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199节

伴随着朱厚照的言论越来越多,作为起居注郎的祁照,也对朱厚照越发虔诚,就跟信徒一样。

没办法,朱厚照总是能说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论,细细品味,总有收获。

第239章 天子无德必是被架空了权利

“所以,陛下以官衔作为诱饵,就是想要百工技艺不断传播。

一来纾解人口,二来增加竞争,三来让更多人推陈出新,于是就能达到最终目的,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不断提振生产力中的效率和质量?”

祁照接过之后,沉吟了一下问。

朱厚照闻言看着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很好!朕可算是看到了能说上话的人了。不错,确实有此等想法。”

祁照作为起居注郎,对于朱厚照的言论研究也是最多的。

所以他一下就看出来朱厚照到底什么想法。

内阁五辅被这么一点,就明白了官衔的意思了。

朱厚照给一点俸禄,但对于饱受社会鄙视,处于底层的工匠来说,将会带来无穷的吸引力。

甚至朱厚照都不用给俸禄,他们都会疯了似的投入朝廷门下,自费都可以!

而祁照说的效率和质量,就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朱厚照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对于生产力进行了切割。

即:效率、质量、体量。

三者是进行正向反馈的。

不过这套言论,王守仁不待见,因为太超前了,他还是喜欢老套的处理方式。

没办法,朱厚照只能搁置。

祁照今日一说,朱厚照再看了一下内阁五辅,就说道:“所谓生产力,即效率、质量、体量。

所谓效率:比如纺织,若是使用老式织布机,一个熟练女工,一天只能织造一尺。

倘若使用了黄道婆的织机,同一个女工,一天却能织造一尺五寸,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同时,老式织布机,只能织出薄布,想要能做衣服,你就必须缝纫同等三块布。

可黄道婆的织机,能够直接出做衣服的布,厚度是原本的三倍,那么这就是质量的提升。

而之前,松江府并不是织造为业,可是大明鼓励种植棉花,于是整个松江府一下子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棉花田,由此减少了棉花的价格,让松江府的棉布价格大大降低,冠绝天下。

而这得益于松江府的棉田数量庞大,气候十分好,然后还有新式织机,能产出又快又好的布,彼此不断相互哺育,相辅相成,这就是生产力提升的三大要素。

效率、质量、体量,彼此缺一不可,但有些时候可以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提升,从而提振整体生产量。

比如,朕在研究的水利磨矿机,就是在生产端上提高效率,如果磨矿机能做到一台机器,不眠不休运转,那么只需要安排三个人看顾机器,就能取代原本一天二十个人的磨矿量。

那么,这就是效率的提升!从而传导到整条产业链上,就是大明的钢铁产量不断拔高,钢铁价格降低,钢价格就会更低。

铁匠铺能买到便宜的钢,百姓就能买到便宜的钢制耕具。

当耕具变成钢,生产效率就会比生铁农具进行提升,同时百姓更容易精耕细作,那么亩产量就会增加,这就是生产质量的提升。

一人所带来的生产力或许微弱不可计。

可是别忘了,大明是个有近七千万人口的国度,这是多么庞大的生产体量?

如果一个拿钢铁耕具的人,能给土地增产增加一分银,七千万人,就是七十万两白银的额外收益。

任何一个数据,乘以大明庞大的体量,所能带来的就是方方面面的进步。

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朱厚照一甩袖,十分激昂。

祁照告罪去边上坐下来记录,而内阁五辅不断思索着其中意思。

“可是,进步意味着人力被取代,那么敢问陛下如何解决多余的人口?”毛纪一问出来,边上的蒋冕就拉了拉他袖子,让他不要问这个愚蠢问题。

若是朱厚照的话,铁定是对外开战。

“朕且问你们,我大明号称远迈汉唐,可是疆域面积如何?实际控制面积如何?”

朱厚照的话,正中蒋冕的想法,他无奈的捂着额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毛纪则是干笑:“可是陛下,穷兵黩武,不可啊!”

“打下来的土地,可以让富裕出来的人口垦戍,二十年之后,边疆为汉土,百代皆言你我之功绩。正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穷不可志穷。”

朱厚照看着毛纪:“毛卿啊!忘了刚才朕所言的话了?人穷不可志穷,志穷状若枯槁游魂。开战戍边一地,或许对于你而言,是穷兵黩武,可对于下边茫然无进之人而言,这是一条出路。就仿佛科举也只是出路的一条。”

“可当所有人都挤在这一条路上,路可堪重负?百姓可有希望?死气沉沉的大明社会底层,是从隋唐科举以来,一千多年的结果。可之前为什么没有这种结果?

因为食利者在变化。”

“隋唐之前,食利者为世家,但却不禁军功封爵,于是百姓尚且有耕战合一,利出一孔的出路。虽然好战,可是国家够大,能够从外边不断撷取外族利益,来弥补国内的缺口。”

“而隋唐之后,宋太祖欺负郭氏孤儿寡母起家,故而杯酒释兵权,不断提振文官地位,以此来限制他的国家被颠覆的可能。

那么,文官们崛起,科举成为社会提升的唯一阳关道,代价是什么呢?

弱宋啊!岁币啊!靖康之耻!神州陆沉!华夏进入了蒙元百年的黑暗统治,你我的祖先,成了奴仆啊!”

朱厚照扫视着他们:“你们多少都读历史,但也要由内而外的仔细看看历史背后藏着的东西。

华夏的史书,说句暴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罢了。

谁都能添上几笔,毕竟你给前代修史,就是延续你成为中原天子的法统。

就如同元史一样,那玩意儿是什么东西,朕都懒得去看。

当然,你们也可以说蒙元混乱不堪,有如五代,所以我们也找不到史料。

但延续法统这玩意儿,对于食利阶层来说,重要吗?

学好文与武,货与帝王家。

至于这个帝王家是谁当家做主,没人在意。只要能让你们获利,你们就会听话。”

朱厚照摆了摆手,打断了五个辅臣想要说话的动作:“所以,赤裸的利益,需要温情脉脉来包装。儒家之所以能成为百代显学,核心就在于,董仲舒完成了儒皮法骨,用儒家来包装法家的赤裸裸,让野蛮的利益,披上了文化的外衣。

否则扯下外衣,你我不过就是一群野蛮人。

如那楚王所言:我蛮夷也!故而王!

但对于位于国家顶层的你我这些人而言,你我该为国家谋的是利!

有国才能有家。大明的天下,才能是朱家的天下。

皇帝为天下长者,当为苍生谋福祉,这才是天子之德。

所以,天子无德,必然是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让下边的人架空了。”

朱厚照的暴论,吓得他们低着头,额头冷汗直冒。

是真的敢说!

但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啊!

第240章 翰林院内的分裂

“父亲。”杨慎看到了杨廷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您安好?”

有点诧异父亲的疲倦模样。

“没事。”杨廷和摇了摇头,“今日陛下所言多是暴论,赤裸裸的……还真是基于现实,主张唯物的学派之祖。”

“陛下又有圣言了?”杨慎一听,就来了兴趣。

“有,食利者皆为肉食者。”

杨廷和朝前走,杨慎也跟上,听到这句话,一脸震撼:“道尽真理矣!”

“真理……嗯,真理啊!那么生产力有三极:效率、质量、体量,彼此相辅相成,相互哺育,提振一位,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效率、质量、体量我也有所耳闻,只是阳明先生不愿提,只是陛下言论中随意的一句话,我一直没看懂。不知道陛下怎么解释?”

“解释吗?”杨廷和想了一下,将朱厚照举的钢铁、纺织例子介绍了一下。

杨慎听罢,思考了一下说:“仔细一想历代食货志,如今我朝之亩产,较之前代,确实有长足的提升。”

“嗯,工具的品质提升,于是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引动生产质量得到提升,再配合大明庞大的生产体量,这才使有了如今的变化。”杨廷和应答,思考了一下说,“只是按照陛下的说法,此非圣人之德,这可以说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尽信书,不如无书。”杨慎回答。

“……”

杨廷和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话,只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你今日怎么这么早下值?”

“咳咳……这今日外出调查地方,正好对比今年应天的粮价情况。”

“哦?情况如何?”

“这个,说来话长。”

“那就一边走一边说……”

首节 上一节 199/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挟持李二,震惊天下!

下一篇: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