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82节

诸亮看向朱棣的眼神多了些其他的意味。

朱棣心里苦笑,只能假装没看懂他的眼神。

“不是他坐?那会是谁?”

“那谁能猜到?王爷你的弟弟就有十几个……谁坐那个位置其实都合理!”

诸亮没有放弃,继续试探。

“算了,诸亮,你也别试探我了,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咱们之间不用如此遮遮掩掩!”

朱棣干脆就挑明了,懒得听诸亮继续试探。

“咳咳……”诸亮干咳两声,然后脸色一怔。

“王爷,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朱棣不置可否。

“火上浇油,推波助澜,黄雀在后,取而代之……”

诸亮一连用了四个成语,就说清了自己的建议。

所谓火上浇油和推波助澜主要是针对胡惟庸,让胡惟庸不得不铤而走险。

而黄雀在后和取而代之的意思,自然也就不言而明了。

“你觉得我们能成功吗?”朱棣面无表情。

“亮觉得,加上王爷的武力,成功的可能超过了六成!”

听了诸亮的话,朱棣依旧没有动容。

“最坏的打算有吗?”

“最坏的打算不过也就是王爷逃亡塞外,另起炉灶!”

诸亮眼神灼灼的看着朱棣。

朱棣沉默了很久,当他再开口时却给诸亮泼了一盆凉水。

“此事就此打住吧,认真把事做好,掀翻了老狐狸胡惟庸和他的一杆党羽之后我就离开京师!”

诸亮一滞,然后点点头,表情居然显得有些释然。

“我多提一个要求……”

想了想,朱棣又说道。

“秘密抽调一批最忠心的锦衣卫,化明为暗,重新打造一套单独的谍报系统……”

“记住,是秘密抽调!”

朱棣的语气异常严肃。

“王爷放心,亮早已经在做此事了,抽调了七百五十九位校尉,单独组建了暗卫……”

“这部分人已经除籍了,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都没有了他们的信息……”

“而且,他们中有家人的,也已经分期分配悄悄送往了北平!

诸亮这番话,让朱棣有些郁闷了,这诸葛亮在历史上,应该不是这种使劲撺掇主公造反的人吧?

第118章 胡惟庸真正的底牌

“行吧!那就这样安排吧!快走快走,现在看着你我就来气!”

朱棣有些无奈的挥挥手,示意诸亮早点消失。

“亮告退!”

诸亮一点都不以为意,因为在他看来,朱棣这态度才是真正信任自己的表现。

诸亮离开后,朱棣再次陷入了沉思。

诸亮的一番试探,再次让他想起了朱允炆那双充满兴奋的眼睛和天真无邪的表演。

娘的,才五岁的一个小屁孩,演技已经都有如此火候。

至于之前想咨询一下诸亮意见的心思,现在也不用咨询了。

真要问他,估计答案只会是一个。

那就是将一切敌人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朱棣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沉重。

想来想去,以现在的情况,他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那就是远赴北平,不再管京师的事,沉下心打造自己的势力。

目标只有一个,积累足够自保的力量,正所谓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

最近的大明朝堂,看起来风平浪静一切如常的表象下,却是暗潮汹涌。

朱棣都不得不离开王府,坐镇锦衣卫。

“王爷,郭有志那边传回了消息,假冒的朝贡使团已经准备好了,预计下个月就会到达京师!”

诸亮扬了扬手中的信纸,他现在已经搬到了朱棣的公房里办公,基本上就算是朱棣的高级助理了。

“下个月?那就是会在大朝会上动手?嚯!这老狐狸果然是个有想法的人!”

“何止是有想法?而且他还是真的很有钱……”

诸亮调侃道。

“能有多有?”朱棣有些好奇,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任真宰相,身家到底有多少。

“数之不尽……”诸亮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

因为根据前期对空白文书的调查,整个大明居然有十个布政使司,或多或少都有空白文书流出。

至于空白文书的作用,其实还是用来贪腐税粮,只不过,比已经形成惯例的空印更加肆无忌惮。

惯例贪腐,至少还会把税粮送往京师,缴纳之后余下的才被贪腐掉。

而这些用空白文书的就恐怖了。

拿到文书,就直接填上数字送到京师,连一粒米都不用运送,而户部还会给开具回执文书。

也就是说,大明的国库里并没有收到一粒米,却偏写一个收到了税粮多少入了账。

至于那本该进入国库的税粮,就直接落进了官员们的口袋。

这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巨大贪腐团伙,人员遍及大明朝堂上上下下,而最大的头目就是大明左丞相胡惟庸。

据诸亮收集到的数据测算,每次贪腐的一大半最终都会落到胡惟庸的手里,其余一小半才是其他官员们分配的。

至于胡惟庸丞相现在到底多有钱,却是没人知道。

诸亮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人力,也才仅仅摸清了他在京师内的两处藏钱之地。

但仅仅就是这两处地方,估计藏匿的钱财总数都不会低于百万两。

听了这个数字,朱棣都有些瞠目结舌。

百万两!还只是很少一部分……

一个士卒一个月才费银几分,理论上百万银都可以养军百万了,这是什么概念?

难怪就连朱棣都觉得有些难以想象了。

“我就说嘛,这老狐狸哪来的能耐可以掌握军队,原来是拿钱砸的啊?”

朱棣这才恍然。

“还有,经过仔细调查核实,老狐狸私下与多名王爷的亲族有所勾连……”

诸亮继续说道。

“都有哪些王爷?”这件事也是朱棣一直最想知道的。

“经过研判,我认为最可能的是齐王朱榑和谭王朱梓,近期老狐狸的亲信陈宁,与陛下的定妃达氏亲族来往密切……”

诸亮的话让朱棣很意外。

“七弟和八弟?不可能吧?”

齐王朱榑和谭王朱梓乃是一母同胞,母亲都是定妃达氏。

这定妃达氏,说起来应该算是朱元璋的一个污点。

达氏原来是陈友谅的小妾,朱元璋干掉陈友谅后,出于对自己这个敌人的愤怒,就抢了他的小妾达氏。

结果,这达氏也争气,一口气给朱元璋生了两个儿子。

但是,按照朱棣的感觉,齐王朱榑和谭王朱梓其实在朱元璋那里并不怎么受待见,至于原因他也不清楚。

“除了七弟和八弟,还有谁?”朱棣又问诸亮。

“还有就是鲁王朱檀了……”诸亮似乎对这个结论也有些迟疑。

“老十啊?”朱棣又意外又不意外。

让他意外的是,这鲁王朱檀的母亲乃是宁妃郭氏,两个哥哥一个是密探头子武定侯郭英,另一个是还在临清练兵的巩昌候郭兴。

首节 上一节 82/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旅行青蛙带回鬼背

下一篇:大秦:融合沙皇模板,铸太阳神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