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55节

徐有贞听到杨善这句话后,稍有愣神,而后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杨大人,您瞧我笨的,没想到杨大人养在家,竟然还想着为国策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徐有贞一直都没有听懂杨大人的言外之意,是徐有贞的过错,还望杨大人谅解宽恕,今日下官便写奏章,将杨大人的好心,奏报与陛下。”

杨善脸上多有不快,你怎么顺杆子跑啊。

“徐有贞,我何时说过要帮你了。”话一说出口,杨善就知道不对劲了,这徐有贞自己不说,是等着自己说出来的。

果然,徐有贞听到杨善的这句话后,哈哈大笑:“杨大人,您不是帮我,您是帮朝廷,是帮您这杨家,还是说,杨大人归养在家,不愿意帮朝廷,帮陛下呢。”

杨善冷哼一声:“徐大人终于想明白了,我已经离退了,帮是情分,就算不帮,这朝廷,陛下也挑不出什么理。”

“是啊,可杨大人您别忘了,我徐有贞现在是礼部尚书,您百年之后的谥号,如何上,可都在我一念之间,若是你这次帮了朝廷,等您百年之后,我就有理由给您上高一些,可若是这次杨大人没有帮,那杨大人也了解徐有贞,忘了,拖着这就是常态了,弄不好为官一辈子,连个朝廷下发的谥号都没有。”

”徐有贞,你狠,连死人的主意都要打啊。”杨善气的只啰嗦,而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罢,也罢,我帮,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

徐有贞听到杨善的话后,心中大定,但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淡然的说道:“杨大人有什么条件,尽管说来。”

“我有两个孙儿,想来啊,也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不出什么门道了,如果你答应我,让我这两个孙儿也能端着官家的碗,我就帮你,实不相瞒,有我帮你,杭州半年足矣。”杨善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平静下来了。

这件事情对于徐有贞很是简单,而对于杨善来说,也很是简单。

只所以让徐有贞出面安排,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看重的并不是一个公差,而是要徐有贞出面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杭州城中的官吏知道,这杨家跟徐有贞关系是非常好。

徐有贞漠然不语,他本是要用公器跟杨善做交换,没想到杨善却不满意,想让自己个人出面,用私情来还。

思考片刻后,徐有贞还是答应了杨善。

因为他不可能将杨善逼的太急了,这家伙在朝中门生故吏众多,若是他带头出来,弄不好京师又是一阵幺蛾子。

做好交易后,徐有贞搀扶着杨善,出了大堂,外面守着的人看着二人说说笑笑,像是感情极好的样子,当下都是暗暗道了一声:“都是老狐狸。”

徐有贞在杨善家中用了午饭后,又与之详聊了一番,做了些规划,便告辞离去。

这次杨善不顾老迈的身体,将徐有贞送出了门外。

也让很多盯着这里的官绅耳目看了去……

送走徐有贞后,杨善便回到了大堂中,对着自己的大儿子杨宗说道:“将咱们的田地,庄子数量,杭州城中的那些铺子,都归纳好,给徐有贞送去。”

“父亲,这,这是要遵从新税制的规制交税了吗?”杨宗赶忙说道,他们家大业大,要是按照新税制交税,这一年的收入平白去了三四成,多是不舍。

看着自己的儿子多少有些着急,杨善只是淡淡的笑着:“我儿啊,为父给你说些道理,你且听着。”

“这大家族,守住财,就败了运啊,许多人都看不明白,多少家族啊,不都败在这上面了,跟朝廷作对,能活,跟下面办事的官员作对,必死无疑。”

“为父在京为官那么多年,可是知道,这些当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心有多黑,给他们闹,找麻烦,即便现在拿你没办法,到事后,还是会惦记着你,对你清算一番。”

“陛下亲政在即,现在朝中真是小鬼翻腾,大神坐立难安之际,局势啊,你也看不懂,为父虽然赋闲在家,但依然有门生在朝,这些人可都是我们杨家之后安身立命之所在,为父不能拖累他们。”

“新税制之法,已有两年了,应天府都听话,遵从,我们又能做什么事情去违背的,所作的事情自认为聪明,实际上都是螳臂挡车,将命白白丢掉。”

“要遵从,不仅我们杨家遵从,我还要带着大家伙一起遵从,那时候朝廷会记着我们杨家的这份功劳,以后啊,有什么好事,也会想着你的,徐有贞有什么好事,也要想着我们杨家。”

杨宗听的一愣一愣的,这杨善说的话对于他来说,摆明就是朝纲了。

他听的一知半解,赶忙开口问道:“那为何父亲从一开始就想着帮徐有贞了,可说话之间儿子却觉得,是像让徐有贞胁迫,他占了大便宜似的。”

杨善笑了笑:“徐有贞这个人以前都是个心气高的人,想着如何与众不同,现在位高权重,又是皇帝陛下面前的近臣,我捧一捧他,让他的心气顺上一些,也不妨事,最重要的是,你的两个儿子以后都挂在了徐有贞的名字下,不说有什么大出息,但也能在这杭州城中,守着咱们的这份家业。”

“父亲睿智,孩儿还是不懂……”

“不懂也好,懂了这些事情,倒也过得不快活,你给我下帖子,所有跟我们家有往来的,都下这个帖子,我啊,也为这大明朝唱最后一出戏了。”说着杨善慢慢的站起身。

杨宗赶忙上前搀住父亲:“是,孩儿待会就去办。可定在什么日子。”

“我瞧着三月二就是个好日子,就定在那一天吧,到时候别忘了给徐有贞也下一张帖子,礼多人不怪,总是有用处的。”

“是,父亲。”

杨善是杭州这些年出的最大的官,而且对朝中对这些同乡的人很是照拂,年轻一些刚刚入京为官,都会给些银钱贴补家用,年纪大一些的,也会给在晋升的时候说说话,找找关系门路。

这些退下来的官员,大多数都敬佩杨善的为人,其他家族,后辈中人在朝为官,也是依仗着杨善这条留下来的线,所以他在杭州官绅之间说话,决对比杭州知府,甚至徐有贞都要重上一些。

这也是徐有贞为什么来找他的缘故。

而坐在马车上的徐有贞,此时也是一脸笑意:“杨大人,不让您觉得能够拿捏住我徐有贞,您又怎么可能尽心尽力的办事呢……”

两个人一见面,就在互相试探,看似徐有贞占了上风,实际上是杨善占了上风,可若是说杨善占了上风,也是不够全面…………

第287章 备边大将

杨善说到也做到了,他在杭州城中,有着威望,有着那种潜在的话语权。

他在徐有贞在杭州城新税制更改工作后,走在了前面,充当了第一个说客,这让徐有贞在杭州等地的新税制更改,与应天府的更改完全不一样。

在应天府的时候,就是硬着来的,可在杭州却变成了软着来,即便是对于毗邻杭州的苏州来说,两个不同的地方,也是用着不同的套路方针进行。

徐有贞主持的新税制在南方风生水起,在半年之后,几乎都开始走上了正轨。

而因为杭州的事情,徐有贞也多番上书给杨善说尽了些好话,朱见深看着这些奏章,酌情下旨,赏赐杨善。

或是表面平静,背地里面却暗流涌动,或是表面有些风波,但背地里面的反抗却全部消灭,在这两种方式下,官绅百姓都开始默默的接受了新的税制。

当两京开始推行新税制,当朝廷内部没有成气候的反抗势力的时候,当陛下越来越大的时候,众人都心知肚明,这新税制迟早有一日会出现在大明朝的每个地方。

成化十一年。

小皇帝登基的十二个年头,两岁御极的帝王,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大婚。

大明朝另一个尊贵的人也即将产生。

对于皇家来说,少年天子迎娶皇后是一等一的大事情,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成化十年开始的选秀,各方势力纷纷显露神通,许多人将主意都放在了皇帝的生母周太后身上,送礼的,送银的,在周太后的生母娘家络绎不绝。

最初的周太后还当自己是真的能在自己儿子的婚事上,有些权力,可事情的发展,却告诉了她,她婆婆在,自己想要在紫禁城中当家作主,还是做不到的。

太皇太后定下了一个女子。

也没有与她商议,直接定下来的,当然周太后心中也清楚,这里面还是有着自己儿子的身影,不过十月怀胎,为大明生下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到了这种大事上面,自己这个生母竟然做不得主,让周太后很是生气。

周太后不敢在孙太皇太后面前说什么,只能在朱见深面前说一些牢骚的话。

而后朱见深就受到了来自亲生母亲长达大半年的背刺。

周太后通过自己的方式,见到了张妍,只第一眼,就跟那婆婆看儿媳,越看越不满意。

周太后觉得张妍言行举止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也只能从外貌上下功夫了,说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子,生的太过骄艳,不太合适给自己的儿子为后。

她便以此为理由,找到了朱见深,让朱见深考虑考虑自己给他挑选的三个女子。

朱见深听到之后,只是不断的苦笑。

周太后给自己挑选的,包括吴氏 在内的三名女子,哪个不比张妍长得艳丽美貌。

周太后怕婆婆,有什么意见不敢跟婆婆说,就想着自己影响到朱见深,让朱见深去找孙太皇太后,想让自己儿子当枪使。

可朱见深从小就聪明,对自己母亲拿捏的很是到位,有的时候她气冲冲的来找朱见深,却被朱见深用巧言化解,脾气也无的放矢,只能怒气冲冲而来,怒气冲冲而归。

而周太后每一次来找朱见深,那孙太皇太后就立即将周太后召到她的宫中,训责一番,站站规矩。

现在的孙太皇太后的身体也越发的虚弱,这是朱见深肉眼可见到的虚弱。

他很是心疼,也曾经自责过,不过朱见深还是以国家社稷为重的理由来阻止自己的优柔寡断,绝不松口让自己的父皇提前回京。

朱见深现在的表现在外人看来,是有一些薄情寡恩的君王常备之优良品质。

可对于他自己的皇奶奶,母亲还是有些真感情的,当然,即便是远在塞外的老爹朱祁镇,那也是时常挂念,每每提起,身子颤抖,眼中含泪,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可看着的官员却不知道当时朱见深的心中一直在默念:“爹啊,你要好好学习,家里面不用担心,不要惦记着那么早回来,等我找精明的工匠将那南宫翻修一番,将那南宫的城墙加高一些,将那院子里面的树木全部砍完,将那宫门在做的坚固一些,就将你悄悄的接回来住着。”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选秀的妃选也接近尾声。

五十取三。

张氏,王氏,吴氏。

这三个女子中会出现一个皇后,在选秀之前也已经定下来了规制,其余的两个为妃子。

当然其他的五十个女子,也不是全部都打发走,有十人留在了宫中。

这些女子在皇帝大婚之后,会变成选侍,若是有能力为皇帝生下一儿半女,自动的往上攀升一个台阶,成为妃子。

这十个女子都是朱见深的长辈为其挑选的,孙太皇太后挑选出了三名,生母周太后也为朱见深挑选了三名,至于一直深入检出,烧香理佛的钱太后也为朱见深留了三名,至于另外一名,是朱见深自己通过手段留下来的。

这个女子在这一届秀女中,生的是最漂亮的,不过却是性子最急的,脾气最躁,琴棋书画样样都不算拔尖,自身又是出自官宦之后的女子,有着一些性子。

若是按照常规的路子选,她只能陪跑。

可朱见深见了一眼后,就忘不掉了。

便用了些手段将其留在了在宫中侍奉的资格。

朱见深很是看得开,皇后选才,选侍择貌。

皇后就是妻子,选侍,乃至妃子都是帝王的小妾。

他以后要为大明付出一辈子汗水与努力的,提前享受享受,不也说的过去。

廷选定在了六月初,廷选之后,七月筹备,八月正式册封,到时候,坤宁宫就会迎来新的主人。

而在廷选之后,朱祁镇的皇子皇女们也要按照最高的礼制被迎回京师。

今日一大早,来自云南的一匹快马入了京城。

首节 上一节 255/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