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85节

  “你想弑父!”颜常武一针见血地道:“是谁教唆你的?”

  “没有人,是我自己想的!”朱慈烥雄纠纠气昂昂地道,一副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样子。

  颜常武一招手,自有侍卫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卷宗,把卷宗展示给朱慈烥看。

  顿时,朱慈烥两眼发直,这是他身边近臣屠象美画押的自供书!

  屠象美,浙江平湖人,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五名,先后授行人司行人、翰林院检讨、东宫讲读等职,甲申之变时,他因丁忧在乡而逃过一劫,新明朝建立,他到南京投奔,但与新朝理念不同,郁郁不得志,辗转成为朱慈烥的老师,也是朱慈烥的谋主。

  以屠象美看来,颜逆之所以得逞,为所欲为,很大程度是由于皇帝朱由产的配合,他助颜逆取得了大义名份,反颜逆反倒成为了反明朝,太过荒谬!

  尤其是颜逆不在朝时,朱由产本有机会搞事,他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奋不顾身地起事,很大可能把监国公主朱真真给赶下台,毕竟新明建立才十年,大明的忠贞分子和同情者还大把大把地存在。

  只要皇帝站出来,那就是一呼万应!

  然而朱由产没有,他蔫了。

  这样就造成大明忠贞分子的尴尬,他们为朱明而战,反对逆贼,却每每被朱由产说成了逆贼---圣旨上都是这么说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屠象美有别致的看法,认定想要成事,必除朱由产!

  在他锲而不舍地教诲下,把朱慈烥给洗脑了,遂有朱慈烥的下毒之举。

  事发后,别人动不了朱慈烥,他身边的人还动不了?

  于是包括屠象美的一干人等被捉拿归案,三木之下,还有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大恐惧,一干人等都痛快招供。

  弑君是诛九族的大罪,屠象美以自己招供,生命终结,换取了举族流放东南亚的惩罚,避开了宁古塔。

  见到他的供词,朱慈烥如被冷水一头泼下,胸中愤怒之火彻底冻结!

第1623章 天生一个仙人洞

  “不,不!”朱慈烥喃喃地道。

  失去了力气的朱慈烥象条死狗那样被拖走后,朱由产问道:“贤婿对朱慈烥如何处置?”

  颜常武不假思索地道:“可置于凤阳守皇陵!”

  意思就是将朱慈烥圈禁在朱氏的凤阳老家,对于朱由产的心意,颜常武是一清二楚,也就不为已甚!

  朱由产点头道:“甚好,任由贤婿处置!”

  此事告一段落,对于其他人,朱由产是懒理。

  参与此事的人之前慷慨激昂,被捉后没一个是硬骨头,争先恐后地招供,结果除了屠象美一家之外,主谋者皆弃市,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来了这一出之后,朱由产的兴致不高,说乏了,颜常武亦就告退。

  他与戴维先生沿着悬崖边沿走,居高临下,庐山美景尽收眼帘,但两人都无心情观赏。

  戴维先生嘿然道:“皇帝陛下是如此的英明、睿智,王爷尽可放心!”

  颜常武晒道:“我哪有什么不放心的,敢让我不放心的话,我就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

  戴维先生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忖自己真是跟对人了。

  眼前的这位主儿,是天下第一聪明人,他的文治武功、科学、国学才华惊世骇俗,不仅智商惊人,情商惊人,睿智、勇敢、慷慨无比,极具个人魅力。

  这么多年来,他长胜不败,以惊人的速度聚拢天下英才,建立起一个世间罕有的大帝国,且这个帝国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

  如此英雄豪杰,不应是人间客,而是神仙下凡尘!

  就拿此事处置而言,他没有坚持严惩朱慈烥,与朱由产没有撕破脸,给别人一条路行,自己亦有康庄大道而行。

  朱由产虽然是个政治吉祥物,傀儡一个,但他只要在朝,就给予颜常武中国人讲究的大义名份,如果朱由产不配合,则会造成新明政局动荡,颜常武在朝当然不会有事,他一离开恐怕就会出妖蛾子了。

  两人来到预定好的下榻处,那是一栋双层楼房,环境清幽,装饰典雅,类似于现代的简约形楼房而不是古代的那种肃穆沉重的殿堂式建筑。

  他们到了二楼处,设有颜常武的办公室、会客厅、卧室,另外给戴维先生准备了两间房,建有凉台和阳台,均为石柱、石栏,宽阔安适。

  “走吧,我们爬山去!”现在还是上午,颜常武兴致勃勃地道,戴维先生自然奉陪。

  两人穿上了轻便的作训服,拿起了登山杖,在一票人马的陪同下,径直离了行宫,游山玩水去也!

  庐山以前是荒野状态,民间人士登山那是披荆斩棘,待到朱由产驾临此山后,就到处修路,直达各处美景。

  全归朱由产独享!

  他爱到哪里就到哪里,现在就多了颜常武与戴维先生,两人步履轻快,到达三叠泉瀑布。

  三叠泉瀑布非常壮丽的喀斯特类瀑布,其水系发源与于五老峰、大月山等处。涧水由五老峰崖口流出,分三级跌下,故名“三叠泉”,亦称“三级泉”、“水帘泉”,堪称是庐山一大景致,瀑布总落差为155米。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如弓形;三叠最为壮观,高50米,直泻入潭中。

  阳光照耀出水珠呈七彩,眩丽迷人,颜常武与戴维先生干起焚琴烹鹤之举……他们在瀑布边的水潭处钓起鱼来!

  朱由产观赏游鱼,颜常武却吃游鱼,由于一直没人抓,潭里的鱼肥蠢得很,争相咬钓,一下子就被他们钓起了一大箩!

  看到鱼实在是蠢极了,肥笨游不快,钓鱼不够快,颜常武与戴维先生干脆赤脚下潭,拿起鱼叉去叉鱼,水花四溅中,两个家伙凶狠无比,用上了快准狠的手法,一叉一条,一下子又是一大箩!

  同行的护驾大将颜刚看得脸上抽筋,潭中鱼之所以这么笨是因为平时根本没有人抓它们,此山的一切都属朱由产所有,山上的出产均不允许其他人触动,敢触动者就是违法。

  庐山内没什么山民,所有山民都被官军迁下山的镇中,以免他们打拢到皇帝。

  镇民们为朱由产充役,单是一个修山路就够他们谋生了,还有为皇家修庄子、背东西、种花种草等等,有时还有惊喜,封山育林,野猪就多,官府组织镇民们去消灭野猪,打到野猪后,猪肉较粗,贵人们的细牙是嚼不动的,就便宜镇民了。

  庐山镇是不折不扣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官府有大量的拨款,镇民们的福利不错,几乎等同于东南国的标准,镇民们的生活相当不错。

  且说颜常武与戴维先生杀了一堆鱼,就教军士去斩柴,他们烤鱼吃。

  鱼油滋滋地流淌下来,真肥啊!

  烤鱼有多,颜常武让颜刚也来尝尝他的手艺,颜刚苦笑道:“臣要是吃了王爷烤的鱼,就犯法也!”

  颜常武一听就明白过来,笑道:“皇帝是咱家丈人,女婿拿丈人家中的鱼赏给你们吃,是不打紧嘀!”

  颜刚一众只得从了,拿起鱼来吃,哇噻,真香啊,果然是皇帝家里的鱼就是不错!

  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朱由产看起来十分大度,实际上在这方面非常小气,谁敢擅动他山里的东西,捉到后动辄就是枷号,把人重枷起来三天三夜,鬼神都怕!

  ……

  暮色四起,夜晚将临的时候,颜常武到达了佛手岩。

  佛手岩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锦绣谷的南端,牯岭西谷的悬崖上,其间有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是因大自然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而逐渐形成的天然洞窟,高7米,宽12米,深14米。洞顶为参差如手指的岩石覆盖,形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岩”,洞外石上“佛手岩”三字乃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所刻,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洞中幽深处有两道清泉自洞顶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泉下有池,用石板石柱围成石栏,柱上刻的“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石长流”对联正是其写照。

  在洞中进出观赏,颜常武摇头道:“佛手岩,不对!”

  戴维先生马上凑趣道:“佛手岩不对,则该当为什么?”

  “仙人洞!”颜常武唤道:“取文房四宝来!”

  随行人员马上摆桌,放下文房四宝,颜常武亲自挥毫,写下了《七绝·与戴维同游仙人洞》,书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看得戴维先生心驰神往,无限拜服!

  ……

  颜常武所有的举动,其实上由内侍们一迭流水般地报到朱由产那里,听闻颜常武对他家的鱼大开杀戒,朱由产只是摇摇头,虽觉心痛却无可奈何。

  但当他看到《七绝·与戴维同游仙人洞》这首诗的时候,他对伴驾的大诗人吴伟业一吐衷肠道:“此诗一出,梅村先生可知朕从不反对东南王的原因了吧?!”

第1624章 朱由产彻底想通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他于崇祯四年(1631)23岁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物议平息。

  这使吴伟业声名鹊起,并因此对崇祯皇帝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他对于大明忠诚。

  在仕途上,初授翰林院编修,继典湖广乡试,崇祯十年(1637)充东宫讲读官,十三年(1640)又迁南京国子监司业,晋左中允、左谕德,转左庶子。

  甲申变后,吴伟业加入新明朝廷,始终追随永明帝朱由产。

  朱由产是没权的,吴伟业相当于清客相公的地位,却乐此不疲。

  他是前明末期与新明的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国学造诣非同小可。

  他听到朱由产的话后,连连点头道:“东南王此诗英姿勃发,气魄伟大,所谓诗由心生,在‘暮色苍茫’的环境中,他独能登临‘险峰’,看‘劲松’,观‘乱云’,当中寄托着深遂而丰富的哲理的思考,将所描写之实物注入自己的意志,使人领会奇异于平淡之中,奇峰突起,雄奇无匹!”

  他对此诗赞不绝口,朱由产沉默半晌后问道:“梅村先生可读过我那女婿的《沁园春·长沙》?”

  怎么会没读过!

  “拜读过!”吴伟业熟练地背出来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如何?”朱由产沉声问道。

  “帝皇之气!”吴伟业轻声道。

  “不错,帝皇之气!”朱由产沉重地道:“朕看到他这首词,再看到他的所作所为,朕心中尽是绝望,知道他就是活曹操,朕就是汉献帝!”

  “汉献帝怎么能够斗得过活曹操?倒不如仿效汉献帝前路,犹可保大明宗庙也!”朱由产这么说,吴伟业连连点头,认为不失为聪明之举。

  且说三国时曹操把汉献帝变成了政治吉祥物,曹操儿子曹丕更是将汉献帝变成了山阳公,曹丕自己做了皇帝。

  当时社会风气良好,曹丕夺了汉江山,不为已甚,对山阳公待遇礼遇,山阳公在他的封地上还可以祭祀汉家先祖,自称为孤,并且接受曹丕的圣旨时不用称臣,亦不用下跪。

首节 上一节 98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