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97节

  明代公共医疗机构的设置沿袭宋元旧制,于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北京及各府、州、县设惠民药局。《明史》记载:“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

  惠民药局是为平民诊病卖药的官方机构,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

  洪武七年(1374年),又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工匠、军人及其他老弱残者,都是收养对象,院中有医官担任治疗。《明史》记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靠者,月给

  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养济院穷民各注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所需物资由所在府、州、县按时供给。

  制度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明代以“士”为首,那些郎中能有多大的作为,都是单打独斗,惠民药局流于形式,无药可发,养济院里的民众是苟延残喘,时有饿死现象发生!

  待到新明建立后,仿照东南国的公共医疗制度,把越来越多的民众纳入了“医保”的范畴,至少吃公家饭的家庭和交了“医保费用”的家庭是可以放心就医的,至于其他人等,还做不到全覆盖。

  东南国则实现了医保全覆盖,所有的民众都有医保,虽说分了档次,可全民医保是敢大言不愧的。

  而在外蒙古,提前实现了全民医保,对在蒙的明**人与民众进行医保,所有的部族人也给医保,生病必治!

  为此,加大了药物的运输量,再大兴土木,建设医院,仅库伦城就有五家大医院,病床数达到了一万张,而当时库伦城居民数不到三十万!

  “这样我们的支出很大啊!”朝廷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有官员忧虑地道。

  “不必担心!”主持此事的大学士堵胤锡温和地道。

  “对于戎边、支边的军民,我们对他们负有重大的责任,要让每一个外蒙古的军民安然无恙地回到家乡!”堵胤锡说道,所有的官员一致点头,没人有异议。

  外蒙古开发、守边之艰苦是官员们都清楚的,怎么能够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呢?!

  “对于那些部族,我们是将取之,必先予之,当他们适应了我们给予他们的生活环境时,他们还能够跑吗?”堵胤锡说道:“外蒙古部族人桀骜不驯,我们既要用枪炮镇压他们,也要让他们看到跟随我们的好处!”

  他的脸上展露笑容道:“不用我们花费太多,中药的良药苦口,他们还得有个适应过程呢。”

  堵胤锡说得不错,部族人生病后习惯于去求神拜佛,请的是巫医去跳大神,到寺院里向神佛祈祷,一些部族人喝到苦苦的中药都给吐了出来!

  事情有个适应的过程,先是“公家的”的部族官吏、职员与军人们受用了苦苦的中药,然后医院送医下乡,库伦城医院的“生意”这才好起来,渐渐地民众越来越信任中医,巫医不得不退出了历史舞台,神佛倒还有用,求的是一个心安。

  库伦城里除了医院多之外,还有学校也多,官府建立全日制小学,首先就把“公家的”的部族官吏、职员与军人们的孩子收进去,然后幼稚园和职业学校建立起来了,最后是库伦大学,属于南京大学的分校,由大明甚至是东南国各所大学派出教员支边,进驻库伦大学。

  经大活佛的同意,朝廷甚至在库伦还建起了一个国立佛学院,佛子们对佛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学习,按照双方协议,今后各寺院的主要僧众都要进佛学院里进修和学习。

  不消说,以上的学校、学院肯定有汉语教学,均开展了经朝廷审定的国民教育,从幼稚园开始,外蒙古的小朋友们使用汉语,接受爱国爱蒙的的教育,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很高,了解中华,无论是课本、师长的言传身教还是报刊杂志都告诉他们:“国家好,蒙古才会好,国家统一,蒙古人才会得到幸福!”

第1645章 北海!

  对外蒙古的国民教育成效显著,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对中华、中国、明国的认同感大幅提升,他们了解国家,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与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到哪里去,进而拥有了宽广视野和正确世界观。

  在明军进入外蒙古十年后,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几乎都有了汉名,用起了汉语,而“公家人”里的蒙古人更是如此。

  外蒙古的变化很大,虽然大寺院依旧巍峨,但要不是明文规定“公家人”必须信仰佛教,只怕许多人都不信佛哩!

  用汉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的库伦城经济发展迅猛,建立了轻工业、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和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库伦地毯厂出产纯羊毛地毯、纺织厂出产羊毛服务、山羊绒与驼绒制品,还是肉干与奶酪的主要批发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活牲,是内地商品输入的最重要的集散地,包括了茶叶、丝绸、瓷器和食糖、烟草与酒类、药品等,每年的销量极大。

  库伦城已经能够制造一些生活用品,并且提供煤炭、水泥和金属冶炼加工,食品加工业发达,重要的是它还拥有了一个拳头产品:伏特加。

  伏特加酒是俄罗斯的传统酒精饮料,用谷物或又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而成,原产地是俄国斯和波兰,出现时间是公元14世纪的俄罗斯,大-波-波则认为自家远在公元八到十二世纪已经懂得制造伏特加了,是他们教会老毛子酿伏特加的,当然老毛子对此**哧之以鼻。

  作为某只曾经全世界走的颜小强,他拥有一定的伏特加酒的酿造知识,当然他是不成的,他根本不会酿造,只会在那里夸夸其谈。

  但他知道伏特加酒就行了,他有的是间谍,可以到欧洲去找寻酒方,有的是研究人员与资金,进行大量的酿酒试验。

  早在夺取外蒙古之前,东南国已经完成了酿造伏特加酒的技术攻关,能够酿造出酒质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的伏特加好酒。

  不过,在东南国由于甘蔗生产规模超大,其中的副产品糖蜜生产出的朗姆酒成本低廉,在东南国没有伏特加酒的一席之地。

  至于大明,人们喜欢的是米酒,伏特加酒缺乏原料,没有什么行情。

  只有在蒙古大地上,由于马铃薯产量巨大,除了做饭当菜来吃之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因此伏特加酒才得到充足的原料而发展起来,很快就行销大明的北方市场,成为外蒙古赚取银元的拳头产品之一。

  附提一句,“伏特加”的名字是颜常武起的,无论在波兰或者俄罗斯,都不叫做伏特加,俄罗斯把它称为第21号餐桌酒、面包酒或者是烧酒。

  经济发展,商机多多,为了赚取银元,懂得汉语才能够更好的交流,民众受到了强烈的汉化,除了佛教还有影响力之外,那些受封的王公大臣们,哪怕是再顽强的部族分子,最后,连他们也不得不说起汉语来了!

  “花了不少的力气,用了很多的资金,这块土地,我们总算是拿下来了!”颜常武在听取了汇报后感慨地道,他不禁想起了在他未穿之前,外蒙古已然独立,从中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

  而那些自以为得到了独立的蒙古王公与大喇嘛们,他们作梦也没想到老毛子进入了外蒙古之后,就把他们一扫而光,干净彻底地消灭掉!

  所以得防风防火防老毛子!

  在南京皇宫武英殿上作汇报的甘辉说道:“我们在北海遇到了老毛子,与他们干了起来!”

  听到这话颜常武就坐不住了,一迭声地问道:“有没有把他们给干没了?”

  甘辉理所当然地应道:“必须嘀!”

  北海,贝加尔湖,苏武牧羊的地方,是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领土,绝不能够给老毛子得到。

  老毛子的魔爪已经伸到了那里!

  在历史中,贝加尔湖长期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领地,肃慎、匈奴、鲜卑、突厥等政权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原王朝第一次最接近实际控制贝加尔湖地区的时期是在唐朝。

  唐初期,大将李靖北伐突厥,将贝加尔湖地区列入大唐帝国的版图,在此期间,唐朝虽然在这片地区设立州县却没有派人管理,因此贝加尔湖只是存在于地图上的一块地方而已。

  此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乃至到两宋,中原王朝再也没能走进这里。

  随后的蒙元时期,贝加尔湖是蒙古人的后花园,成为一个战略后备中心,只不过,元朝统治了广阔的面积,就如同泥足巨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这片地区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游离了中央政权。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一直想拿回贝加尔湖,但是明朝先与蒙古、后与后金对抗终,其一世也没能拿下这里。

  到了明末的时候,沙俄的势力扩张到黑龙江流域,并开始染指贝加尔湖,逐渐将这里俄国化,形成实际占有这个湖泊的情况。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沙俄开启向东扩张序幕!

  16世纪初的欧亚大陆上,蒙古帝国最后的余晖——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建立的统治从黑海到里海广阔草原的金帐汗国、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的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儿建立的统治中亚、伊朗、阿富汗等地的帖木儿帝国先后灭亡,继之而起的是一个个信仰***教的突厥化汗国——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汗国,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位于蒙古高原以及中国北部的蒙古本部,也分裂为漠南、漠西、漠北三部,再也难以建立统一的帝国。

  这种碎片化状态,使得从亚洲北部到中亚以至东欧的广阔范围内处于权力真空状态,俄罗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金帐汗国的属国一步步扩张为帝国。也是由于这种权力真空,俄罗斯向东扩张要远比向西容易,更何况俄国向东扩张征服信奉绿教的突厥化汗国在宗教上具有了十字军的意味,所。

  于是老毛子来了,远在欧洲的老毛子杀到了北海!

第1646章 老毛子的狂飙突进

  老毛子向西与欧洲白皮肝得如如火如荼,向南与包头佬怼得死去活来,但往东方的进展却是进展异常的顺利。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自称为罗马帝国继承人,积极对外扩展。

  1552年俄罗斯征服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逼近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

  征服乌拉尔山以西后,1558年伊凡四世将帝国东部边境、靠近乌拉尔山的卡马河及其支流丘索瓦亚河地区赐予了俄罗斯富商阿尼凯·斯特罗加诺夫,给予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在当地移民、垦殖的特许状,并免税20年。

  1579年,一支约504人的哥萨克在伊凡四世铁腕打击盗匪的命令下,由叶尔马克(yermak)率领自伏尔加河下游溯河而上抵达丘楚瓦亚河。

  “他们显然立即为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效劳,后者可能已认识到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摆脱危险的处境。”此前,鉴于俄罗斯商人被土著居民杀死,伊凡四世也曾要求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雇佣哥萨克进攻“背叛我们”的西伯利亚少数民族。

  在为叶尔马克的哥萨克劫掠者配备了所需的武器、军需品、粮食,并补充了约300人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兵丁、立陶宛人、德国人、俄国人、鞑靼人兵员后,叶尔马克带着他的840人翻越乌拉尔山开始了他最为拿手的“劫掠”之旅。在当时来看,这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劫掠之旅、报复之旅,但西伯利亚的历史却因此而改写,叶尔马克也由盗匪、强盗而“封神”。

  公元1582年10月,叶尔马克攻陷位于额尔齐斯河畔的西伯利亚汗国首都锡比尔。叶尔马克占领锡比尔后,将整个乌拉尔山以东称之为锡比尔,这就是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

  1586年,俄国人在图拉河畔建立了秋明城,这是俄国人在乌拉尔山以东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

  1587年,在距离锡比尔不远的托博尔河注入额尔齐斯河处建立了托博尔斯克。

  1604年,俄国人在距离秋明1400余公里的鄂毕河支流托木河畔建立了托木斯克,标志着俄国完成了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征服。此后,俄国人继续东进,1620年抵达叶尼塞河,1628年越过叶尼塞河抵达勒拿河,1632年彼得·别克托夫在勒拿河上游建立雅库茨克城,成为俄国在远东扩张的中心。

  17世纪初,已越过叶尼塞河,到17世纪30年代,已推进到勒拿河流域,于1649年到达鄂霍次克海岸,到达了太平洋边!

  沙俄向东部地区扩张的主要手法是以皮货商及哥萨克殖民者为先导,以正规军为后盾,每侵占一个地方,就在河口等险要地方修筑要塞,作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据点。

  如果当时有地图的话,可以看到俄国人位于东方所占据的地盘有如瘟疫般地扩展,一发不可收拾。

  现实是老毛子占领了北海,位于北海东北岸边的巴尔古津城于1648年被老毛子建立起来,又在1652年建立起伊尔库茨克,该地位于北海最南端的北岸,俄国人再向南,于北海的最南端的尖角处建立了前进基地,而北上的明军并不知晓,派往北海的部队还以为是旅游,顶多打打野蛮人就行了。

  后来才了解到喀尔喀蒙古人一些人确实知道老毛子的到来,却有意隐瞒不说,想看南人的笑话!

  与老毛子战斗后,明军进行了调查,把那些知情不报者一概发往东北与披甲人为奴,哪怕大活佛出来讲情也没用,经过整肃后,秩序井然,无人敢不配合了。

  派往北海的明军在1656年的6月启程,出动的兵力达到四千人,其中明军龙骑兵一千人,二千新附军,一千雇佣兵,还动用了二千民夫帮助运送辎重,主将是刘文秀部将冯双礼,此人擅使双刀,人称双刀将,不过近年来,明军更多的用上了火器,冯双礼少有肉搏机会,被派遣出来,情报上说北上并无大敌,他与部下们都认为在北海插旗没有什么问题。

  按照部署,大军行动,车队连绵不断,一直向北。

  这支车队使用马、驴和骆驼运输,拖曳着大大小小的车辆,满载着物资,正是前往北海插旗的大明将军冯双礼的辎重部队。

  没有动用大军,情报上指出北海那边并无强盛的部族,很可能环境比人更可怕,说不定没与敌人接战,会被冻死、迷路、被野兽吃了,所以物资重要,他们运输了比正常情况翻倍的物资。

  越向北气候越寒冷,这样的环境里根本不可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所以此行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所有人都很放松。

  冯双礼部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上千的新附军骑兵作为前锋;第二部分则有明军龙骑兵,即火枪骑兵,这种骑兵是万金油,既能上马劈杀,去欺负无马的敌人,又能遇到蒙古骑兵时他们下马,以火枪枪阵与野战炮迎敌,他们与部分新附军组成了中军;第三部分则是雇佣兵,他们负责护送辎重。

  雇佣兵组成很杂,来自中华八国小跟班、阿三、红毛番组成的乱七八糟的佣兵,他们花的钱只及正式兵的一个零头,不仅仅说工资,包括入伍前的培训费不是军队出的,要是死伤的抚恤也与军队无关,而是由雇佣兵公司负责,这是两中华的老大颜常武为了节省军费所想出的招数,效果还是不错的。

  哪怕中国给的钱少,也胜过了其它国家的收入,其它国家都是农耕国家,搞不好连粮食都不够吃,哪有余钱,国家收入少,还是中华商圈的贸易带动了他们,给他们国家与民间银元花花。

  相对于东南军与明军,大部分的雇佣兵收入不高,一些高技术的雇佣兵譬如舰队、炮兵或攻城兵军官等,他们的待遇则比较高,几乎等同于正式兵。

  此外,为雇佣兵提供了一个上升的渠道,虽然很难,但是存在的。

  那就是表现突出的雇佣兵可以拿到中华的绿卡,从此成为中华的人,他可以带他的老婆与两个孩子入籍,享受一切中华子民的福利。

  现在雇佣兵队伍中就有一个幸运儿,他已经成为了东南国人,负责管理雇佣兵,乃本支雇佣兵队伍中的第三条好汉。

  此人是个前倭人。

首节 上一节 99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