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32节

听着张辅虚弱的声音,朱寿轻叹一口气,转过头去,不愿意再看,而陈瀛却是看着张辅,脑海中全是自己十六岁时第一次见到战无不胜英国公的情景。

朱骥,张保二人都是低着头。

“朕必须来,朕是替太爷爷,爷爷,父亲来看望国公爷爷的,国公爷爷莫说胡话,你可曾好一些?”朱见深轻声说道。

“陛下,陛下无需挂念,老臣已是风烛残年,已苟活六年之久,实在惭愧,惭愧啊。”

朱见深知道张辅说的还是自己老爹朱祁镇的那些破事。

“国公爷爷,乃国之柱石,父皇被擒获,不是国公爷爷的错,朕知道,皇奶奶也知道,我们没有人怪过你,国公爷爷,你要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等朕长大了,带朕去巡猎北疆。”朱见深说着这些眼睛已经蕴满了泪水。

他不是装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英国公对大明皇室的忠诚,在这一刻,朱见深才真正体会到在原先历史中,被土木围困的张辅是怎样的心情。

赢了一辈子的战神将军,看着昔日在自己手下苟延残喘的蒙古兵,大肆的屠杀着明军,那种不甘,羞愧,无助的感觉,是用文字形容不出来的。

或许他有机会逃脱,但他却不愿意逃脱。

听完朱见深的话后,张辅笑了笑,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他的笑容。

看到张辅咳嗽,张保吓了一跳,赶忙挡在了朱见深的面前,被朱见深训斥了一番,让其退下。

张辅咳嗽一阵后,胸膛不停的起伏,而后渐渐的平息下来。

“国公爷爷,朕此次来,还有一件事情想要询问您。”朱见深看着张辅好了一些后,才开口说道。

“陛下,陛下但说无妨。”

“军户可否能保百年强军。”朱见深的话一说出口,站在房间内的众人都有些愣神了,这陛下才八岁,就开始了解明制了吗。

张辅也微微愣神。

”军户,乃保证兵员之策,太祖皇帝是在,是在大唐府兵制受到的启发创建的卫所以及军户,但大唐的府兵制却有很大的隐患,土地,土地兼并严重,府兵无田可种,而大唐也从府兵制转变成了募兵制。”

“太祖皇帝考虑了其府兵制的弊端,便将所有的军田收为,收为国有,不允许私自贩卖,但一成不变之法,又岂能,岂能长久。”

“府兵制也好,军户卫所也罢,都,都会在一段时间后,产生一个结果,就是军户无田可种,沦为乡绅的佃农,名存实亡。”

"陛下,既然能够看到,看到这些,就应该去想着如何在,在卫所军户制下,另辟新法。”

张辅看的很明白,说的也很对。

在朱见深孙子辈的嘉靖皇帝时,土地兼并就已经开始显现苗头,因为自身的不稳定,导致明军战斗力直接下降,在面对沿海倭患的时候,处于下风,通常两三百的浪人就敢对一两千人的明军发起冲击,明军十打一,竟然还能被杀的丢盔弃甲,最后还是胡宗宪上书,戚继光自募兵士,练兵抗倭,才渐渐平复沿海倭寇。

在那个时候,明军军户卫所的弊端已经显现无疑了,然后期的皇帝并并没有改变的想法。

皇帝没有想法,大臣们也不会想着去改变卫所这一祖宗家法,都知道有了问题,却无人去改变问题,让其延续到了大明的末路。

最后被李自成摘了桃子。

朱见深想要改变军户卫所,甚至是整个户籍制度。

这,这英国公将朱见深当作了成年人了吗?

说那么多,小皇帝能不能听懂。

朱寿,陈瀛,朱骥等人都不由暗想道。

“国公爷爷,今日对朕所说之话,朕终生不忘,代朕亲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变法户籍之策。”

“陛下,陛下有所雄心壮志,我等世代,世代勋贵定,定用心辅佐。”张辅轻声说道。

即是说给朱见深的,又仿佛是在说给朱寿,陈瀛等人的。

古来变法之事,鲜有成功者,而变法之人,也鲜有好下场。

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两人都是很好的典范。

但他们与朱见深都不同,宋神宗优柔寡断,明神宗不谙世事。

帝王的犹豫不配合,才是王安石,张居正失败的主要原因。

朱见深作为帝王,他想要做出变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只要下面有听话的左右手,即便是太监也能做成。

因为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原先历史中的大明了。

听到朱见深的稚嫩且坚定的话语。

朱骥看着朱见深的眼睛都变了。

不管是不是对的,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这么了解明制的优势,劣势,并且能过做出考量,态度坚定,就已经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了。

而朱寿,陈瀛,包括抱着父亲的张懋三人都是目瞪口呆。

朱寿,陈瀛两人久居军营,对于下面的军户卫所,了解甚多,按照历朝之变革,也知道军户卫所制长久不了,可他们都是到了四十多岁才看清楚这一点,而陛下却是发现了其中之端倪,天纵英才也不为过。

张懋对此事不了解,只觉得小皇帝果然像坊市中传的那样,天资聪慧,沉稳机敏,跟自己父亲的对话,深奥无比。

张辅直直的看着朱见深,但眼睛中的朱见深的模样越来越模糊……

张保看到后,知道张辅有些坚持不住了,也顾不上朱见深训斥,赶忙插了过来:“陛下,陛下,英国公累了,要休息,陛下,快随奴婢离开。”

在张保看来,生死之事,小皇帝还是要晚一些知道,若是看到了英国公咽气,定会受到刺激震撼。

朱见深眼泪已经流了出来。

他知道庇护大明五十年的张辅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他并没有训斥张保,而是轻声说道:“国公爷爷好好休息,朕,朕走了。”

陈瀛,朱寿等人也顾不上礼仪了,迅速走到病榻之前,挡住了朱见深的视线。

人生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皇帝是新升的骄阳,怎能那么快见到晚霞呢……

第48章 成化五年8

成化五年秋。

大明英国公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朝廷委派朱寿协助英国公府料理后事。

两日后,朱见深在争取太皇太后的同意后,下诏追封英国公张辅为兴国郡王,谥号“忠烈”,经世文编收录兴国忠烈王辑录。

南征之际,实总师旅。审几出谋,克明克断。率先将士,奋勇不顾身。遂生絷凶渠,摧逆抚顺,知礼过六卿。以亲以贤,祗事祖宗,多历年岁。忠存社稷,功著国家。逮朕缵承大统,勤诚辅弼,元勋厚德,岿然于今。兴国安邦,雄武宏算,信威荒徼,儋爵九命,冠秩三台。

兴国忠烈王辑录以历任帝王之评价为开篇典录。

乾清宫中。

朱见深坐在龙塌之上,眼神深邃,他在想一个合格的帝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知疾苦,懂兴衰,知人善用,四海臣服……

这些字眼都是形容合格的帝王,可自己要走的是那条路呢?

而站在一旁伺候的张保,一直低着头,心中不由想到:“陛下,这是怎么了,从英国公府回来都是一直魂不守舍的模样,就连他最喜欢的三彩器也不看了。”

朱见深思量许久后,心情也轻松许多了。

走一步看一步,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他看向张保说道:“张保。”

“奴婢在。”

“朕今日要去母后那里用食,你安排人准备一下。”朱见深说道。

“是,是去皇太后那里,还是懿安太后那里?”张保支支吾吾的说道。

听完张保的话后,朱见深愣了一下。

他说的母后,是周贵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太后,而今日张保忽然提出了懿安太后,让朱见深心头一跳。

懿安太后就是朱祁镇的皇后钱皇后,自己除了年底的时候会去懿安太后那里请安,平常时日都再也没有去过。

主要的原因就是朱见深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苦命的女人,也怕自己看着懿安太后心一软,将朱祁镇给捞回来。

但张保此时提了出来,一定是得到了别人的授意。

虽然张保在前朝并没有达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牌面,可在深宫之中,却是十二监,四司,八局的老大,在内宫之中,除了朱见深与孙太皇太后外,就再也没人能够指使的动。

那么让张保提示朱见深的人,就只有孙太皇太后了。

“懿安太后整日理佛,朕去了,是不是打扰了她。”朱见深轻声说道。

张保赶忙说道:“怎会,懿安太后也经常念叨陛下呢,奴婢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天子家事无小事,懿安太后怎么说也是陛下的嫡母,太皇太后娘娘虽有旨意,不让太监宫女议论此事,可在深宫之中,议论的人也很多,长此以往,奴婢怕陛下的圣名受到影响啊。”

"这是皇奶奶的意思,还是张保你的意思?”朱见深看向了张保。

张保听完后,吓了一跳,立即跪下身去。

“陛下,陛下不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是奴婢自己的想法。”张保的声音有些颤抖,俗语有云伴君如伴虎,皇帝虽小,但也是一头小老虎,弄不好小命都保不住了。

“你在欺君吗?”

“奴婢不敢,奴婢怎敢欺君,但,确实不是孙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是懿安太后派人来找的奴婢,说想见见陛下。”

朱见深眉头轻皱:“懿安太后想见朕。”

这确实是朱见深没有想到的。

可自己跟懿安太后并无血缘关系,那么多年 ,两人见面说话,也就翻来覆去的那几句官方术语,更没有什么感情了。

他想见自己,那一定是为了自己的老爹朱祁镇,之前,懿安太后并未对朱见深提过朱祁镇的事情,应是觉着朱见深只是个孩子,跟他说那么多也无用。

但这两年,小皇帝沉稳大智的传言不管是朝前,还是后宫都是沸沸扬扬之态。

首节 上一节 32/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