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93节

  等到战后,新明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了过千把塞了多颗子弹哑火的火枪,最多的一一支枪中塞了10颗弹头!

  船军没有经过“烧银子”式的训练,根本不是玩燧发枪的料。

  训练过,打过一些枪就派上用场,平均每人都没有十发的射击量,天底下只有颜常武才舍得给东南军大量的训练费,新明军也好一点。

  相比之下,新明军也有人出错,通条打飞,乱塞子弹,但毕竟他们还是烧过银子的,在初时的紧张之后,他们的动作流畅起来,装填、射击,再装填,射击。

  泼雨般的子弹将船军队伍射得七零八落,装备的护甲也没有用---这么近的距离,子弹击穿护甲是妥妥的。

  将他们射翻在地,鲜血飙飞,没死的人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切都都在考验着船军的神经!

  栗道安太高估船军的素质,民兵是先民后兵,骨子里还是民而不是兵!

  军队极为注重对士兵队形和统一指令的训练。为了实现最大数量的步枪射击,前排的士兵被命令采取跪姿和卧姿,但如果指挥官无法有效控制队伍,在零散的几次射击之后,前排士兵就搞不清是否还要采取跪姿。所以近代军队里特别强调战斗队列,强调勇气和战术的结合。

  新明军坚持了跪姿和立姿作战,火力输出保持了稳定,而船军则只坚持了不到十分钟,即时崩阵!

  不跑才怪,对方射击打倒了一千五百人,余下的五百人撒腿就溜,新明军立即追击。

  “前进!”刘文秀下令道。

  部队整齐地前进,直冲往船军后阵,那里有栗道安指挥的一千人。

  可笑的情况发生了,看到前方已军奔逃,后军一千人中先是有人把枪一扔,飞毛腿似地向后逃去。

  还拿着枪干嘛,重得要命,影响速度!

  更多的人有样学样,也把枪扔下,逃命去也。

  逃跑是对的,前方二千人说败就败了,后阵一千人能有多大的作为。

  任栗道安喊得声嘶力竭,可是他的士兵们头也不回,拼命逃跑,哪怕他摆下的督战队也不顶事---见到气势汹汹的逃命队伍,督战队员先是避到一边,接着连他们也逃了。

  最后连栗道安也逃了,新明军的子弹打到了他的身边,再不逃,就会成为众枪之的!

第1279章 东方规则

  新明军大胜叛军,自身战死为一百三十四人,受伤为三百五十一人,几乎都是第一轮枪击中死伤的,之后叛军火力衰减得可怕,沦为排队枪毙的牺牲品,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战后清点缴获,发现了大量的枪支装错了子弹,一问俘虏,果然不是正规军。

  刘文秀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是正规军居然敢来搦战,这不是有病嘛!

  这是栗道安用船民组建的“船军”,被杀得大败亏败,三千人死掉、失踪二千五百人,只剩下五百余人逃回去,装备扔了个光光,个个脸色沮丧。

  栗道安先前的嚣张气焰则敛,见到已军惨状,忍不住放声大哭!

  他对这支部队倾注了很大的感情,这是他的私人部队,他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训练他们、笼络他们,用前明军的标准来讲这是他的家丁,要知道,前明军队伍组成一是军官的家丁,二是普通兵员,家丁才有用,既然是家丁,是家里人,栗道安对他们非常熟悉,许多人都叫得出名字……亲自给他们发饷,逢年过节给他们发福利,关怀备至,寄予巨大的期望。

  他想着用他们打天下,打遍明军,搏个封妻萌子,孰料,这个梦想刚一开始就彻底地破灭了!

  打过一仗,他这才知道,军与民的区别,他的船军简直不堪一击,他们也训练过,训练得似模似样,一旦上了阵,就什么都不是!

  他意志消沉,连旁边的叛军参将田建平都不想打击他了,对他道:“这里明军势大,我方不可力敌,就等他们决出胜负,再作定夺!”

  这不是两国交锋和敌对势力你死我活的交战,是朱家子孙争权夺利,他们外人犯不着为他们而搭上性命,只要分出胜负,总有一个姓朱的坐龙廷,之前的敌对方向他山呼万岁,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这不是背叛,不而胜利者也基本上不会追究那些小兵卒先前对他的无礼,这就是东方规则,中国传统文化---家天下,反正肉烂在锅里怎么都是自家吃。

  栗道安苦笑道:“只好这样了!”

  他心中不安,怎么可以这样消极避战呢,怎么对得起桂王殿下呢,可是他太低估官员们的无耻程度,他们在山里,天天派人到城里打探消息,然后就看到了新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破关夺隘,不在话下!

  因为新明军下达了大赦令!

  这份赦令以朝廷东南王颜常武的名义而不是朝廷皇帝或者监国公主的名义下达的,各路造反好汉忙不迭地或迎降、或袖手旁观。

  颜常武首先表明他回来了,将主持朝廷事务!

  这点很重要,表明是他回来而不是其他人,这样就让伪桂王的叛逆再无幻想,懂得作出正确的选择。

  颜常武是什么人,崇祯朝的四大寇之一,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前明出身的官员都很清楚,黄台吉、李自成、张献忠和颜常武,都是祸害大明、造成前明崩溃的罪魁祸首,李自成、张献忠败于黄台吉的力量,而黄台吉的力量又被颜常武铲除殆尽,一个干掉一个,这表明,颜常武的力量最为强大!

  新明朝,谁能够对付颜常武?

  比起前明,他的力量更加强大了,可以说前明体系的官员们、地主和读书人无比地痛恨他,但又极为地畏惧他!

  东南立国,去过那里的人回来了都说好,如此东南王有了进可攻、退能守的极大余地,同时他还能够动用东南国巨大的军力和财力,无往而不利。

  更重要的是,他手握大义名份!

  他是朝廷的东南王,监国公主的夫婿,权势赫赫,活曹操一枚,爪牙遍布朝野,他说的话,比皇帝还要响亮。

  正因为他的地位,反倒令人相信,毕竟这位牙齿当金使的主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会说了不算。

  他回来了,宣布大赦,声明造反的大伙儿都受了伪桂王的盅惑、唆摆导致走了邪路,做了坏事。罪责全在伪桂王,其他人只要改过自新,则既往不究!

  条件异常宽大,只要回归朝廷---不说投降,所有的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从贼官员可以留任,经过培训学习后重新上岗,民众则可以归家,不会受到歧视。

  “培训学习?”一看就知道是不折不扣东南王的作风,这位王爷特喜欢开会,搞什么培训学习,大赦令有这字眼儿,还真的是他下的令,令人放心、安心。

  如果做了不法事务,只要不伤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的,则送至东南国进行劳动改造,几年后就放回来,也不用担心。

  “劳动改造?”又是东南王的作风,他向不喜欢杀自己的子民,最喜欢把犯事的子民送东南亚修理地球,错不了!

  东南王驾返新明,他是信妈祖的,不想杀人,识事务者为俊杰,新明军到来时,谋反者回归朝廷,均能得到朝廷大赦。

  条件是宽大的,但也有人在不赦之列。

  伪桂王朱由榔被朝廷夺爵,废为庶人,他的命运将由朝廷决定,捉获其者将得万块银元,还能官升三级,赏格丰厚异常。

  现时朝廷铸币是真材实料,又大力发展经济,银钱很值钱。

  这又对了!

  只要是体制中人就会明白,哪怕朱由榔犯下了谋逆大罪,曾经的天潢贵胄、太祖后代,不容普通人羞辱,能处理他的只有朝廷!

  再有,大赦令出,如再负隅顽抗,胆敢抗拒朝廷天军,则按国法处置,绝不宽恕。

  制曰----谋反者抄家,诛九族!

  其首领者必定如此处置,普通人则杀头,最少也是流放。

  再有出首者皆有奖励,包庇者与谋反同罪,乃是应有之举。

  这份大赦令先行,由快船传送到叛逆的地区,让他们知晓,及时作出选择,即时影响到了千家万户,接到大赦令相关人士无不辗转反侧,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当然也有人事不关已,在说风凉话的。

  凉风席席,天星闪耀,珠江口外东南舰队战列舰锚地,在“东南亚十号”战列舰上的餐厅兼会议室里,黑武士西雷斯马正在逐件看陆上送来的公文,旁边坐着的他的副手施大同阅。

  两人都很悠闲自得,这次挫败朱由榔对广州的进攻,他们立了大功,朱由榔太肉鸡了,变成了善财童子。

  突然,西雷斯马看到了特赦令,看毕后不满地道:“领袖对他们太宽大了!”

  施大反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西雷斯马恶狠狠地道:“应该把他们吊死,每隔那么多米就树一个十字架把他们挂上去,用中国话来说,叫做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和以儆效尤!”

  他很是得意地卖弄着自己学到的中国成语,冷不防施大反驳他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长官你还没有学会,你知道什么叫做家丑不外扬、打落牙齿往肚吞和兄弟阖于墙,共御外侮吗?”

  西雷斯马嚷道:“我还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呢!”

  “仁者无敌!那你听说过没有?”施大呵呵笑道。

  两人用成语斗嘴,在他们心中,朱由榔必败无疑。

  认为朱由榔必败无疑不仅是新明这一边的官民,就在朱由榔这一边,也有不少人这么认为的。

第1280章 我们不是三姓家奴

  广西平乐渡口,此处是扼梧州通往桂林水路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聚集大量战船,正是朱由榔组建的水师。

  这支水师参差不齐,既有东南式的巡防舰,但不多,多的是内河船艇。

  巡防舰是船帆两用,西式夹板船,左右开炮眼,而中式炮船则是船头船尾架炮的那种。

  一条宽大的广船船舱里,一位老封翁高居首座,他须发俱白,但精神很好,他手里拿着一张纸,正是朝廷发下的大赦令,他对面前的将军道:“乖孙,朝廷宽大为怀,这个机会可别错过了!”

  舱内将军乃朱由榔任命的伪水师总兵赵庆才,他原为广东水师参将,迎降朱由榔后,在西雷斯马进攻叛军水师时,赵庆才及时带走手足无措的朱由榔,算立了大功,得到信任,赵庆才被他任命为水师总兵,试图在平乐一带阻击新明军的前进。

  朱由榔虽说打仗不在行,但哄人还是有水平,他请了赵庆才一道进膳,以作答谢救命之恩---皇子皇孙就是这么的臭规矩,吃个饭也安个名头。

  不得不说,古代尊卑之分十分严重,朱由榔纡贵降尊地请赵庆才吃饭,又是笼络又是画饼,赵庆才得到礼遇,赏了他水师总兵的职位和足足五千块银元,感动得不得了,热血上涌,拍着胸膛说必定给朝廷军队好看!

  骤得新职的赵庆才绞尽脑汁,献了破敌三策。

  一曰堵塞,即沉船江底,阻塞水路交通,把敌船挡住;

  二曰火攻,敌船不得前行,在此积聚,越来越多,江面狭窄,难以机动,他就趁机发动火攻!

  三曰水战,待到火起,他就指挥水师从大江支流的隐蔽处出击,一举克敌!

  不得不说,这三策有很大的成算,朱由榔大喜,立即着赵庆才组织军队在平乐作破敌准备。

  他积极办差,可是在广船船舱里,却挨了当头一棒!

  老封翁正是他爷爷赵吉安,以镇国将军世职告老还乡,久在军界,见多识广,一看到朝廷发下的大赦令,盖的是东南王御印,就知道这一仗有败无胜,立即叫赵吉安倒戈。

首节 上一节 79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