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第28节

【已召唤军团:燕云十八骑、玄甲军】

【特殊技能:观人术】

【特殊物品:踏云乌骓、天龙破城戟、红薯(特殊版)】

【武力值:100/100】

【统帅值:82/100】

【智力值:89/100】

【政治值:80/100】

【魅力值:90/100】

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萧玄不过二十二岁,却已经当上卫尉,秩中二千石。

这大汉立国以来,岂有这般年轻的卫尉?

封赏萧玄后,何太后又不禁喟然长叹一声,眉宇间尽是担忧的神色。

“众卿家,哀家听说国贼董卓,已经在洛阳立刘协为皇帝,且自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董贼势大,如之奈何?”

闻言,萧玄当即道:“太后,以臣之见,当发布讨贼檄文,号召天下诸侯一起讨伐倒行逆施的董卓。”

“同时,在关中招募士卒,厉兵秣马,等待时机成熟后,便将天子迎回洛阳,拨乱反正!”

“善!”

何太后微微颔首道:“萧爱卿,这撰写檄文,以及厉兵秣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诺!”

萧玄当即答应下来。

第25章 天子是一杆大纛

官拜卫尉的萧玄,自从进入长安后,一直都没有闲着。

首先,他让荀彧统筹一下关中各个州郡的人口户数。

司隶校尉部,即司州有七个郡,分别是: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共一百零六座县邑,户数约为61万户,310万口。

现在的司隶校尉部,基本上被一分为二,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四个郡归于董卓治下。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归于长安朝廷治下,即关中。

关中的户数约为21万户,人口120万左右。

要知道在黄巾之乱前,汉帝国的人口总数,可是有五千多万的。

不过人口分布并不均匀。

像是并州、凉州,地处偏远,多为不毛之地,所以定居的人口很少,不足百万。

一个中原的郡,就抵得上一个边州!

至于长安朝廷的兵马,大概是五万人左右。

且不说萧玄原来的部众,皇甫嵩麾下的将士就有三万人,多是凉州铁骑。

还有驻防于关中的兵马(郡兵),加起来近二万人。

在萧玄看来,以这样的兵力,去对付区区一个董卓,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这是长安朝廷的兵马,是皇甫嵩的部众,而非忠于萧玄的部众。

………………………………

长安,卫尉府。

萧玄与荀彧正在撰写檄文。

若论文采,论才思敏捷,怕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荀彧。

毕竟荀彧有着王佐之才,堪称是萧何、张良一般的人物。

“主公,这是属下撰写的《讨董贼檄文》,你看如何?”

荀彧将手中的一道竹简递给萧玄说道。

这个时代,造纸术固然已经被发明出来。

但是终究没有完全普及。

更重要的是逼格。

区区纸张,如何有竹简那样厚重?

萧玄接过荀彧递过来的竹简,浏览一遍,不禁念道:“吾素闻西凉名马无数,今观世局,董贼犯上,挟持天子令群臣。”

“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

“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

“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卓为甚。幕府奋长戟百万,胡骑千群……”

“州郡当各整戎马,陈兵待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

“如律令!”

看完荀彧撰写的这一篇《讨董贼檄文》,萧玄不由得轻笑一声,道:“好一篇雄文!”

“文若,有此檄文,何愁天下有志之士不起兵讨董?”

“董卓看到你写的这篇檄文,怕是会头痛欲裂。”

“只此檄文,足以抵得上十万大军!”

闻言,荀彧连忙躬身作揖道:“主公谬赞。”

“我即刻入宫,将这篇檄文交给太后与陛下阅览。”

“主公……”

荀彧有一点欲言又止。

“文若有事,但说无妨。”

“主公,恕我直言,而今天下诸侯皆在整军备战,尤以董卓扩军最甚。”

荀彧皱着眉头道:“我关中自然能招兵买马,扩充部众,但,这军中,究竟是以谁为尊?”

“是主公你,还是皇甫义真将军?”

听到这话,萧玄深深地看了一眼荀彧。

按照荀彧这话的意思,是想劝说萧玄干掉皇甫嵩?

不过,这讨董之战还没有开始,他们又怎能内讧?

“文若,你是让我借机吞并皇甫嵩的部众?”

“不错。”

荀彧正色道:“主公,群龙不能无首。主公欲讨董,欲将天子迎回洛阳,就少不得精兵强将的倾力相助。”

“天子是一杆大纛,让主公有大义的名分,只是主公若无足够的兵力,不能使关中的部众统一,唯恐力有不逮,为董贼所趁。”

“文若,依你看,我应该怎么做?”

萧玄的想法与荀彧是不谋而合的。

不可否认,皇甫嵩算得上是一代名将。

在历史上,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他的军事能力不一般。

但,这并不代表萧玄能相信皇甫嵩。

论兵力,萧玄远不及皇甫嵩。

论人望,皇甫嵩名满天下的时候,萧玄还是一个无名之辈(没有穿越过来)。

论地位,皇甫嵩是左将军,萧玄只是新晋的卫尉……

“现在,陛下与太后十分信任主公,这就是主公的优势。”

荀彧朝着萧玄躬身作揖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天子陈明利害关系。”

“对于皇甫嵩,主公可束之高阁,将关中的兵马,全部变成主公自己的兵马?”

“善!”

荀彧这样出谋划策,实在是为了萧玄考虑,也是为讨董大计考虑。

………………………………

夜幕降临。

首节 上一节 28/1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