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1节

第31章 尾声

十万明军由紫荆关出发,马不停蹄,终于看到了北京城的轮廓。

而一路上张辅等人都能看到攻击小县城的蒙古士兵。

这些小县城也早就组织了团练,虽是城小兵少,但从京师溃退下来的蒙古士兵早就没了刚入关时候的锐气,也拿这些小县城没有办法。

夜里面,因各部首领被也先祭旗,对于各部的约束大大减少,有些脑袋灵活的就趁着夜色偷偷跑了。

北京城那么难打,不如在周边劫掠一番。

大明早就做好了坚清壁野的准备,蒙古的散兵游勇只能将目光转移到了城池中。

京师被蒙古围攻,在周边一带早就风声鹤唳,蒙军每每去劫掠都会碰个钉子,又怕前线大败,不敢久留。

不过没有找到财物的蒙古人气急败坏,将乡下的房屋全部搜罗一番,实在找不到财物的就放火焚烧。

战后统计,蒙古破坏了数千个村庄,捣毁百姓的房屋数十万栋。

张辅立即分出两万的骑兵到处在京畿周地找寻蒙古败军的踪迹,而自己率领着大军继续赶往京师。

到了下午时分,终于看到了北京城。

于谦不负众望,将蒙古军打的节节败退,而张辅等人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开始布置合围之局。

也先让自己强自镇定,收拢散兵,并对派人去西直门督战的阿贵处传下命令,让他收拢瓦剌本部军马,让他们自行找到明军的合围薄弱点自行突破。

当也先聚集了数万的骑兵部队后,便向着张辅的中军冲去。

现在明军长途跋涉的赶到,阵型还没有彻底布置成功,只有在此关头冲击明军中军,打乱明军的部署计划,才能让自己的瓦剌军不至于全军覆没。

他们可不如明军一般会防守,也无那么多的火器可以使用,只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极致,才能在危局中找到一条求生之路。

此时的也先也拼命了,他亲临阵前,迎着炮火朝着明军中军发起了进攻。

也先的反应如此之快,确实打乱了明军的初期部署。

中军两侧的军马以合围之势,向也先率领的蒙古军发起了冲击。

而在中军阵前摆满了拒马柱子。

张辅抽出自己的长剑,对着身旁的将领喊道:“诛杀也先,诛杀也先。”

成国公朱寿,泰宁侯陈瀛等人纷纷拔出自己的武器,振臂高呼。

既然你想打乱部署,我们便尽早的解决掉你们。

而后前沿士兵将拒马柱子移开,朱寿,陈瀛等将领引中军大部迎战。

张辅已七十多岁高龄,当然不能再行冲锋之势,这段时间的赶路都已让他如强弩之末,若不是心中回援京师的念头坚固,只怕会在半路上都病倒过去。

中军阵营数万骑兵迎着也先的军队冲锋而去。

又是一场厮杀。

而阿贵听到也先的命令后,也不敢有丝毫迟疑,当即率领自己的本部军马在战场上不断游走,救援瓦剌本部的兵士。

阿贵的督战军马一撤退,进攻西直门的蒙古兵也立即兵溃千里,纷纷逃命,没有一丝章程。

而在城墙之上的于谦根本看不到那么远的地方,看着城下瓦剌的骑兵以乱,正在思量下一步的进攻计划时。

一名探查的斥候慌慌张张跑来。

“于尚书,于尚书,英国公张辅率领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北京城三十里外,并与也先的残兵交战。”

于谦听完这斥候的汇报后,当下大笑出声。

”天佑大明,速速传令,城墙守备之外,全军出击,配合来援的英国公全歼鞑子。”

于谦的命令下去后,行动迅速的明军九门大开,数十万大军全线压上。

蒙古人被斩杀的何止万人。

看到局势对自己越来越无利,阿贵也只能放弃救援自己的瓦剌同胞,率领着兵马朝着西北方向飞奔而去。

他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明军士兵。

知道自己这方已经被包围了,他派人吹响号角,想要找到他们的太师。

可也先怕阿贵率兵救援,早就将自身的旗帜丢弃,也不允许身边的号角兵回应阿贵的号角声。

他失败了,可他不能将瓦剌的全部身家赔了进去。

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瓦剌的勇士们开往一条奔赴大草原的生命之路。

对,当他看到张辅所率领的明军时,他就知道了自己的失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好了解决的方案、

他可曾悔恨没有听取阿刺的意见吗,不,他从未有一丝后悔,因为大蒙古的勇士想要的东西只能依靠他们胯下的骏马,他们高举着的弯刀。

他虽然失败了,但 他的子孙会获得成功。若是没有人敢尝试进攻北京城,那么他的世代子孙将会把他们祖先的荣耀给遗忘。

对于死亡,也先并不恐惧,他唯一不甘心的是,自己的冒险计划没有成功,他没有做到成吉思汗铁木真所做到的事情。

而阿贵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他明白了也先的一片苦心,而后号令自己身后的两万骑兵,朝着明军构置的防线发起了冲锋。

因为也先的搅局,张辅所率领的明军并没有布置好,再加上也先以自己为引子,吸引了明军的目光。

现在的合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阿贵率领着两万骑兵用了很少的代价,便冲出了明军的第一道防御。

突破后的阿贵没有停留,他要去紫荆关,找到阿刺知院,这个瓦剌军中的二号人物,商讨如何救援太师。

可阿贵却不知道,本应该把守紫荆关的阿刺已经死在了紫荆关中,他也不知道他们的太师已经身陷重围,他的头颅过不了一会儿,便会被一名明军割掉,而后传首九边,震慑士气所用。

奋力拼杀的也先知道他的结局,可却不知道紫荆关中的阿刺已经死去的事情。

他们想要进攻北京城,需要突破紫荆关,或是居庸关,可居庸关离宣府太近,两方可互相支援,再加上居庸关的防备力量又是紫荆关的数倍,蒙古人短时间内根本就对居庸关造成不了重创,弄不好又是一场大同之战,所以也先才在喜宁的建议下,选择了紫荆关。

而留下二号人物阿刺把守紫荆关,是因为紫荆关是瓦剌人的唯一退路,一定要留在瓦剌人的手中。

可紫荆关从头到尾都没有丢……

第32章 皇帝叫门

一队数千人的蒙古溃兵,并没有像其他的蒙古军一般,尝试进攻小城,到处烧杀抢掠。

他们的目标很单纯,快一些回去。

领头约束这些蒙古人可不是一般人,而是脱脱不花大汗的亲弟弟阿噶巴尔济济农。

在也先进攻大明之前,已与脱脱不花势如水火,不过相对于苟延残喘的元廷,也先对大明的兴趣更大,需要统合脱脱不花大汗的部众。

进攻大明就需要集合所有的力量,所以也先并没有在事先将脱脱不花的北元给灭了。

而阿噶巴尔济济农作为脱脱不花的弟弟,便暗自潜入了随军之中,也是有着自己的图谋。

若是也先打得好,一切顺利,便抢掠财宝,人口,可若是也先打的不好,遇到了挫折,就拿下朱祁镇,以此来于大明增加谈判的筹码。

他们到了紫荆关下的时候,却发现紫荆关上还是飘荡着明军的旗帜。

阿噶巴尔济济农大惊失色,同样心中也有狂喜的情绪,他们这数千人的骑兵部队怎么弄都行,可也先却是将老巢都带出来了。

对黄金家族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大明,而是也先。

也先的瓦剌大部回不去草原,对于脱脱不花大汗来说,是一件大喜事。

十六万蒙古大军有八万都是来自于瓦剌部落,也先志在必得可是将瓦剌的主力都带了出来。

要是全军覆灭的话,那么北元最大的威胁就会消失。

不过人都是怕死的,阿噶巴尔济济农可不愿意陪着也先死在关内,他手中可是有着朱祁镇这张王牌。

阿噶巴尔济济农将弯刀放在了朱祁镇的脖颈处,而后命令朱祁镇让城头的明军开关,放他们出去。

朱祁镇知道若是自己不照做的话,一定会被走投无路的蒙军杀死,便对着城墙上的明军高喊:“朕乃大明皇帝,尔等速速打开城门,让这些蒙古人安全出关。”

而事先得到消息的韩青与孙祥二人已经到了城头。

韩青并不认识朱祁镇,可孙祥是京官,认识朱祁镇。

韩青铁青着脸问道:“那个人真的是太上皇。”

孙祥叹了口气点头说道:“正是太上皇。”

“孙御史如何看。”

孙祥久久不愿说话。

他是读书人,按照他的想法来说,是不应该开关的,但他所受到的忠君体国的教育,却让他开不了这个口。

韩青也不为难他。

“大明的天子怎能死在蒙古人的手中,我们愿意放他们出关,但是他们要将太上皇留下。”韩青对着身旁懂得蒙语的士兵说道。

听到韩青的话后,孙祥松了一口气。

那名士兵便用蒙语告知了下面的阿噶巴尔济济农,而阿噶巴尔济济农却大大一笑,说道:“我的弯刀一旦离开了你们皇帝的脖子,你们这些汉人就会一拥而上,将我们全部杀光,我不信任你们,我以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名义起誓,只要你们放我们离开,就算回到了蒙古,我们也不会杀了你们的皇帝。”

蒙古士兵将阿噶巴尔济济农的话传达给了韩青与孙祥。

二人听完后,对视一眼。

孙祥说道:“韩指挥,会不会是蒙古人的计谋。”

“应该不是,若是大部的话,应该会与英国公等人相遇,也不会那么快的到紫荆关。”

首节 上一节 21/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