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136节

但是却没有想到周显王像是想不到这一点一样,听了卫鞅说的话,当即欣然同意前往栎阳参观秦国新政, 并且即刻启程。

转即, 卫鞅送去的五百匹好马又拉着那一百辆行起路来四平八稳的四轮马车,将周显王和一众周室的贵族老臣家眷拉回秦国。

而楚国方面,当司马错将秦国要在一月后和与楚国決战的消息传达之后,楚国上下自然乱成一团。

可乱归乱,办法总得想,事情也总得办,十万大军楚国当然有,可一个月之内却绝无可能将举国地军队全部抽调到夷陵,至多能把寿春和郢都周边的守军集结完毕,满打满算只有十五万。

缺口怎么办?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在楚宣王的胖脑袋苦思无解之时,一名将军却是建议大量征发百姓参战,征发百姓这个问题楚王怎会没想过,可源.自@呆*呆?小?说$群98*0;2/0!58;5#6是自从吴起来楚国变法后,楚国的建军思想就是兵贵精而不贵多眼下楚国的整体军事力量虽然比起魏国来还有老大一截差距,可楚宣王却认为楚国的楚武卒比之魏武率乃是弟兄之军也。

这个时候征发大量地百姓充入军中参战,有没有可能反倒会拖累楚武卒的战力?

对于楚宣王的考虑,解决的办法也就多种多样了。

在众大臣的广思集义之下, 办法很快就拿出了好几套。

比如说战时让百姓列阵在后,摇旗呐喊已壮声威,休战时便加紧训练,为主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群臣合计之下,这也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即楚宣王便调兵遣将,兵发夷陵准备和秦国已决死战。

很快,十五万楚兵和郢都附近三十余万百姓被征发集结,来至夷陵城下,并筑起大片地连营。

而此时,楚国的斥候也报来在秦国修建地巫峡要塞里果真有十几、二十来万大军正在加紧操练,每日里从山谷中传出地震天杀声,甚至在巫峡下游地长江沿岸也是时常能够听闻。

楚宣王听来虽然心中惊悸,派出使者向魏、齐、韩等国传出檄书,声称秦国无礼挑衅,要与楚国決战。

楚国不得已之下只得派出大军五十万与秦国决战,并且申明这是秦楚之间地私事, 谢绝各国援手。

之所以发出这个谢绝援手的檄书, 目地是谢绝各国以出兵援助的名义来捡便宜。

此时魏国攻赵地大军已经开拔奔赴赵国地邯郸,所以楚宣王丝毫不担心魏国,但他却害怕韩、齐甚至越国突然打着出兵相助地旗号公然将军队开入楚国,历史上这样被假道而伐地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楚国地“五十万”大军就在惶惶不安中等足了一个月。

秦国司马错再次摇摇摆摆坐着轺车来到夷陵地楚军大营面见楚宣王,恭敬的说:

“周王在秦,战之不祥!”

司马错搬出周王正在秦国视察地借口,要求将秦楚交战地日期延后一个月。

这对楚国来说当真是求之不得,甚至楚宣王还心想,这可真是上天助我大楚,知道我楚国现下无力一战灭秦,便让周王去了秦国,使得秦国碍于周王在秦,秦公不可抽身,因此不能发兵来战。

当即楚宣王自是满口表示理解秦国要求延后再战地要求,周天子巡视诸侯国这是莫大地荣幸,自然不能在周天子在时开战,这是对周室地大不敬。

所以楚国同意延期一月,司马错抬脚一走,楚宣王和大臣将军全都十分庆幸的笑了起来。

楚宣王下令继续从全国抽调精锐地部队来夷陵,并且对征发地三十多万百姓也加紧训练。

有了这一个月地缓冲时间,楚国就能调来更多地军队,并且将百姓地战力也大大提升,到时决战。一战灭秦便大有可能了。

可是,到了一个月之后,司马错又是摇摇摆摆坐着轺车来了,说周王还在秦国,眼下正在秦国的新国都大咸阳巡视,因此希望秦楚决战再延期一月。

司马错这次再请延期,楚宣王就有些烂脸了,此时集结在夷陵的楚队人已达二十八万,可谓集举国之兵,再加上三十余万民众,已经是整整六余万之众。

放在平时这些部队分散在各地问题自然不大,可现在一集结起来,再加上三十余万百姓的吃食和马匹的食物问题,这问题可就大了。

更别说,此时已是夏禾农时,百姓全在夷陵接受军事训练,田间地头无人拌禾,只怕今秋将会歉收。

可既然秦国以周王在国不宣兵戎相见为由,那么楚国也不能这个时候主动出兵去攻秦国,因为周室虽然衰落,但在天下各国眼中还是有那么些象征味道。

这个时候秦国守礼而楚国乱礼,只怕天下各国很有可能会以此为借口讨伐楚国。

所以楚宣王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再次同意了秦国的延期要求,并且他也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去觐见周王。

一方面是想要就秦国出言不逊挑衅楚国的事情告上一状,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这周王到底是不是真在秦国不动窝了。

很快,楚国的上大夫江乙便奉了楚王地诏命出使秦国,秦国也大大方方同意楚国使者入秦。

但是梁元却要求不得经由巴蜀,只能从武关途经熊耳山进入秦国。

江乙先是抵达栎阳,得知秦公此时正陪着周王在巡视大咸阳,便又急忙驱车前往。

抵达咸阳后,江乙却是发现这地方根本就不是什么城市,而是一座巨大地工地,到处都是灰不溜丢的建筑群落。

只有一处用木柱构成基架,正在由工匠用石料堆砌地巨大圆形建筑还算看得上眼。

而此时据说秦公正陪着周王在这个叫做什么大秦竞技场的地方观看什么蹴鞠比赛。

148.大秦竞技场(需要加精的说声)

远远的,坐在轺车之内看着这个木柱为里,切石为表的建筑还没觉得怎么样,待江乙走进一看,却发现这个叫做什么大秦竞技场的建筑竟是如此雄伟,光是一扇大门竟可以六架轺车并肩通过。

只从维形便能看出,这什么竞技场的规格竟是比楚国最大的祭天台还要大上数十倍, 行至门下,江乙下车抬头观看,只见竞技场的外壁最高处怕能有十余丈高,甚至一不小心头上的玉冠便磕在了身后的轺车上,差点落下。

在侍者的引路下,江乙顺着内道慢慢步入竞技场,待他从一道石阶步入内场的时候, 见着竞技场内部的样子更是让人惊奇。

场内似乎为一个大环形, 场地中央是一块数百丈见方的平地, 一些身穿短打球衣球裤的男子正在追逐着一个圆形的皮球。

而周围却是一环一环阶梯而上的巨大石阶,不知作何用处。

也就在他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新奇的地方时,一名身者周室绣纹锦袍的老者却是远远拱手唤道:

“来使可是楚国大夫江乙,老夫樊余。”

江乙听闻来人竟是周室的上大夫樊余,急忙以国礼拜见,而后便出言问道:“周天子可在这里?”

樊余却是笑着用手一指场地中央正在围着一个皮球乱跑的几十个壮汉笑道:

“天子正与秦公蹴蹴鞠这个活动。”

也就在江乙从秦国出发的当日,十二万秦国铁骑和八万步卒突然从巫峽要塞向东而出,竟是在距离夷陵不过六十里的西陵驻起了大营。

楚宣王先是惊慌,后是激动,还说这是秦军准备要和楚国決战,见秦国果真只出二十万大军,心中不由沾沾自喜起来。

可是也就在江乙抵达夷陵的前一日梁元这边却是派来使者,称秦公和周王已跟楚使谈好会盟之事,因此秦军受命后撤百里,以示求和之意。

而现在,江乙却带来消息,秦国大良造要在十月和楚国会盟。

可现在才是七月, 而秦人又大军压境,这不是摆明了折腾人么?是个人都看出来了。

眼下,六十余万人每日的人吃马嚼就得六千石粮食和一万石的草料,三个月下来,郢都周边的粮仓都吃空了,现下每日里只靠从寿春等地的官仓拉来粮草应急。而三十几万民夫被召集起来进行军训,田地里没有芳力伺候耕地,只怕今秋更要歉收。

可现在,秦国梁元将二十万大军组扎在距离夷陵一百六十里的巫峡下游河口,真要起兵偷袭,以骑兵的速度一个昼夜就可杀至夷陵,叫楚宣王如何敢解散这三十余万百姓回去耕作?

纳闷之余,楚宣王能做的也就只有硬抗,在这个关键时候谁敢主动解除武装?

于是,楚国的“六十万”大军依旧驻扎在夷陵,每日里按部就班的操演军训。

而秦国的二十万大军也没闲着,梁元命令士兵们在巫峡下游一处河谷筑起了城寨。

并且筑还不是大军出战时修建的简易行营,而是拥有完整防御能力的柴岩鹿寨。

并且从两岸的山上开凿出大块地岩石, 开始沿着长江往巫峽和夷陵方向修筑起车道来。

见秦军如此动作,楚宣王便也效仿秦军派了十万人去往西陵, 也在西陵小城外再筑一城。

就在梁元再次摆了楚宣王一道之时, 赵国的形势却是极度不容乐观。

魏国国都大梁,魏惠王看着二十三万大魏的铁军,他的心中涌现着无限的豪情。

在他看来,有了这二十三万大魏铁军,赵国岂能当得起他雷霆一击。

“君上,大军已经准备好,只等我王一声令下,就可以启程。”庞涓看着魏惠王拱手大声说。

“恩,庞将军辛苦了,本王会在大梁,等着将军的捷报。”

魏惠王轻轻的嗯了一声,然后说着。

“君上放心,臣一定把赵王带到大梁。”庞涓傲然颔首的说。

“对,君上放心,庞将军一定能在君上的指挥之下,杀入邯郸,生擒赵王,臣在此先行祝贺了。”

一旁的公子卬见状,立刻走到魏王面前,拍着马屁。

魏惠王看了一眼公子卬,暗暗的想:

还得是自家人贴心,说的话也让人心里觉得舒服,哪像那个庞涓。

不过,出征在即,魏惠王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淡淡的说了一句:

“公子卬,你这次出去,要和庞将军好好的学学,日后也可成为我大魏的栋梁。”

“臣,遵命。”公子卬一听这话,立刻拜倒,恭恭敬敬的回答。

接着,魏惠王一挥手,大声说:“出发。”

随着他的一声号令,二十三万魏军在庞涓的带领下,缓缓的朝着魏赵边境走去。

秦国大良造府。

梁元心中知道,齐国楚国知道魏国攻打赵国的消息之后一定都会不约而同的派兵出击,而秦国如今又完全没有进入魏国的法眼。

所以,梁元在等,等一个秦国只要出击就能够扭转整个战国局势的机会。

就在梁元在家中思考的时候,一封密信传来。

等到那个内侍走了之后,梁元拿起信,细细的看了起来。

“原来是这件事情。”梁元拿起信,细细的看了一遍之后,才把信放了下来。

“大良造,到底是什么事情?”卫鞅在一旁惊讶的问。

“信中说的是魏赵之战的形势。”梁元淡淡的说道。

“魏赵之战,才这么短的时间,能有什么形势,最多就是魏军和赵军在对峙着,各自找寻对方的破绽。”

梁二在一边毫不在意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36/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