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166节

这时,书房外的走道上传来了脚步声

“王爷!道衍大师到了!”

黄俨带着道衍和尚也来到了书房。

“阿弥陀佛!”道衍一身黑色僧袍,眼神中满是兴奋之意。

“道衍大师,请坐!黄俨也坐吧!”

看着道衍眼神中的兴奋,朱棣苦了笑一下。

似乎所有人都对某件事乐观其成,反而只有自己是顾虑重重。

“道衍大师来的正好,本王已经决定抗旨!不知大师可有什么教我?”

朱棣问道衍。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王爷乃天纵之才,贫僧哪有资格教王爷什么!”

道衍急忙双手合十,口宣佛号,俨然已经以朱棣下属自居了。

“大师不必自谦,这里都是自己人,直说无妨!”

朱棣却不吃这一套,依旧追问。

“既如此……那贫僧就胡言几句,说错之处还请王爷海涵!”

道衍也知道,这应该就是朱棣对自己最后一次考校了。

“贫僧以为,若从权谋角度来说,王爷抗旨一事殊为不智……”

道衍一开口就吓了黄俨一跳,怎么就批评起王爷来了?

然而他环视一圈,却发现没有任何人表示惊讶,像郭资,反而还在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贫僧却是知道,这样反而才是王爷的气度与胸襟,以妻儿求妥协,王爷绝不会为之……”

“而这样一来,又势必将提前激化矛盾,贫僧知道,王爷并未完全准备好……”

“但是……京师那边又难道就一定准备好了?以贫僧看来,那也是未必……”

道衍侃侃而谈,眼神熠熠发光。

“以贫僧的拙见,王爷现在首先要的事,就是尽收北平一地的兵权,并且将出塞的关口全部拿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大师所言极是!下官也认为当前首要之事就是解决北平的兵马问题……”

“虽然王爷手中三卫,全是精锐,但也扛不住整个北平都司八万大军啊……”

郭资对道衍的话非常认同,而且脸上也多了一丝忧色。

“以下官所见,这北平都指挥使张玉也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练兵统军的能力,是下官生平所仅见……”

“这张玉,将会是王爷的心腹大患!”

郭资的话一说完,朱棣脸色依旧平静,但诸亮的表情却变得古怪起来。

“此事……”

朱棣正准备开口说话,却听的门外负责守卫的亲兵敲响了书房的门。

“王爷,门正说有不明身份的人上门拜访,还带了一句话,大宁城故人!”

“呵……”朱棣笑了。

“诸亮,你去迎一下吧,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过原本我估摸着他应该是晚上才会上门的!”

朱棣转头对诸亮说道。

诸亮一听“大宁城故人”这句话就明白了来者是谁,点点头就快步出了书房。

“诸位先等等吧,先介绍个熟人给你们认识一下!”

朱棣又对着一脸茫然的其他几人说道。

诸亮回来得很快,在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短衫,戴着笠帽的男子。

“来来,先给诸位介绍一下……”

朱棣主动站起身,准备给众人介绍来人。

“就不用劳烦王爷了,末将与几位大人都是熟人!呵呵……”

说着话,来者就取下了笠帽,露出了一张方正的脸庞。

“郭大人,瞿大人,还有这位黄公公,别来无恙啊?”

“啊?你是……居然你也是……难怪……”

郭资震惊之后,却也觉得不难理解了,连自己这个文官都被燕王折服了,这武将投效燕王似乎更加顺理成章了。

“原来张都督也……幸会!幸会!”

瞿应行的惊讶程度比郭资要小一点,毕竟他到北平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和都指挥使张玉的接触也没有几次。

众人里最失态的就要属黄俨了,在今日之前,他其实根本算不得朱棣的心腹,所了解的事非常有限。

结果,今日的震惊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家王爷居然悄无声息的,就已经将整个北平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了。

先是布政使和按察使光明正大的登门拜访,而且执下属之礼,这会更是连都指挥使都上门来了……

“呵呵……不用客气,张都督快坐下吧!”

有了张玉的加入,众人讨论的问题就直接跳过了掌控北平的部分,直接进入到了猜测京师反应的环节。

“以末将掌握的信息来看,王爷抗旨之后,京师的反应可能会异常激烈,甚至不排除直接会采用极端手段!”

张玉的消息渠道主要来自于东宫一系,自从朱元璋告诉朱标张玉可信之后,朱标就时常与张玉有书信往来。

“下官也这样认为,王爷不得不防!”

郭资表示赞同张玉的说法。

“下官以为,以陛下一向的性子,京师那边的反应可能会比大家想象中更加暴烈!”

瞿应行久处京师,对朱元璋性格的了解远在其他人之上。

“贫僧也认为瞿大人说的有理,大病一场后,陛下现在的心思,已经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了……”

“贫僧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道衍表情严肃,这番话也说的异常的郑重。

“最坏的打算?难道……陛下会动刀兵?这个应该不至于吧?毕竟陛下和王爷再怎么说也是父子……”

黄俨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感觉,其他几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变得十分的怪异。

“诸位的意见看起来比较一致,也正好与本王的猜测不谋而合……”

朱棣没有理会黄俨的话,论起见识,这黄俨差的还太远。

“大家先各谋其事,安守本分吧,真要面对最坏的结果,那也是至少几个月之后去了。”

朱棣本就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他知道京师如果要直接动刀兵,首选就是让北平都指挥使动手。

一旦确定北平都司倒戈到朱棣这边,那再动刀兵可就是麻烦事了……

第221章 燕王被胁迫谋反了

调集兵马需要时间,集合操练也需要时间,凑集粮草军饷同样需要时间……

等到大军集结完成,军粮军饷凑齐,还要考虑进军路线,后勤保障……

那绝对不是桌子一拍,第二天大军就能出发征战的。

众人弄清了朱棣的打算,也都安心的去忙各自的事去了。

第二天,霍去病,赵云和阿鲁温沙也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北平,只有王仁因为还在草原兜圈子没能赶过来。

一番密议之后,三人连一刻都没有歇息就再度赶回了塞外。

整个北平和塞外,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之下,却在酝酿着滔天巨浪。

朱棣的二哥朱樉和三哥朱棡,都按照圣旨的要求,将妻子和子女送往了京师。

老五周王朱橚运气不错,刚大婚还没有子女,暂时就没他什么事了。

与朱樉和朱棡不同的是,朱棣直接上书给了朱元璋,明确表明自己不愿奉诏。

他的在上书中说到,自己子女还年幼,正是需要在父母身边接受照顾的年龄,骤然与父亲分隔两地,对子女未来的教育和成长都不好。

他还在上书中直言不讳的说到,强行将夫妻分隔两地,实属有违人伦,所以他不愿意奉诏!

朱棣的上书在朝堂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弹劾的奏折如潮水一般的涌入朱元璋的案头。

一时间“燕王不孝”的说法喧嚣尘上,满京师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事。

没有人知道,一道密旨早已悄悄的送到了北平都指挥使张玉的手中。

然后,这道密旨又出现在了朱棣的面前。

“王爷,这……陛下是真没打算留一点余地啊!”

诸亮看着密旨的内容,忍不住感慨道。

首节 上一节 166/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旅行青蛙带回鬼背

下一篇:大秦:融合沙皇模板,铸太阳神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