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87节

  根特者,是多耳滚多铎兄弟的两白旗的镶白旗将领,被封为三等精奇尼哈番(男爵),受多铎委派,镇守军粮城。

  他用满洲语说话,而当堂站立的正是李知奎,他人到中年,满脸憨厚,穿着黑色的朝奉装,他用生硬的满语道:“爵爷,不是小的自夸,你们这些大人物的千秋寿诞,都在小的脑海里装着,随时准备孝敬呢!”

  “是吗!”根特拖长声音,突地沉下脸道:“你们汉人说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你有什么企图!”

  吓得李知奎赶快跪了下来道:“爵爷冤枉小的啦,小的想的是爵爷以前的关照,听闻爵爷生日,就大大地孝敬一下爵爷,借这个机会来感谢爵爷,别无其它的企图!”

  他口出恭顺之言,心里却在破口大骂,“关照”?

  狗鞑子,做他们的运输军粮生意,去运时要给孝敬、运的路途过关卡时也要送上孝敬,交粮时还是要给孝敬,一年打下来,还可能亏本!

  象今天这份礼物,是他一年的利润都不止,要不是为了大事,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哪舍得出这笔钱。

  “请爵爷明察!”说讫,李知奎连连叩头。

  “如今你们明人夺回京师,你也是知道的,难不成送酒肉来,想搞什么阴谋吗!”根特有板有眼地道。

  “你猜得不错!”李知奎腹诽道,嘴里恭维着:“爵爷,小的早是大清朝的顺民,虽然见识浅薄,也却知道那些打进京师的是逆贼,天兵一至,叛乱即刻可平!”

  他谄笑着,“小的对大清可是充满信心的哦,难道不是吗?”

  李知奎嘴里抹了蜜,拼命讨好那个鞑靼人。

  “哈哈哈!好!”根特开怀,点头道:“明天就留下来喝杯水酒吧!”

  “谢爵爷恩典!谢爵爷恩典!”李知奎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道,根特不会读心术,要是知道他心中已经将他的祖宗十八代早就草个遍时,只怕要着刀斧手将李知奎斩着肉碎!

  十天后才是根特生日,不过他决定提前到明天摆生日宴,大开酒席,以示庆贺。

  军中不得饮酒,但对于象根特打上的贵族根本不是件事,满洲人不喝酒,还是满洲人吗?

  根特还是敏感的,他提前过生日,是借机会敛财,他这么请大家喝酒,大家好意思空手来吗?大大小小的官佐们自然得荷包出血,大大进贡一番了。

  再有,他担心今年这次生日宴搞完,明年都不知道明年的事!

  明军袭破京师,对于明人还是满人,冲击力蛮大的!

  根特心内担忧,他害怕明年的局势更惨,保不准得退回关外,那就没什么搞头了。

  当然,他还是慎重的,侦骑四出,知道了北京方面的明军没有异动,而黄河还在已军控制区域,所有伪军也还老实的情况下,他才敢放手而为。

  这位李知奎倒也知情识礼,送来的物资让他的宴***丰盛了。

  第二天一早,营里就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肯定得早早杀羊宰鸡的,肉给炖上了,阵阵香味传出来。

  宴席在中午开始,就设在校场,原是粮库,有顶篷给粮食遮风挡雨,暂借用来作为酒席的地方。

  在校场边,摆开了大锅,食材被洗好、切好、端上,加工成菜肴。

  摆席款待三千真鞑子,一桌挤了二十人,请来周边县城的文官和武官(给礼物),伪军则请了有头有脸的将领,但远在济南的一些同级武将也派人送来礼物庆贺,并作为代表堂尔皇之地坐于上席,根本不当开宴吃酒是一回事。

  说到底,清军骄横,虽有忧惧,但认为他们不怕明军,毕竟双方大规模的决战没有发生,明军只靠火器犀利,清军对自己的战斗力还是有迷信。

  根特在上席向大家敬酒,感谢大家出席他的生日宴,祝大家喝好吃好!

  于是众人在长官的率领下向根特敬酒,也祝他生日快乐,年年有今天,加官晋爵!

  大家大块朵颐,难得今天开心,喝!

  当天的宴席喝得非常开心,清人高官们拼命的给自己灌酒,试图用酒精麻醉自己,让自己忘记京师被陷、皇帝与摄政王死难的悲惨现状。

  最近大家过得压抑,先是北伐军的沉重压力,后是京师之事,让所有鞑子都感觉心情不爽,借这次机会,开心一下!

  还在禹县及周边县城叫来了不少粉头助兴,男女同场,边喝边上下其手,非常开心和热闹。

  喝得酣时,突然间场边一阵大哗,一群不速之客手执兵器,直闯进场内!

  人数相当多,呈包围宴会场之势。

  为首的一群人直达上席位置,沿途有鞑子伸手想阻止,被他们用力一推,喝高的人鞑子身不由己,给推到一边。

  喝得醉熏熏的根特醉眼看人,认出是大同总兵姜、姜两兄弟,他们带领大群人马过来。

  恶客上门,前来拜寿。

  “好大的胆子,你们……你们是来喝酒的,还是造反的?”根特大着舌头问道。

  “我们……是来要你的命!”姜一脚踢飞酒桌,让诸鞑子骇到呆若木鸡!

  大同军亮出兵器,立即宴会堂上变战场,一片刀光剑影!

  场上大乱,一部分鞑子找兵器去并大同军,更多的人则是逃跑,而臂绑白布的大同军则冲上前去,见不是自己人就挥刀乱砍,场面混乱不堪。

  战场呈一边倒之势,鞑子军官们多喝得骨酥手软,无法指挥。

  那些鞑子兵喝得不多,还是有战斗力的,不过大同军临出发前姜为大家壮行,曰此行有胜无败,有进无退,一旦失败,大家都会没命!

  因此大同军力拼之下,失去指挥的鞑子兵受到优势兵力围攻,事实证明,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一旦大同军拼命了,横的鞑子兵就要失败了。

  惨叫声中,缺乏衣甲、没有趁手兵器的鞑子兵被大同军纷纷砍倒,且鞑子兵多是骑兵,不在马上的战斗力大减。

  见不是路,根特的侍卫们护着他逃跑,大同军哪肯放过他,赶快追来,被侍卫们用壁虎断尾法子,不断地分出兵力阻截。

  打着打着,只得两名侍卫拖着醉意上涌,稀里糊涂的根特逃跑,他身躯沉重,三个人始终跑不快,把两侍卫累个半死。

  眼看着后面还有一群大同军追来,突然从旁边涌出一群伪军,把大同军给挡着。

  那群伪军带头者赶上来招呼道:“爵爷,情况危机,卑职带路,我们冲出去!”

  根特认得正是协助镇守粮库的伪军将领苏荆山,素来对他是俯首贴耳,不由得大喜道:“好,苏将军,赶快平叛!”

  “是!”苏荆山领命道,教四个军汉接替两侍卫去扶着根特,实际上四军汉箝制了根特的动作,苏荆山挨近了根特。

  “你……”根特只觉得腹部一痛,低头一看,腹上插了一把匕首!

  他再说不出话来,瞪着苏刑山,恍然大悟:外围安保归苏荆山指挥,那些叛军能够长驱直入,就是苏荆山勾结了他们!

  明悟来得太慢了,苏荆山用力转动匕首把,根特就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中!

第784章 粮寨被焚

  是的,负责协助守卫军粮大营的苏荆山认清事势,反戈一击,协助大同军顺利地夺取了禹城。

  苏荆山此人名不经传,出身乃是汉八旗,即辽东汉人降清,相比于关内汉人,他更得清人信任,居然也改弦易辙,与姜合伙了!

  难怪根特死前不能置信,明明都这么信任他了,至少把他当人来看,没想到连他也反了。

  后来,东南帝国上将姜在他的回忆录上揭示了惊人的一个事实:搞禹城粮营乃是苏荆山联系他的!

  不得不说苏荆山目光如炬,所以说一千道一万,任何战功都不及颜常武夺取京师这一神来之笔对于满汉军队的震撼来得强!

  所有的人,包括刚刚死掉的根特都看得很清楚,只要颜常武不出大的错误,这天下,将会落入他的手里!

  鞑靼人失去京师后,军队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挣扎不了多远啦!

  万余义军一起动手,将三千鞑子杀个精光!

  甚至于完工之后,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双手:“什么,我们居然杀光鞑子了?似乎不是很难的事嘛!”

  姜和苏荆山合兵一处,他们立即动手,找来火油,往草料、粮库上打到,点火焚烧,那些不易着火的米粮则用易燃物堆积上去助燃,并且用人牲粪便污染,再召集四境百姓来获取免费粮食。

  “乡亲们呐,尽量拿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义军慷清人之慨,对民众叫道。

  士兵们松开裤头,尽情地放水在粮食上,放声大笑道:“加料了!”

  整整用了一个大白天和一个晚上,禹城粮营变成了一个冲天的超大火炬,百里外可见。

  搞破坏官兵们很开心,而长官们更开心,根特千辛万苦搜刮得来的金银珠宝,就归姜、苏荆山等高级将领们落袋平安啦。

  真是一场辛苦为谁忙,不过根特临行前还能做个饱鬼,也算是有福了。

  姜取得成功后,信心膨胀,想据守禹城,或者攻打德州,再干一票!

  如此,力阻清人北归之路,成就无上美名!

  苏荆山头脑则很清醒,认为该见好就收,认为“清人主力尚存,各路伪军尚在观望,若清人驱伪军攻城,你有北伐军的火力吗?”

  大家以之为然,认为有命赚还得有命花才好,姜遂将部队移到大道之外的小县城里驻防,不与清人交战。

后记:在明朝光复河山之后,以姜、姜两兄弟和苏荆山打响反对济南之敌的头炮,所谓计毒莫过于绝粮,功劳卓著,姜和苏荆山皆官拜东南军少将(在大陆有明军军官制,还是总兵、副将、参将、千总等,也有东南军的将级、校级和尉级军官,待遇不同,颜大少没有军制统一),其余官兵各得封赏,重要的是他们得到“光复勋章”,这枚勋章的意义在于否认了某些军官过往的不光彩历史,表明他们参与打鞑子,交过投名状,政审合格!

  一些打酱油的伪军虽然也做了一些动作,但没有战功,就没有光复勋章授予了。

  哪怕他们没有受到追究,但他们想更进一步,进入军政系统那是不太可能,或者想升官也不容易。

  ……

  禹城粮营被焚,粮食毁坏的消息让济南清军大酋们震惊不已,目前,济南城粮食可供三万人支用月余,其余各军粮食则只能支持三到五天,本来禹城粮营的粮食可供整个济南防线的军队(二三十万人)支用半个月,省点能用一个月,现在没了!

  断粮在即,大家不是讨论逃不逃的问题,而是立即要逃,怎么逃跑的问题!

  军议继续,冷僧机说道:“不用多说什么,我们要立即撤退,返回关外,许图再举!”

  贝勒博洛则坚决反对道:“岂能置家人于不顾,我主张主力回师攻打京师,克复京师,为皇上、摄政王和我阿玛报仇雪恨!”

  大家理解博洛,他是战死在北京城外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地位不高,却与家人关系很好,博洛必须为父报仇!

  对于冷僧机的害怕明军拿人质相威胁的顾虑,博洛认为问题不大,可以克服。

  “事先说明,就算他们威胁,我们打完仗了再相认!”博洛如是说,诸酋认可,唯有冷僧机不以为然,心忖博洛还是年轻,太小看明军此举的杀伤力了。

首节 上一节 48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