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45节

  和明军比起来,倭人那是是没得比!

  明军零食都好过他们,主食更不差,就是硬饼干、干肉与果干。

  硬饼干的种类来自海军,经过多年精心的调制,营养充足,味道可口,有红枣、椰子、花生、芝麻、肉蓉、葱油味五种!

  那年头人是老实的,饼干是扎实的,口味不会是加入香精制作,而是实打实地放入各种作料制成,

  明军基本上都喝茶水,他们宁愿不吃热食,也要煲开水来泡茶喝,看到明军阵地后面摆开大锅烧开水,倭人们无不摇头,觉得华人太金贵了,谁不是喝冷水的!

  明军阵地后方用来煲开火的煤炉及小锅炉一直燃烧着,使用煤炭供应热量,为了提供足够的补给,明军的军工们及雇佣的倭人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方便补给舰上物资用驴运过来!

  喝到热开水对于倭人是个奢侈,倭人喝水的器皿用竹筒、葫芦所制,也有用木头、金属、涉纸(涂有柿核液的双层包装纸)等制成的水筒,各式各样,许多都不能承载热水,幕府军好一点,他们进口了东南国锡制军用水壶,东南国那边的锡多得要命,锡制品便宜得要死,幕府就进口了一批给自己部队用。

  吃饱喝足后再战过,用了力气、士气复振的倒幕军打出了一波**,幕府军右军主将津轻信义战死!

  幕府军右军是个大杂烩,由谱代大名的部队组成的杂牌军,兵力最多,作战力却最弱,成为了倒幕军准备突破的重点。

  土佐藩、肥前藩和长州藩三藩精兵投入作战!

  他们先用炮灰去消耗幕府军右军的火力及精力,待到他们打到怠慢时,突然间投入了重兵,猛袭向幕府军。

  幕府军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转眼之间,接触面的幕府军就被砍倒了一大片,顿时人人惊慌不已。

  在战斗中一路打过来的津轻信义已非初哥,他镇定自若地指挥他的三千火枪兵,向着倒幕军突袭方向连续射击,三段击!

  再组织一批人马挡在火枪兵的前面作为掩护,火枪猛射,倒幕军纷纷倒也,倒也。

  恼羞成怒的倒幕军点燃了炸弹,悍然地以炸弹开路,往津轻信义的旗帜下投掷。

  纷至沓来的炸弹让哪怕穿上了装甲的火枪兵们也都抵挡不住,倒幕军不惜成本,竟有上百颗炸弹飞去,炸得人们乱七八糟地堆成了堆,一颗炸弹在津轻信义身边爆响,他颓然倒地,惊惶的亲兵们猛扑而上,发现年轻藩主的右眼穿了一个洞!

  不仅仅是炸中右眼,他的整个脸都被炸烂了。

  津轻信义,阵亡!

  他战死的消息严重影响了幕府军,由谱代大名们部队组成的右军的军心惶惶,彼此不服,哪怕有大名站出来,其他大名也不鸟他,倒不是说他们想逃跑,毕竟幕府说得很清楚谁逃跑谁将被褫夺大名地位,不是说笑的,在明军援兵到来后谁都不敢逃跑。

  而是不能配合:“你是大名,我也是大名,我干嘛要听你的!我听你的话岂不是很没面子?!”

  不能配合就造成被倒幕军分割包围,倒幕军趁机猛袭,一时间风声鹤唳,只觉得阵地到处都是倒幕军,许多人开始跑路了,被破阵只在旦夕之间。

  大名们手足参商,好在阵地上还有一支奇军,那就是明军派去的军官,由少校任小文带队,带领三个尉官刘刚、边吉华、许君武,原本他们充当的是观察员,到来是直击战场,记载战斗历程。

  东南王很注重军史和情报的搜集,打过仗必定总结,别人的战斗也派出观察员。

  任小文见到情况危急,挺身而出,大叫道:“顶住!为了大将军,顶住!”

第1371章 千叶合战之一念之差

  任小文用汉语向着前方一个慌慌张张带队后退的大名喝令道:“你,停下!”

  那个大名是中年油腻男,穿着特别花哨,装饰豪华,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头顶鳄鱼盔,身披犀牛甲,正是播磨路藩贰代藩主松平忠弘。

  倭人大将的盔甲原材料用竹条、皮革和麻绳,华而不实,防御力不咋地,所以他套用了一件大码的明军防弹背心,显得不伦不类。

  见任小文向他发号施令,不由怒火中烧,本不想服从,方欲发怒,旋即心思一动。

  在倭国谱代大名中,松平忠弘有牛叉的凭借,因为他父亲松平忠明正是老乌龟德川家康之外孙,松平忠明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战国时代末期、江户时代初期的大名,颇有战绩。

  他父亲牛叉,又与将军家里沾亲带故的,松平忠弘自然是眼高过顶,普通人根本别想指挥得动他。

  他扫视了一下任小文,见他穿着的军装别致,笔挺军装,头戴大盖帽,乃是华人军官,再与任小文的目光对视,见到华人军官凛然的目光盯着他!

  这下麻烦了!

  华人的地位高贵,不听他的话,战后被他来个添油加醋,搞不好幕府会让他背锅。

  倭人世界尊卑十分明显,百姓若不给武士让路,武士一刀杀之,毫无后果。

  华人又怎么着,松平忠弘认出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官,毛头小子一个---在两中华,由于人多,军官就多,实行“升不上就退役”的原则,校官都是年轻的。

  换作无人的时候,松平忠弘招呼亲兵一拥而上,将敢对他呼喝的对方乱刀分尸,然后一埋了之,毕竟大名的威严不容轻辱!

  但众目睽睽下,松平忠弘不敢这么做,毕竟明国的军队伏在山背,而且,明国的火炮部队就在阵地后面,很可能松平忠弘的举动都落入明国炮兵指挥官的望远镜里!

  电闪石火间,松平忠弘扬起手,停了一个停止的手势,他的部队停止行动了。

  他凶光毕现,死死地盯着那个年轻的明国少校,任小文恍若无知,对他说道:“这位大人,请您将部队部署在这里!”

  松平忠弘顺着他手指处转头,沉默了片刻,带队移至指定地点。

  他肯服从就好!

  有了松平忠弘带头,任小文又指挥到另外两个大名分列松平忠弘的左右翼。

  那两个大名见到这么牛叉的松平忠弘都服从了,自然也就不会做出头鸟来挑带,俱都服从了安排。

  任小文着三个尉官去到三个大名防线那里帮助整顿队伍,又将火枪兵们集中到阵后。

  先前就因为其他大名的不配合,导致火枪兵阵崩溃,只有了掩护,才能让火枪兵发挥出必要的作用。

  做了以上措施,重组防线后,阻敌的阻敌,开枪的开枪,一下子就阻遏了倒幕军的进攻。

  倒幕军蜂拥而来,遭遇幕府军由火枪与火炮的联合攻击,不断地死去,唯有一步一步地向前冲,死伤不是少数。

  见到防地稳固下来,松平忠弘轻松了,他派人请任小文来,他无耻地道:“幸得这位……任少校的指点,本座早想组织防御了……”

  做到校官,任小文已经圆滑,也给对方抬轿道:“大人及时组织防御,力挽狂澜……”

  见对方识做,松平忠弘大喜道:“倒要靠任少校多多美言啊!”

  “不敢当!不敢当!”任小文连连点头道。

  双方相谈甚欢,松平忠弘邀请任小文到他的藩国访问,必待为上宾,任小文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松平忠弘为自己的举动得到了好处,幕府军右翼的骚动落入山顶观战的两位贵人的眼中,当时的队伍拢动不堪,松平忠弘的旗帜最先稳定下来,由他开始,组成了厚实的阵势,有效地稳定战线。

  于是松平忠弘被任命为右翼军的总大将,负责主持整个右翼的战事,这让他高兴到合不拢嘴。

  他请了任小文做他的参谋长,任小文也不推辞,立即施展他在军校与培训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松平忠弘规划防御事宜,他观察敌情,有的放矢,部队针对性地对付,把战线稳稳地守住,让倒幕军进展缓慢。

  看到敌军奈何他们不得,松平忠弘可抖起来了,神气活现地四处视察,浑忘记方才脸色苍白,魂不附体的惨状。

  他犹有余暇地问起任小文的婚姻情况,是否定亲,看样子想把他家族中的倭女许配给任小文。

  任小文一看到只到他额头的松平忠弘,想到倭人的那些矮婆,有的甚至不到一米高,让他有一种玩弄幼女的感觉,他可不是bt!

  消受不起,连忙婉拒,让松平忠弘颇感遗憾。

  中部和左翼战事亦打成牛皮状,凭借着枪炮,还有坚定的意志,幕府军把阵地守到了入黑,两军脱离战斗。

  今天的战事异常的激烈,倒幕军仗着兵员优势气势汹汹而来,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势,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就是生力军!

  要不是使用枪炮拒敌,连续作战的幕府军早就败下阵来。

  结果,倒幕军死伤三万人,由于医治力量薄弱,伤几乎就是死,被救下来的伤员顶多是苟延残喘,很快也将死去。

  幕府军死伤五千,但一千五百伤员被战地医院救了下来,一些人致残,但能够活命,如此对于幕府军的士气鼓励很大,让疲倦的他们有信心打下去。

  夜幕降临,山上和平原上点燃了星星火火,那是两支军队宿营了,他们拿出今早准备的饭团吃起来。

  许多饭团已经变味,但没有任何办法,倒幕军的士兵们只有将他们强行下咽。

  再苦也不会苦到大名,倒幕军大名、高级武将聚餐,他们杀了一些牲畜,甚至包括宝贵的牛只,用来开宴。

  而在山顶上,幕府军则开了盛宴,由颜常武带来的厨师主厨。

  颜常武是个讲口福之欲的君主,大厨的水平一流顶呱呱,做的是闽系海菜,这个大厨姓侯,来自福建海澄,正是颜常武的老家,挂少将军衔,非同小可!

  不消说,侯大厨使尽浑身解数,做出东南特色的美味佳肴让倭人舔盘,希望侯大厨能够开班授倭人为徒,把厨艺留在东瀛!

  至于幕府军也有口福,德川家纲开恩,准备幕府军官兵食用明军带来的压缩干粮,长官更可食用明军的干肉,这些都来自颜殿下的慷慨赞助,让幕府军官兵们不再吃那些臭馊变味的饭团,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力量,预备明天的战事。

第1372章 千叶合战之炮决猛将兄

  倭人虽鄙,却好面子,宁可花大血本粉饰太平,也不想人前丢脸。

  德川家纲没要这个面子,接受了颜常武的好意,让幕府军的官兵们得以饱食,同时得到了明军的弹药补充。

  一定程度上,明军来援缓慢是因为当中夹杂了大量的运输舰船,它们运送补给物资与军火,让明军能够过着倭人眼中的奢侈生活,不能不服。

  为了这场战斗,明军在后方屯积了大量的物资,便宜倭人了,都是白送的!

  一些华人觉得可惜,给倭人太多东西了,颜常武却十分地大气,挥手道:“送了!”

  杨天生支持他,他知道他这个女婿心中打的是什么鬼主意:“吃吧吃吧,然后再杀吧杀吧,杀得一片血茫茫的真干净!”

  虽说不知道为什么颜常武对倭国这么大的怨念,只想看倭国人鬼打鬼自相残杀,以颜常武今时今日的地位,杀些人真不算什么毛病!

  按杨天生看来,颜常武内圣而外王,对待他的子民十分仁慈,甚至连大明的造反者也不轻举屠刀,但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他苛待外族,是件好事。

  否则,不分内外都是滥好人的话,那是圣人,不是国王,做国王的哪有不杀人的,不纳小妾之理!

  如今他宽待子民,杀外族(有直接下手也有借倭人自杀自),也有妃嫔(虽然不多),是个合格的国王!

  不得不说杨天生思路清奇,颜常武做得确实不赖,也证明了杨天生的眼力不错。

  一夜无事,双方军队各自安寝,以倭人的营养水平,夜盲症再正常不过,只要不疯,不会来夜战。

  加上倭人战术亦相当僵化,吹嘘自己有什么武士道精神,不搞什么叫人半夜起床屙夜尿的骚扰战术,大家就睡得好。

首节 上一节 84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