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9节

朕乃宣宗皇长子,朕乃天命之人,朕只不过是受到一些挫折,但并不妨碍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明君,难道连一次机会都不给朕吗?

“国不可一日无君,土木之变后,皇太子便在众臣的拥戴,太后的扶持下,继皇帝位,太上皇,为祖宗基业着想,要多多思量一二得失。”井渊还是没有将话说的那么明白。

牵着马的喜宁听完后,脸色如同朱祁镇一般,他也没有想到过大明会这么迅速的又拉出来一个皇帝。

短暂的失神后喜宁便嚷道:“驸马都尉见到太上皇理应下跪行礼。”

井渊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喜宁。

此时的喜宁已经换成了蒙古人的衣服,若是没有说话,井渊还以为这喜宁就是个蒙古人。

井渊并未搭理喜宁,只是看着失神的朱祁镇说道:”太上皇,好生照料自己吧。”

说完之后,井渊便驾驭着马匹朝城中走去。

“将朕带回城内,朕命令你,将朕带回城内。”朱祁镇看着井渊要走,急迫的开口说道。

井渊听到后,只是稍作停留,而后闭上眼睛,驾驭着马匹快速进入城中。

而大门渐渐的关闭。

“朕,朕想回到京师。”朱祁镇的声音越来越小。

喜宁也很慌张,朱祁镇可是自己在蒙古瓦剌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若是朱祁镇都没了用处,那自己就没了用处,当即朝着城墙之上大喊道:“这是大明皇帝朱祁镇,命令尔等速速出城投降,若是不尊圣旨,皇上回到京师后,定会治理尔等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移九族。”

城墙之上的士兵将军都在冷冷的看着喜宁,或是看着他们的皇帝。

就是这个皇帝,让多少大明好男儿葬身他乡,又有何颜面再回来大同城发布命令。

此时英国公张辅也登上了城楼,自有一帮勋贵围了上来。

张辅没有说话,脸色肃然,他靠近城墙看着朱祁镇,叹了口气说道:"身为太祖子孙,应有为大明捐躯献身之觉悟,太上皇岂会在城下命令我军不战而降,这是蒙古人找过来的冒牌之人,射箭。”

成国公朱寿当即从亲兵手中接过强弓。

引箭拉弓,瞄准了朱祁镇马匹的前方。

他当然知道英国公此时说的是安稳军心所在,但他也不敢真正的射杀朱祁镇,一箭射出,正中喜宁的前方。

喜宁吓得惊叫一声:“你们,你们竟敢有弑君之举,就算陛下现在成了太上皇,也是你们大明小皇帝的老子,就不怕小皇帝长大之后替他的父皇报仇吗?”

“什么弑君之举,刚刚驸马都尉就近确认一番,那个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太上皇,想要大同,就真刀真枪的上,耍这般阴谋诡异,下面是不是没长男人的东西。”泰宁候陈瀛大声喊道。

朱祁镇不能是太上皇,即便是,在大战之前也不能是。

冷兵器时代,打仗拼的第一要素就是士气,要是皇帝在下面叫门,那城墙上的士兵士气便会受到影响,相反的却能增加蒙古人的嚣张气焰,老国公张辅已经开了一个头,挑了大梁,剩下的戏就要靠着他们这些勋贵来唱。

明军士兵听到陈瀛的话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下面那个穿龙袍的根本就不是皇帝啊。

听到陈瀛的话后,喜宁恼羞成怒:“这,这是如假包换的大明太上皇朱祁镇,你,你竟敢胡说八道。”

朱祁镇低着头,眼睛之中充满着怒火,这些骄横的武人,不尊圣旨让自己落得今日这个下场,现在又对自己无礼,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翻了身,一定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第15章 大同之战3

朱寿接着弯弓射箭。

这一箭险些射中了正在叫嚷的喜宁。

他咋咋呼呼,牵着朱祁镇的马不停往回走。

进攻大同之前,喜宁可还抱着幻想,若是自己挟持着朱祁镇为也先太师得到了大同,宣府等边塞重城,一定会在蒙古也先部中升官发财,成为也先的左膀右臂。

可现在的剧本明显不是这么演的。

朱祁镇成了太上皇,就算是太上皇吧,人家又说是假的,不认账。

这我回去该怎么给也先太师说啊。

喜宁牵着马灰溜溜的回到了中军。

“也先太师,那些明国的武人们不识礼数,这太上皇过去了,他们硬说是假的。”喜宁如实禀告,心中已是惊恐之极,也先太师不会认为自己没用了,一杀了事吧。

也先听完喜宁的话后,脸色微变:“什么太上皇?”

“驸马都尉井渊曾下城觐见朱祁镇,对我们说,皇太子朱见深已在月前继皇帝位,尊崇朱祁镇为太上皇。”

也先听完喜宁的话后,拳头紧紧的握在一起,又是撇了一眼朱祁镇:“将这个没用的东西带下去,本太师就知道,我们蒙古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只能凭借着我们的快马弯刀,你们汉人的弯弯绕绕不适合我们。”

喜宁受到冷落,不敢多言,只能牵着马朝下面走去。

“进军。“

鼓声大作,蒙古兵挥舞着弯刀,抬着云梯大声喊杀着朝大同发起了冲锋。

对付这种高大城墙,蒙古人若是再骑马冲锋的话,就是找死。

蒙古人下了马,战力就下降了不止一成。

最先的是步卒,攀登城墙之用。

后阵是弓箭手,等到了射程范围内,就弯弓射箭压制住城墙上的明军。

蒙元时期的蒙古兵攻城,先是用回回车,也就是明军的投石车,朝着城墙发射火石,进行一轮压制,而后在驱逐其他民族的军队攻城,等到了尾声,才有精锐的蒙古骑兵进行收割。

可时代变了,他们想要找回祖上的荣光,就必须要先付出血的代价。

也先骑着马,看着朝着大同城蜂拥而至的蒙古军队,心中没有豪情万丈,相反有些惶惶不安。

攻城战就是一场拿士兵生命去做赌博的战争。

也先行军颇为老练,他知道利用朱祁镇去影响明军士气的事情并没有做到,他们与明军还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看谁先扛不住了。

朱寿是守城的总指挥官。

“击鼓迎敌。”在其命令下,鼓声开始响起,帅旗不断的在城头摇晃,发出信号。

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可不是像戏文里面描写的那么简单。

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卒。在作战之时,主帅会使用不停的击鼓次序,或者一种特殊的鼓声来专门对单一的兵种进行命令。

明军士兵在鼓声之下,看着黑压压的蒙古攻城大军,心思稍定。

”投石。”

蒙古攻城兵马已经到了投石机的攻击范围了。

帅旗不停挥舞,将这个信号传递给了城中的投石军队。

偏将看到后,大喊道:“投石,投石。”

下面赤裸上身的士卒听到后,赶忙点燃火石,砍断绳索,一块块庞大的火石带着莫大的威势飞出了大同城,径直的朝着蒙古攻城军马砸去。

城中安装了一百多台投石机,每台投石机想要快速操作,需要有上百的士卒。

火石飞出后,便有几十名士兵合力将石头安装到投石机上,而固定绳索的也有十几人,他们要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安装。

数百块火石带着烈焰,砸到了蒙古大军之中。

每一块火石的砸下,便有几十名蒙古人死于非命。

第一轮的火石攻击后,顿了一会儿,第二轮的火石打击又到。

蒙古兵虽然都有了胆怯,可哪有回头箭,只能踩着同伴的尸首不断的前进。

只能迎着那杀伤力极大的火石继续冲锋。

而投石机的操作较慢,与攻城不同,在守城之时最多只能使用三轮。

等到第三轮的火石投放结束后,在偏将的指挥下,纷纷穿戴好了脱掉的盔甲,拔出长刀等着指挥官的第二次命令。

若是用上了他们这数万人,也就标志着城墙上的战斗明军已经有些顶不住的局势了。

付出巨大伤亡后的蒙古军队,弓箭手也到了攻击范围内,他们纷纷弯弓射箭,想要压制住城头的明军,可却受到了明军火炮的攻击。

轰,轰,轰

在一阵轰鸣炮声之下,列队完成的弓箭手阵型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一轮炮击下,便有数百名蒙古兵丧生,蒙古兵惊慌一阵后,才开始朝着城中射箭。

勋贵旁边的亲兵们纷纷竖起盾牌护在朱寿等人的前面。

万箭齐发,像雨点一般打在大同城的城墙之上。

明军早就做好了守城的准备,盾牌之物也准备的充足,纷纷举起盾牌挡着箭矢。

鼓声又变。

举起盾牌防守的士兵没有其他的动作,但躲在盾牌之下的明军开始了新的一轮的攻击,有些明军拿着三眼铳,筒铳等火器朝着正在渡过护城河的蒙古兵发动射击,也有些明军弯弓射箭。

宽大的护城河,只能用云梯从这头放下,固定在护城河的那头,而后攀爬着过去,这条护城河也进一步的减弱了蒙古兵的机动性。

在火器的攻击下,有数千蒙古兵受伤掉进了护城河中。

受伤且掉进了护城河,与死亡无异。

因为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抗生素,你身上只要有伤口,掉进河中,细菌进入体内,就再也治不好了,即便侥幸活了下来,也与死亡没有什么区别。

蒙古人精于骑射,弯弓射箭之能力要比明军好一些。

对于城墙上的压制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

四五千蒙古步卒终于靠近城墙,将云梯固定在了城墙之上后,便开始朝城墙上攀爬。

这个时候的蒙古兵都是举着盾牌,箭矢火器之物也是无用。

首节 上一节 9/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