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27节

迷迷糊糊的徐俌当然听不出自己父亲的言外之意,他听到徐有贞没事的时候,就咧嘴笑了笑:“爹,我能见徐都御史吗?”

“他现在公务繁忙,等你好了,爹再去找他。”

徐俌也没有强求,只是艰难的点了点头。

“爹,我梦到,我去京师了,见到了陛下,见到了京营,也见到了草原,爹,儿子能跟先祖一样饮马大漠,纵横北地吗?”

听到这句话,徐承宗叹口气,而后赶忙说道:“你一定能,你比爹强,一定能……”

就是这句话,让徐承宗明白,儿子为何会舍出命来保护徐有贞。

他是魏国公世子,碰到这种事情,就是袖手旁观徐有贞也没有理由说什么。

因为徐俌不是徐有贞的护卫,也不是他的手下。

可徐俌却这样做了。

真的是被徐有贞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吗?

就算是有,但也不会让徐俌到了拼命的那一步。

他不是为徐有贞拼,他是为了自己前程拼,为了魏国公府重新的辉煌拼。

徐有贞是皇帝陛下的近臣。

在往后数十年内,都会是。

徐俌若是跟徐有贞有了深厚的感情,有了机会,徐有贞不可能忘了徐俌。

而徐有贞又何尝不知,所以才对徐俌高看一眼,这就是坦率且腹黑,有了理由,我就死心塌地的对你好,只求能给个机会。

这让徐承宗心中也是难受不已。

虽然他是魏国公,是大将军徐达的子孙,世代镇守应天府,守着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陵墓,面子给了,但里子却没给。

也就是因为一些众人皆知的历史性问题,导致魏国公府再也无法替大明冲锋陷阵。

徐俌要的就是这个机会。

即便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也想要试一试。

徐有贞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魏国公的上书,惹来陛下的雷霆之怒,锦衣卫头头朱骥来了。

在官衙后院之中,六十余名锦衣卫,一人一条长凳,都趴在上面,而他们旁边,站着行仗的锦衣卫。

徐有贞就站在朱骥的身旁,脸色很是难看,这些锦衣卫可都是因为自己受罚的。

他也跟朱骥求情,但却被一句,陛下旨意给堵了回来。

赵聪趴在最前面的椅子上,他头上的伤口已经结疤,可还能从中见到隐隐血丝。

“陛下让你们保护徐都御史,出现这种事情,本应该重罚,可徐都御史一直为尔等求情,将此事归纳己身,说是自己不听劝告,冒失行事,本指挥使思考一二,这次便定下四十军杖,以儆效尤。”

“你们服不服。”

“服……”听完之后,这些受罚的锦衣卫齐声高呼。

实际上锦衣卫也是军队的一种,只不过是只听命于皇帝,比一般的军队地位高一些,待遇好一些,但他们的管理与营军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行杖。”朱骥高喊一声。

最初,这些汉子们在杖责之下,强忍着不让自己发出痛苦的而声音,可挨了二十下后,便就有些承受不住了,有的人叫了出来,有的人昏迷了过去……

行完杖责后,朱骥便对徐有贞说了朱见深的旨意,严查太学生城门堵人是否受到了官吏的挑拨,所以参与的太学生十年之内不能参加任何官学,不能参加科举……

本来根本就没有组织太学生们去干徐有贞的官员。

可徐有贞这次却找了八个官吏来当替罪羊,之所以要找到官吏兜底,说白了,就是想将这场争斗定在官员内部的矛盾之中,而不是士林与朝廷的矛盾。

这些官吏也都是心甘情愿的来当这个替罪羊。

因为这八个官吏底子都不干净,一直都是徐有贞握在手里面的牌,他们犯得事情,不仅会丢了性命,家产也保不住,可徐有贞给他们等价交换,你只要背这个锅,你犯得事情不提了,性命能保住,你的家人也能保住。

当徐有贞给这八个官员谈过话后,他们都自发认罪,让朱骥的工作略显轻松。

当然朱骥何尝不知道其中有些猫腻,他只能暗中调查,悄悄记下来,将这些事情暗中禀报给陛下。

陛下知道之后,敲打徐有贞,惩罚徐有贞,就是帝王的一念之间了。

朱骥虽然是个武人,但他也知道,将很多事情都放在明面上,是很不明智的。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来到应天府,三天抓了八个官,还都是三品大官员,而那些太学生袭击徐有贞的事情,也被摆上了台前。

八十二名太学生十年之内不能参加科考。

钱光第等组织者被从苏州,扬州都抓到了应天府,关押起来,这些人受到的处罚相对于之前的八十二名太学生就重多了。

终生不能参加科考,并且还在要牢中呆上两三年,接受大明思想再教育…………

第252章 飘飘然

随着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的到来,安静许久的应天府又陷入了一种沉闷的恐慌之中。

等到将官员们抓起来后,朱骥才去完成朱见深交代给他的第二道圣意,去魏国公府探望魏国公世子徐俌。

徐俌现在还没有彻底恢复,他躺在床上,脸色还是与常人有一些区别,他睁着眼睛,看着父亲,而后又看了一眼徐有贞,强行挤出来一个难看的笑容。

看到这个笑容,徐有贞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徐俌,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使朱指挥。他代陛下来探望你。”徐承宗开口说道。

而后徐承宗又随手指了指徐有贞开口说道:“我儿,这位是徐有贞,徐都御史,他也来看望你。”

当然徐承宗这也是故意给徐有贞难堪,不过徐有贞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世子,现在感觉如何,陛下可是很担心你啊。”朱骥开口说道。

徐俌笑了笑,开口说道:“多谢陛下关心……”

“多谢朱指挥使关心……”

“多谢徐都御史关心……”

“我,我无碍……”

他的声音绵软无力。

“安心养伤,早日康复……”朱骥看着徐俌缓缓开口,还没有说完,却听到了徐俌轻微的鼾声,再仔细一看,竟然是睡着了。

“说着话,说着话,就睡着,估计我儿还需要数月的静养,失礼了,朱指挥使。”

朱骥点头应道:“魏国公切莫如此说,哪有失礼之言,不如我们出房再聊,不要打扰世子休息。“

徐承宗做出一个请的动作后,便率先朝外走去。

在应天府,也只有魏国公能在锦衣卫指挥使面前如此托大了。

三人来到大堂,下人上茶。

不过朱骥与徐承宗只是简单的聊了一些徐俌的伤。

魏国公不想与锦衣卫朱骥有过多的接触,而朱骥同样也有这个想法,故再魏国公端茶送客后,朱骥便于徐有贞一起告辞。

朱骥在应天府并没有呆多长时间,自应天府离开后,便直接到了山东,走海路,到辽平府。

大明与辽平府,朝鲜之间的海域,在此时全都是大明的海疆,已经成了大明的内海。

朱骥到辽平府,而后数百锦衣卫在一队骑兵的引领下,朝着辽平城而去。

………………

乾清宫中。

朱见深正在看着应天府来的奏疏,第一份是徐有贞的请罪奏章,第二份就是朱骥的调查密奏,将他发现的应天府的情况全部写在了上面。

徐有贞的奏章一方面是功罪,另一个方面就是为徐俌请功。

对于徐有贞的隐瞒,朱见深初时很是生气,可过了一两日,倒是能懂一些徐有贞的苦衷,而这份请罪奏章中,也将他在应天府搞得那些暗地里面得勾当,全部说了出来。

跟朱骥得密信并无多大得出入。

现在坦白了,就有点晚了。

即便是为新税制,即便是为了朝廷,但朱见深也没有轻易饶恕徐有贞的打算,这两年他顺风顺水的,有点飘飘然了,自己必须要给他泄泄气。

朱见深也能从点见面,徐有贞跟自己一条心,都会有事情瞒着自己,那满朝的文武,大明全境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吏,他们暗处的事情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朱见深知道,短时间内,他也无法针对于此做出多大的变动。

而在原先历史中,增设的西厂,锦衣卫的扩充,都是皇帝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瞎子所做的举措。

看来,自己亲政之后,还是要走老路啊,西厂增设不增设再说,锦衣卫是一定要扩充的,现在的锦衣卫有七千余人,包括宫廷皇帝亲卫,在锦衣卫中自成一营的大汉将军一千五百人。

而徐有贞为徐俌请功,也是不留余力。

而看着这些请功华丽字眼,朱见深来了兴趣。

从刚开始徐俌在新税制推行之初事事亲为,到后面为徐有贞舍身取义,徐有贞写的清清楚楚。

某一方面来说,徐俌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进入了朱见深的视线中,并且引起了皇帝陛下的注意。

在大明中后期,徐达魏国公这一脉的子嗣没有定国公这一脉的兴盛,究其原因,用成王败寇来形容也不为过。

若不是朱见深不同寻常,魏国公这一脉几乎很难被重用。

首节 上一节 227/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