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第87节

  李意卿和张自新两人不解,正要问王旭,就见他一只手指竖在唇间。

  “嘘。”

  两人不明所以,但也没敢再说话,没多久黄夫子走进来。

  黄夫子看着有些干瘦,脸上不带一丝笑意,课堂里的学子们缄默不言,看着黄夫子的样子,李意卿总算是知道大家为什么这样了。

  黄夫子一进来便开始讲学,一点没耽误的,虽然也见到了显眼的李意卿,但也没说什么,这书院时不时的来一两个学子,他也没必要都要认识。

  好久没听到新的学识了,学室里李意卿听得如痴如醉的,同时他也明白为什么黄夫子看着就不好相与,但为什么学室都满了。

  他听得如痴如醉,但张自新就如坐针毡了,这学室对他来说,还是有些深奥了的,等夫子一走,便急忙跑到李意卿边上。

  “意卿,你听明白了吗?”

  见他点头,张自新不知道是松了口气还是该焦急了。

  王旭上前道:“贤弟,无碍,过几日对书院熟了,便去听别的夫子讲学吧。”

  虽然知道跟不上,但张自新也知道黄夫子是有些本事的,去听别的夫子讲学,他有些惋惜。

  “勉强听讲,到时候不会做黄夫子的考卷,那可就惨了,我来豫原书院两年才来黄夫子这里听讲的,便是举人名头的人一进来,也是要适应一段日子才能跟得上。”

  “唉,那只能这样了,王兄觉得我先去哪位夫子那边听讲最好?”

  王旭沉吟了下,道:“你刚来豫原书院,可去听一下孙东秀,孙夫子的讲学。”

  张自新拱手道:“多谢王兄。”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夫子的事,两位在书院待个几日就知道了。”

  虽然是这样,但张自新还是很感激的,“刚好到了午膳的时辰,不如在下请王旭到饭堂用个便饭如何?”

  书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休沐,只能请他吃饭堂,请人吃饭一个是感谢,还有很多事他们也要打听一番,省得走不少弯路或者闹笑话。

  “那为兄可就不客气了。”

  三人到了饭堂,陈大师傅见几人过来,笑着道:“张公子,李公子过来了,今天我做了红烧焖鹅,要不要来点?”

  两人点头,张自新对着陈师傅道:“陈师傅,今儿我请王兄用膳,焖鹅你可要给我们多打些。”

  等三人打好饭,王旭还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冒尖的菜,纳闷道:“这陈大师傅怎么这么好说话了,之前我们来打饭,也没有今天这一半多的。”

  李意卿诧异道:“昨天我们来饭堂,陈师傅就是这么打的呀。”

  王旭一听,噎了下,陈师傅虽然喜欢书院的学生,但打菜的时候可没见哪个学生有这个荣幸的。

  其实是昨天李意卿他们跟何夫子用膳的时候,说陈师傅做的炒鸡好吃,再一听何夫子说了李意卿的功名,更是喜欢两人了,连昨天他们的书童过来打荷陈师傅都打了不老少。

  往陈师傅那边看去,见他正忙里偷闲笑眯眯地看着几人,王旭轻笑了下,“今儿能吃上这么多陈师傅做的大菜,算是托你们的福咯。”

  用完膳,几人在书院里走走消食。

  闲聊间,李意卿不经意问了下,“王兄,听说王学观和刘道胜两位大儒在书院亲传弟子不多?”

  听到这个问题,王旭眼神一闪,这才第一天到豫原书院听讲,就开始打听大儒了,看来两人心思不小。

  不过也无可厚非,这来豫原书院的学生,哪个不想拜在大儒名下,就是他一开始也有这个打算。

  “刘先生还好,这么些年也收了几个,王先生到现在只收了两个亲传弟子。”

  “多谢王兄解惑,意卿感激不尽。”

  听到李意卿的话,王旭瑟缩了一下,这李贤弟怎么取了个这么腻歪的名字。

  “在下家中行三,字叔桓,两位贤弟可有取表字?”

  虽多数是及冠了才取字,但一些人会提前取字,而且李意卿已经是举人了,说不定已经取字了。

  没想到两人都摇摇头,看着明显才十几岁的李意卿,王旭倒是理解,但,“自新?你还没及冠?”

  张自新轻笑道:“再过几个月才及冠。”

  那这确实不急,而后王旭道:“李贤弟,你已是举人了,不考虑提前取表字吗?”

  李意卿这下才知道王旭前面说那些话的意思,原来是嫌他名字听起来太过亲昵了。

  “如能拜师,便由师傅取字,不然就等上几年,到时归家让长辈取字。”

  他说的长辈是小叔公,其实如果他的小名不是铁蛋的话,大家熟了也可以叫他小名的,但如果叫铁蛋,他宁愿提前取字。

第148章 山长

  两人跟王旭讨教了许多,到了上课的时候,三人就走了,李意卿和张自新也在王旭的指教下对豫原书院知晓了许多。

  四月底的时候,李意卿和张自新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是张家另外的商队拿过来的。

  拿着信的李意卿想了下,这信怕是他们到中州没多久就寄过来了,估计这时候家里才刚收到他们的回信吧。

  拆开家书,信是他爹写的,都是一些家里的情况,还说风车他已经打好,已经按照他的叮嘱,安在田庄附近的溪流里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李长江的兴奋,还说已经把水引到田里面去了。

  田里也已经提前放上他说的土化肥,本来佃户都不敢放的,但一听说是举人老爷在书上看的方子,在佃的地里放了一半的土化肥,大家也不敢全部都放,毕竟这可关系着他们的粮食的。

  “吾儿,这叫风车的东西,丁家村的人都已知晓,不知可是要...”

  这是问他,风车要怎么处理,李意卿提笔写回信,说了一些他在书院的情况。

  至于风车,李意卿打算给季大人,算是一种补偿吧,不然其实给孟大人会好一点,毕竟李长江因为碾谷机和孟大人算是熟识了。

  写完信,走出房门道:“小东,把信拿给书院外张家的商队。还有屋里的功课一起寄回去,到时候给敬春哥。”

  “嗳,我等一会儿阿大哥再一起去吧。”

  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李意卿走到张自新的屋外。

  “叩叩叩。”

  “进来。”

  一进去,就见到张自新案桌上铺满写好的信纸,镇纸都不够压的。

  “自新哥,咋写这么多家书?怕不是把食堂每日吃什么都写上了吧。”

  还在奋笔疾书的张自新顿了下,不动声色地写了一会儿就停笔了。

  见此,李意卿挑挑眉,两人相处好些年了,自是互相熟得不能再熟了,别是真的连陈师傅的烧鸡焖鹅都写进去了吧。

  “咳咳,意卿,你的家书写完了?”

  “写完了,自新哥,我们到书院也才一个月,咋写了十几张的家书,不会真的把每日吃了些什么都写上吧?”

  “呼呼。”

  张自新吹了一下写的家书道:“迎客来现在就靠着你给的菜谱招客,再好吃的东西都吃厌了,而且酱油开卖以后,各酒楼做的菜是越来越好吃了,我见陈师傅的菜做得不错,跟他买几个菜方子,给迎客来招些客人。”

  好家伙,张自新要不是读书,就是做生意,家里的产业指定能发扬光大,哪像他,光想着当甩手掌柜,有方子,也没多操心过。

  最后张自新拿着他那封厚厚的家书给了阿大,小东和阿大这才出去把东西交给商队。

  到了豫原书院,两人做功课明显比较自由多了,不过张自新因为想跟上进度,这些日子还是忙碌了些。

  两人秉承着以往的厚脸皮,愣是追着夫子请教,豫原的夫子们本就比府学的夫子还要咸鱼,毕竟这些大儒夫子,多是觉得官场尔虞我诈,烦了才请辞到书院来教书的。

  没想到被两人追着询问,虽然欣赏他们的勤恳苦学,但老远见了他们就不露声色疾步走了。

  倒是一开始看着不好相处的黄绍源夫子,对两人竟然是最有耐心的,虽然还是看起来还是有些不好相与,但拿着功课去请教的时候,都会仔细给两人解惑。

  这日,平时讲学完就会问一句‘可有何疑惑的’王学观王大儒,看向乌泱泱的学生。

  “好了,今日就讲到这里吧,有什么疑惑,下次讲学的时候,再说吧。”说完,疾步走了。

  李意卿对王大儒伸出尔康手。

  周围的人见此,纷纷笑了出来,连往日只会读书的书生,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自新走了过来,拍了下他的肩膀道:“我们先去用膳吧,昨儿阿大跟陈师傅打听了下,今日有大菜。”

  大儒的课,可是不可多得的,虽然张自新理解的不多,但也过来听讲了,而且按照李意卿的方法,记下夫子讲学的时候说的,到时候回去再叫他帮着捋一捋就行了。

  无法,只能先去用膳,毕竟都追不上夫子了,不如吃些好的,安慰下自己。

  这边的王大儒急急忙忙往山长的院子走去,因为这里离学室最近,在这里先躲一小会儿,等那俩厚脸皮的走了,他再出去。

  沈温良看着又一次躲进来的王大儒,近些日子,他这小院可真是热闹,回回来了不少夫子。

  “子昷,今日是你讲学?”

  子昷是王学观的字,听到山长的话,刚刚还在左顾右盼的他站直了身子,顺手理了下襕衫。

  “可不是,唉,自从那叫李意卿的举人来了书院,我竟是觉得忙碌了起来。”

  沈温良无奈,你一个月才几次授课,亲传弟子也没几个,别以为他不知道,课业也是由他大弟子带着小弟子。

  “这学生勤恳好学,不是一件美事?”

  王大儒一听,急了,“美事,那你去给他们授课解惑啊,可别再来我跟前晃悠了,要一两次还好,连没授课的时候,都拉着我问,连累我下学晚了时辰,饭堂陈师傅做的大菜我可是好些时日没抢到了。”

  “呵呵。”

  沈温良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才是你在意的原由?”

  “我不该在意吗?先前你忽悠我过来豫原的时候,可是说我一月只授课三次的,后面又忽悠着我收徒,这授课的内容还要费心费力想,我看跟本就不是一个月就累三天的事,要不是陈师傅的菜,我才不来你这豫原呢。”

  沈温良有些理亏,讪讪道:“你这不是比书院的夫子也清闲了些嘛,这样,今日陈师傅也做了大菜,某请你。”

  “哼哼。”

  王大儒哼了哼,下巴抬了下,径直走了出去,见沈温良还站在原地,恼怒道:“怎么?不是要请我吃大菜吗,再不去,那些学生都抢了去了。”

首节 上一节 87/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下一篇:回到大明当皇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