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49节

  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写得确实有水平,可惜事与愿违,东林党沦为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更看中自己的官品、官位、利益。

  讽刺的是,当他们打倒了他们的阉党大敌,打倒了许多政敌,把朝中的宣党、浙党、楚党、齐党一古脑儿地赶了下台,没有了敌人,就轮到自己被消灭了。

  刨了东林党老巢的正是明末名人,前东林党人士阮大铖!

  随着他意气风发的一声令下:“拆!”

  民工们蜂拥而来,名闻天下的东林书院被拆成一片白地。

第722章 东林之殇

  不得不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他的用处,用对了地方,能派上大用场。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除当官外,还是戏曲名作家,当时阮大铖的诗词“流传演唱,与东嘉、中朗、汉卿、白、马并行”,又得“识者推重,谓……实得词家正宗嫡派”,阮家戏班更是冠绝当时,号称金陵第一;兼且其门庭若市,“南中当事多与游,……呜驺坐舆,偃蹇如故;士大夫缱绻,争寄腹心”。

  不过他更喜欢当官,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

  哥也曾为东林而激情过!

  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

  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

  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

  一入阉党,终身水洗不清。

  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归东林。东林反对周报答他,因此崇祯一朝终未得仕。

  东林党得势的时候,想让谁当官就谁就能当官。

  他们不得势的时候,照常厉害,想让谁当不了官,谁就当不了官。

  没办法,东林党的喷子厉害,堪称为生的可喷死,死的可喷生,能让皇帝唾面而走,大臣落荒而逃!

  好好好,你们东林党说谁不行就不行,俺们不与你们争!

  崇祯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进入安徽。大铖避居南京,广召勇士,当时复社中名士顾杲、杨廷枢、黄宗羲等憎恶其为人,作《留都防乱公揭》驱之,曰:“其恶愈甚,其焰愈张,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恐吓多端。”

  阮大铖那个恨哪,恨得牙齿格格响,但东林、复社势大,他只能强颜欢笑,寄情于戏曲中。

  文章憎命达,苏东坡在被贬职时大作连篇而出,而阮大铖的作品在他倒霉的时候同样不断,当中《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从文采斐然、辞情华赡上看,他确实是在竭力追步汤显祖。

  突如其来,阮大铖命运改变。

  颜常武强势入主南明朝廷,想搞东林党,马士英极力巴结颜大少,推荐了阮大铖为其用。

  颜常武召见阮大铖,发现这家伙有才华,对东林党是恨之入骨,这下就找对人了。

  于是,阮大铖摇身一变,成为南明朝廷学士、左副都御史,专职清除东林党!

  明制,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相当于封建社会的纪委,专门管官员们的纪律,长官为左、右都御史,其下就到左、右副都御史。

  一朝得势,就把令来使!

  阮大铖亲自带领差役、民工,赶到无锡东林书院,将书院拆成平地!

  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被扔进火里烧掉,将东林党的书籍一并焚烧,列为**,在市面上不得售卖。

  更有甚者,阮大铖下令将该处改为一个养猪场,要让东林党遗臭万年!

  按照朝廷旨意,阮大铖首先造《逆党录》,把死的、生的东林党人士一一登记上去。

  名字极多,当中不乏大官,长长的名单中有顾宪成、邹元标、**星、李三才、叶向高、汪文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高攀龙、顾大章、黄尊素、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丁学乾、吴裕中等

  他代表朝廷褫夺死者生前一切荣誉!

  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此旨一下,不知道多少人家在嚎哭!

  譬如东林党首脑顾宪成死后,被崇祯追赠为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现在就什么都没有了,成为白板,就是布衣!

  其他的东林党死人亦是如此,比如叶向高,做过大明首辅,结果被剥光猪了,一切荣誉皆无。

  活人的话则惨的多,当官的被贬为布衣,和已经不在朝的,只要沾着边的,其九族都被流放至遥远的东南亚!

  如黄道周、姜曰广、许誉卿、解学龙、李若星、黄公辅、房可壮等现存东林精英,尽被一网打尽!

  阮大铖精神抖擞,挑灯夜战,会同刑部、大理寺将诸人一一定罪,虽然通宵达旦,亦觉不倦!

  他想捉一个人,谁?

  史可法!

  史可法师从左光斗,正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史可法不是东林党还有谁是?

  可惜未能得逞,史可法一家人,都被护送离开,阮大铖追查下去,想看看何方人士这么大胆,但查着查着就查不下去了,保护史可法一家的正是东南情报局。

  颜常武因着史可法的忠贞,曾经力抗北虏,历史留名而敬重他,遂派人将他保护起来,由于圣旨不可违,将他一家礼送到东南亚任职。

  比起其他人等被押运而走,待遇要好得多。

  其实颜常武还想优待一个人,乃是黄道周,他是闽省人,家在漳州(老家蒲田),同乡也!

  封建社会很讲同乡之情的,必须关照一下。

  不过黄道周极有骨气,拒绝了他的好意,但颜常武还是礼遇他,特别派人去保护他的一家安然抵达东南亚。

  阮大铖掀起大狱,社会上一片恐怖,但是,社会没有动荡。

  朝廷有慈悲之心,是将他们流放,并不乱杀一人,哪怕是东林党首脑钱谦益也没挨砍头。

  不过,热衷名利的他并不甘心!

  于是,一位靓女登场了!

第723章 青山见我应如是

  颜大少灭东林党,引起南明上层一边倒的拍手称快,受到了一致的拥护。

  哥忍你东林党很久了!

  上层积极配合,各地大索东林党,押解他们出境,送上东南亚,涉及到的人员达到五万之众,且人数还在向上增加。

  除去逃跑的和抵抗的,倒是没杀多少人,东林党之众几乎都是束手就擒,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果然,书生造反,三年未成。

  东林党党首钱谦益被软禁在家,没受虐待,尚未被递解出境。

  不是阮大铖想放过他,而是涉及到许多东林党的事情要一一弄个明白清楚,以正视听。

  如明崇祯元年(1628),受阉党打压的钱谦益再度复出任詹事、礼部侍郎。此时正当推举阁臣的时候,钱谦益考虑如果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并推入阁,则名在己上,故阴谋阻止,遂派门人、礼部给事中瞿式耜进言主推者抛弃温体仁和周延儒,以成基命及钱谦益等11人面上。这件事让钱谦益与温体仁、周延儒结怨。

  钱谦益主考浙江时,考生钱千秋科考作弊,将“一朝平步上青云”写在每段话的末尾作为暗号,与考场官员金保元、徐时敏勾结,事发后钱谦益受牵连被罚俸。此时,温体仁、周延儒趁机追论钱谦益受贿。崇祯帝在文华殿亲自召见对质,钱谦益引咎撤职,坐杖罚。

  事情要讲个清楚,钱谦益与温体仁、周延儒之间的恩怨,记载出来,如此就突出了东林党的阴暗面。

  看哪,党首都是这样的人,原来也不干净!

  阮大铖很遗憾,因为钱谦益表现出很合作,有问必答,让他找不到机会对他动刑!

  不过钱谦益坐立不安,夜不能寝,每每看到阮大铖寒碜的脸,让他总是心惊胆战的!

  这天,他正在家中花厅里呆坐,几个佣人进来打扫,扫地的一个扫着扫着就要扫到他的脚,让他吃了一惊,差点想骂人。

  突地他停住,颤声道:“如是,你怎么来了?”

  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有人进来。

  他埋怨道:“不是叫你不要来吗!怎么……”

  那个“佣人”用炭抹黑了脸,把那副美艳的脸蛋掩盖住,只是那双剪水双瞳神采风扬,故她得低头,让满腹心事的钱谦益起初也没认出她来。

  是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首!

  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著名歌妓才女,乃是名妓,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有诗稿《湖上草》《戊寅草》《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

  难能可贵的是,柳如是作为传统社会一介女子,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在与其往来的名士中,张溥、陈子龙、李存我均是有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在盛泽时,柳如是曾对张溥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她关心时事,对于朝政的黑暗与中原的混乱及泱泱大中华挨小小北虏打败之事而心怀不满,恨不得身为男子,必将尽力,以身报国!

  这位很傻很天真的妹纸,遇到了花丛老手、嘴炮祖宗(东林党是炮党,专一吹大炮,党首就是嘴炮祖宗)的钱谦益,老匹夫满嘴溜火车,结果美女受骗。

  老钱够聪明,见着如此天仙美女,痛下血本,居然以大礼婚娶柳如是,在他59岁时,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当时致非议四起。

  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涉足青楼、狎妓纳妾,会被看作是风流韵事,但要大礼婚娶妓女,则是伤风败俗、悖礼**之举,被视为洪水猛兽。

  钱谦益贪恋柳如是美色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

首节 上一节 44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