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88节

而张保身后的太监都赶忙低下头去。

朱见深有些尴尬,背着手,直接绕过了张保朝下走去。

张保也不敢再问,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

朱见深走在前面,忽然停下脚步,开口对着张保说道:"早朝结束之后,朕要先见石亨,第二个是徐都御史,朕若是与他们两个人聊完之后,还有时间,便召见,于谦,李贤,徐有贞,石亨,韩雍,陈瀛,郭登,杨洪,若是跟石亨,徐有贞聊的时间太长,便在见过朕的弟弟妹妹们之后,在作安排。”

“是,陛下。”

“对了,他们现在到了吗?”朱见深接着问道。

“陛下,两个时辰前,入城了,现在正在南宫休息。”

“等到徐有贞来了,你亲自去一趟南宫,先替朕瞧瞧他们。”

“是,陛下。”

说完之后,朱见深便转过身朝奉天殿走去。

而大臣们也都进了宫城,在奉天殿外三五成群。

徐有贞今日也参加了朝会,他身边聚着的人最多,都是都察院的御史,还有礼部的二把手詹杨,众人聊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仿佛周围的官员都是摆设一样。

这是徐有贞想要的效果,自己一离开京师都是大半年,那又如何,我照样是京师最受恩宠的重臣,我不回来就罢了,一旦回来,我还是最风光的。

如此张扬的徐有贞,引来了诸多官员的目光。

石亨时不时的将目光掠过徐有贞,心里面暗道:“呸,神气什么,你知道我昨天跟谁吃的饭吗?”

而兵部尚书韩雍,也是毫无表情的盯着徐有贞,就算是徐有贞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与其对视,韩雍也没有转移目光。

就连是跟着于谦聊天的重臣李贤,也时不时的看了一眼在徐有贞身边站在c位的詹杨,他明明是我提拔起来的,已经大半年没有拜访过我了。

而于谦也是有些心不在焉,一直都在想着昨日朱见深给他讲的事情。

“徐都御史,再过一年,江南的新税制完成,徐都御史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大功臣了。”

“可不是吗,到时候,徐都御史回到京师,陛下一定会更加看重徐都御史的。”

徐有贞听着,只用笑容回复。

当他察觉到了韩雍正盯着自己的时候,也将目光转移到了韩雍的身上,他曾经跟韩雍有过一面之缘,宁王的事情,就是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年轻人捅出来的。

对待这样有本事,又曾经是挂名都察院副都御史的韩雍,徐有贞可是有心亲近,当下,笑着给韩雍点了点头。

可韩雍看到之后,竟是没有半分的回应,还是那样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己,仿佛是在对自己说,你狂什么狂。

徐有贞心中苦笑一声,这是看不惯自己啊。

而韩雍对徐有贞并没有什么敌意,他虽然带兵打过仗,跟普通的科举出身的官员有着本质区别,可他也是执拗的人。

就跟于谦一样,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他这里有着完整的严格的标准,他用这个标准规范自己,也看不惯别人挑战这个标准。

石亨回京,陛下让于谦华盖殿赐宴的时候,徐有贞在华盖殿的张扬举动,将赐宴的国家大事变成了自己的争宠炫耀的秀场,这件事情不该做。

而在朝会之前,在皇宫之中,你可以说话,但要低声细语,你现在身边围绕着那么多的人,大声喧哗,这件事情也不该做。

所以,他看不惯。

韩雍也不知道,于太保是如何忍得了徐有贞的,若他是于太保,一定会好好告诉他规矩。

徐有贞如日中天,当年的杨善成为了他的垫脚石,得罪他,对于韩雍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可韩雍若是害怕权势,就不会死磕宁王了。

钟声响起,鸿胪寺高喊入班。

徐有贞身边的人才开始散去,而后百官依次列队进入奉天殿。

等到众人在奉天殿列队完成后。

朱见深走入了奉天殿,缓慢的登上玉阶,等到朱见深坐定后,众人行礼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等到官员们站起身后,第一个出列的就是于谦,当着百官的面,再一次的汇报了新税制。

顺天府秋收已经开始,初步统计,可收税银七十六万两,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粮食得价值,其中五十余万得真金白银都是来自于商税的份额,而这些税银有五十万两,可直接进入户部府库,虽然顺天府的民间商贸,跟江南,应天府相比,显得很古板,但他的人口体量在这里摆着,即便再僵化,也可以凭着体量跟应天府掰掰手腕。

每日朝会,新税制都是必须要谈得议题,所有得好事放在朝会上讲,一些变故,于谦会私下给朱见深禀报。

这也是为了让百官心中清楚,朝廷是认真得,陛下是认真的。

你们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当然这也是朱见深授意的。

而于谦说完之后,朱见深勉励几句,好好的夸奖了一番下面的基层员工,且再一次的提出,要给下面办事没有品级的干吏提高待遇。

当然朱见深,也不是说说而已。

朝廷能赚钱,也要学会花钱,不然银子都保存在府库之中,他的价值就变得微乎其微。

于谦说完之后,徐有贞看了看李贤,见他气定神闲,应该是没有什么想说的,当下,就想出列将自己再江南的功绩再百官面前,讲述一遍。

他脚步还未挪动,便被人抢先了一步。

“微臣韩雍,有一议,奏请陛下……”

徐有贞看着韩雍走了出来,不动神色的看了一眼韩雍,难不成,真当我徐有贞好欺负的不成……

第333章 松弛有度

当然韩雍也不是故意要挤兑徐有贞的,徐有贞只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韩雍在殿外的表现。

冷眼看待,满是敌意。

将韩雍对徐有贞的看法,表达的明明白白。

徐有贞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他不主动树敌,但也不怕政敌。

而徐有贞现在的位置,说白了,就已经是很多人的目标了,撂倒徐有贞,人人有责,一度在新税制刚刚推行的时候,成为了清流官员们的口号。

韩雍不是一个清流,但他却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跟野心,成为徐有贞合格对手,就是要走的第一步。

朱见深看了一眼韩雍,开口说道:“尽可奏来。”

“是,陛下。”韩雍恭敬回复道后,便紧接着说道:“陛下,泰宁候组织武勋子嗣出京历练,正在筹备之阶段,臣有一想法,可让大明的这些武将之后,连带着京营,团营数万精锐士兵,再次月调动,先到阳和,土木,整训一月。”

听到阳和,石亨瞪大了眼睛,看向了韩雍。

这家伙什么跟脚,怎么敢翻俺老石的旧账。

“陛下,自正统十三年开始,我大明军队,屡次兵败,先有阳和之败,后有土木之败,乃大明之耻辱,三军将士,应有知耻后勇之决心,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早再成化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再调集京营士兵,联防九边,虽花费巨多,但兵将斗志高昂,可微臣再查看兵部就联防兵将进君调换图志公文,发现军队调动所行,必绕土木阳和,仿佛走过这两个兵败之地,就会抬不起头来,就会将朝廷花费全部付之东流,毫无作用。”

“借着泰宁候所主张之事,臣将此事说出,望陛下圣断。”

朱见深听完之后,沉思片刻,没有回话。

朝中的百官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了。

而石亨虽然生气,可在不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思之前,也不敢出来怼韩雍。

更何况人家说的也没错,他着实无话可说。

而徐有贞听完之后,也是保持沉默。

为什么。

很敏感。

阳和之败了是石亨,可土木之败是太上皇啊。

朱见深虽是皇帝,可也没有能力将大明朝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就韩雍所说的这些,他就不了解,这是第一次听说。

长期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不好,可若是连面对失败过往的勇气也没有,那更是要命。

顿了许久后,朱见深才开口说道:“韩尚书,所言有理有据,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胜而骄纵自大,但也不能因败而妄自菲薄,武阳候。”

石亨心头一跳,赶忙出列道:“微臣在。”

“你可还记得为何会有阳和之败。”

“微臣永不敢忘。”

“那你可害怕回到阳和。”

“微臣绝对不害怕。”石亨心里面大呼不妙,这不会是让自己带队去阳和,再去土木走一趟吧。

听到石亨的话后,朱见深点了点头,保持了一阵沉默:“那就好,你与韩尚书,泰宁侯等人商议一番,你带队去土木,阳和走一趟。”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石亨愣了片刻,一个人成功的时间久了,还真的害怕见到自己失败的过往。

“怎么,武阳候,你害怕了?”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石亨才缓过神来,赶忙应道:“臣绝不害怕,臣遵旨。”

朱见深知道让石亨这种性格的人,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可是比打了一顿军棍还难受。

“武阳候,韩尚书,说的在理,你带着武勋之后前去,朕可不是让你丢人的,朕是想让你告诉他们,你是为何失败,让他们以后不要走这条老路,朕依然觉得,胜败乃常事,不以一场胜败的结果论英雄,你在辽东,战功彪悍,亦是这些武勋之后的榜样,要坦然面对,给这些后辈,做好一个榜样。”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石亨心里面也好受了一些,当下赶忙应道:“臣明白,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之托。”

听到石亨的话后,朱见深又看向了韩雍。

首节 上一节 288/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