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乾憨婿

大乾憨婿 第801节

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能喝二斤酒,吃三斤肉!”

李源也很是感慨,“在宫里什么都有人做,在这里种种地,干干农活,浑身都得劲。

吃得香,睡得好,腿脚都麻利了。”

秦墨笑了笑,人跟机器一样,多动多走,能吃能喝,就长寿。

李源就这样下去,再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秦墨把他的裤腿放了下去,“多大年纪了,还卷裤管,也不怕老寒腿!”

“碍事!”李源乐呵呵的说了句,吃饱喝足之后,就冲着秦墨摆摆手,“回去吧,爷把这两亩地给弄了,就回去。”

他跟魏忠认领了几亩地,说是也要体验一下农民交税的感觉。

“行,那您两慢着点!”秦墨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去补个觉。

这时,李剑歌跑了过来,“都督,南番急报!”

秦墨拿过急报,看了一眼,顿时皱起了眉头,“先回庄园!”

回到庄园办公地,秦墨拿出了南番地图和北奴地图,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试探大乾的态度呢?”秦墨一眼看明白森杰波的意图,北奴要是真的勇,就不会从勃律入境了。

直接从天山,或者大非川那一块走不是可以直奔苏毗?

没必要绕弯子。

李世隆在信中把屈突拔的计谋大致说了下,计谋是个好计谋,如果是他,也肯定会这么做。

但是任由苏毗和北奴消耗南番,好坏参半。

最起码对李双安而言,是坏事。

李双安是归乾最重要的一环,要是他威严尽失,如何压服南番那错综复杂的派系?

想想,一个软弱无力的赞普,别说让人信服了,会不会被干掉都两说。

归降大乾,怎么看都是屈辱。

南番人只会觉得大乾是胁迫的,那种好意,在他们眼中,也变了质。

但是一个强有力的赞普,压服一切,不断的宣传南番跟大乾的友谊,不出几年,南番归入大乾,就水到渠成了。

只要把直道修过去,让那边的百姓感恩大乾,能省很多的事情。

屈突拔的计谋,不错,但是还不够。

所以李世隆才写信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秦墨问道:“现在有多少商队进入了南番?”

“禀都督,不下二百支商队,每一支商队人数都在二百以上。”李剑歌回道:“开春了,南番的路相对好走一些,等天气再暖和一点,入南番的商队估计能达到五六百支!”

“南番有求援吗?”

“暂时还没有收到消息!”

秦墨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岭南的反诈骗邪教团队呢,把他们叫过来,我有大用!”

第941章 润物细无声

很快,秦墨的反诈骗邪教骨干成员都到场了。

其中很多,都是江湖上变戏法的,但是现在被收编之后,也算是有了正当的职业。

一个个都对秦墨感恩戴德。

“今天把你们叫来有两件事,这反诈骗宣传,在岭南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大的问题。

特别是咱们的附属国,南番。

那里是各种野蛮教派的集中地,所以我要你们剃度,当和尚,混在商队之中,去南番做宣传!”

剃度,当和尚?

众人面面相觑!

为首的,是一个叫赵五的男人,此人是南河赵庄人。

这个赵庄是有名的戏法之乡,男女老少,都会来一两手。

他也是秦墨特地找来的,就邪教那些招数,赵五比谁都顺溜。

目前是反诈骗协会的副会长,也是有正当品级官身的。

“敢问都督,去南番仅仅是为了科普宣传吗?卑职听商队说,那边信奉苯教和佛教,都有着极为纯粹的信仰!”赵五道:“恐怕没那么容易让他们相信。”

别说南番了,就算是岭南,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是一骗一个准,他们宁愿被骗,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哪怕,他们满世界的宣传,可还是有人中招。

南番那边,从小就学这些,深入到骨子里的东西。

你突然反对他,人家不仅不会觉得稀奇,反而还会觉得你亵渎了他们的信仰。

“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秦墨笑着道:“南番的赞普,是我丈母娘的儿子,是大乾认可的宗亲世子。

苏毗作乱,引入北奴骑兵,以至于南番诸部,蠢蠢欲动。

所以我要你们用你们的手段,来巩固双安世子的地位。

坐实他高原之王的身份,让民众坚定不移的信奉他,将他的旨意奉为神谕!

他日南番归乾,你们都是功臣,本都督,到时候一定为你们请功,决不食言!”

所谓皇权天授,天人感应,不就是将皇权和神权捆绑,以达到皇帝既天子的说法。

既然是天子,那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就代表天,口含金宪,一言九鼎。

南番那边比较复杂,各种野蛮的原始教派大行其道,所以把天人感应改变成南番弱化版的,应该没问题。

神话李双安,再时不时在南番各地冒出所谓的‘神迹’,这些神迹再联合大乾。

久而久之,当地的民众就相信,李双安是大乾的神灵降世,派来拯救南番。

加入大乾,成为大乾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可以避免战争,获得幸福。

秦墨讲的特别详细,一连三天都在培训这些骨干。

第五天,几支商队从苍梧出发,实际上,苍梧距离南番逻些还是挺远的,不下六千里。

第六天,但是有隶直道,从苍梧到南番边界,也就十日的样子。

从松州城入内,有直通逻些的路。

秦墨写了两封信,一份送回京城,另一份则秘密送入南番。

做完这些,他松了口气。

随即就不再关注南番的动向。

至于高力,他离开太远了,从渤海湾收个消息,哪怕有隶直道,一来一回都要一个月。

反正信是写了,这会儿渤海湾那边估计也派人出海了,算算时间,快的话,四月中旬左右,黄罗就能够用上第一批淘汰武器。

让他们打,打出狗脑子来。

秦墨忙碌了几天,累的很,就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踏青了。

很快,京城就收到了秦墨的回信。

李世隆皱着眉头,对秦墨的主意并不看好,随即把几个大臣招了进来,“你们看,这就是景云的补充,这行吗?”

杜敬明等人传阅之后,一旁的窦玄龄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这办法可行!”

“哦,你详细说说!”李世隆道。

众人也不约而同看向了窦玄龄,其实窦玄龄重回朝堂,不少人都特别的意外。

但回来之后,窦玄龄不再担任中书令,而是当起了御史大夫,闻风而奏。

但他又在中书省帮着批阅奏折,而不是在御史台。

不少人都摸不清楚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只有窦玄龄自己清楚,世家被打的七零八落,虽说消除了皇帝的心头大患,却也出现了世家削弱之后的第一个问题。

无人可用!

特别是崔郑裴三家的覆灭,致使大乾可用人才,断崖式的下跌。

以往都是各家商量着来,今天你做尚书,我做中书令,明天又是谁谁谁,总能把空缺的位置补上。

咋一听很荒唐,可实际,就是如此。

李世隆不适应,文武百官同样不适应。

朝廷七十二部门,同样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哪怕李世隆启用寒门,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补上的。

这些人没有经验,重要的位置根本就不敢让他们上。

所以窦玄龄找准机会复出。

首节 上一节 801/8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我是孔二愣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