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40节

“父亲。”杨慎行礼。

“嗯,近来如何?”杨廷和也有段时间没有看到杨慎了,今日撞见,自然要问问。

杨慎跟着杨廷和往院中走:“还算可以,近来在翰林院中,书也多读了些。”

“哦?读了什么?”

“《白沙子集》”

杨慎回答,这倒是让杨廷和有点意外:“倒是稀奇,可有感悟?”

“心学自称由白沙子启,号学贵知疑。”杨慎缓缓的回答杨廷和的话。

现在心学在民间蓬勃发展。

明代历史上三个心学节点人物,已经都开始登台推动了。

陈献章在成化朝推动明代心学发源。

湛若水现在正在抓紧完善心学。

而王守仁则是兼收并蓄,最后集大成。

不过因为有朱厚照的乱入,王守仁已经开始独树一帜,开始朝着朱厚照规划的方向靠拢。

封建社会的学说,必须服务于君主。

朱厚照也明确告诉王守仁,发展方向就是唯物,王守仁还在消化朱厚照教导的矛盾论,现在暂时没有学术分歧。

而伴随着王守仁被朱厚照收做徒弟,王守仁开始发送一些文章给各方心学门徒,翰林院中的一些心学子弟,兜兜转转也得到了一些,相互交流之下,也让杨慎有了一点好奇。

于是他开始阅读起白沙学派的著作,同时也在翰林院中寻找了不少湛若水的刊刻的典籍。

杨慎讲完他对心学的理解之后又道:“陛下收徒王御史,合著一册名唤《儒学辩证法》,天地存于阴阳,却非恒然,斗转星移,周天而动,必有疏漏,因而疏漏有错,却为平衡阴阳,必存矛盾。事事存在皆有理,但为了合道,就必须做出牺牲,这便是矛盾。有了矛盾,就得处理矛盾……”

“这……心学不是禅宗?缘何入了道家?”

杨廷和大惊。

他认为心学就是加入了禅宗的理学,转头朱厚照和王守仁将太极图重新解释了一番,又把阴阳家和道家的内容重新梳理了一遍,然后列出条框。

“非也,而是法家的内容。”杨慎有研究,算是很透彻:“《儒学辩证法》主张的是天行有常,地广万方,然时人无法尽用,须假于物,制天命而用之。

故而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彼此相存以用,便会相制以竞。

即存相竞,便有矛盾。

人为求雨而耕,然天不降雨,故须制堤坝、水库蓄水,以备不时之需,却会导致下游无水。

人为求地多产,然沃土会贫,故须以粪堆肥土、保涵水土养育,却会耽误一地明年所产。

人为求人以财,然人欲好私,严于律己者少,严以待人者多,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律法为道德之底线,却会增加国刑之成本。

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世事非一成不变,古之人舟楫百里数日,今之人风帆百里日落可至。

是故祖法非一成不变,当合今时,五年一观,十年一察,二十年一易,百年再回首,徐徐以图。”

第47章 朕无所顾忌

杨廷和震撼的看着杨慎复述,明显能察觉自己儿子的声音高了几分。

很显然,他对朱厚照这套学说,很认可。

杨慎则继续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炖于锅中,庖厨尚需勺柄波澜,以防烂糊锅中,是故为君者,以统筹国中人之生存所需,进而分析矛盾。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知行合一。

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

唯有去做,方知得失。

筚路蓝缕,积累经验,立史以供后人观,明兴替,知得失,却不可盲从,不合时宜就须试点变法,成功推广,失败反思,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才能解决矛盾。

逐渐将矛盾消解,不断稳定阴阳两极。

以此让人立于阴阳之间,既享受物质之华,也享受精神之欲。

陛下和王御史共铸之道,融汇各家两千余年之精华,吐故纳新,又强调一切基于现实,主张道德自律,律法底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经验,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人与律法,人与道德,人与自然,阴阳相合,最终人人如龙,天下大吉。”

“……”

杨廷和顿住脚步,站在回廊许久后道:“这大明的天,要变了。”

“是的。历朝历代两千余年,不曾有出路的圣学,不像我朝,以寻得出路,近在眼前!”

杨慎有点激动了起来。

作为纯粹的文人,他能看出来《儒学辩证法》,更强调我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以我心为本”,是心学的一大特色。

而因为朱厚照加入,“我”就从单一的人,多了更多的释义。

国家、军队、百姓,都可以是“我”。

朱厚照强调要平衡并且消除矛盾,解决问题,也是展现皇帝该有的中庸。

毕竟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禁欲教旨主义了。

可如今社会风气,由上至下,都开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心学若是信马由缰,绝对得步入玄谈覆辙。

与其如此,不如自己改造出一派,然后强行扶正。

作为统治者的朱厚照,他有这个能力。

杨廷和想了想说:“回头你抄份《儒学辩证法》置于为父书房。”

杨慎答应之后,杨廷和先回书房处理朝政,过两天,要应付变得更难应付的朱厚照了。

只是杨廷和回去片刻,有门下来报,太后来了懿旨。

“臣问太后金安。”

杨廷和出来领旨,然后盯着举着圣旨太监后的谷大用。

这货可是皇帝的人,怎么会呆在这里?

“安。”太监应了一句,接着拿起圣旨宣讲了一番。

主要是说两个国舅如果真的说了这种话,那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如果没有说,那一定是有人牵强附会,恶意栽赃,离间天家亲情,当严惩不贷。

太后这一次,选择站在了朱厚照身边,所以叮嘱杨廷和一定要好好的查,这里头一定有误会。

“臣领旨。”杨廷和接过懿旨,心头微微一沉。

他又一次见到了皇帝的手段了。

谷大用的出现,太后的妥协,两个倒霉国舅,不死也得脱层皮,不管真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一下京城算是被彻底控制在皇帝手中了。

“那就有劳杨大学士。”

太监说完,就走了。

谷大用笑着示意,也跟着离开。

“父亲。”杨慎上前来,皱眉说,“这……两个国舅的事情……”

“太后也难。当然,陛下手段锐利了起来,今日两个国舅下狱,立刻将京师彻底控制,接下来还会更乱。这几日一切如常,小心谨慎些。”

“诶。”

杨府陷入沉默。

三日后。

通州。

朱厚照撑着下巴,翻着王守仁的文章,眉头紧锁:“我虽然不怎么读四书五经,但也知道儒家并非只有程朱,也并非只有陆王。所以你小子别老是往里头塞心学的内容,墨家、法家、兵家、医家、农家、杂家的内容加点。”

“比如,法家的管仲:天下四民,士农工商。该释义成这样,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士非一级,而为农工商之良者。”

“陛下!这可是曲解啊!”王守仁没想到朱厚照这么猛的。

居然要把士改成农工商中优者。

也就是说,承认工匠和商人可以科举的权利。

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天下的动荡啊!

“曲解个屁!朕是皇帝,朕说这么解释就这么解释。如今的士,那还是春秋战国孔孟的倡导的士吗?单单孔子六艺,又有几个全部掌握的?还有,如今的地方,读书人控制的田土多少了?他们又掌握了多少话语权?你们这些心学子弟,又有多少是商人出身?”

“你这个家伙,自己不帮商人发发声音,难道要将他们从朕的学派赶走吗?”

“朕是皇帝,天下之主。历朝历代喊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那成,朕就跟士大夫共天下,但这个士大夫,必须是从农工商三级所出,士非一级,而是三户之良者!如此,朕才能一匡六合,而非让读书人全部撷取了权利,与朕相争。”

朱厚照将文章丢给王守仁,目光中带着冷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区区五十万读书人,代表不了六千六百万大明百姓!哦不对,大明的实际人口,应该在八千万上下。你是要当五十万人心中的圣人,还是当七千九百五十万人心中的圣人?”

王守仁的脸色凝重了起来。

他这段时间猛地发现,朱厚照真的和之前展露出来的荒诞完全不一样。

他有着中年男人不该有的锐气。

首节 上一节 40/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挟持李二,震惊天下!

下一篇: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