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开局曹冲监国

三国:开局曹冲监国 第152节

曹冲看向黄忠等人说道:“你们也先回去吧!明天记得带士兵回工厂帮忙。”

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提升国力,这和几个武人无关。

曹冲几人转到小议事厅,这里说话更自由,也更安全。

几个女孩眼睛异常明亮,她们都明白,这是小主公当自己是真正的心腹!

“宪英,邓艾此人怎么样?”

辛宪英最近有些无聊,在荆州时虽然忙碌、劳累,但真的很充实,也见到了自己的曾经的偶像,和那些“大人物”,可和小主公比较,他们除了武力上能够碾压小主公,其他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后来因为什么没落不得而知,邓艾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和族人迁到汝南。

今年13岁,被安排的工作是放牛,但此子很有毅力,每天都在读书,最近也在申请迁往颍川,原因是那里更适合求学。丞相也是鼓励这种上进求学之人的,所以大多都是同意,只是被我拦了下来。

此子心智坚毅,如果悉心培养,应该是个不错的人才,但毕竟年纪还小,看不出去其他的特长,又不是每个人都像主公一样天才!”

辛宪英嘻嘻笑着说道。

曹冲想起和辛宪英相识的过程,一时间有些尴尬,莫名其妙的就拐回来一个女孩子。

“那就让他去颍川吧!照顾一下他和他母亲的生活就好,暂时先让其自由发展。”

邓艾是人才储备,并不是现在就需要特别关注的人才。

曹冲想了想,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说接下来的事,他也还没有详细的计划。

索性,他先拿出一粒棉花种子。

“这是棉花种子,是一种新作物,他结出的果实大概……”

曹冲将他印象中棉花的优点都讲了出来。

“大概就是这样,有些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几个女孩都听呆了,这要是真的,那每年可以少冻死多少人啊!

保暖对世家大族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可对于平民,那真是太难熬了。

就像舞阴工厂,这里的冬天已经不算太冷了,但要是没有皮草,出门还是会冷的不行。那些工人他们也能保证供给一些加厚的衣裳,衣服两层麻布之间,加了一种特殊的草,起到保暖作用。

这要是有了棉花,那岂不是一点都不会冷了!

曹冲突然发现几个女孩的眼中都有着泪光,看自己的眼神明显不对。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只是偶然得到的!”

吕玲绮最先给了曹冲一个白眼,她是见过曹冲变出大船的,偶然得到的,骗傻子么!

几个女孩慢慢恢复了平静,她们所经历的一切,不都是不可思议的么?小主公拿出什么,她们都不应该好奇才对。

“棉花也会有一套织布技术还有织布机,这个可以让马钧先造出几台样品,等明年有了棉花,再找一些熟悉织布的女工,先实验一下。”

几个女孩小鸡啄米般的点了了点头。

曹冲又拿出一粒玉米种子,继续说道:“这叫玉米,是一种高产的作物……”

曹冲对玉米的印象就是,耐旱、耐寒、高产,至于具体该怎么种植,就要请专业人士了。

有了土豆,几个女孩对这种作物,倒是没有太大的惊讶。这主要是她们还不知道土豆的种植限制,以及玉米的其他用途。

曹冲继续说道:“我和你们说这些并不是要研究怎么种植,那个我会和安民讨论。

我是这么想的,最初我会将棉花种在长江沿线。那里处于和其他势力的边缘地区,又不是粮食作物,对方一时间又搞不懂这是什么,即使他们抢走了一些也不会太重视。

而玉米,我打算主要种植在黄河以北种植,并且逐步往北推进种植。土豆经过三年的种植,在哪种该怎么种才能高产,我想崔安民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我还要和他商量一下。”

郭环很快反应过来,小主公既然和他们说这些事,看起来就没打算先交给丞相,也就是要私下种植。

她很快说道:“主公的计划很好,环儿愿意负责此事。”

曹冲赞赏的点了点头,郭环这丫头最聪明,看起来能很快领悟到自己的想法。他就是要拿出成品,再给曹老板看。

辛宪英也说道:“宪英也愿意负责此事。”

曹冲略微犹豫,摇了摇头,“宪英,有一件事我还在考虑,等私下我和你说,如果你不愿意再负责此事不迟。”

辛宪英疑惑的点了点头,还有什么更重要的计划么?

曹冲没有再继续此事,而是说道:“工厂方面继续由小婵和琰儿负责。小婵主要负责内部事务,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产能。琰儿以后负责外部事务,例如水泥的买卖,以及提供给各部队的装备。”

两女一直都在负责此事,对这些也更为擅长。

“玲绮还是负责军医方面的事情。以后军医在各部队的调动等各种问题,都由你去协调,我会给你申请一个官职,方便你和其他将军交涉时不吃亏。”

领到这个任务,吕玲绮欣然同意。除了打仗还有军医方面,别的她也不懂。

就在这时,外面一阵骚乱和欢呼。

几人急忙走出房间,查看情况。

亲卫欣喜的跑了过来,大声汇报道:“丞相大胜!战争结束了!我方攻占了长江北岸大片领土,孙权灰溜溜的逃走了。”

哦?这么快结束了?

希望郭叔叔能够说服曹老板吧!

从今以后尽量少迁移百姓,才能更快的聚拢人心。自己的力量迅速提高,其他势力的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弱。

第177章 战力升级

结束了小会议,曹冲和众女参观了现在的舞阴工厂。

工厂内最震撼的地方,就是那五条并行的轨道马车,这提升的运力极大。这也给其他重体力劳动行业,提供了一个方向。很多官办的武器工坊,煤炭、钢铁厂,都可以考虑建造。

工厂内第二条轨道马车线路,是由生产地到储存仓库的。第三条轨道正在修建,是由储存仓库通往河边码头的。

看到工厂发展的这么顺利,曹冲也倍感欣慰,一旦国力上升后,就可以再建造新工厂,而这里就是所有工厂的标杆。

而且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明,那就是锻锤,曹冲最初的想法是用于粗制锻造。然而,曹操派来的铁匠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看不上那种东西,宁愿相信自己徒弟一锤一锤打造的武器。

这种锻锤暂时被废弃了,不知道哪个小机灵,突然发现用这东西,粉碎石头更好,而且更加简单,只需要大力出奇迹!于是这种锻锤全部都被改造成砸石机器!

这就是曹冲的惯性思维,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后世的知识,而那些知识也都来源于网络或者书本,他完全没有见过实际操作。而且就算他现在看到了,有时候还不如现在的人明白!

而在锻锤改造过程中,又有些许改进,是的这样的锻锤可以用于武器的最初锻造。

曹冲和这些老师傅亲切的打了招呼,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藏啊!一旦没有了大的战事,那他就可以靠买卖武器、农具回笼资金,然后再用出扩大工厂。到时候再提高他们的地位和薪资,绝对要榨干他们的价值。

曹老板现在穷得很,这两年的大战,又将家底都打光了。至少在今明两年,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可能再打仗了。

工厂内大多数房屋还是木质,或者原本的土房,只有几处重要的地点用水泥建造了围墙。例如仓库和水泥配料间。

“很好!比我预想了要好太多了,不过你们工作的环境太艰苦了,正好用水泥建造一个办公楼,再建造几个小别墅?”

蔡琰疑惑的问道:“办公楼?小别墅?”

“嗯,等有时间,我和建筑师聊聊,然后出一张设计图,你们就明白了。”

这次从江陵回来,吴老和那些建筑师傅,也都跟着回来了。他们也必须跟着回来,这些可都是对水泥建筑非常了解的人,即使拉回来养着,也不能让敌人抓走了。

翌日。

曹冲召集了魏延、黄忠、曹休、张虎、乐綝、曹真,他们要一起开一场军事会议。

此时唯一少了文聘,但水军暂时还用不上,大量的战船都被留在了荆州,还有一部分留在了襄阳,跟随大军回来的战船只有十余艘,这些是为了第一波改装实验用的。为此,曹冲已经命人在工厂附近开挖人工湖,用于实验最新的战船武器。

“今天的会议内容很重要,关乎各支部队的发展方向。”

魏延、曹真来了精神,他们两人最为好战,魏延是为了加官进爵,曹真是为了打仗!

“首先,你们每个人都要写战后报告,将每一次战斗,每一个指挥的细节,都写的明明白白的。如果不会写,你们可以口述,我让其他人代笔。”

战后报告和分析,或者学堂之类的,大概率培养不了名将,但却可以提升军队军官的整体素质。也让他和其他人对战争的细节有更详细的了解,这样才方便开发一些特殊的装备,也会防止指挥官死亡一支特种部队就直接灭亡的悲剧。

就比如在荆南,曹冲就发现这些士兵的鞋子非常劣质,在林地中行走,经常会遇到蛇虫鼠蚁,要不是他们都是其中的行家,估计不少人都要被毒蛇咬死。

一双鞋子,一套迷彩服,哪怕一个火折子,或者一个行军水壶都有可能保住一名士兵的生命。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面带苦涩,打仗他们在行,写报告他们完全不会,即使是说他们也不会描述。总不能一直说,来一个敌人,我一刀将敌人脑袋砍了下来。又来一个敌人,我捅了他的肚子。

曹冲没有和他们商量的余地,继续说道:“汉升,你的报告要最为详尽,你很有可能会再次深入敌后,你的报告我让玲绮盯着,务必写的详尽。你也可以为自己这支部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号。”

吕玲绮偷偷白了曹冲一眼,这个小主公总爱使唤自己,让自己休息几天不行么!

黄忠大笑着说道:“哈哈,我早想好了,就叫荆州军。”

这……

“不着急,你再想想吧!”

……

曹冲继续说道:“虎豹骑现在缺少的是战马,一人一马肯定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匹马,一匹用于骑乘赶路,一匹用于战斗,这样才能最大发挥骑兵的优势。以后甚至要配备更多的马匹,用于专门驼运。

战马我可没有,这必须要请我父亲配备,但要几百匹战马应该问题不大。而且增加战马就要增加后勤保证,就不能让士兵自己喂马了。

这只是我的想法,具体怎么实时,还要文烈你自己再考虑一下!”

文烈挠着头,“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这样可以让战马在战斗中保持体力,也不至于因为一场大战就累死了。可是你说的后勤问题,我不太懂!”

曹冲毫不客气的说道:“不懂,就去学,或者自己去找懂得人做副官。否则总有一天主将会换人的。”

曹休哪还敢继续啰嗦,现在曹冲就是他最不能得罪的人。

曹冲说完了虎豹骑,又看向魏延,“文长,你对自己的部队有什么看法,还是想以重甲步兵为主么?”

首节 上一节 152/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