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70节

当然朴宁儿这两了年也不是只盯着朱仪了,他也学了,并且他也再见到曹吉祥后,便请求曹吉祥出海,也带着自己,而曹吉祥满口答应,回京之后,便向陛下提及。

朴宁儿深知自己一个太监,又是朝鲜人,若是没有什么本领的话,是不可能在大明皇宫之中混出来的,可若是跟着曹公公出趟海,再大明皇宫之中就有了坚定的靠山,曹吉祥,也能借着曹吉祥再大明的影响力来满足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

对朝鲜故土他并不依恋,可对在故土上生活的亲人们,他却无法忘怀……

“朴公公,这两年也是辛苦你了。”

‘小国公才是辛苦了。“

说完,朴宁儿闻言害羞一笑,让朱仪看的又是一阵心动。

朴宁儿是个太监,太监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而他们只有不断的朝上爬,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才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安全感。

这也是为何大明的太监都那么努力,内宫中的斗智斗勇丝毫不比朝堂上差的原因。

而此时曹吉祥已经先一步的到了京师。

所有的统筹工作几乎都是曹吉祥完成的,此次定员一千人,福建水师的青壮兵丁三百人,其余的人都是曹吉祥在这两年中找到的。

远航船队,中型海船六艘,大型宝船一艘,火器,刀枪,弓弩,粮食,马匹,淡水所有事物应有尽有……

而曹吉祥也找到了五个见惯大海风浪的老渔夫充当自己的幕僚。

皮肤也晒黑的曹吉祥入了京师后,便直接去见他们英武的陛下。

这年是成化八年末。

仁政在于谦,李贤二人的主导下,持续推行,造福百姓……

辽东的战火渐渐平息,百户所的建造工作接近尾声……

大明百官的内卷愈演愈烈……

宁王藩的幽禁也在持续……

徐有贞也在成化七年末的时候,顺利入阁……

朝鲜南北之争,还时不时的爆发一下,而派驻的都督赵辅还在汉城,时不时的跟锦城君换一下玩腻歪的舞女……

北方的脱脱不花终于嗝屁,蒙古也爆发了一次新的权力争斗,大明的北方也没有被战火侵扰……

成化八年是个好年头,受灾的地方较之成化五年至成化七年减少许多……

而成化皇帝朱见深此时正在御花园中散步,他的身后依然跟着张保,不过张保的苍老肉眼可见,露出的头发已有苍白之势。

与之相反,朱见深慢慢的长开了。

他脸上的婴儿肥渐渐褪去,也与他的父亲越长越像,他也长高了一些。

变高了,变瘦了,也变强了。

这年是成化八年,再过一个月,就要到了成化九年。

不知不觉间,朱见深已经登基了九年……

他马上就要十二岁了,他离大婚亲政又近了一步,甚至现在都有了风声,各地州府都在挑选适龄女子,为他们的皇帝挑选一位品貌俱全,可母仪天下的皇后。

而朱见深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梦遗……

这可是让朱见深吓了一跳,自己早熟了吗?

收拾龙裤的张保看到后,不断的偷笑,陛下马上就成大人了……

“陛下,曹公公回来了……”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轻声说道。

朱见深扭过头来,一个小一号的朱祁镇翻版,同样那么英俊潇洒,二者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一双眼睛。

朱祁镇整日迷迷糊糊,双眼无神,而朱见深却是眼神深邃,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智慧。

“回乾清宫。”

说着朱见深便调转方向,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而去……

……………………

“金菊花,银菊花,有因莫许万富家。”

“富家媳妇真难做,对面春米对面量。”

“还要讲我偷谷偷米亲爷娘,我骨爷娘遮爷娘?”

一处深山老宅后面的溪水旁,一个俊晓年轻的苗族妇人边洗衣服,边哼着云南的歌谣。

而在她身后不远处,几个苗族的孩子们都再追逐着蝴蝶,而后一个小孩看向了背后的宅子,双眼之中,充满着好奇。

他跑向母亲:“里阿,里阿,那里面是什么?”

这妇人看了一眼,笑着说道:“卡拉,那里好像是关押了一个官府的犯人。”

“里阿,什么是犯人。”

“就是做错事情的人,就跟你将你吉的锄头藏起来,他发现后,就把你关进柴房啊。”这妇人说着又笑了笑。

苗族的姑娘爱笑,并且笑起来很是好看。

“里阿,既然犯了错,怎么能住那么好的地方……”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不要靠近啊,不然,今天晚上不给你饭吃。”

这妇人说完后,便让这孩子去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而后继续洗着衣服。

母亲的话让这少年更是好奇,他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的摸向了那座宅子。

在门口,这孩子看到了穿着甲胄的高大士兵……

这孩子第一次见到穿着甲胄的士兵,但他也不害怕,走上前去,一直朝着宅子深处打量着。

士兵们看着一个还没有车轮高的孩子,也没有驱逐,而此时宅子中,一声声咒骂声传来。

“么么亲袄呀,冷贶,你这乱成贼子,朕来到了这鬼地方多久了,你什么时候让朕回京……”

对了,成化八年末,是朱见深老爹来到云南读研究生的第二年……

而冷贶也一直随行管理。

朱祁镇变得越发的暴躁,么么亲袄呀等蒙古骂人的话,已经成了口头禅……

对于朱祁镇的怒骂,冷贶也不在意,他的职责就是看好太上皇,不要让其跑出去给大明朝添乱子……

第198章 我为什么当太监

曹吉祥看到朱见深后,想着自己这两年的忙碌,瞬间眼睛蕴满了泪水。

一个哲学的问题,我为什么当太监?

我就是不想努力奋斗了,才进宫端起了铁饭碗,当起了公务员,可谁知太监也要努力啊。

你不努力,有人逼着你努力。

不过,曹吉祥也并没有愤恨,相反,在两年的筹备工作中,他甚至对接下来自己的人生,还有一丝期待,希望是,越努力越幸运,悄悄拔尖,惊艳所有人吧。

”陛下,陛下,奴婢真的想陛下啊,两年未见,陛下的龙威更盛了。”

朱见深看着曹吉祥,心中不由得点头。

这份韧性可以。

“朕也很想你……”

一听到朱见深得这句话,曹吉祥眼中蕴含的泪水一下子溜了出来,而后曹吉祥将眼泪擦干净,赶忙说道:“陛下,船队已经准备妥当,不日便可下西洋。”

朱见深轻笑一声说道:“多备点粮食,淡水。”

“是,陛下,不过陛下放心,航海图治,跟奴婢找寻的老渔夫们都说,下西洋,沿途经过很多番邦小国,粮食,淡水,都可以得到。”

“不,不是下西洋……”朱见深开口笑着说道。

“不是下西洋?”曹吉祥一脸惊讶。

“对。”

“往相反的方向而去……”朱见深缓声说道。

“既然郑和已下西洋,国威远播四夷,那么你去东海远洋,正和他对称……”

而后张保端出来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朱见深两年前所画的番薯,玉米的样子。

曹吉祥双手接过。

在乾清宫中,曹吉祥呆了半个时辰,出来之后,脑子还是有点闷。

陛下说不是去西洋了,往东去,可东面只有个东倭啊……

先沿着大明北上,到辽平府得到一次补充,而后在北上,沿着大海朝东而去……

“陛下怎么知道东面有番薯的。”

“这个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

“不管了,陛下说了,自己就去找,找不到,老子就不回来了。”

对了,曹吉祥长时间跟基层的渔民,兵士打交道,也开始有了个自称,老子。

虽然他不会有亲儿子,喊一喊,慰藉一番自己的内心也不错。

郑和下了西洋,航海图志记载的清清楚楚,航道也是稳定的,而自己下西洋的历史功绩就会少上很多,可若是往东面而去,那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首节 上一节 170/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