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62节

  摊丁入亩,就是对百姓以家庭人口数征收的人头税,改为以家庭田产数目来征税,土地阶梯式收税,谁的土地越多,交的税越多,这就打击了贵族、士绅集团对农民的土地兼并!

  必须丈量土地,人口、田亩登记,可想而知,阮大铖面对的将是占地最多的藩王、勋贵、文官、武将、各地士绅等众,他做的是虎口拨牙之事。

  阮大铖被授予钦差大臣关防,主持主持朝廷摊丁入亩、土地阶梯式收税事宜,各省文武官员悉得配合,毋得懈怠。

  他先声夺人,两名上门送礼想说情的同乡官员被他举报,弹劾下台!

  在他的门宅上横批写道:“包黑之宅!”

  意思是说他将向历史名臣包公学习,廉洁到家,不收取分毫贿赂,表明了坚定的决心!

  他的恩主马士英请他过府,与他谈起来,发现他已经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

  “石巢!”马士英唤着他的字道:“凡事不可做绝,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他是受了很多人的委托,试图来说服阮大铖网开一面。

  阮大铖咬牙切齿地道:“正如国公爷所言的‘吾日暮途穷,唯有倒行逆施’!”

  “我这一辈子,今上之前为官不过年余,却阅尽人间沧桑!世间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只得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阮大铖眼中露出了深刻的仇恨道。

  “结果!过了这么多年,我再看他!”阮大铖激动地离位道:“他们尽被打落凡尘,而我却青云直上!”

  “贵为钦差大臣,左都御吏!”阮大铖沉声道:“今天,国公爷把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再不尽力,枉过人生!”

  “石巢!我只是担心你而已。”马士英勉强道。

  “不怕!”阮大铖胸有成竹地道:“国公爷说了,船票有我的一张!”

  说到“船票”,马士英气都不打一处来,颜常武做事简直不留余地,哪里有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子,他一炮接一炮,得罪了文官、又整治了武将,动过了勋贵,现在又站在了大明绝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的对面。

  他凭什么这么横?他所讲的话被传出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我就坐上战列舰逃回台湾,怕什么!难不成他们能过海峡来打我?”

  对于这等惫懒的统治者,大家已经无力了,果然是海贼头,事不谐时就下海。

  可是,南明都不知道被他糟塌成什么样子了!

  问题是,这么一来,他简直就是“不死之身”,打不过就逃,他还有卷土重来机会,摊上这种对手,大家都得思忖一下了。

  马士英无可奈何,唯有听之任之。

  阮大铖走马上任,他果然厉害,直接向湖广开刀!

  为什么要拿湖广开刀呢?

  湖广乃是湖北、湖南两省,有四位藩王的封地在湖南、另有四位藩王的封地在湖北,八藩王占据了湖广的大部分的土地。

  常言道:湖广熟,天下足,可是湖广熟透的粮食,大半被藩王收进自家粮库,朝廷颗粒无收!

  阮大铖胆生毛,他vs八藩王!

  反正我名声够臭的,再臭一把也无所谓,抱着破罐破摔的心理,他根本不把藩王放在眼里。

  当然,所恃的是湖广布政使袁枢(袁可立之子)助他,总兵黄得功率领的三万新军,还有二万东南军,整整五万精兵为他的后盾。

  于是,他罢除了湖广按察使田大本(天启五年的进士)和武昌知府宋之普(崇祯元年的进士)和十余个州县官员的职务,盖因他们拖他的后腿,不配合。

  一奏一个准,这边弹劾上去,那边就一堆官员丢了乌纱帽。

  按察使的官职在地方上相当高,连他都被罢黜,一时湖广官场肃然,无人敢违阮大铖之命。

  又把桂王朱常瀛派来的长史以咆哮公堂的名义给掌嘴一百,嘴都打烂了。

  桂王朱常瀛就藩衡阳,张献忠入湖广,逃亡,随着官军复进湖广,桂王朱常瀛回到衡阳时发现为时已晚,他的土地被泥腿子们占了,他好不容易才将土地给搞回来,没想到阮大铖要他交税,他不干,与阮大铖干起来。

  阮大铖出动军队,包围了他的王府!

  南京来的诏令,着将朱常瀛关在王府,不得外出,否则,削爵送南京幽闭!

  连王爷都低头了,谁还敢出头!出头者死!

  他动用军队,将胆敢反抗的黄石乡绅张某举族诛除!

  湘潭县乡绅十数人被其捉至县衙枷号!

  ……

  阮大铖在湖广干得起劲,一州接一州,一县接一县的土地产权明晰,让湖广诸藩王心中震恐,m的,朝廷来真的啊!

  他们通过侵占和别人投献得到的土地都要吐出来,岂能容忍!

  他们容易吗,为了得到土地,他们花了好几代人的功夫!

  八藩王派出使者到达京城,与滞留京城的诸王会商,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南阳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合计。

  正好有个由头,乃户部以国家危机,财政困难,只发给诸王四分之一的俸给,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颜常武的钱多,但他不想喂猪!

  明朝藩王是“世袭罔替”。皇帝除皇太子以外的其余儿子,全部封为亲王。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儿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其他儿子要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亲王“岁禄万石”,郡王、镇国将军等,均享受不同数目的岁禄。这是固定工资。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朝廷还得进行各种赏赐。有时候,这种赏赐比固定工资还高。

  由于固定工资和赏赐,是按照人口来确定的。因此,大多数藩王都互相比赛着生儿子。毕竟,儿子生得越多,王府的收入越高;收入越高,大家的日子就越好过。因此,明朝的藩王,成为历朝历代最会生儿子的王爷。

  就这样,明朝宗室成员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像雪球越滚越多。根据《天潢玉牒》记载,200多年下来,到明朝后期的天启时期,宗室总人数据说达到了60多万。

  明朝末年的宗室有十三万,这还是经过战乱的“削减”后的结果。

  要养那么多头猪,颜常武不肯花大钱,能拖就拖,能省就省。

  藩王们先向永明帝求情,然而永明帝爱莫能助。

  想造反?

  勋贵们的例子在前!

  硬碰硬是不行的,福王朱由崧狠狠地道:“既然今上不理会,那么就找祖宗去!”

  哭陵!

第744章 发盒饭呗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

  从朝阳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三千多人。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即将迎来新年,下了一场雪,大地白茫茫地真干净。

  本来天气不佳,孝陵却是热闹非凡,数百身穿素衣的明宗室汇集于宝城前点香、哭嚎,念祭文,唏嘘感慕,悲不能止。

  禀报祖宗朱重八:大明大劫,帝都失守,皇帝死难,今虽有永明复振,可是不等流寇和北虏打来,子孙们都快被迫害到活不下去了!

  此举名哭死人,实骂颜某,连今上朱由产也在被骂之列。

  将颜常武骂个狗血淋头,直斥其为奸臣贼子,大明之敌!

  这等稀奇之事,顿时轰动了南京城!

  帝都人民向来好奇,不怕事,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涌来孝陵看个稀奇。

  以往孝陵把守深严,可是守陵官兵有意纵容,让小民们近到宝城。

  认出了他们确实是那些王子王孙,难得见他们在那里干嚎,民众觉得新奇,此行不虚。

  内阁首辅孙承宗听闻此事,知道事态严重,不由得脸色铁青,顾不得与人商议,急起来就上马,飞奔孝陵。

  可是岁月不饶人,八十岁的老头了,哪怕护卫护持,也觉得头昏目眩,难以支持。

  好不容易到达孝陵,下马后坐下来喘息一阵,再向前走(他不能骑马而进),深一脚浅一脚,走上几步走不动了,护卫硬生生地背着他,终于到达宝城前。

  当他一出现,即被苦大仇深的藩王们认出他这个颜常武最大的帮凶!

  无数的唇枪舌箭向孙承宗飞去:他助纣为虐、他枉负王恩,对不起两代皇帝、他从贼为害大明、他没有仁义道德、他不忠不孝……孙承宗辨解几句,竭力开导他们,突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就此昏倒!

  那帮藩王,居然说孙承宗是羞愧而倒,哈哈狂笑,尽情奚落孙承宗!

  “老匹夫,你也有今天!”他们幸灾乐祸地道。

  ……

  颜常武接到消息,进入皇宫午门前,却见皇帝朱由产换了一身素服,着tj套车,准备卫队,也往孝陵!

  见着颜常武过来,朱由产顾不得什么,大嚷道:“东南公,你平时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朕也不想管你,但今天此事,你速速摆平他们,否则!”

  他喘着粗气道:“我们将来会上史册的!”

  “陛下,此事交由臣来办,陛下就不必去谒陵了!”颜常武进宫正是为了阻止朱由产也去孝陵,避免情况一发不可收拾。

  得他劝说,朱由产亦不想见那些没好气的亲戚,就交由颜常武办理,他自己回转内宫。

  诸官们纷至沓来,都摆出了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兹事体大,对于那些藩王,现在的形势是打不得骂不得,私底下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但在朱重八的灵前,什么强硬的手段都不敢使用。

  否则,冲撞开国皇帝圣灵,是为忤逆不孝,大不敬,这样的罪名,朱由产担不起,颜常武同样担不起。

  想到棘手处,官员们倒抽了一口凉气,

  看到大家凝重的表情,颜常武却是笑开了:“多大的事,要你们这么担心!”

  姚明恭忙问道:“请领袖指示!”

  “发盒饭呗!”颜常武轻松地道。

  “什么发盒饭?”大伙儿忙问道。

首节 上一节 462/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