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0节

  陈衷纪皮笑肉不笑地道:“你们明白为什么我们给你们这么高的价钱,还要你们迁移家人到东南府?”

  “如果我们制糖工艺外传了,找到是谁说出去的,是为叛逆,杀头,家人为奴!”陈衷纪严厉地道。

  众师傅们唯唯,深为可惜此法不可以让他们发财了。

  炭状物不是一般的炭,这是活性炭!

  如果有显微镜,观察活性炭,简直象个黑“蜂窝”,尽是些洞洞,表面面积很大。表面面积大的物质有个特性,它会吸附别的东西。

  活性炭的表面面积很大,“抓”分子的本领特别强。在红糖水里,因为那些色素的物质总是又大又重,所以,在“路过”活性炭表面时,像大象过泥潭陷了下去,最易被骨炭“抓住”。活性炭既然吸附了色素,那么,一过滤,除去了活性炭,滤液也就没色了,红糖变成了白糖。

  由于活性炭固体颗粒较大,比起黄泥,自然过滤得更加更好,生成的白糖卖相超好!

  东南府使用了广泛种植的椰子壳制作活性炭,方法来自颜常武,他做地理编辑时,曾经做过一期节目就是(各地)古法制糖,包括了中国,还有古巴、牙卖加,清楚制糖的整个流程!

  离心机用水力驱动,活性炭土法制作则是物理活化,不需要化学药剂活化,可以在当时的环境下生产。

  再接再厉,生产冰糖:

  白糖,是漂亮的白色结晶,不过还含有一些水分,晶体比较小。冰糖则是“更上一层楼”了。如果再把白糖里的水除去,那就能得到大块的无色晶体冰糖。我国很早就会制造冰糖,

  冰糖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例如:

  传统土法熬制工艺:

  先溶糖(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0:2.5)煮沸,用蛋清水(1个鸡蛋调清水5kg左右)提纯,然后起锅过滤;

  再熬糖:糖浆提纯过滤后回锅熬制至105度左右,将糖浆滴入冷水碗内,可用手转揉成软团时,即可出锅;

  然后生冰:用口大底小的金属桶具或金属盒钵作容器。容器**叉搁置2根竹(木条),在竹木条上对称系上四根麻绳,垂直于容器中,为使麻绳垂直,可用麻线下端系上坠物。容器备好后将糖浆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围堆积糠壳,上面用纸或布覆盖,并以糠壳盖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适应生冰温度的需要;。

  最后是出冰:糖浆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动,即结晶成冰糖,出冰时,先去掉容器上的覆盖物和糠壳,舀去结晶体附近的底冰,将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净余水后,用木棒轻敲容器周围和底部,冰糖即可脱出。

  又有吊线工艺法,将纯净砂糖溶解成饱和浓厚糖液、然后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内吊上绵线(根据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绵,经过1周左右,在线上就会长出(结晶出)很多冰糖(俗称柱冰),同时在桶的边缘也会形成一些结晶冰糖,经过洗糖、干燥就得到成品。

  冰糖来自白糖,东南府出的白糖好,冰糖质量也水涨船高,相当地好。

  ……

  仓库里,颜常武与陈衷纪视察,看到成桶的白糖堆到了仓库顶,一路走过去,走回了仓库门边,陈衷纪有点担心地问:“那些红毛番能够吃下我们这么多蔗糖吗?“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把半生不硬的汉语道:“陈首席,对于白糖,我们红毛番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第95章 丰收的季节

  颜陈两人定睛一看,却是英国人斯蒂芬,这家伙是个炮术教官,同时兼任英国驻东南府的贸易代表,知道白糖新产,关键是看到东南府的白糖纯洁、白净,颗粒结实,完胜所有的蔗糖,他立即跑来要求全额收购!

  有他们卖炮的交情在,明年还有两艘,颜常武慷慨答应双方合同一订五年,英国人包销。

  头一年,英国人就在台湾购进了30000担的白糖和1000担冰糖,之后逐渐增加,却照样有多少收多少,令人惊奇。

  据英人解释,他们购进白糖,实际上并不销售回英国本土,而是在印度洋一带消化掉了,主要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沿岸国家,那里有不少的绿绿国度,加上印度土邦(其实当时根本没有印度这个国家,说的是一个地理)、还有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奇人,他们的胃口很大,白糖销量很好(谁都喜欢吃糖啊)。

  其实南洋和印度洋地区也合适种植甘蔗,但那时英国佬没对那些地区控盘,而各地民众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大肆种植经济作物甘蔗呢。

  若果给英国佬占据广大地区,则可以进行调配,比方说这块地区光照强,多种甘蔗,另一块地区种粮食,把出产的粮食送到种甘蔗的地方,如此大家都有粮吃,不会闹饥荒,英国佬的统治可以持久,又能获得白糖贸易的收入。

  此时东南亚、印度洋还办不到东南府有体系,三分之一田地种甘蔗、三分之一田地种稻米、三分之一田地种杂粮、青菜瓜果什么的,作为主食的稻米供应充足,自然敢种甘蔗。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是那些地区种起了甘蔗,比也比不上东南府的甘蔗产量高(兔子种地说他是第二,就没有谁敢称他是第一),质量也比不上东南府的白糖质量高。

  而东南府除了每年猛增了几十万两白糖和冰糖银子进账之外,又将红糖和少部分的白糖、冰糖给卖到大陆,也有十几万两银子收入,收入非常稳定,果然是甜蜜的事业。

  如此一来,东南府有了自己出口拳头产品!

  不仅如此!

  甘蔗一身都是宝,除了白糖,在生产白糖的过程中,会产生“糖蜜”,是制糖工业将压榨出的甘蔗汁液,经加热、中和、沉淀、过滤、浓缩、结晶等工序制糖后所剩下的浓稠液体,俗称糖稀。

  它含糖量达40%以上,但不合适人类食用,外表不讨喜味道也不好闻。可充当液体能量饲料,喂给牲畜吃,消化吸收快,例如给奶牛吃喝(添加到饲料里),可以增加奶牛牛奶的产量和质量,让猪吃了可以增重。

  但糖蜜的大用途是颜常武用来生产“朗姆酒”!

  朗姆酒是英文rum的音译,是以甘蔗压出来的糖汁或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而生产的一种蒸馏酒。酒度40度,一般不甜,也有加糖的。酒液淡黄,香型突出,没有冲刺口味,余香长久。酒精含量45%左右。此种酒的主要生产特点是:选择特殊的生香(产酯)酵母和加入产生有机酸的细菌,共同发酵后,再经蒸馏陈酿而成。

  朗姆酒属于世界上消费量最多的酒种之一,起源于盛产甘蔗及蔗糖的地区,如牙买加、古巴、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加勒比海的一些国家,其中以牙买加、古巴生产的朗姆酒最有名。

  现在嘛,颜常武凭借着他做过的一期蔗糖生产节目的记忆,组织酿酒师傅生产朗姆酒,这个不难,中国人毕竟是喝酒的祖宗,生产出来的朗姆酒。

  他之前在月港买过不少合用的酒具,经过加工,做出成套的酿酒器具去酿酒。

  此时生产出来的朗姆酒比较粗糙、冲辣、后苦味重,除了老酒鬼敢喝之外,一般人不能喝。

  红毛番的作法是原酒放在白橡木桶老熟陈酿,普通酒期为3~6个月,优质酒9~12个月,也有3~10年的郎姆酒。

  成熟后即可取出勾兑,成品酒酒体无色或金黄色。

  中国没有白橡木,远远地进口不现实,颜常武哪舍得给钱给红毛番买木头?他很老练地使用“中国橡木”即柞木酒桶装朗姆酒,柞木与橡木同科,质地接近,可以用来滥竽充数。

  但酒味不及白橡木桶出的酒好,此时可以添加其他风味添加剂以改善口感。如加入桂皮、生姜和丁香,与最终得到的朗姆酒相混合,并浸泡1-2个星期。

  味道还是不错的!

  英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收购了不少朗姆酒,但主要大头却卖给了大陆!]

  无它,出产量大,价格也相对便宜。

  在大陆,绝大多数的酒厂办不到象颜常武有这么大的原料来源!

  用粮食酿酒?

  那会被太公用拐杖打的!

  由于气侯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大陆那边粮食长年歉收,粮食都不够吃,还敢用来酿酒?

  导致酒的产量严重减少,可酒鬼是不减少的。

  甚至更多,毕竟一醉可以解千愁嘛。

  此时朗姆酒进入大陆,量大价低,且它的销售以“药酒”作主打,国人最喜欢进补,尤其冬天喝上一口,本来酒烈,加上药材的功效,嘿,浑身暖和,爽就一个字!

  东南府与明国开战,但是在诸多明国坚定的爱国者的保驾护航下,朗姆酒成功地进入了大陆地区。

  先在福建销售,再往北,进入江浙,到河南河北山东,最后被当时的晋商给卖给了老野猪皮的族人,所到之处,深受欢迎!

  很快就风靡大陆,一年得银又是几十万两!

  ……

  台南说实在话,很不繁荣,整个东南府认真说来都是颜常武的佃农和长工,为他工农业服务,为他当兵打仗。

  而商业是他垄断的。

  不过呢,近段时间来,台南大街上拥来了不少生面孔的外来商人,他们脸色焦虑地把台南大街的一个行政中心给拥满了。

  他们需要购买出海贸易的令旗!

  一面二千银元!

第96章 海洋贸易

  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地区,而最重要的地区还属福建,毕竟三个地区中,福建条件最差,没有良好的田地养活当地民众(江浙有长江,广东有珠江,土地也平原居多),

  在福建,为数不多的自然资源就是它的天然良港。福建必须依靠海洋,这个道理很浅显。长期以来,福建一直就是中国航海事业的中心,而在帆船时代,这就意味着它同时也是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心。

  明朝的海洋贸易中心在福建,而福建海洋贸易中心在月港。

  福建的贸易主要分两大方向,一是倭国;二是东南亚西班牙人、荷兰人,另外葡萄牙也分了一杯羹。

  彼时的倭国,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生产力低下,民间吃的是糙米饭团(中国民间也好不了多少),一些倭国人到达东南府,对于东南府普通人都在吃白米饭而深感吃惊,因为在倭国,白米饭又叫做银粒米或者叫做银舍利子,是“天上人”(贵族)才可以吃到的东西。

  除了白银和黄金之外,倭国什么都缺!

  一担丝成本是60多两银子,运到倭国就是五六百两银子的售价,而倭国深受天朝影响,对于丝绸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只要有点能耐的人,都以穿天朝丝绸为荣!

  倭国有点运气,拥有金山银山,其银子产量占了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

  运一船丝绸去倭国,就有一船白银回来,利润大得可怕。

  再有对东南亚的贸易,月港在每年3月雨季开始时都会向菲律宾派出大约20艘或者更多的大帆船。每一艘大船上都会堆满500多名商人装运的各式你想得到的货物,当然首先是丝绸和陶瓷制品,但也有棉布、铁、糖、面粉、栗子、橘子、活禽、果酱、象牙、珠宝、火药、漆器、桌椅、牛马,以及任何中国人认为欧洲人需要的东西。

  有些人甚至只携带极少的食物,因为不管他们手上拿着什么东西,他们都可以轻易地将它转卖并获利丰厚。

  如果商人本金不够,他们就只有借高利贷才能买卖货物,为此他们要将妻儿典给放高利贷的做抵押。如果那商贾死了,那他的一家就陷入困顿。债主会掘地三尺找任何他们找得到的东西来偿还所欠的借贷,如果还是无法还钱,出典的妻儿就会沦为奴仆,而债主则可以将他们再转卖给任何其他人,就像买卖奴隶一样。

  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个本钱最大的人先租下一条船,然后再将各舱室分租给其他人,通常租金会比他自己的包租租金高出20%。在甲板下是好些贴上封条的水密隔舱,它们都不开舷窗,每一舱室大约只有一个洗手间那么大,里面密密麻麻挤的都是货物。瓷器要包缠得很紧,再装到箱子里,碗碟之间就填满稻草来防碎。

  商人们在舱里各个地方灌水,再把装瓷器的箱子放在这些潮湿的地方。让水浸泡过后,那些稻草就会发胀,从而将那些陶瓷牢牢地固定住,形成一个不会被打破的整体。

  在船上几乎不会出现偷盗现象,因为盗贼无法离开他们还在船上的赃物。尽管如此,商人们还是会带着他们自己的食物睡在他们的货物上,在整个航程他们就呆在那黑暗而污浊的舱室里。从月港到马尼拉的航程总共要耗时10天。

  运到马尼拉的货物几乎都能够销出去,西班牙人有的是银子,买下了所有的货物。

  西班牙人穷到只有银子,比方说,1602年,墨西哥殖民当局向西班牙朝廷通报,仅在当年,大帆船就向亚洲运出了近400吨的白银,约合八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的主要去向就是东方天朝,夸张到中国的皇帝可以用送到他国度里的银砖盖一座宫殿!(要不是英国人用鸦片把中国白银给抢回来,相信中国的银子多到家家户户都有一大堆银元给孩子们玩)

  也知道不妥,可是天朝人辗压一切,西班牙也有它自己的丝绸织工和裁缝。但天朝的纺织品规模远非欧洲人所能匹敌,质量也比红毛番自家生产的要高。

  天朝人勤劳异常,且要求不高,他们的特色是“质优价廉”,还有一个量大。

  月港的海商将天朝丝绸销往马尼拉,其利润率达30-40%。西班牙商人则坐地将价格哄抬到两倍、三倍甚至四倍,再销往美洲;即使如此,他们在美洲销售时,其价格也还仅有西班牙自产的纺织品价格的1/3。他们跨过两个大洋,从中国将丝绸销往西班牙,而销价却还低于西班牙自己生产的丝绸。

首节 上一节 6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