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第74节

赵顼道:“王卿说得可是还在丁忧的苏轼苏子瞻?”

王韶点点头。

赵顼惊道:“王卿是不是过誉了?”

王韶摇摇头:“单论诗词而言,是没有过誉的,若是论及经济之才”

王韶点了点富国策,“恐怕子瞻远不如他。”

这倒也是。

赵顼点点头:“听说他弑父yin母,这是王卿听过没有?”

王韶点头道:“该当是被人构陷才是”

王韶将杨玉容与他所说,综合张载书信的信息,将整个事情给还原了各七七八八,虽然没有对幕后黑手的猜测,但基本是能够得出陈静安是被构陷的事实了。”

赵顼不置可否,与王韶聊了一些其余的事情,便让王韶回去了。

“陛下,这陈静安听起来真的是个很厉害的少年人啊。”

大伴赞叹道。

赵顼笑着点头:“嗯,的确是很不错下一个是王先生了吧?”

大伴点点头:“陛下要不要休息一下?”

赵顼摇摇头:“不了,与先生聊天,朕只有兴奋,哪里会累。”

大伴赶紧让小黄门去请王安石。

赵顼明显殷勤了许多,没有坐着等,而是踱步到了门口处,王安石一进来,赵顼便请着到了坐处,两人分君臣落座。

“怠慢先生了,让先生等了几天的时间。”赵顼率先致歉。

王安石却是很理解:“陛下每日千头万绪,臣的事情还可以等等,无妨的。”

赵顼摇头道:“等不了啊,先生,现在这大宋看着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千疮百孔,已经是摇摇欲坠了,那辽夏占据要冲,随时都可能挥师南下,朕自从登位以来,便没有一夜能够睡得着的。”

王安石同意赵顼的说法:“所以,不变是不行的。”

赵顼喜道:“先生请说详细一些。”

今日之奏对,其实主要就是细节了,关于意向来说,两人是已经早就沟通过的。

王安石的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所以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王安石侃侃道来,将其心中所想尽皆展露出来,期间涉及均输、朝廷放贷、农田水利、均税、市易、免行等等措施,若是陈宓在此,自然能够意识到这些便是以后的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等法规。

之前赵顼与王安石交流,多是以务虚为主,即是试探彼此的政治意向,而这么详细具体的变法措施,却是第一次。

赵顼听得兴奋莫名,在王安石的讲述之下,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宋朝在他手上中兴,他也被称为大宋中兴之主。

夜色渐渐降临,赵顼让人安排御膳,与王安石一起,一边吃一边继续深入的聊,到了大伴提醒了许多次,赵顼依然意犹未尽,最终却是做了决定:“王师傅就别走了,今夜便在这边宿下,咱们君臣彻夜长谈。”

王安石自无不可。

君臣二人继续深聊,聊到兴奋处,赵顼忍不住呼喝:“有王师傅在,天下苍生有救了。”

王安石也终于是露出笑容来:“陛下过誉了。”

到了此时,两人算是暂时聊完了,王安石忽而记起陈宓的事情,便道:“陛下,近日臣进京,听说了以为卓绝的少年郎,才华着实出众”

赵顼笑道:“王师傅可是说陈静安?”

王安石点点头:“陛下也听说过他?”

赵顼点点头。

王安石笑道:“正好,他有一所谓银行法,臣觉得与青苗贷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可以相互补益。”

赵顼喜道:“王师傅也觉得那银行法可行?”

王安石一愣:“陛下知道银行法?”

赵顼点头:“今日横渠先生以及王韶王司军都与朕说过,朕也看了,觉得的确是很好的法子。”

王安石点头认可:“的确是妙法。”

有了王安石这句话,赵顼心中便有决定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奇女子!

张载终于回来了。

看到张载脸上的笑容,陈定几人终于心下安定了一些。

陈定还是有些忍不住抢先问道:“老师,如何?”

张载看向陈宓,笑道:“静安要不要猜测此番面圣之收获?”

陈宓笑了笑,沉吟了一下道:“老师答应去二府任职了?”

张载这下子真愣了:“你怎么知道的?”

怎么知道的,当然是穿越者的先知啊!

张载此去面圣,本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赵顼在这个时期不断地面见臣子,司马光、王安石、张载、张方平等人,不断地在筛选有助于变法的人选,张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赵顼给开出的价码便是去二府任职。

当时面对张载却是不能这么说。

陈宓道:“老师的学识、才能、声望、履历都足以支撑老师您进入二府历练,陛下想要用你,自然希望你能够进入二府。”

张载点点头:“也好的,为师也想去看看。”

陈宓笑了笑。

之前张载有句话说得对,他因为张载而与程家兄弟成仇,那么张载为他进入旋涡,这很公平,也很师徒。

而且,在陈宓看来,张载其实大有可为啊。

以他的能力、声望、履历,本可以做得更多的啊,却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所以蹉跎了至少十年的时间,他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说起张载,大家都觉得他的能耐在于学问上面,但不为人知的是,他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毕竟谁少年时候就能够组建民团的,组建民团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的,若是有觉得容易的,可以先去开一家公司,创创业,便知道有多难了。

创建民团,首先得服人,人家都不服你,凭什么拿命跟你混?

其次是能搞钱,创建民团就是创建军队啊,军队又不挣钱,还得每天都得花钱,要是搞不到钱,第二天就给你散掉了。

从这个事情便能够看出张载此人厉害。

还有,张载在这些年的职务叫签书判官厅公事,只是一个掌管办理军事文书的佐官,却深受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的尊重和信任,军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咨询。

总而言之,张载不仅知民,而且知军,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

原本历史上的张载,虽然后来被尊为北宋五子,与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等人齐名,但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后来还是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

多惨呐,明明是一个能够叱咤风云的人,最后却是死后连个棺材本都没有。

现在能够进二府的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会不会更高这个不好说,但总不至于混到死了连个棺材都买不起的地步。

张载也不卖关子了,将他与赵顼奏对的详细内容说了说,或者是想要给陈宓多见见世面,便事无巨细得给讲了讲,听完之后,陈宓却是皱起了眉头。

“怎么啦?”

张载问道。

陈宓道:“前面的那些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爱才惜才表现得倒是正常,但是后面那句朕不会让一个好人受冤枉倒是有些打太极了”

陈宓没有等张载说话,便笑着说道:“不过无妨,只要他表现出对这富国策的兴趣便是成功,他未必能够理解银行的所有好处,需要找一些人咨询一番,嗯王介甫便可能会影响到。”

张载点点头。

陈定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见夜色渐深,便先去做了饭,大家伙一便吃一边聊,夜色也渐渐降临。

外面突然有人在敲门,众人顿时有些紧张。

虽然现在事情已经通了天,但要形成决策下来还需要时间,难道是程家的狗腿子找了过来?

陈宓朝卢仲文点点头,卢仲文便起身去开门,陈定掂起一根扁担。

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外却不见大帮人马,而是一个身形矫健的女子站在门外。

卢仲文一愣:“玉容姨母,您怎么跑这来了?”

原来女子是杨玉容。

卢仲文赶紧让她进来。

杨玉容迈开大步往大厅里面走,落落大方走到客厅里面,见到张载的时候深深一福:“见过张宗师。”

然后朝陈定也行了一礼:“见过陈大郎。”

然后才看向陈宓,笑道:“见过静安。”

陈宓当面被杨玉容唤静安,心里却是有些异样的感觉涌出。

陈定有些诧异。

张载若有所思。

杨玉容却是落落大方。

卢仲文赶紧介绍道:“这是我母亲的堂妹杨玉容,也是我的姨母。”

首节 上一节 74/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