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16节

"魏国公骗人,各位同僚,魏国公是年初的时候,才摆的寿宴,当时只有京营的几名将领参加,今日根本就不是他过寿……”

徐承宗听到下面的官员针对他过寿的事情,发飙,当下有些蒙,而徐有贞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丝毫没有替他说话的打算。

但魏国公府的牌面不能丢啊。

当下心一狠,将自己面前的桌子一脚踹翻,让下面正在声讨他的官员,稍稍停止。

而孙原贞等南京大员,也是稍稍一楞。

这魏国公一直都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啊,怎么现在那么激动。、

当然,这些大员都不知道,经过昨夜徐有贞那几乎不要脸的打压,语言嘲讽,让沉得住气大度的魏国公已经消失不见了……

当然也让魏国公反应了过来。

国公爵位来自于朝廷,来自于陛下。

若是这些臣子都质疑朝廷,质疑陛下,自己这魏国公在应天府镇守,是不是就说明没有一点用处了。

那以后才是真正的养老啊……

掀桌子了,掀桌子了,下一步是不是恶仆打人呢,算了,咱们先停一会,休息休息再喷魏国公。

我们不是怕魏国公,我们只是感觉他士气正旺,想先退避三舍,而后再想办法,喷晕他……

这也不叫畏惧,这叫战术性后撤……

“什么寿宴不寿宴的……”

“本国公问你们,朝廷大员来到应天府,你们为什么不去迎接,是在质疑朝廷的新税制,不满朝廷的新税制,或者是不满徐都御史……”

听到魏国公的话后,官员们也开始小声嘀咕起来。

“说什么呢,他不也没去。”

“对啊,还有脸说我们,要不是想着他这个寿宴有所图谋的话,本官才不来呢……”

“魏国公府,哎,没骨气喽……”

下面的嘀咕声,让魏国公大为恼火,

“徐都御史是代表陛下来此的,虽然本国公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第一时间去迎接,可现在是后悔之极,也迷途知返……“

“应天府新税制从我魏国公府开始……谁敢捣乱,废话连篇,本国公决对不会放过他……”

徐承宗也豁出去了,自己儿子上了徐有贞的床,自己可不能只在旁边看着船翻了……

徐有贞听着徐承宗说的话,心中波澜不惊。

他差人将徐承宗踹翻的桌子又扶了起来,而后高声说道:“今日,是丈量了魏国公府的土地,而明日就是六部官员的土地,各位尚书大人,你们有什么话说吗?”

六部尚书坐在最前面,也是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的老头子。

他们平均年龄六十五岁。

人老成精。

兵部,工部,户部,吏部还少数有点权力,而礼部,刑部就是真正的摆设了。

现在礼部尚书王明仪,也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他的眼神已经有些浑浊,看着徐有贞开口说道:“徐尚书,你在说什么,本官听不清楚,大声一点……”

徐有贞听到王明仪的话后,眉头一皱。

这南京的官员玩的真花,昨夜魏国公想靠着醉酒逃脱,今日这王尚书就凭着耳背推脱吗?

不过徐有贞也不惯着。

“将王尚书搀扶过来,离得近一些,就听的清楚了。”徐有贞看向了赵聪嘱咐道。

“是,大人。”

说着两名锦衣卫走到了王明仪的身旁,左右搀扶,将其弄到了徐有贞的身边,而徐有贞对着王明仪笑了笑,而后将嘴伸到了其耳边,双手捂着高喊道:“王尚书,本官说,明日去你家清查田产。”

这一嗓子,险些送走王尚书……

第241章 杀大鸡,吓小猴

王明仪是真的耳背吗?

不,他耳朵比谁都灵光,刚刚那样子说,只是耍个小聪明。

可徐有贞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让他差点变成了真耳背。

“听到了没有啊,王尚书。”

这两个人都是礼部尚书,他们此时站在一起,一北一南,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老一少,显得很有画面感,也让百官们稍稍i安静了一些,先看看两个礼部尚书有什么独角戏给大家唱一唱。

王明仪脸色很不好看,他的耳朵嗡嗡叫起来,本以为徐有贞会伏在自己耳边好好说话,没想到他在鬼哭狼嚎。

自己都六十五岁了,这一嗓子差点都让自己提前过去……

“本官是耳背,又不是聋子,徐尚书太过无礼了。”顿了一会儿后,王明仪开口说道。

徐有贞哈哈笑道:“本官是怕王尚书听不到。”

“本官现在被你喊得才真有点听不到了。”

“那刚刚王尚书是听到了吗……”

“你……”

“别再说题外话了,你对新政是什么态度,快些说来,说的差不多了,本官也好做些判断……“徐有贞明显有些不耐烦了,自己是在这里办事的,可不是在这里表演的。

王明仪支持吗?

肯定反对啊。

记在他名下的土地在南京不能说是第一,前三也没跑了,他五十八岁就当上了应天府礼部的尚书,又没啥干,可不就是想着办法给后代子孙张罗家产。

自己最大的孩子都五十了,功不成,名不就,还需要他操心。

自己最小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眼看着自己就要入土了,也要给他们娘俩张罗。

二十几个孙子,嗷嗷待哺,不还是要靠着自己这年老的身体支持,也都需要应天府那三千亩良田养着,要是这新税制推行开来,家里面可是要少很多收入的。

而且最让人生气的是,新税制还根据官绅的土地所有的亩数,让其交纳粮税。

这可是要了王明仪的老命了。

新税制一旦推行开来,他们家就要少了三分之一的收入,这不是坐吃山空了吗,怎么行。

听到徐有贞的话后。

这王明仪知道徐有贞要跟自己刀见刀了,他眼中的浑浊立马消失,而后环顾了一番坐在下面的应天府各司官员。

这些官员都用看英雄的目光注视着他。

自己是二品大员,能拼一拼。

自己要为不敢发声的人发声,要为不敢反抗的人反抗……

自度不为人后,赴死敢为天下先,敢上九天将月揽,为邦不惜鲜血流不都是自己说的真实写照吗?

想到这些,王明仪本来有些弯下的腰杆,也挺直起来。

他看着徐有贞:“徐尚书,问本官是否,支持新税制。”

徐有贞点了点头,没有言语,仿佛也看出了王明仪心中的打算。

"本官只有一番话可讲。”

“徐有贞,李贤,于谦三人乃蒙蔽圣听,乱民乱国之逆臣,注定会被唾弃万世,而所提新税法,更改祖制,不合法礼,祸国殃民,新税乱国,注定不得人心,无法在应天府推广下去。”

“本官也劝一下徐尚书,早日悬崖勒马,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王明仪的话说出口后,就连站在一旁的魏国公都心神一震,这老头,头铁,聪明,极品老六啊。

先是给皇帝陛下找个借口,将其带出来,就可以好好骂,徐有贞等人了。

这已经是臣子之间对于政事的分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虽然魏国公心知肚明,这对于新税制的推行没什么鸟用,但打击打击徐有贞的嚣张气焰,也是魏国公想看到的……

而下面的百官听着王明仪的话后,纷纷高呼。

“王尚书,说的对……”

“王尚书说的太好了……”

“乱民乱国之徐有贞滚出应天城……”

…………

王明仪对着自己刚刚的那番话,很是满意,他稍稍摆了摆手,下面的声音瞬间消失。

下面的官员们可是给了王明仪十足的面子……

当然,这也让王明仪有些忘乎所以了。

“众位同僚,可愿与我王明仪一起赌上身家性命,联名一起,共同上书御前,弹劾徐有贞,抨击新政……”

话语落下,下面寂静起来了。

再也没有了声音。

你上去干可以。

首节 上一节 216/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