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第101节

“但,说到底,袁绍在邺城还有数万兵马,又有士人之望。”

“张燕的黑山军虽号称百万之众,却不得人心,必然不能长久。”

闻言,荀攸于是朝着台阶上端坐的萧玄躬身作揖道:“主公,若张燕必败,还请主公早做准备。”

“袁绍背靠冀州,钱粮很足,如果大破黑山军,得其部众,怕是又成尾大不掉之势。”

萧玄眯着眼睛道:“公达,你是让我继续出击,把冀州打下来吗?”

“这……”

荀攸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毕竟,他也知道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夺下并州的萧玄,实际上没有太多可战之兵,用来进攻冀州的。

正所谓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这个时候的萧玄,还是应该稳扎稳打,而不是好高骛远的去扩大所谓的“战果”。

萧玄又将目光放在了刘伯温的身上,垂询道:“伯温,你跟张燕见过面。”

“在你看来,张燕是什么为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萧玄信奉这一准则。

刘伯温躬身回答道:“主公,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此人颇为勇猛。”

“张燕性格豪迈,识大局,或可为主公所用。”

不错!

这正是萧玄想知道的事情。

历史上,张燕的黑山军就跟搅屎棍一样,常年斡旋于袁绍、曹操、公孙瓒、吕布等诸侯之间。

最后,黑山军在官渡之战后,投降了曹阿瞒。

这证明黑山军也是可以被萧玄所用的。

张燕能领着黑山军,纵横中原十多年而没有被消灭,可见其能力,以及黑山军的强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萧玄缓声道:“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应该整顿一下军务、民生,而非穷兵黩武的去跟袁绍争夺冀州。”

“我意,让李靖率领刚刚组建起来的一万并州狼骑,去助战张燕。”

“若战事不利,张燕的黑山军也可自保,而不会被袁绍吞并。”

听到这话,房玄龄、荀彧、贾诩等谋士都深表认同,异口同声的道:“主公英明!”

萧玄是不能坐视袁绍吞并了黑山军,然后卷土重来。

黑山军也好,青州的黄巾军也罢,这些太平道的残党,爆兵能力都不是一般的强。

萧玄知道张燕争不过袁绍,必败无疑,不过给袁本初使一下绊子。

萧玄何乐而不为?

……………………………………

离开太尉府的萧玄,又轻车简从,前往张济的府上吊唁。

张济在阳曲之战中,不慎被乱箭射杀。

这是萧玄军在战事中阵亡的最高的将领。

萧玄又怎能不亲自吊唁?

此时,张济的府上,已经是一片缟素。

前来哀悼的公卿百官也不少,主要是有萧玄的授意。

要不然可能给张济吊唁的,只有西凉军的一些旧部。

“张绣,节哀顺变。”

萧玄在张济灵位前的香炉上,插上三炷香,默哀一阵后,就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绣说道。

张济并没有子嗣,只有张绣一个侄子,在为他披麻戴孝。

被萧玄这样宽慰的张绣,忍不住鼻子一酸,哽咽的道:“多谢主公。”

“承蒙主公看重,相信我叔父的在天之灵,也应该安息了。”

萧玄给予了张济极大的哀荣。

上表朝廷,追封张济为左将军、祖厉哀侯。

这样的情分,如何能让张绣不感动,牢记于心?

萧玄微微颔首,然后又将目光放在了一个美丽妇人的身上。

这妇人可真是天生丽质,我见犹怜。

脸色晶莹,肤光如雪,鹅蛋脸儿上有一个小小酒窝,微现缅腆。

她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

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

妇人约摸双十年华,正值妙龄,此时穿着一身洁白朴素的孝服,头戴麻布。

之前似乎是哭得梨花带雨,所以妇人的眼角泪痕犹在,不时的那一方手绢,擦拭着眼泪……

正所谓要想俏,一身孝。

妇人的颜值本就很高,再加上这一身的孝服,那可真是加分不少。

让人很容易生起一种征服欲!

“这位夫人是?”

萧玄故作疑惑的模样。

那妇人朝着萧玄盈盈福了一礼,带着哭腔道:“太尉大人,妾身是张济的未亡人邹氏。”

“见过太尉大人……”

还真的是邹夫人!

萧玄忍不住眼前一亮。

这邹氏是何许人也?

历史上的宛城之战,出征日久,饥渴难耐的曹阿瞒见到了邹氏,惊为天人,来了一句“夫人可自荐枕席否”?

第95章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关于曹孟德和邹氏的故事,萧玄是耳熟能详的。

建安风骨,魏武雄风!

曹阿瞒在邹夫人身上,真正的贯彻了,什么叫做“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曹操霸占了邹氏后,张绣立刻反叛,干死了曹孟德的大将典韦,儿子曹昂,还有侄子曹安民……

付出了那么惨痛的代价,人妻曹是一点记性都不长。

“夫人,还请节哀。”

萧玄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邹氏,说道。

“多谢太尉大人。”

邹氏作为家属,就向萧玄搭礼致谢。

惊鸿一瞥间,邹夫人看见了萧玄那带着侵略性的目光,忍不住“嘤咛”一声,怯生生的低下了头。

对于眼前的邹夫人,萧玄的心情很是微妙。

岂能不觊觎?

不过,张济刚刚撒手人寰,尸骨未寒,萧玄又怎能去霸占邹夫人?

任重而道远!

在这个事情上,萧玄还需要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他对邹氏心生爱意,一见钟情,想给邹氏一个温暖的家。

萧玄有什么错?

水到渠成,此事一定要水到渠成!

……………………………………

翌日,在德阳殿上,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作为皇帝的刘辩,以及垂帘听政的何太后,都高坐于陛台之上,正襟危坐。

萧玄、皇甫嵩、朱儁、王允、卢植等公卿百官,也都坐在朝堂上。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脸庄重肃穆的模样。

何太后用眼神授意了一下,站在一边的内侍,就连忙拿着一道诏书,来到陛台前方。

首节 上一节 101/1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