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第136节

为了表示对萧玄的敬重,其余公卿百官大礼参拜的时候,萧玄是可以朝着天子躬身作揖即可的。

何太后首先深情款款的看了一眼萧玄,然后缓声道:“诸位爱卿,丞相为朝廷,为我汉室,收复了兖州、豫州,居功至伟!”

“依卿等之见,天子应当如何封赏丞相,较为妥当?”

“……”

听到这话,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何太后昨晚已经跟萧玄商议过。

只是萧玄并不打算“毛遂自荐”。

此时的萧玄,早已经位极人臣,距离九五之尊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天子之位,与我何加焉?

当时的萧玄,是这么回答何太后的。

何太后一时间,也摸不准萧玄的心思。

不过,作为这么久的枕边人,何太后知道萧玄的顾虑所在。

所以,何太后就将这个事情,放在大朝会上,让群臣一起讨论。

“太后、陛下!”

司隶校尉华歆顿时红光满面,很是激动的站了出来。

朝着陛台之上的刘辩与何太后躬身行礼后,华歆慨然道:“臣以为,丞相连取兖州、豫州,功盖天下也!”

“以丞相的德行,以丞相的功绩,何不可加九锡而封王乎?”

“请陛下和太后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

一听这话,朝堂之上的群臣,顿时就是一片哗然。

华歆居然这般胆大包天,为萧玄大开封王之门?

不止是封王,还要加九锡?

这样的萧玄,岂能不是在谋朝篡位吗?

卢植、王允、付完、董承等一众大臣,心里都很是愤慨,但是,碍于情面,却又不好立即反驳华歆的“狂悖之言”!

已经被萧玄擢升为大司农的冯芳,听见华歆居然主张让天子给萧玄封王,还是加九锡的那一种,忍不住眼前一亮。

他冯芳可是萧玄的老丈人,萧玄若是更进一步,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的王,那冯芳岂不是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后成为皇亲国戚吗?

念及此,冯芳不再犹豫,跟着进言道:“陛下、太后!华大人所言极是!”

“以丞相的功劳,便是当年的韩信、萧何、张良、卫青、霍去病,也都不过如此。”

“屈居侯爵,未免辱没了丞相,因此,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上合天道,下顺民意!”

“请太后、陛下允准!”

闻言,偏向于萧玄那一边的大臣,如马腾、荀攸、王猛、王朗等公卿百官,顿时哗啦啦的跪倒了一大片。

他们都异口同声的道:“请陛下、太后允准,为丞相封王,并加九锡!”

第128章 权臣篡位三件套

逼宫!

这是赤果果的在逼宫!

见到华歆、王猛、冯芳等大臣的“丑恶嘴脸”,心向汉室的公卿百官,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恨不能以头抢地,然后跟这些乱臣贼子拼命!

哪怕是坐在龙椅之上的刘辩,都忍不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很是难堪。

刘辩藏在袖子里的手,已经在紧紧的攥着,额头上不自觉的冒出了冷汗。

他该如何是好?

顺势答应吗?

还是要抗拒?

古往今来,权臣篡位的三件套,大致上已经加在了萧玄的头上。

第一步: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相国总百揆。

第二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第三步:封王,加九锡。

除了这最后一步,位极人臣的萧玄,已经达成了两步的成就。

这让刘辩很是难受。

终于,忍不住的司空卢植,立马手持牙笏出列道:“陛下、太后!请三思!”

“丞相为朝廷收复兖州、豫州,固然是功盖天下,然,封王与加九锡之事,非同小可!”

“昔日太祖高皇帝曾与群臣有过白马之盟,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今陛下若违之,岂不是在违背祖训乎?”

“丞相若受之,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吗?!”

卢植的这番话,说的比较难听。

不过,道理却是这样的道理!

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网罗各股军事力量,与楚军争夺王位,曾分封了一批异姓王。

但是,刘邦认为异姓王终不可信,而仅能利用。

因此,在他称帝以后,先后以种种借口除掉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了“非刘氏不王”的誓约。

第一条: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意思是: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

第二条: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简而言之,是:非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

萧玄是刘氏吗?

不是。

所以萧玄敢于称王的话,就一定会被天下人一起讨伐。

当然,萧玄在这个时候称王,其实也不是不行的。

在刘邦驾崩后,吕后大封诸吕为王,吕氏的诸侯王直至吕后死后才被废。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弄权,被封为假皇帝,最后篡汉,将此盟约撕毁……

白马之盟的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掌握了大权的萧玄,也不是不能破坏这一盟约,汉高祖刘邦定下的这一祖训。

但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萧玄用屁股想都知道。

历史上魏武帝曹操有一句遗言,颇为精辟——

“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将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萧玄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他这边一被封王,袁绍、袁术、陶谦、刘表、刘焉等各路诸侯,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会不会一起讨伐萧玄,萧玄还不清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天下会变得更加混乱。

各路诸侯说不定会自立为王,甚至是自己称帝!

而这,恰恰是萧玄所不允许的。

萧玄的终极目标是廓清环宇,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新的大一统的帝国。

但是,一旦天下诸侯都跟着称王称帝,萧玄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做法,就是在多此一举了。

没有了天子的大义名分,萧玄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跟。

难道要让天下重回春秋战国那样的大争之世吗?

萧玄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司空大人此言差矣!”

华歆跟着站出来,冲着卢植反唇相讥道:“若是没有丞相匡扶汉室,天下不知道将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眼下天下大乱,袁术、袁绍、陶谦、刘表等割据一方,群雄逐鹿!”

“何人有挽狂澜于既倒,重整山河的能力?唯独丞相也!”

“然,朝廷若是不能合理的封赏有功之臣,岂不是让人汗颜,让人心寒吗?”

听到这话,卢植只是哼了一声道:“华歆,你这是在诡辩!”

“功是功,封王是封王,岂可同日而语?”

首节 上一节 136/1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