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第240节

王安石忽而说道。

“嗯?”

陈宓愣了愣。

王安石抿了一口酒,嘿嘿笑道:“这天下人啊,老夫见过太多太多了,嘿,有些人名声大,但真材实料却是不多,有些人擅长诗词,治国理政却是不太好,有些人巧言令色,有些人阿谀奉承,有些人清高自诩,但论治国理政,他们呵呵。

静安你年纪虽小,但你做出来的事情,那些所谓的名臣连你一个手指头都比不上!”

王安石这番话令得陈宓目瞪口呆。

您这也未免太瞧得起我了吧?

王安石却对陈宓的震惊视而不见,继续说道:“人都说老夫不懂人情世故,非常执拗,不识人。

呵呵,老夫小时候便跟随先父在地方履职,见过的人多了,哪里能够不懂得人情世故,哪里不知道要妥协,哪里能够不知道吕惠卿等人是小人?

可这大宋朝廷,不是小人便是所谓的正人君子,小人愿意跟着老夫来变法,但那些所谓正人君子却是只会保护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你说,老夫该用谁?”

陈宓沉默不语。

王安石自嘲一笑:“变法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啊,老夫便得用这些小人,便得看起来十分的不近人情,便得执拗无比,若非如此,便有无数人想要钻空子,想要来撬动老夫的心思!

所以啊,老夫不仅固执执拗,还十分的离经叛道,如此,被天下人唾弃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些人全力抹黑老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以后你别学老夫。”

陈宓苦笑道:“晚辈哪里敢望前辈之项背。”

王安石笑道:“你又何必谦虚,你的能力是老夫平生之仅见,甚至有宋一朝,老夫觉得如你这般的,也是少之又少,就连真宗朝的寇相公,都未必有你这般能力,更别说什么韩琦以及老夫了,呵。”

陈宓苦笑道:“前辈真是谬赞了。”

这些高帽子一个个戴过来,陈宓心下觉得不妙了,前世的他久经商场,很是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王安石给他戴高帽子,那一定是有些事情要他做,而且是极难做的事情。

果然王安石道:“你便无须谦虚了,老夫要退了,但老夫也并不放心,所以,老夫希望你能够将新法给担起来,新法固然有诸多的问题,但大方向是对的,老夫做不好的事情,你大约是可以做成的,你能力胜过老夫太多,这些问题在你这里一定是有答案的!”

陈宓闻言苦笑道:“老前辈却是太瞧得起晚辈了,新法如此错综复杂,晚辈位卑言微,如何有能力去做这等事情!”

王安石摇头道:“老夫要退之前,会将子厚推上昭文相职位。”

陈宓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老前辈与家师讨论过此事么?”

王安石摇头道:“老夫觉得还是得与你先行讨论过。”

陈宓苦笑道:“老前辈您这”

王安石笑道:“想比起你老师,老夫还是相信你。”

陈宓顿时头大如斗。

张载上昭文相对他的吸引力的确是颇大,若是张载能够在昭文相位置上坐上几年的时间,对他的布局可是有天大的好处的。

张载在他的照料之下,虽然偶有小恙,但总体却是颇为健康,再活个十来年估计也不成问题的。

若是能够在昭文相再待个两三年的时间,那自己这些师兄弟们也能够大大地进一步,对以后的好处可就大了!

可是,问题在于,王安石想要他们将新法给接过来,这可是个烫手山芋!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宋第一良相!

新法绝对是个烫手的山芋。

新法十几项改革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全面铺开,因为操之过急,引起的各项后果十分的严重,现在的社会已经面临了极大地危机,宋朝由盛转衰便是由此时开始的。

当然,后人说北宋的灭亡要归咎与此次变法却是不当的,但此次新法却的确是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

但不能说变法是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因为大约每一个国家发展到了王朝的中期,便会出现各种机构臃肿腐败,土地大规模集中的问题,这才是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都会有精英出来主导变法,变法成功的,便是中兴,变法不成功的,那便是日落西山了。

新法是个烫手的山芋,要不要接,这是个问题。

王安石也不着急,笑眯眯地用两根手指头捏着豆子,一颗豆子抿一小口酒,煞是美滋滋的。

陈宓苦笑起来。

这位是拿捏他呢。

不过,真的是很诱人啊。

但陈宓想起新法造成的问题,以及现在便要去面对的那么多的对手,他便头大如斗,但他很快便拿定了注意。

“如果相公一心求去,那么家师自然得将这些事情给担起来,小子虽然能力有限,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相公您继续为大宋效力,毕竟这新法是您呕心沥血搞起来的,您才是真正的灵魂人物。”

王安石听了笑了起来:“你这小子倒是半点也不吃亏,也罢,本来便是老夫搞出来的烂摊子,你说是老夫求着你干也没错,毕竟……你在江陵府搞的那一套的确是比新法要好啊!

唉,区区一个江陵府,竟然超过汴京,而且潜力十足,若是大宋多几个江陵府,那国库又何愁没有钱!

现在要你来接手新法,也算是让你来接手烂摊子了,不过,新法不只是经济的问题,还有强兵法以及取士法,倒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你看着办,你觉得可以继续搞下去的,便继续搞下去,若是搞不下去的,便停了吧。”

王安石脸色黯淡。

陈宓赶紧拱手道:“相公请放心,新法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新法不行,而是执行的问题,小子既然愿意接过来,便不会让这些新法无疾而终,但有话得说在前头,有些东西小子却是不得不改的……”

王安石笑着摆手道:“这些你看着来便好了,老夫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的能力远胜老夫,老夫觉得棘手的问题,在你看来估计也就是随手为之。

不说别的,就说朝廷缺钱之事,当年朝廷上下无不头大如斗,但你之后创建了一个央行,便聚集起来亿贯资产。

老夫要是有你这本事,又何必得罪那么多的权贵……嘿,不过,老夫也愿意得罪!”

陈宓:“……”

夜渐渐深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不过好在炉子烧着,烧酒温着,倒算是舒适,不过酒喝多了,就连陈宓也渐渐醉酒起来。

人一旦喝醉了,不管平时如何稳重,总是会变得健谈起来,王安石如此,陈宓也是如此。

前世的陈宓不太喝酒,就算是喝酒,大约也就是自己自斟自饮,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酒品不太好,喝多了总是要失态的,但隔了一世,他以为已经不同了,但实际上还是一个鸟样。

“……王相公,不是我说啊,新法是好的,但执行不行啊,天下官员都算是地主,你用新法革地主的命,呵,这能够成功么,您觉得能成功么!

所谓南辕北辙,一开始目标都没有搞对,这变法又如何能够成功,不就像是在大清搞什么君主立宪么,哈,跟着皇帝革他自己的命,这不是笑话么!”

王安石醉眼朦胧,但听到这里,却是愣了愣:“清代?什么清代?”

陈宓顿时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但随即又大着舌头胡诌:“……小子在江陵府搞得这些玩意,算是心开辟了一条道路,无论是地主也好,商人也罢,农户也行,全都纳入其中,大家都能从中获益,那么反对的人便少了,支持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事情便做起来了。

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历来利往,讲仁义道德没有用,最终还是得用利来驱使,若是讲仁义道德有用,根本不需要变法,王相公你那一套,用的是重新分配。

所谓重新分配,便是将他们手上的利益给抢过来,他们哪里会肯,如此王相公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小子这一套,却是生生再造出来一大块的利益,朝廷从中索取的利益,却是不会侵占他们的利益,如此一来,大家都得利,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了……”

王安石沉默了许久,道:“那新法还能够执行下去么?”

陈宓笑了笑道:“王相公,富国法的大部是不会继续执行了,但其余的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道:“也罢也罢,随你吧,若是老夫在,这些东西固然还会继续下去,但意义并不大,名存实亡而已了。好了好了,便这么着吧,你听老夫的好消息吧。”

王安石意兴阑珊。

送走王安石,陈宓便在院子里看着飘飘洒洒的大雪,很快便将王安石离去的足迹给掩盖住了。

陈宓叹了口气。

秦大步悄悄靠近低声问道:“二郎,早点回吧,大雪路滑,天也冷,你在这怕是要感染风寒的。”

陈宓回头看了看秦大步,笑着点点头。

在车上的时候,陈宓忽而掀开车帘,路上寂寥,大雪纷飞,秦大步都快缩成了一团,陈宓大声道:“大步,你说,这个国家还有路么?”

秦大步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回头粲然一笑:“二郎,您放心,这路我天天走,熟着呢,保准丢不了!”

陈宓哑然失笑,看了一下道路,那路已经被大雪覆盖住了,也看不清楚有没有坑洼,自然是危险的,秦大步说他熟悉,但也不敢走快,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进。

而前方只有一些人家门口小盏灯火照亮前方,而有些灯火已经熄灭,则是黑乎乎的全然看不见了,就如同这个国家的命运一般。

陈宓放下车帘,在黑暗里叹息了一声。

一个伟大的改革者落寞的身影在大雪中渐渐消失不见,最后郁郁而终,而这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落寞。

陈宓在寒冷的冬夜里走着夜路,也在思考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在这个夜晚,他忽然从别人的手上接过来一个国家的重量,放在自己的肩膀之上,他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一份重量。

秦大步小心翼翼地拽着绳子,指引着马匹前进,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仿佛听到了后面传来的叹息,他歪着脑袋仔细听了一下,似乎说的是什么‘命运’‘金朝’‘蒙古野蛮人’之类的呓语,他听不明白,便也不听了,反正二郎做得事情他大部分时间也搞不明白。

……

熙宁九年,才刚刚过了二月,王安石长子王雱便病故了。

陈宓专程去王安石的府上吊唁,他看到了一个悲痛无比的父亲。

三月,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辞去宰相之职时候,赵顼问王安石:“王师傅您执意要归老,可这新法谁能够接替?”

王安石道:“张学士是不二之选。”

赵顼苦笑道:“张学士身体抱恙,大约很难履职吧?”

王安石笑道:“有陈舍人协助,大约是没有问题的。”

赵顼诧异地看了王安石一眼道:“陈静安能力是不错,但他位卑言轻……”

王安石道:“所以,还是得让张翰林顶在前面,如今老臣要退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新法大约也是要……”

赵顼激动道:“王师傅放心,朕会将新法贯彻到底的!”

王安石笑着摇头道:“官家毕竟是官家,又不能亲手操作,而且,新法已经搁置了大部分,若是另有宰相上来,估计剩下的也要搁置,名存实亡而已。”

赵顼忽而悲痛起来:“将将十年的时间,王师傅,十年的时间,咱们怎么就到了如今这境地啊!”

首节 上一节 240/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