为他一年增加了十万两银子、三十万石粮食报效朝廷,且东南三地广东、福建和江浙供给朝廷的钱粮一直稳中带升,这些地盘普遍风平浪静,极少内乱,更没有什么海盗来肆虐,已经被北虏和农民军搞得头大如斗的崇祯皇帝也就只能维持现状了!

  ……

  一连数任闽抚对于东南府无可奈何,甚至沆瀣一气,巡抚都跪了,制约东南府放飞无从谈起,东南府的发展,开发东南亚进入了快车道。

  百万华人下南洋!

  在东南府的组织下,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下南洋的运动,它的宣传深入人心,就连山西的偏僻小镇上都有了东南府的宣传传单:“移民东南亚,开创新生活!”

  传单落款有大明东南侯、龙虎将军颜常武的印章,还有前大明帝师、前督师、前兵部尚书孙承宗的印章,再有前登州巡抚孙元化的印章等等,反正有大明官员的背书。

  在各省、州县普遍设立移民点,各地官府普遍听之任之,这就是拥有官身的好处!

  很多官员被收买了,由于宣传到家,很多官员也逐渐明白过来东南府其实就是汉人的政权,他们开拓进取,为汉人夺取新的地盘,为汉人创造新生活。

  于是,良心未泯的官员们挥手放行。

  在前往东南亚的人群中,以东南诸省居多,占了六成,对于东南沿海的那些下南洋的华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对于土地的依附性要低于大陆腹地的农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早已习惯于“以海为田”的渔业生活,因此对于海洋的恐惧在整个华夏民族中是最小的。

  北方的移民占了三成,越往北的新移民就越多。

  由于北虏入侵,他们失去了家园,对于北虏的恐惧和对大明朝廷的失望,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移民东南亚。

  中原腹地的人较少,只占了一成,但随着农民军在中原大地驰骋,战乱令中原移民也逐渐增加,呈直线上升之势。

  海船满载着华人与物资,西线从珠江口出发,经安南、湄公河口、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到达爪哇;东线则从福建诸港口出发,经台湾、吕宋、加里曼丹半岛,到达爪哇。

  中途也有一些分枝,例如有的西线海船走了加里曼丹半岛,而东线的一些船则不走加里曼丹半岛,经吕宋棉兰老岛南下,进入东南府新夺取的香料群岛讨生活。

  海船络绎不绝,整个南海和东南亚都可以听闻汉语,俗话说“海水到处,就有华人”自东南府开拓东南亚开始!

第511章 百万华人下南洋(四)

  年轻的新移民吴天则通过了码头的检查口,只觉得阵阵心慌!

  码头区里的船太多,人也太多,极其喧哗!

  接待人员的乡音让他安定了下来,明白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万里之遥,难以回首了。

  吴天则是顺化人,近着皇城根儿,世代务农,家有二十亩上好的水浇地和三十亩旱田,生活也算过得去。

  崇祯九年五月,北虏入侵的铁蹄惊动了百姓们的安定的生活,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吴天则整庄迁徙,然而北虏的轻骑兵追上了他们这些逃难的人群。

  空中箭矢乱飞,人们死于非命。

  骑兵旋风般地掠过,砍死了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

  吴天则永远也忘记不了在混乱中,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的那个感觉。

  父亲的脸色前所未有的严厉,要他快跑!跑!跑得越远越好!

  他和最能跑的年轻人们逃脱了,回头一看,后面鞑子的骑兵围拢了逃难的人群,全家人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

  整整三天,吴天则没有讲过一句话。

  然后他就坐上了海船,从遥远的天津,到达了爪哇!

  基本上最终的目的地都是爪哇,在那里,移民们暂时歇歇脚,进行工作分配和生存技能的培训,同时进行洗脑,为期三个月。

  随着新移民的人流,吴天则进入了爪哇城边的一个新移民训练营里进行学习,这样的营地有很多,他们住在上下的架床上,进行的是军事化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进行四十五分钟的训练,然后四十五分钟的早餐时间加休息,之后早读20分钟,然后开始上课,上午四节课,吃中午饭和休息。下午三节课,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停止。之后二个小时的学习,从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

  每周一天休息,非常的忙碌。

  首先是入籍,进行语言培训和扫盲。

  东南府建立“户口”制度,凭借东南府签发盖章的红色户口本才能得到“福利”,例如孩子入学、就医、参军从政等等,表明不是黑户。

  这个红本本可是那些中华小跟班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而东南府就此建立起对民众的管治,颜大少绝对不会白做功夫,绝不允许他花了那么多钱而让民众脱离他的

  移民来自天南地北,虽然大家用的都是汉字,但语言互不一样,因此东南府设立“普通话”,亦即是明朝官话。

  明代早期南方音的官话具备权威性,但到了晚明,北京地方音设立了绝对的优势。

  这种明朝官话,颜常武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都是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嘛。

  他没确立闽南话为“普通话”,一些闽南系的将领与文官心有怨言,然而被总理陈衷纪猛喷道:“尔等可知吾主志存高远,他不是局限于一地,他要做的是天下共主!”

  陈衷纪带头讲官话,所有军政系统都讲起了官话,交流不成问题。

  发下了新华字典、三字经和简体汉字初级教程

  三字经是小童蒙学材料,亦是扫盲读本。

  简体汉字初级教程,使用了拼音字母,还有简体字!

  新移民可用些少时间学会汉语拼音,然后用汉语拼音来帮助识字。

  新华字典则是释义,由老师进行讲授,首先是半个月的如此进行了突击扫盲。

  三个月的学习后,原本大字不识一个的吴天则能够看得懂《东南日报》了。

  经过扫盲,然后就是基础生存训练,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教学。

  使用的文字印刷资料很珍贵,那时期书本还是贵的,重复使用,学过后就回收给下一批新移民。

  好在东南府发下了本子,让大家可以用铅笔做笔记。

  《基础生活资料》进行了种种生活知识的教导:

  野外辨别方向!可以通过指南针分辩方向,如果没有指南针,可以利用太阳----简单,日出东方都不懂么?利用树木----树叶茂密的一般是南向;利用蚁洞---蚂蚁的洞口大部分朝南开的,什么,这蚁洞在地上的?还可以利用岩石----干燥光秃的一面往往是南的;晚上可以利用星辰----北极星是最好辩论的。

  中暑的防治;

  对付雨天的小常识;

  如何进行露宿和建立营地;

  如何对付蚊虫蛇咬,这个极为实用!

  因为东南亚大的东西根本不用怕,广东人分分钟教会它们怎么样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而越小的东西,尤其是苍蝇和蚊子,杀伤力奇大!

  宰杀的肉类,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否则你会发现几个小时之后,肉类不仅是臭掉那么简单,而是里面进了许多小东西----蛆蛆哦。

  至于蚊子,堪称是东南亚的第一杀手!

首节 上一节 31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