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节

至于能否母凭子贵,凭借着自己的儿子再往前走一步,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后,已经不是周贵妃这个年轻母亲的目标了。

“小皇子不像其他农家孩童,彻夜哭啼,奴婢照料小皇子这些时日,可是轻松的很啊。”刚刚那位送人参汤的刘公公也是立即夸赞道。

朱见申听到这刘公公的话,突然想到自己表现得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哭,不哭这是不正常啊。

朱见申哇哇哇得哭了起来,倒是让周贵妃有些手足无措,想要哄一哄,可却不知道该怎么哄。

小宫女看着周贵妃急迫的模样,走上前去:”娘娘,让我抱着吧,免得惊扰了娘娘。”

从周贵妃手中接过后,便继续使用她的三板斧,不停的轻晃身躯,还想让朱见申睡着。

朱见申看到这小宫女后哭的声音更大了起来。

小孩子哪有不闹人的。

而一旁的刘公公接着说道:“小皇子哭声响亮,乃中气十足之象,看来小皇子从小就会身体硬朗,百毒不侵。”

朱见申听完后心中非议不断,什么话都让你说完了,那么有才当什么太监,出本书吧。

周贵妃听完后,也没有搭理这位公公,只是有些焦急的看着小姑娘怀中的朱见申。

“要,要不要传御医啊。”初为人母的周贵妃看到自己的孩子哭的这么“凄惨。”,顿时没了主意。

在怀中的朱见申一听到要传御医,立即不哭了。

这倒是让众人无比惊奇,还当是小皇子能够听懂人话呢。

“王公公那边传来话,说小皇子的名字陛下正在斟酌。”刘公公接着说道。

周贵妃嗯了一声,对着小宫女说道:“让我抱抱吧。”

那小宫女听完后,便将朱见申又送回到了周贵妃的怀中,这次朱见申看着周贵妃,渐渐的又陷入了沉睡。

刚刚哭的时间有点久了,累着了。

周贵妃摸了摸朱见申的鼻子,轻笑两声。

就这样朱见申的婴幼儿时光渐渐的过去,他每天能够想事情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想多了,立马就睡着,应该是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

接连数日,朱见申都是在周贵妃的房中度过的,也越发的相信,这不是自己的梦,自己应该是真的重生了,这让朱见申有些雀跃,重活一次,谁又不兴奋呢。

至于为什么会重生,这个问题太过深奥,不是自己这个还不满月的宝宝该考虑的事情。

而通过朱见申这段时间的观察,推断出现在的自己应该是生活在明朝。

至于是明朝的哪个时期,朱见申却不得而知,因为他得到的讯息太少了。

每天朱见申都不停的祷告,自己的爹可不能是朱由检啊,要是朱由检的话,自己最多就只有十七岁能活,至于如何拯救皇明天下,也不是自己这个还未满月的宝宝该想的事情。

周贵妃初为人母,对朱见申很是上心,半夜醒来也要去专门看看,至于自己那便宜老爹,从刚出生的时候见了一面外,就再也没有见过。

又过数日,刚吃完奶奶的朱见申又被严严实实的包裹住,送往了一座宫殿,在这里面朱见申又见到了自己的便宜老爹。

不过便宜老爹没有抱自己,而是另一个年轻华贵的女子抱着。

“这孩子长得可真像陛下,周妹妹能够为陛下诞下龙子,当真劳苦功高。”说完这话,年轻华贵的女子带有一丝不甘心,她虽是善良博爱,但心中也终是有一些不好受。

“皇后,无需忧虑,我们来日方长。”皇帝轻拍女子的后背柔声说道。

女子微微颔首:“这陛下上的长子,名字可否取好。”

朱见申翘首以盼的等待着这个年轻的帝王说出自己的名字。

“朕请教了老师,遵循洪武太祖爷的家谱,给这孩子取名朱见深。”年轻的帝王说完后,一直在华贵女子怀中的朱见深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爹竟然是朱祁镇。

第3章 孙太后

朱见深的哭声让钱皇后衣以为是自己抱着朱见深的姿势不对呢,赶忙换一个位置,动作更轻了一些,她虽然占着个嫡母的名分,但终归不是亲生的,多是要注意一番,不能让有心之人做文章。

而朱祁镇没有想那么多,“想来是皇儿饿了。”

说完便挥手让宫女将朱见深抱下去喂奶。

小宫女从钱皇后的怀中接过了朱见深,而后便用锦被将其遮盖严实后,才缓缓退出宫殿。

“小皇子来的时候才吃过奶啊,怎会饿了呢。”走出宫殿的小宫女低声嘀咕了一句。

再回到周贵妃的殿宇中,朱见深便停止了哭泣,闭着两只眼睛,像是睡着了一般。

将其放置在床上后,周贵妃轻声问道:“陛下说什么了吗?”

“娘娘,皇上见到小皇子可是欢喜的不行,可小皇子认生,在皇后的怀中不停的哭泣,皇上只好让奴婢先抱回来了。”

周贵妃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钱皇后是孙太后选的儿媳,并且与朱祁镇的感情也是十分要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入宫这么多年,一无所出,而自己先为皇上生下龙子,会不会引起钱皇后的嫉妒,继而引发钱皇后对自己孩子不利的事情。

当然历史上的钱皇后端庄,淳厚,可比周贵妃的名声好上太多。

朱见深若是知道母亲心中的想法,只会说大可不必。

自己的小命还轮不到钱皇后惦记,因为接下来八年惦记自己小命的人,可是新一任的皇帝,也就是他的叔叔朱祁钰。

两年后,自己的便宜老爹会御驾亲征,继而引发土木堡之变。

一个几乎压断大明帝国脊梁的一场变故。

虽然朱见深前世只是一个小学的老师,可对于这场发生在正统年间的战争还是很熟悉的。

永乐五征漠北,朱瞻基也曾御驾亲征,威名远播,金戈铁马。

这让自己的便宜老爹觉得御驾亲征是大明皇帝的优良传统,但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些过于自信了。

张太皇太后离世,三杨相继凋落,孙太后并无太之主见,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一个可以对朱祁镇起到掣肘的人。

也先率领瓦剌大军进犯边境,在大太监王振的挑拨下,朱祁镇也想学父辈御驾亲征,正面击溃瓦剌,率领着京师所有的精锐,包括英国公在内的武勋集团,出兵塞外。

结果显而易见,失败了。

朝堂五十多名大臣,武勋集团,三十多万的京师精锐,全军覆灭,而朱祁镇也沦为了瓦剌的俘虏。

大明有衣冠南渡,靖康之耻的危险。

在此危难关头,朝中以于谦为首的官员,在与孙太后达成协议后,依旧以未满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但又为避免主少臣疑,将监国的朱祁钰推成了皇帝的宝座,并遥尊在也先营中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顺天府京城城下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京师保卫战。

打退也先进攻后。

大明再也没有永乐朝宣德朝的进取之心,开始走了下坡路,若不是朱祁钰稳住朝局,于谦用心辅佐,只怕大明的国运就被这一战败光了。

永乐大帝积累下来的威名,仁宣之治留下的家底也荡然无存。

被俘虏一年后朱祁镇被送回了京师,也被朱祁钰关进了南宫,这一关就是八年。

而在景泰三年的时候,坐稳帝位的朱祁钰将朱见深的皇太子尊位废除,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不过两年后,朱见济夭折,大臣们又复议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在这种微妙的宫廷关系中,朱见深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提心吊胆生活,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并且疯狂的爱恋照顾自己的宫女万贞儿,是姐弟恋的开山宗师。

便宜老爹朱祁镇回来后,也没有安生的过日子,朱祁钰重病期间,在徐有贞,石亨的帮助下,夺门而出,重新登基,并且杀了柱国大臣于谦,开始了天顺之治。

人生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废除了人殉制度。

朱祁镇第一次登基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皇帝,而第二次登基是从朱祁钰手中夺来的皇位,也有人说是从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手中夺来的皇位。

不过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历史中的朱见深也是褒贬不一。

朱见深与朱祁镇的开局也不一样。

朱祁镇接过 的是经过仁宣之治的大明帝国,而朱见深接过的是又经历八年黑暗天顺时代,满目疮痍的国家。

有人说朱见深是英武之帝,有小汉武之称,在位前期,收复了老爹丢失的河套,险些灭亡了女真部族成化犁庭,又妥善解决了自元代就产生的荆襄百万流民,安定两广,但在位后期,却因为独宠万贵妃,喜欢特务运动,开创皇庄,被惯于先明后庸的称号。

不过历史是个小姑娘,属于胜利者。

土木堡之变给大明带来的后遗症可不仅限于天顺,成化一朝,对于明朝中后期都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大明由盛转衰的一次大波动。

得知自己处于明朝的哪个时期后的朱见深,便想着是否能够凭借自己阻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可他看着被递到嘴边吃饭的家伙后,心中不由苦闷不已。

我还吃着奶呢,怎么去阻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要是自己真傻不愣登的跟朱祁镇说,老爹你不要亲征,你一亲征,老家有被端掉的可能,一定会被当成祸国秧民的妖孽来对待。

虽然毫无办法,但日子还是一天一天过去,一年的成长,朱见深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也”学会“了说话。

因为是朱祁镇的第一个儿子,在母妃周贵妃宫中养了半年后,便被太后要了去。

也就是在孙太后的宫里面,朱见深学会了说话,第一个喊得不是爹,不是娘,而是皇奶奶。

这可是让孙太后高兴不已。

而朱见深也清楚,母亲虽是皇贵妃,但一切的权力来自于老爹,而老爹虽是皇帝,再过一年自身难保,能够帮助自己改变命运的也只有眼前的孙太后了。

所以在孙太后面前,朱见深的伪装很深。

第4章 于谦

就这样朱见深一直在孙太后的宫中被养到了两岁。

“皇奶奶,皇奶奶,你能给我讲一下皇爷爷的故事吗?”

未满两岁的朱见深就这样赖在了孙太后的宫中,就算是母妃那边派人来抱,也不愿意离开,这可是自己的保护神,怎么能随意离开呢。

首节 上一节 2/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