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第256节

梁乙埋走了,陈宓立即着手安排占据灵州城以及河西走廊一代地盘的准备,这条商道对他尤其重要,这是一条黄金商道,对于陈宓的根基尤其重要。

现在陈宓是以资本的力量起家,资本逐利,一条黄金商道,才能够将大家捏合在一起,所以这一步不仅要走,而且要走好。

梁乙埋回去之后十天,便给陈宓传来信息,说已经说服朝廷上下,河西走廊四郡军司已经开始撤离,会在二十天内撤完。

陈宓没有耽误,立即派出人马去交接,得盯着那些军司不要随便来,否则他们若是将人给卷走了,也是个大问题。

一个月后,前线传来消息,河西四郡已经全然落在护卫队的手上,陈宓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护卫队与西夏息兵,商业便走上台前。

陈宓开始将灵州城打造成为西部贸易中心,这里将成为长安工业园产出产品对外销售的平台,为了聚集人气,陈宓派人与回鹘谈判,让回鹘开放通道让西方人通过河西走廊进入灵州城。

原本陈宓的想法是好的,但回鹘却是狮子大开口,说以后灵州城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回鹘与西方交易,若是灵州城不同意,他们便不会开放通道,理由是不愿意让太多心思叵测的人进入国境之内。

陈宓当然是不会同意这种事情的,对于以央行为代表的大宋商人势力来说,这条通道是根基,国之重器,怎么可以被拿捏在别人的手里?

于是,护卫队再次出击。

护卫队从瓜州出发,打下尹州,一路快速前进,直扑西州回鹘的高昌,高昌王见护卫队势大,赶紧向大宋与辽国求援,回鹘一直同时向宋朝与辽国称臣,遇上事了,自然也要求助。

去往送到的道路被护卫队所掌握,自然是送不过去的,但往辽国方向的道路,护卫队却是没有办法封锁的,因为他们可以穿过西夏抵达辽国,西夏的梁乙埋估计也会乐见护卫队与辽国发生冲突。

只是高昌王的想法很快就被掐灭了,他以为可以依仗高昌的城墙可以等到援兵来的那一刻,但面对护卫队的炸药,高昌城门飞上了天,不到两个时辰,檀希程的皮靴便踏上了高昌王的王座,高昌王匍匐在他的脚下。

辽国见到使者,赶紧派出使者到回鹘,但才在西夏境内,便传来护卫队已经占了回鹘,只能无奈回归。

辽国倒是想浑水摸鱼一番,但也不想妄动刀兵,护卫队打西夏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西夏挡得住宋辽两国,但对护卫队的攻击,却是一败涂地,连河西走廊以及灵州城都丢掉了,可见护卫队的刀锋是何等锋利!

还有这回鹘竟然也挡不住护卫队一天,这等战斗力令辽国君臣上下惊心,自然不肯轻易得罪,只能偃旗息鼓了。

事实证明,打下回鹘是值得的。

檀希程按照陈宓的命令,将高昌王送回灵州城,然后扶持高昌王的儿子成为新的高昌王,护卫队在高昌等地驻军,所耗费军费由回鹘承担。

当然回鹘也不吃亏,陈宓一直都贯彻互惠互利的原则,回鹘虽然付出了军费,但却是可以在贯通的商道中获得繁荣,这也算是回馈了。

护卫队打下回鹘的事情,震慑住了周边的小国,无论是黄头回鹘还是于阗,还有更西的喀喇汗国,俱都震慑于护卫队的武力,在护卫队派了使者上门之后,俱都同意共襄盛举,为了西部诸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此,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道,也就是原本的丝绸之路,重新被贯通!

灵州城迎来了最繁荣的时期。

在陈宓的牵头下,灵州城被进行重新的规划,在灵州城门外,一座综合商贸中心被建了起来,诸国商人都可以在这里交易,最重要的当然是长安工业园的产品充塞其中。

实际上,来自各国的商人,都是冲着长安工业园的产品而来的。

长安工业园拥有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工业品,无论各国商人想要什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关键是,大多数是他们闻所未闻但用起来却是十分熨帖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小商品,比如说小小的指甲刀针线这等生活用品,看着不起眼,但带回去却是可以获取暴利!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指甲刀,在这里买不过是几文钱,但带回去卖个几百文不过是寻常,上百倍的利润,让这些商人趋之若鹜。

商道贯通了,财富滚滚而来,根基算是打牢了。

但对于陈宓来说,不过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罢了。

拿下了灵州城,控制了河西走廊,实际上控制了西州回鹘这个养马大国,以及在灵州城,也获得了马匹来源,护卫队进行了以骑兵为主的大扩军。

以护卫队原本的五万骑兵为根基,将护卫队扩大为十万骑兵为主的大兵团。

时间来到了元佑八年。

一封诏书自九重天而来。

卢仲文气喘吁吁赶来,进入陈宓所在的院子里,他是熟人,与护卫打了个招呼,便长驱直入,到了门口处看到了自己的妹妹卢雪婷。

卢仲文看了一下卢雪婷隆起的肚子,不由得满意地点头:“雪婷,你在这里干什么,有了身孕,便要好好地歇息。”

卢雪婷微微摇了摇头,低声道:“事情太多了,脱不开身。”

卢仲文不由得摇了摇头,他自然是知道的,卢雪婷帮陈宓掌握着最多的资产,虽然说现在已经有了一整个团队帮着处理,但作为脑袋的卢雪婷,的确也是脱不开身的。

卢仲文低声问道:“知道静安叫我来作甚么?”

卢雪婷脸上有了忧虑:“朝廷发生了大事情,高太皇太后去世了,陛下亲政,陛下一亲政,立即要召唤二郎回京了。”

卢仲文脸上顿时有了凝重之色。

三百四十二章 忠义两难全!

汴京,崇政殿。

十八岁的赵煦衣冠齐整,目光炯炯意气风发。

太皇太后高氏过世之后,他真正尝到了权力的味道,即便是在崇政殿里,也不愿意脱下一身常服——他十分的珍惜。

陈定被人引领进来,恭敬地见过赵煦。

赵煦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陈定,心中不由得赞叹:这陈家人的血脉的确是好,陈宓丰神俊朗,而他的哥哥陈定竟也是不逊色几分,据说他们吃软饭的爹爹也是靠着那张脸吃上软饭的。

——令人羡慕的血脉。

陈定也在打量这位年轻的天子,虽然天子年轻,但实际上已经履职八年了,从元丰八年登基至今,已经是过去了八年。

不过面前的天子似乎有了不小的变化。

之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这位天子沉默寡言,如同泥凋木塑一般,但今日却是全然不同了,竟是变得精神焕发起来,一看便知道内心之澎湃。

不过想来也是,压在头上那么多年的大山一下子坍塌了,任是谁都要感觉到轻松的,不过陛下,你该控制一下自己啊,高氏毕竟是您的祖母啊,您这般让人看了终究是不好的。

陈定这般想着,但却没有当真劝阻,他也是在官场之中浸淫了这么多年,从当年帮着张载处理事务,到后面中了举步入官场,说不得也是十几二十年的功力了,面刺人君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赵煦笑吟吟道:“陈侍郎,朕刚刚亲政,对于政务尚且不太熟悉,以后还请你多多指教。”

陈定在官场上没有陈宓那般能力,年纪轻轻的便当上宰执,但却是十分的扎实,一步一步的,竟也是当上了侍郎,现如今担任的是礼部侍郎,也算是朝廷高官之一了。

陈定赶紧拱手道:“陛下谦虚了,陛下在政务上英明神武,这是所有人的都知道的,现如今陛下亲政,天下必将迎来大治,臣愿肝脑涂地跟随陛下!”

听到了陈定的示好,赵煦忍不住露出笑容:“陈侍郎不愧是老师的兄弟,果然是深明大义,有侍郎力助,朕总算是有了几分信心了,不过,陈侍郎的官位还是低了一些……”

陈定闻言偷偷看了赵煦一眼,却见到赵煦正看着他,赵煦一笑:“陈侍郎,按照资历与能力,你也该升一升了,此事朕会帮你安排好。”

陈定赶紧谢恩:“臣能力不够,就怕误了陛下的大事。”

赵煦微笑:“陈侍郎多虑了……”

他沉吟了一下道:“……现如今吕相公几人日渐老迈,政务上日渐繁忙,他们精力已经是颇为不足,朕想让年富力强的人上去帮着扛一扛,陈侍郎你怎么看?”

陈定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宰执任命问我这个小小的侍郎作甚,难道我的意见还有用么?

但天子问话,总不能不回答,他斟酌了一下道:“臣位卑言微,涉及宰执任命,臣本不该多言,但天子问话,臣不敢不回,依臣不成熟的看法,陛下的想法是对的,毕竟天下政事多如牛毛,若无年富力强之宰执提陛下处理政务,的确是难以应对。”

陈定说到这里便停住了,赵煦以为陈定还有下文,但等了片刻陈定都没有说话,不由得诧异道:“说完了?”

陈定有些不好意思一笑:“说完了。”

赵煦不由得无语,早就听说陈家兄弟截然不同,乃弟勇武精进,乃兄惜话如金,果然如此。

但有些话却是需得逼一逼陈定,于是赵煦道:“进来我老师有与陈侍郎通信么?”

陈定点头道:“这倒是有,家师身体抱恙多年,舍弟时常忧心,因而几天一封家书已经是定例。”

赵煦顿时精神一振,赶紧道:“是啊,张老相公年岁渐高,我老师也该回来多陪一陪张老相公了,这是一个,另外,朕也需要老师回来帮我将朝政给担起来,朕谁也不信,就信老师,陈侍郎你怎么看?”

陈定心里暗道一声来了,然后心中不由得苦笑,果然都在这里等着呢。

自己的亲弟弟干了什么事情,陈定哪里能够不知道,虽然不至于倒行逆施,但那些事情终究是有些忤逆君上的,想来赵煦不可能不知道,现如今提出这个要求,是有别的想法么?

陈定斟酌了一下道:“陛下信任舍弟,是舍弟的荣幸。”

陈定就是不接话,你说好就好,但我不会留话柄。

赵煦不由得微微恼怒,朕答应给你升官,便是要你说服你弟弟回来,现在你却不断地推辞,这是作甚?

赵煦不死心,只能不断地旁敲侧击,但陈定就是不搭话,无奈只能作罢。

但赵煦却是不甘心,直接下了一道招数,任命陈宓为参知政事,尽快回京,只是他并没有信心能够将陈宓召回京。

这几年护卫队在西夏干的事情,他与高氏都是十分关注的,陈宓已经实际上成为了西域的一个霸主,不仅西夏这等与大宋干仗上百年的强国对陈宓低头,连西域诸国也纷纷俯首,据说现在灵州城已经成为西域的一颗明珠,其繁华甚至都有小汴梁的外号了。

河西走廊被西夏控制在手里长达百年,但现如今却被陈宓硬生生打下来,这是大宋朝几代君皇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却被陈宓干成了,可想而知陈宓如今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现在朝廷与陈宓之间,其实已经隐隐对立了,但朝廷内部,却是有无数支持陈宓的人,赵煦甚至不敢对陈宓做出什么事情来,还得不断地给陈宓加官进爵,陈宓这几年虽然还在西部呆着,但他已经是升到了京兆府路、凤翔路、鹿延路三路安抚使。

之前赵煦实际上也想过将陈宓调回京城,免得陈宓势大,但高氏却是一直压着,现在他终于亲政了,终于是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至于他的想法是怎么样,却是无人得知了。

却说卢仲文在陈宓的房外等候了一个小时,才被陈宓叫进了书房。

卢仲文在书房里看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人,却是那个叫秦观的书生。

不过现在的秦观已经不是单纯的书生了,他在之后考上了进士,然后步入仕途,然后一步一步的上升,现在已经是主政一方了。

卢仲文喜道:“少游兄怎么来了,也不告知我一声。”

秦观笑道:“此次过来也是仓促之间,便想着过来了再与卢兄赔罪了。”

卢仲文哈哈笑道:“正是要好好赔罪,晚上却是要罚酒几杯。”

陈宓笑着插话:“怕是这场酒得缓缓了,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一下。”

卢仲文的笑意顿时敛去。

三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见!

闻听陈宓此言,秦观的脸色也是肃穆起来。

卢仲文抢道:“是朝廷诏令二郎回京之事么?”

陈宓点点头道:“没错,找你们来正是要商议一下我回京后,这边的工作安排。”

首节 上一节 256/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