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乾憨婿

大乾憨婿 第864节

到了秦墨这个份上,功劳半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这件事。

如果奔着功劳去,时间一久,必然功高盖主,就像是柳成虎一样,天天躲在家里。

可如果是奔着做好这件事去,那就没必要了。

那名单上,众人的功劳,就足够说明秦墨明白了自己此刻的定位。

他写回来的信,一不求女人,二不求功劳,就求退休,完完全全写进了李世隆的心坎里。

试问,这样懂事又能干的女婿,谁不喜欢?

高士莲心里门清,就秦墨这闲云野鹤,无私的性子,正是李世隆希望看到的。

秦相如点点头,倒是放心了不少,“那行吧,我这个老子,也沾沾儿子的光,以后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往死里败家!”

“是这理儿!”高士莲会心一笑。

这就对咯,你一个异姓都是世袭罔替的郡王了,还要那么多名声作甚?

贤王的名声是留给皇帝儿子。

“秦郡王,换上郡王服进宫吧?”

“会不会太招摇了?”秦相如嘴上这么说,脱衣服的速度仅次于新婚夜。

高士莲愣了愣,旋即大笑起来,“哈哈,正合身!”

秦相如戴上了进贤冠,看向其他人,“看看,本郡王,俊不俊!”

大山等人不住的笑,“俊!”

“走,去找尉迟老狗!”秦相如快步跑出去,碰到一个熟人,就炫耀一番。

看的他们是咬牙切齿。

特别是尉迟信雄,全程都不敢吭声。

秦相如那一身刺眼的郡王服,刺痛了他的内心。

“哎哟,这郡王服哪儿都好,就是穿起来不方便骑射,要是上了战场,都施展不开手脚!”秦相如特别大声的道。

尉迟信雄蛋疼的很,他再也忍不住了,当下啐道:“猪鼻子插葱,你装什么象呢,哪个好人穿着王服去打战的。”

“也是!”秦相如赞同的点点头,“我说,尉迟啊,你上次不是说,要当个亲王吗?你的王服呢?”

尉迟信雄脸当时涨的黑红黑红的,旁人更是哄笑起来。

这秦相如,损起人来,可比秦墨还要厉害。

可笑着笑着,他们就笑不起来了。

人家的儿子,都从老一辈将领手里接过了棒,统领大军,他们的儿子只能在屁股后面吃灰。

原以为他们笑得是尉迟信雄,可他们人人都是尉迟信雄!

而那些附属国的使臣都瑟瑟发抖,为了表达自己对李世隆的崇敬,热情的献上了自己国家的舞蹈,供这位‘天可汗陛下’欣赏。

李世隆今天没有喝烧刀子,而是听从秦墨的嘱咐,喝起了大乾春,只有重要国宴的时候,才偶尔喝两杯烧刀子。

毕竟自己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这些附属国的使臣,他第一次觉得,他们是如此的擅歌擅舞。

宴会结束之后,李世隆把一众大臣留了下来,“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景云呢,现在正在攻打天象国,怕是要不了半年,天象国就要尽数归乾

那是一片比南番更大的土地,而且土地丰饶。

朕的意思是,重新划分天象国的,以邦国划分州府,派遣二十万大军镇守天象国!”

二十万大军?

众人面面相觑。

杜敬明出列道:“陛下,这一时半会的,哪来的这么多大军?而且,大乾距离天象国有几千里之遥,就算从南诏过去,也是路途遥远。

二十万大军路上所耗的辎重,恐怕都要二三十万石粮。

下半年,先是支援了秦墨两万精锐,以及大量的军备,第二批的物资也已经发了过去。

明年准备北伐北奴,军备还需准备。

陇右,吐谷浑,苏毗,二十余万大军,就算不战,每日的耗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这又是近年关,年前还要结算响银,还要准备酒肉粮衣,这又是一大笔的支出。

二十万实在太多了!“

诸葛遂也站出来道:“陛下,户部是有点银子,可来年总要留预算吧?户部五年内的计划,您可是知道的,预计花费最少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总不能把明年的钱都用了吧?

那臣只能去街上拿个募捐箱,问老百姓捐款了!”

“再募兵吧!”李世隆想了想,“朕从内帑拨三百万两银子,但是话朕说前头,明年等阿罗那顺那些人押进京城,那些缴获的金银,就全归朕了!”

对啊,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诸葛遂连忙道:“自古战获,大半都要归入国库,这是规矩,陛下岂能因私废公?

内帑就算再有钱,那也是陛下自己的钱,国库可是关系到天下万千百姓。

这样吧,二十万大军太多了,再募十万兵,去镇守天象国!”

第1014章 语出惊人窦玄龄

“陛下,给微臣几个月时间,定然可以募十几万大军送去天象国!”屈突拔出列道:“不过需要大量的经费!”

“吏部也能帮上忙!”杜敬明道:“臣以为,十二万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最多不超过十五万!”

“工部现在正在打造州府马车,可以最快速度把大军运送到南番边界。”段仑道:“可以大幅度减少物资损耗!”

所谓的州府马车,就是长途马车,已经开通了数十条路线,效果非常喜人,特赚钱。

目前也算是工部一个收入来源。

只不过,兴起的路政部门,六部都在争抢,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划分。

谁都想咬上一口,段仑说什么也要把这个争过来!

只不过,他口中的打造马车,只是从秦庄购买重要部件,其他自己能打造的自己打造。

跟秦庄出品的马车,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就连礼部也想出来分一杯羹,说教化是礼部的事情。

李世隆就知道这些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于是说道:“都别吵了,敬明言之有理,就募十五万大军,剩余的五万人,主要以教化为主。

别说朕不讲道理,这一次的战获,六部平分。

由兵部募兵,户部统筹粮草,工部打造战车,配备军备,礼部负责教化。

新兵需要训练,那就多招募四十岁以下的老兵,再从五个大都督府,调集两万人。”

说是二十万人,如果算上运送粮食的民夫,起码也要二十五万人。

徭役,李世隆就不打算征了,一半由战俘和他国奴隶,一半则交给商队运送。

以减轻国民的压力。

窦玄龄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应当鼓励民间商队,跟随大军,占据当地的经济民生。

仅靠十五万大军镇守,时间一久,必然要出事的。

一定要修建一条可以直通天象的路,其次,要将天象那些顽固愚民迁到国内,以免大乾本土国民的徭役。

大力鼓励通婚,移民,不出三代人,他们就再也翻不起风浪来!

而且还能够免除大乾本国百姓的徭役,开创一个千古未有的新局面!”

窦玄龄的话,让在场的人侧目。

自古服徭役,都是百姓的义务。

彻底废除徭役,意味着每当国家有大战或者修建军事要塞,就很难用免费的人力了。

对朝廷而言,是巨大的支出。

“话虽如此,可战俘不是年年有的!”诸葛遂道:“彻底废除徭役,还为时尚早!”

“诸葛尚书,没有战俘,还有罪犯,以服徭役。

未来南番归乾,天象国归乾,大乾的疆域,将前所未有之大。

毫不夸张的说,陛下一道政令,要数月才能够传遍全国。

天象国的徭役如果靠脚走,没有一年半载都走不到京城,那时候,服徭役的意义又何在呢?

倘若他们死在了路上,那么朝廷岂不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时间一久,必然怨声载道,民意沸腾。

今岁,京城周边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有余。

不仅如此,那红薯,土豆,更是定国祥瑞,可以让大乾的粮食翻几倍。

民众不缺粮,不缺钱,那么,则可以用钱粮来替代徭役。

朝廷不缺钱,完全可以募工。

首节 上一节 864/8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我是孔二愣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