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第34节

李肃对于京城里发生的事,自然是不知情。

此时他正在议事厅听着手下的汇报。

“这岭南府一下子增加了这么些人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殿下此举真是英明。”

曹有德拍马屁道。

“只是恐怕再过不久,这些移民就要抢着进城了,到时恐怕府城未必能够满足这么多人同时居住。”

曹有德补充道。

“是啊,而且由于最近入学的孩童太多,甚至还有不少大人去听课,导致小学有些拥挤。”

掌管岭南府教育的魏养羡道。

“最近来往我岭南和京城的商贾也越来越多,往往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能入城,这城门虽然已经改造过一次,但还是太拥堵了些。”

“而且很多行商入了城,客栈都住满了,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不得不和伙计挤到一起。”

分管商业的柳邻道。

李肃坐在上首,认真听取着底下人的汇报。

这岭南府的府城当年虽然人口不多,算上城郊也不过五万人口,但也是实打实按照府城的标准建设的,不能算是面积小。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贾和百姓进城,如今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李肃抿了抿嘴,沉吟片刻,站起来走到一幅岭南府地图前。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把府城扩建一下。”

李肃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沿着现在的城墙范围,分别往北、往南,往东再推进两公里,应该就足够了。”

李肃接着说道。

“另外,对府城的布局重新规划一下,此处划为工业区,此处为生活区。

在此处腾出一片地方重新建设学校,要求能够容纳五千人同时入学。”

“该拆迁的拆迁,该补修的补修,该重建的重建,争取这一次把府城建设好……”

李肃一项项安排下来。

看到李肃只不过看了几眼地图,便随手一指将未来的城市规划都说了出来,众人无不叹服。

在座的官员都在岭南府身居高位,眼力自然是有的。

安王看似随手一指,但细细想来,每一处的规划又恰到好处,自有其道理。

完全是综合考量了交通便利和各地的距离,甚至还预留了未来可能的变化。

众人虽然都已经对安王动不动展现的本领司空见惯了,但还是会忍不住想到,莫非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离春耕结束最起码还有半个月,现在我们人手恐怕有些不够。”

曹有德说出了当下的问题。

“嗯,边军不是还有五千人吗?再加上府城的两千卫兵还有安王卫,让他们过来先干着。”

李肃拍板道。

“是!”

曹有德躬身道。

在场的众人任谁都没有觉得安王调动边军来建城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就该如此。

岭南和周围番邦之间的边境有大乾一支五千人的边军把守,归朝廷兵部管辖。

但这支边军自从三年前便是李肃在花钱养着,没有见着朝廷一文钱。

若说三年前是因为地龙翻身,朝廷的银钱无法运送过来还情有可原。

但如今道路已经复通,朝廷那边仿佛已经忘记了这支边军的存在,至今没人过问,李肃就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总得让他们做点什么。

在他想来,估计是自己那个抠门的皇帝老子发现自己很有钱之后,故意把那些拖油瓶甩给了自己。

“就不怕自己造反吗?”李肃想到。

周围的番邦早就和岭南开展了贸易,亲如一家,也没有什么争端冲突,这支边军的存在就让岭南府的众人感觉有种平白糟蹋粮食的感觉。

安王的命令传达到边军大营,主将侯正昌满口答应下来。

这几年他们全靠岭南府养着,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侯正昌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拒绝这种小事。

这三年来,因为开展贸易导致边境安定,边军是无所事事,于是便被侯正昌拿来屯田。

五千人的边军将士硬是开出了六万亩的荒地。

每年光是将粮食卖给岭南府和周边的几个国家,就赚的是盆满钵满。

遥想三年前,朝廷的粮饷有时候一拖欠就能拖半年,士兵都穷得叮当响,侯正昌也是感慨万千。

“多亏了安王殿下!”

……

扩建府城的命令发出,岭南的官员也是各司其职行动起来。

商贾也是瞅准这个机会,各种木料、石料等物一批批的运送进城。

这次扩建,李肃准备把城墙也换成水泥浇灌的,城外的砖厂和水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

很多百姓听到是安王殿下要扩建府城,纷纷抓紧完成春耕,准备出一份力。

最主要的是安王殿下招工从来都是大方无比,不光月例按时发放,每日还管三餐。

岭南的大基建工程是越发红火,随着春耕结束,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进来。

其他四州的百姓甚至也有专门跑来参与建城的。

与府城的百姓相比,四州的百姓相对就要苦一些,

这几年虽然家里都不缺吃的,但也仅仅如此。

李肃来岭南也不过三年,实在是无法顾及那么多百姓。

当他们看到碗里那一块块肉时,也是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不由对府城的百姓羡慕起来。

“要是早点来府城就好了。”众人纷纷想到。

数万人的参与,半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那新的城墙便耸立了起来。

虽然还只是雏形,但也已经可以看出它的壮阔。

新的城门要比旧城门宽了一倍有余,能够同时容纳四排马车通过。

抹灰的墙面平整无缝,高近二十米,易守难攻。

城内的主体建筑也纷纷落成,甚至诸如学校、医馆、客栈等都已经投入使用。

……

此时一名骑着骡马的布袍老者正慢悠悠的向着城门走来。

只见他一头白发插着一支木簪,眼神深邃,从他那气质看,颇有些仙风道骨,不像凡人。

若是此刻有人能够认出他,一定会诧异他为何会出现在这偏远的岭南。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游历大乾五年之久,不曾归朝的当朝帝师贾思言,同时也是当朝的两位宰相之一。

第41章 征调徭役还敢打人

贾思言是乾帝的老师,当年辅佐乾帝登基,为其呕心沥血,平定内乱,治国理政,深受乾帝尊敬。

可以说如今的大乾能有如此局面,贾思言居功至伟。

当年也是他主动找到乾帝,提出要逐渐废掉宰相制度,收拢皇权。

为了压制相权,他又主动提出自己要游历大乾,从此不再涉足朝堂。

而且为了不让那些有资格染指相位的人惦记这个位置,他还一直不曾卸下相位,惹得很多官员视其为眼中钉。

但不论是乾帝,还是他的那些对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离开朝堂五年了,恐怕有些人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

此次他来岭南,是因为在游历的路上,听说了关于李肃的事,所以想亲自来岭南看看是否传言有误。

一人一骡晃晃悠悠来到了新建的城门口。

“这城墙虽还未完工,却也不比京城的城墙差了。”

贾思言抬头看着那高高的城墙沉思道。

而城门口进出的商队络绎不绝,也是让他好奇不已。

……

“哦?不收进城费吗?有点意思。”

贾思言看着手里被守门士兵推回来的两文钱,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进到城内,随处可见一堆堆的砖石和沙子,无数的民夫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

首节 上一节 34/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S级辅助系统:千古群雄皆为我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