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165节

徐阶笑吟吟的跟村佬说:“镇国府的货,童叟无欺!我这就两百套,若是错过了今日,就得等夏收之后才能从北方再匀一批来了,后续的货,主要发往湖广,那边正在大开发,招募了很多流民和丁余过去,安家费就给三两银子,十亩起算的土地,还有一套精钢农具,外加十年免赋。”

“好家伙!这么多!还招丁余吗?”

“招啊,不过你们想去吗?去了那边,头几年可得吃苦呢!”

徐阶对付农民越发有一套了。

循序渐进,然后反问他们能不能吃苦,激起逆反心理,再图穷匕现。

“你这话说的!同样是种地,能有多苦?我去!反正我家也没我的家业,早晚要入城,不如去混个田耕耕。”

“好呀!有几个愿意的来,跟咱这边登记,愿意跟咱们签期货的立刻给现银。不过可跟你们说好了,镇国府是皇帝的,如果你们背离了契,到点不给皇粮,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当然,皇帝不会坑害你们!银钱给了米粮给了,钱货两讫。倘若皇帝坑害了你们,那皇帝就是自绝民心,往后你们肯定不会信皇帝了。所以,信誉肯定有保障。”

村佬们也点了点头。

天子还是要脸的!不可能真的往死里坑他们!

“所以要记住,如果之后来收粮的家伙,有贪污、枉法的,都记下来。等秋粮结束,你们再派人呈递密折往北方。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邮筒,每个村也都有,你们直接写上顺天府大兴县长治大街十八号。这个是东厂的厂址,信寄上去了,任何人都不能乱拆乱看。拆了密折是夷三族起步哟!”

徐阶笑眯眯:“你们也不用写自己的名号,一旦查证属实,该杀该罚绝不会姑息。所以各个村佬也都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好好好。”村佬带着村人跟徐阶完成了交易。

毕竟二两银子一石米,没人能拒绝这个天价。

而且天子亲自出面,身后兵马摆开,一看就是真的!

于是,期货契约很快铺开。

同时朱厚照在南京颁布了《江南耕地红线令》,南京六部压根不敢拦。

毕竟朱厚照给的理由义正言辞,东南屡有洪涝,人口又占据天下泰半(夸张),所以要保证良田的亩数,以防止东南断粮,而导致南北各地都问题。

所以文官拿什么去拦朱厚照这封诏书?

敢拦,分分钟就会被朱厚照锤烂。

“耕地红线是用人口来算。如此折算下来,单单丹徒以一县,总人口为八万六千七百零二人,一个人年均粮食需要三石。那么丹徒需要二百六十万一百零六石。”

“按照耕地红线的规划,丹徒本地年均亩产,在两石。那么总数为十三万零五十三亩。只要本地的粮田保证这个亩数的产出在往上浮动两成,也就是十五万六千亩,那么就是本县的耕地红线。”

刘昂刚说完,立刻就有本地县官站起来:“本县哪里来的八万人?本县只有四万余人啊!”

“知县,你说得是没错,在籍户册确实只有四万人。但是,常住人口总有八万吧?”

“这!这些流民不算本县户籍啊!”丹徒知县大惊。

“陛下说了,过几日陛下祭祖结束,就会大赦天下逃民。凡逃民,可以自行,就近选择落籍之地,也可以归乡。

所以,让咱们这些人说一声,愿意留在此地落籍者,一律给予本县户册。”刘昂伸手拦了一下,“此乃隆恩浩荡,更是天下大善之事,阁下总不想抗旨不尊,导致丹徒流民***,以招致祸乱吧?这个耕地红线呢,是五年一换,八万人已经是少算的了。

这几日在下路过附近工坊一看,预估得有十几万了吧。

而且,丹徒本就是冲、繁、疲,三字俱全的要冲之地,奈何人口不够,不然这个六品知县,说不定就能升到五品。”

刘昂说着,这个知县思索了一下,然后看向后方乡团代表们。

他们都是本地的士绅大佬,若是他不点头,他可不敢答应。

几个大佬,则是交流了一番,随后看向杨一清。

杨一清回来了。

朱厚照到南京之前他就回来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朱厚照一来南京,居然并没有委任江彬清查东南田亩,而是针对东南的纺织业进行下手,并且还搞了什么耕地红线。

这就意味着,朱厚照在憋坏招。新笔趣阁

“话虽如此,但丹徒土地之中,半数棉桑之业,若要保粮产,就等于要断了百姓生存之要,当如何是好?”杨一清问。

刘昂看到了杨一清,拱手道:“杨公此言陛下也有对招。土地在谁人手中,就由谁来负责,少地百姓哪怕种粮食,也能生活,毕竟他们不靠米粮生活,就没有活路。但对于他们来说,三石就够吃,若是有五石产出,余出的两石就能卖出去。”

“朝廷只按耕地红线来收粮税粮赋,十亩地以下的地主情况,在下也看了,大概只有六万亩。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十万亩的缺口,需要让诸位士绅们配合朝廷国策。当然若是你们有能力直接运来米粮,也可以以此冲抵。只要保证本地百姓粮食安全,那么就没有别的事情。倘若保证不了,朝廷自会派来督察,该查贪污查贪污,该杀贿赂杀贿赂,绝不姑息!”

刘昂甩袖,然后又重新作揖:“至于米粮何处来,十万亩的缺口怎么补,就由各家商议,在下只是来公布红线数据,现在算完了就可以回京,还请知县负责。此事知县乃是第一要员,干系仕途晋升,莫要自误。”

说完,刘昂拱手离开。

第196章 江南粮食期货战

丹徒县内,一片死寂。

“此事当如何是好?我们所产的米粮,相当一部分是要提供北方粮行的啊!”

“是啊!朝廷怎么能突然设下耕地红线?这……这……”

“独独针对东南!必定朝内有宵小作乱!”

刘昂一走,县内就吵开了。

杨一清喝着茶,不断思考朱厚照到底想要干什么。

“老爷。”

杨一清的管家跑上来,在他耳边耳语一下。

不一会儿,其他管家的人也来了,耳语结束之后,众人表情都难看了起来。

“朝廷这是要作恶吗?期货?皇家粮行?陛下要与民争利吗?!”

众人怒而拍桌。

杨一清没说话。

朱厚照的手段就出来了。

他用高粮价,保证一部分粮食被他拿在手中,然后组成皇家粮行,直接控制江南各地的粮食储量,用来作为保障本地粮食红线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能倒逼各家将桑田转成粮田。

“还好没多少事情,在下还能从湖广运粮米粮。”

“是啊!湖广还有经略一部分土地……”

有人松了一口气,接着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湖广吗?”杨一清愣了片刻,“不妙!”

“什么?”众人一惊。

“应宁公,您这是……”

“两湖正在迁徙大量的流民过去,想要完成自给自足,还需要多少时间?”杨一清的反问,让众人一下冷汗升起来了。

“老爷!老爷!天使来了!”

“什么?还有天使?”知县还惊讶的时候。

杨一清打断道:“同去迎接。”

众人面面相觑,赶紧去迎接。

“你就是丹徒知县?”

“下官便是。”看到穿着一袭二品武官袍服的人,众人一惊。

“哟!这不是杨应宁吗!好久不见!”郭勋一脸不屑的看着杨一清,他可没少跟这老货在朝堂斗。

“武定侯穿着二品武官袍服,还是让在下有点认不出来。”

“诶!二品武官袍服,只是一种自谦。否则本侯穿上御赐袍服,那还了得?不过呢,都察院的补子改了,往后统一为獬豸和谛听。獬豸为中枢要员,谛听为巡按、地方御史等要员。”

“所以,咱这一身,明年就换了。”郭勋嘚瑟的说,“行了,都听诏吧。某为武定侯、江东巡按郭勋,这一次来巡按江东,顺道路过丹徒,所以带来了一封圣旨。陛下有诏,丹徒知县接旨。”

“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丹徒乃要冲之地,南北勾连运河之所,故而本地身兼赈灾、中转要职。

即日起增设大明皇家粮行,丹徒所有粮、草赋税,接受大明皇家银行监督。所有支用,也必须经过粮行调批,以此禁绝偷漏赋税等罪孽滋生。不日大明皇家粮行丹徒支行行长陈志华就会抵达,尽快将所有鱼鳞图册、粮库户册取出,等待审阅。”

“此外,大明皇家银行也会尽快入驻,银行职责为统管本县所有银钱收支。

为证明朕之决策得失,凡我大明今日之后,南直隶所收赋税,折色、火耗一律归公,任何人不得以火耗向民征税,一经查出,上下官员,协助销赃之士绅,一律褫夺官身、功名,流放三千里起步!

此为试点,莫要成了典型!

钦此!”

将圣旨合上,武定侯郭勋笑着打量着丹徒知县:“应天巡按人选还未定,或许是陛下亲自督察,所以你小子若是识相,就该乖乖的执行陛下的旨意,否则陛下厌恶了你,你身后的案子,绝对够你九族流放东北苦寒之地。莫要自误。”

“是!是!”

知县颤颤巍巍抖着手说。

完了完了!他这个县官,要完蛋了!

朱厚照拿走了粮、税,以及给本地减免了火耗,单单这一条,就足够让他被上下官员和地方士绅得罪死了。

“你们也一样。销赃与犯同罪,事关吏治,莫要自以为是。”郭勋冷笑的看着杨一清,“还有你杨应宁,陛下这几日提到了你,觉得留你在东南养老不妥,你有军功,应该封伯,所以打算给你议一议。

应该过几日传旨的人就会诏你去南京与陛下一同祭祀太祖。这一次东南倭寇,淮安可是杀得爽利了呢!

听说你也在瓜洲与敌人交战,有不少斩获,虽然倭寇很孱弱,但你好歹曾经与鞑靼交战,也算是没有丢了曾经的脸。

哦对了,这两日我还听说,你在倡导心理合一,似乎少了对孔圣人文武兼备的称赞,只重文德。

首节 上一节 165/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挟持李二,震惊天下!

下一篇: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